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和被动,经市委组织部研究,报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给刘清远同志给予以下处分决定:党内警告,行政记大过一次,降职使用以观后效。任命刘清远同志为市建委编外部门滨海市危房改造管理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市危房拆除、修缮及维护工作,一应相关经费由市财政局审批支付。原市建委材料科科长任刚同志,办公室副主任兼驾驶员刘建福(直到文件下发的时候,阿福才意识到自己竟然还有个这样响亮的大名,自己都快要把这个从来没用的名字给忘了)同志,一并归入滨海市危房改造管理办公室编制。
那样出过事的吉普车已经修好,再次划拨给阿福使用。
刘清远弟兄三个接到这个处罚兼任命文件后,都算是长出一口气。一场桃色风波通过政治处理的方式就这么平息了,尘埃落定。弟兄们走马上任,重打锣鼓另开张。危房改造管理办公室能有什么具体的事情要办呢?整个城市的房子都是建国前后的产物,当然还有一些民国留下来的老民居,要说都算得上病危房屋,都需要修缮。但财政拨款就那么一点点,能干得了什么事呢?不过是哪里塌了哪里拆,把居民重新安排一下临时住处;哪里漏了就搞一些油毡布盖一下,得过且过罢了。
弟兄三个人带着一个小小的施工队,就这么过起了波澜不惊一成不变的清闲日子。每年的财政额拨款都会如期划拨到账,刘清远是个俭省惯了的人,从来不以各种名目拿来吃喝报销,就放在账上存着,三年下来,也就存成了一个不小的数目。
王家旺当天就牵着他的羊们逃一般地回到村里去。
他虽然不认字,但从这个刻碑的老头嘴里知道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他的女人”名字叫顾阿炎,“他的孩子”是孩子他妈跟一个男人的私生子,而且那个男人是个大有来头的人物。王家旺不傻,他可不能让那个自称是“孩子他妈”姑父的人知道自己的存在。要是让他知道自己见过这个女人,就一定会追问孩子的下落,那自己可就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于是,王家旺一声不吭甚至大气也不敢出地,就带着他的羊们逃回村里去了。
回到村里之后,王家旺向村子里的人们宣布,他的儿子有名字的,叫王雪生。因为是在大雪天生的,所以就叫王雪生。
王家旺是有道理的。孩子虽然不一定是在大雪天生的,但可是在雪地里重获新生的呢。
就这样,在离滨海市不太远的新城县城关镇大槐树村,在粗茶淡饭的滋养下,王雪生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王雪生两岁的时候,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改革的春风开始浸润这个离首都不太远的小山村。
王雪生三岁的时候,村里取消人民公社,分田到户。王家旺作为“烈士子女”,分到一头还算是处在壮年时期的老牛,开始了他坷坷绊绊的农耕生涯。父子两个虽然不像村里那些庄稼把式行家里手那样快速脱贫致富,但不靠公家的救济,也能保住温饱了。
王雪生六岁的时候,背起婶奶奶亲手缝制的花布书包,成了一个快乐的读书郎。王雪生不像村里的同龄孩子那么皮实,身体有些瘦弱,但愈发显得秀气文静,更像个学生娃的样子。他而且是个很乖很爱学习的孩子,凡是老师教的一学就会,让老师喜欢的不得了,只要提问就说“这个问题大家谁知道?嗯嗯,还是让王雪生来回答吧”。
这就引起了一些调皮孩子的不满。甚至王雪生越得老师的喜爱,就愈发积累起这些孩子们的义愤。终于有一天,在王二蛋的带领下,一帮孩子把这股义愤化作行动,在放学回家的路口对王雪生群起而攻之了。
王雪生当天哭着回到家里,把老爹王家旺吓了一跳。看看儿子浑身满脸都是泥土,袖子还被扯了一条裂缝。小脸上被泪水冲得一道道地,就像是满地爬着的蚯蚓。
王家旺扎撒着双手:“这是个咋回事哩?出门的时候还好好地。快来,把衣裳脱下来,让爹给你缝缝。”
王雪生把书包往地下一摔,气哼哼地:“不要你缝,让我娘缝!”
王家旺像是听到一个炸雷在头上炸响,一下子愣在当地,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常燕在出国演出之前,曾回到大院一趟,去看望自己的妈妈。妈妈发现女儿出去巡演了这半年,不但没有风尘之色,反而比出去之前微胖了些,脸上放光,神采奕奕荣容光焕发。
老太太革命一生观其言而知其行,何况对面坐的是自己亲生亲养的女儿?女儿这是焕发第二春了呢,得到了新的爱情滋养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意识到大难之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梦想又不可挽回地归于破碎,语音里就透出了一派苍凉:
“你都决定了么,这么说?”
