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她鼻头那股微酸变得越来越浓,眼眶也渐渐变得有些温热起来。
以前懵懵懂懂反复听这首有些小众的歌,依然不能明白歌里真正唱的那种哀哀切切的心情。
后来亲身经历了,心绪随着年龄增长而沉积发酵后才忽然明白,这歌里唱的被爱弄得伤痕累累的恋人,在放手心碎走掉后的无奈和寂寞,但她却是再也不敢听这首歌了。
以前看书,茹玉看到类似“将记忆尘封起来,让自己再也不要想起一些人一些事,这样心里才能好受一些”的话,她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如今发现,这些都是徒劳。
因为,记忆只需要一丁点地线索,便能带你在漫天白雾里重游一遍当初的事迹。它就好像是个拥有万千触角的混沌体,强大到让你难以想象。
只是,记忆也有缺陷,它模糊不真切,它还断断续续无法连贯,特别当一个人再也不去温习它时,它的这两点就表现得越发明显。
茹玉没有设想过自己会在这座远离家乡的城市,再遇见袁涤。不止这种遇见,任何一种遇见,她都未曾设想过,甚至,这些年,她都甚少去回想这个人。
所以当下当她回忆往昔,发现记忆里的那张已然模糊的脸,只能借由下午那张突然撞进眼帘的脸来刷新后,她才能不在“他那时到底生了个什么模样”的问题上纠结,因此回忆才得以更顺畅进行下去。
“傻子才争吵啊,落叶是树的风险,
情感是偶发的事件,用偏方治好失眠......”
音乐声像是故意跟茹玉作对似的,一直不停地循环地播放着。
在音乐声中,茹玉终是忍不住想,若是当初她能勇敢一点,若是能撇开所有外在因素,不管不顾站在他身边,他们现在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情形?
但不管是那种,两个人应该也有一半的可能,不会像下午一样,如两个熟悉的陌生人般四目相对后,只能选择无言地各自离开。
茹玉来到客厅的落地窗前,眺望窗外黑色的夜的幕布上,点缀着的星星点点如珠串的灯火,在灯火的尽处,她好似看到了当年那条乡村公路上的某个夜晚。
3
那时茹玉为了考上最好的高中,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补习班。
补习总是到很晚,但茹玉家又住得极远,每次回家时班车都停运了,她只得硬着头皮,披着星辉和月光,走半个小时马路,头皮发着麻,身上渗着汗过村路坟地才能到家。
后来有一天,她走着走着,忽然在除自己的脚步声外,还听见身后传来“滴滴滴”的诡异声响,像是自行车的车轮转动发出的声音。这声音在没有人的路上听来,相当的令人毛骨悚然。最让她感觉惊悚的是,她快,那个声音也快,她慢,那个声音也跟着变慢。
只因她听人说,这条路之前也发生过一件怪事。
说是曾有个男人在夜里骑车路过路边那个坟地时,忽然出现了一个脸白如纸的妙龄女人,用一个飘飘忽忽的声音对男人说她想要搭车。男人见女人脸白成那样,一直没敢搭话,便加紧蹬车朝前走,谁知他快那女人也快,他慢那女人也慢,最后男人吓破了胆,将车往旁边一丢给了那女人,自己则尖叫着不要命地逃走了。
她是不敢回头的,死也不敢的。
大人都说,走夜路时,每个人身上都有三盏灯,头顶一盏,两个肩头各一盏。只要灯不熄灭,就不会有事。但只要你朝哪边回头,哪边肩膀上的灯便会熄灭,若三盏灯都熄掉的话,住在夜里的“他们”,便有了可乘之机邀你过去做朋友。
想到这些,背上衣服已经汗湿的茹玉越发的怕了,终于在路过那个坟地之后,茹玉撒了丫子便朝前跑去。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
那马路本就是用一种蓝白色的石子铺就的,经过车子长年累月的碾压,滑溜的石子很快便松脱出来,一颗颗露在地面。而原本平坦的路面,因为石子的松脱,很容易就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坑洼,夜色一暗,便很难看得清楚。
再加上,茹玉脚下穿的是鞋底为波浪纹路的小白鞋,踢到坑洼后,勉强稳住身形却又因为踩到石子,那石子卡在鞋子的纹路里与地面发生了摩擦,让她一个重心不稳,脚下一滑,整个人跟着就栽倒下去。
摔倒的姿势是个狗吃屎的姿势,茹玉的右边膝盖也因为磕到了石子上,痛得她是龇牙咧嘴,这种程度的疼痛,她不用看,膝盖肯定是破了,但她却无暇顾及,只因——
就在她摔倒之时,她分明听见身后传来“哐当”一声自行车砸地发出的声响,跟着又听见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离她越来越近。
