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啊,又或许还有着心灵感应的成分吧,就扑嗵一声跪在坟前,给里面的亲娘磕了个头。
这一年王雪生12岁。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家家户户围着电视吃饺子,全国人都在等候着零点的新年钟声。
《射雕英雄传》在城里的所有录像厅卖票播放,全城万人空巷。
农村的打麦场上支起桌子,上面摆着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播放的是《霍元甲》。当奔放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曲调响起的时候,打麦场上就已经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整个城子里都是空的了。
这一年刘遨19岁,已经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
在刘遨考上大学那一年,慈祥的外婆去世了。在外婆隆重而简单的丧礼上,邮递员送来了刘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按照父亲刘清远的意愿,他考取的是工程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业。
在刘遨上大学二年级的这年秋天,在滨海市百货大楼的对面,本市最高最壮观的建筑京剧团演出大厅里,一家名叫“滨海市华强建筑工程公司”的成立揭牌仪式正在锣鼓喧天中隆重举行。这家公司租下了整个已经废弃10年之久的京剧院,堪称全市最大规模的私营公司,揭牌仪式场面恢宏群英毕至,令全城为之瞩目。
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就是领着市危房改造管理办公室全员下海,第一个丢掉铁饭碗的传奇人物刘清远。
他敢于这么做,是因为比别人先一步看到了诱人的商机——整个滨海市从年初开始就到处在拆迁,在重建。作为一个资深建筑专业人士和政界业内人物,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全城大拆迁大重建浪潮的背后,意味着多么巨大的商机,多么巨大的利润。
人啊,只要在人生最关键的风口或岔路口,选择正确一次就足够了。
刘清远和他的兄弟们,这一次选择完全正确。
经过这几年的卧薪尝胆和生聚教训,刘清远的小金库里现金流颇为充盈。虽然滨海市也有这么几家经过工商注册的小型建筑公司,但无论从资金、人手和背景关系上来讲,都无法与刘清远抗衡。说到背景,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刘清远的发小兼同学王连甫。王连甫有着亲叔叔这个坚硬的后台,所有的政府工程项目理所当然地都会首选华强公司。因为,侄子王连甫是这个公司的隐形大股东,这个秘密只有他王市长和刘清远以及王连甫本人知道,绝没有第四个人了解其中的内幕。
华强公司成立之后,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就接了总量超过500万平米的工程大单。滨海新城、义乌小商品城、啤酒商街……。政府主导的项目一般都是提前支付工程款,根本用不着建筑公司垫资,不要说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傻子都能做,即便是垫资入场,同行中谁也无法跟华强公司竞争,只能是眼巴巴地看着刘清远们大把赚钱。有几个乖巧的,立刻把嫉恨塞到□□里,拿出一副卑微的笑脸,求到刘清远门上去,从他手里接几个分包下来的小单,照样也可以混得人五人六,在滨海市的大街上横着走路了。
几个工程做下来,华强从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为集团公司,开始跨行运作,业务范围甚至扩展到证券、矿产和机械制造。
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滨海的冬天不再那么寒冷,像1976年那样的大雪再也没有下过,滨海市开始进入暖冬时代。
刘遨大学毕业了。他没有按照市人事局下达的报道通知书到市建委报到上班,而是直接到父亲的华强集团上班,帮着任刚叔叔管理公司人事、行政事务,同时熟悉公司的工程施工情况,全力为以后接班作准备了。
让儿子接班也正是父亲刘清远的意愿所在。其实早在刘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刘清远已经开始着手安排集团的人事和工程业务,为儿子毕业后接手做了大量的工作。人事行政、工程预算、业务往来等各部门都提前作了调整和内部安排,为太子入宫执政安排了大量信得过的老臣和嫡系部下,以保证自己交权后公司运转畅通。但只有三个板块属于自己的核心自留地,刘清远还没有做好交给儿子的准备,他要好好观察几年,看看儿子能否挑起这个万斤重担。这三个板块分别是财务、矿产和证券,这是整个集团的造血功能,尤其慎重。
第41章 57
就在刘清远在董事会上宣布由儿子刘遨接任集团副总裁、华强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的当天,他就领着助手阿福到夏威夷去度假了。他早在两年前就在那里买下了一幢靠海边的别墅,准备去那里颐养天年的,现在终于等来这一天了。在出国之前,他跑到市委招待所(现在叫作滨海大酒店了,但刘清远还是习惯性地叫它市委招待所),找到老朋友王连甫,两个人喝着红酒谈到天亮。除了把集团的一些重要机密工作做了一系列的交待,让老朋友替他管好矿产和证券这两块公司的命脉之外,刘清远还再次庄重地委托老朋友,让他再想想办法,暗地里打听一下刘田田的消息。
因为从来没有听到过关于阿炎父母和姑父姑母提到田田的消息,刘清远断定这个只见过一面的儿子很有可能