“妈,我决定了,您不要劝说。等到那边安顿下来了,我就来接您和儿子。”
“决定了,那就去吧。我不用你来接的,就在这里陪着你爸爸的骨灰,然后过几年就去跟他团聚了。至于邀儿,等我走了你们再决定吧。我看着他长大,你们总不成忍心在我活着的时候就让他在我的面前消失。”
“我……们?你说的是刘……邀儿的父亲吗?你知道我们是不可能的了,妈。
那样出过事的吉普车已经修好,再次划拨给阿福使用。
刘清远弟兄三个接到这个处罚兼任命文件后,都算是长出一口气。一场桃色风波通过政治处理的方式就这么平息了,尘埃落定。弟兄们走马上任,重打锣鼓另开张。危房改造管理办公室能有什么具体的事情要办呢?整个城市的房子都是建国前后的产物,当然还有一些民国留下来的老民居,要说都算得上病危房屋,都需要修缮。但财政拨款就那么一点点,能干得了什么事呢?不过是哪里塌了哪里拆,把居民重新安排一下临时住处;哪里漏了就搞一些油毡布盖一下,得过且过罢了。
弟兄三个人带着一个小小的施工队,就这么过起了波澜不惊一成不变的清闲日子。每年的财政额拨款都会如期划拨到账,刘清远是个俭省惯了的人,从来不以各种名目拿来吃喝报销,就放在账上存着,三年下来,也就存成了一个不小的数目。
王家旺当天就牵着他的羊们逃一般地回到村里去。
他虽然不认字,但从这个刻碑的老头嘴里知道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他的女人”名字叫顾阿炎,“他的孩子”是孩子他妈跟一个男人的私生子,而且那个男人是个大有来头的人物。王家旺不傻,他可不能让那个自称是“孩子他妈”姑父的人知道自己的存在。要是让他知道自己见过这个女人,就一定会追问孩子的下落,那自己可就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于是,王家旺一声不吭甚至大气也不敢出地,就带着他的羊们逃回村里去了。
回到村里之后,王家旺向村子里的人们宣布,他的儿子有名字的,叫王雪生。因为是在大雪天生的,所以就叫王雪生。
王家旺是有道理的。孩子虽然不一定是在大雪天生的,但可是在雪地里重获新生的呢。
就这样,在离滨海市不太远的新城县城关镇大槐树村,在粗茶淡饭的滋养下,王雪生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王雪生两岁的时候,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改革的春风开始浸润这个离首都不太远的小山村。
王雪生三岁的时候,村里取消人民公社,分田到户。王家旺作为“烈士子女”,分到一头还算是处在壮年时期的老牛,开始了他坷坷绊绊的农耕生涯。父子两个虽然不像村里那些庄稼把式行家里手那样快速脱贫致富,但不靠公家的救济,也能保住温饱了。
王雪生六岁的时候,背起婶奶奶亲手缝制的花布书包,成了一个快乐的读书郎。王雪生不像村里的同龄孩子那么皮实,身体有些瘦弱,但愈发显得秀气文静,更像个学生娃的样子。他而且是个很乖很爱学习的孩子,凡是老师教的一学就会,让老师喜欢的不得了,只要提问就说“这个问题大家谁知道?嗯嗯,还是让王雪生来回答吧”。
这就引起了一些调皮孩子的不满。甚至王雪生越得老师的喜爱,就愈发积累起这些孩子们的义愤。终于有一天,在王二蛋的带领下,一帮孩子把这股义愤化作行动,在放学回家的路口对王雪生群起而攻之了。
王雪生当天哭着回到家里,把老爹王家旺吓了一跳。看看儿子浑身满脸都是泥土,袖子还被扯了一条裂缝。小脸上被泪水冲得一道道地,就像是满地爬着的蚯蚓。
王家旺扎撒着双手:“这是个咋回事哩?出门的时候还好好地。快来,把衣裳脱下来,让爹给你缝缝。”
王雪生把书包往地下一摔,气哼哼地:“不要你缝,让我娘缝!”
王家旺像是听到一个炸雷在头上炸响,一下子愣在当地,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常燕在出国演出之前,曾回到大院一趟,去看望自己的妈妈。妈妈发现女儿出去巡演了这半年,不但没有风尘之色,反而比出去之前微胖了些,脸上放光,神采奕奕荣容光焕发。
老太太革命一生观其言而知其行,何况对面坐的是自己亲生亲养的女儿?女儿这是焕发第二春了呢,得到了新的爱情滋养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意识到大难之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梦想又不可挽回地归于破碎,语音里就透出了一派苍凉:
“你都决定了么,这么说?”
“妈,我决定了,您不要劝说。等到那边安顿下来了,我就来接您和儿子。”
“决定了,那就去吧。我不用你来接的,就在这里陪着你爸爸的骨灰,然后过几年就去跟他团聚了。至于邀儿,等我走了你们再决定吧。我看着他长大,你们总不成忍心在我活着的时候就让他在我的面前消失。”
“我……们?你说的是刘……邀儿的父亲吗?你知道我们是不可能的了,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