这一年王雪生12岁。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家家户户围着电视吃饺子,全国人都在等候着零点的新年钟声。
《射雕英雄传》在城里的所有录像厅卖票播放,全城万人空巷。
农村的打麦场上支起桌子,上面摆着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播放的是《霍元甲》。当奔放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曲调响起的时候,打麦场上就已经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整个城子里都是空的了。
这一年刘遨19岁,已经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
在刘遨考上大学那一年,慈祥的外婆去世了。在外婆隆重而简单的丧礼上,邮递员送来了刘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按照父亲刘清远的意愿,他考取的是工程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业。
在刘遨上大学二年级的这年秋天,在滨海市百货大楼的对面,本市最高最壮观的建筑京剧团演出大厅里,一家名叫“滨海市华强建筑工程公司”的成立揭牌仪式正在锣鼓喧天中隆重举行。这家公司租下了整个已经废弃10年之久的京剧院,堪称全市最大规模的私营公司,揭牌仪式场面恢宏群英毕至,令全城为之瞩目。
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就是领着市危房改造管理办公室全员下海,第一个丢掉铁饭碗的传奇人物刘清远。
他敢于这么做,是因为比别人先一步看到了诱人的商机——整个滨海市从年初开始就到处在拆迁,在重建。作为一个资深建筑专业人士和政界业内人物,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全城大拆迁大重建浪潮的背后,意味着多么巨大的商机,多么巨大的利润。
人啊,只要在人生最关键的风口或岔路口,选择正确一次就足够了。
刘清远和他的兄弟们,这一次选择完全正确。
经过这几年的卧薪尝胆和生聚教训,刘清远的小金库里现金流颇为充盈。虽然滨海市也有这么几家经过工商注册的小型建筑公司,但无论从资金、人手和背景关系上来讲,都无法与刘清远抗衡。说到背景,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刘清远的发小兼同学王连甫。王连甫有着亲叔叔这个坚硬的后台,所有的政府工程项目理所当然地都会首选华强公司。因为,侄子王连甫是这个公司的隐形大股东,这个秘密只有他王市长和刘清远以及王连甫本人知道,绝没有第四个人了解其中的内幕。
华强公司成立之后,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就接了总量超过500万平米的工程大单。滨海新城、义乌小商品城、啤酒商街……。政府主导的项目一般都是提前支付工程款,根本用不着建筑公司垫资,不要说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傻子都能做,即便是垫资入场,同行中谁也无法跟华强公司竞争,只能是眼巴巴地看着刘清远们大把赚钱。有几个乖巧的,立刻把嫉恨塞到□□里,拿出一副卑微的笑脸,求到刘清远门上去,从他手里接几个分包下来的小单,照样也可以混得人五人六,在滨海市的大街上横着走路了。
几个工程做下来,华强从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为集团公司,开始跨行运作,业务范围甚至扩展到证券、矿产和机械制造。
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滨海的冬天不再那么寒冷,像1976年那样的大雪再也没有下过,滨海市开始进入暖冬时代。
刘遨大学毕业了。他没有按照市人事局下达的报道通知书到市建委报到上班,而是直接到父亲的华强集团上班,帮着任刚叔叔管理公司人事、行政事务,同时熟悉公司的工程施工情况,全力为以后接班作准备了。
让儿子接班也正是父亲刘清远的意愿所在。其实早在刘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刘清远已经开始着手安排集团的人事和工程业务,为儿子毕业后接手做了大量的工作。人事行政、工程预算、业务往来等各部门都提前作了调整和内部安排,为太子入宫执政安排了大量信得过的老臣和嫡系部下,以保证自己交权后公司运转畅通。但只有三个板块属于自己的核心自留地,刘清远还没有做好交给儿子的准备,他要好好观察几年,看看儿子能否挑起这个万斤重担。这三个板块分别是财务、矿产和证券,这是整个集团的造血功能,尤其慎重。
第41章 57
就在刘清远在董事会上宣布由儿子刘遨接任集团副总裁、华强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的当天,他就领着助手阿福到夏威夷去度假了。他早在两年前就在那里买下了一幢靠海边的别墅,准备去那里颐养天年的,现在终于等来这一天了。在出国之前,他跑到市委招待所(现在叫作滨海大酒店了,但刘清远还是习惯性地叫它市委招待所),找到老朋友王连甫,两个人喝着红酒谈到天亮。除了把集团的一些重要机密工作做了一系列的交待,让老朋友替他管好矿产和证券这两块公司的命脉之外,刘清远还再次庄重地委托老朋友,让他再想想办法,暗地里打听一下刘田田的消息。
因为从来没有听到过关于阿炎父母和姑父姑母提到田田的消息,刘清远断定这个只见过一面的儿子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