茹玉只觉后颈一凉,忍着疼痛从地上勉力爬起来,二话不说就一瘸一拐地朝前又开始跑起来。
“腿都瘸了怎么还拼命跑,身后有鬼追你啊?”身后响起一个有些低哑的男声。
茹玉听到那个“鬼”字,身子就免不了一个激灵。
身后那人忽然拉了茹玉一把,他原本想立即松开手,但谁知茹玉的身子却因为这一拉而重心不稳,
以前懵懵懂懂反复听这首有些小众的歌,依然不能明白歌里真正唱的那种哀哀切切的心情。
后来亲身经历了,心绪随着年龄增长而沉积发酵后才忽然明白,这歌里唱的被爱弄得伤痕累累的恋人,在放手心碎走掉后的无奈和寂寞,但她却是再也不敢听这首歌了。
以前看书,茹玉看到类似“将记忆尘封起来,让自己再也不要想起一些人一些事,这样心里才能好受一些”的话,她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如今发现,这些都是徒劳。
因为,记忆只需要一丁点地线索,便能带你在漫天白雾里重游一遍当初的事迹。它就好像是个拥有万千触角的混沌体,强大到让你难以想象。
只是,记忆也有缺陷,它模糊不真切,它还断断续续无法连贯,特别当一个人再也不去温习它时,它的这两点就表现得越发明显。
茹玉没有设想过自己会在这座远离家乡的城市,再遇见袁涤。不止这种遇见,任何一种遇见,她都未曾设想过,甚至,这些年,她都甚少去回想这个人。
所以当下当她回忆往昔,发现记忆里的那张已然模糊的脸,只能借由下午那张突然撞进眼帘的脸来刷新后,她才能不在“他那时到底生了个什么模样”的问题上纠结,因此回忆才得以更顺畅进行下去。
“傻子才争吵啊,落叶是树的风险,
情感是偶发的事件,用偏方治好失眠......”
音乐声像是故意跟茹玉作对似的,一直不停地循环地播放着。
在音乐声中,茹玉终是忍不住想,若是当初她能勇敢一点,若是能撇开所有外在因素,不管不顾站在他身边,他们现在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情形?
但不管是那种,两个人应该也有一半的可能,不会像下午一样,如两个熟悉的陌生人般四目相对后,只能选择无言地各自离开。
茹玉来到客厅的落地窗前,眺望窗外黑色的夜的幕布上,点缀着的星星点点如珠串的灯火,在灯火的尽处,她好似看到了当年那条乡村公路上的某个夜晚。
3
那时茹玉为了考上最好的高中,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补习班。
补习总是到很晚,但茹玉家又住得极远,每次回家时班车都停运了,她只得硬着头皮,披着星辉和月光,走半个小时马路,头皮发着麻,身上渗着汗过村路坟地才能到家。
后来有一天,她走着走着,忽然在除自己的脚步声外,还听见身后传来“滴滴滴”的诡异声响,像是自行车的车轮转动发出的声音。这声音在没有人的路上听来,相当的令人毛骨悚然。最让她感觉惊悚的是,她快,那个声音也快,她慢,那个声音也跟着变慢。
只因她听人说,这条路之前也发生过一件怪事。
说是曾有个男人在夜里骑车路过路边那个坟地时,忽然出现了一个脸白如纸的妙龄女人,用一个飘飘忽忽的声音对男人说她想要搭车。男人见女人脸白成那样,一直没敢搭话,便加紧蹬车朝前走,谁知他快那女人也快,他慢那女人也慢,最后男人吓破了胆,将车往旁边一丢给了那女人,自己则尖叫着不要命地逃走了。
她是不敢回头的,死也不敢的。
大人都说,走夜路时,每个人身上都有三盏灯,头顶一盏,两个肩头各一盏。只要灯不熄灭,就不会有事。但只要你朝哪边回头,哪边肩膀上的灯便会熄灭,若三盏灯都熄掉的话,住在夜里的“他们”,便有了可乘之机邀你过去做朋友。
想到这些,背上衣服已经汗湿的茹玉越发的怕了,终于在路过那个坟地之后,茹玉撒了丫子便朝前跑去。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
那马路本就是用一种蓝白色的石子铺就的,经过车子长年累月的碾压,滑溜的石子很快便松脱出来,一颗颗露在地面。而原本平坦的路面,因为石子的松脱,很容易就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坑洼,夜色一暗,便很难看得清楚。
再加上,茹玉脚下穿的是鞋底为波浪纹路的小白鞋,踢到坑洼后,勉强稳住身形却又因为踩到石子,那石子卡在鞋子的纹路里与地面发生了摩擦,让她一个重心不稳,脚下一滑,整个人跟着就栽倒下去。
摔倒的姿势是个狗吃屎的姿势,茹玉的右边膝盖也因为磕到了石子上,痛得她是龇牙咧嘴,这种程度的疼痛,她不用看,膝盖肯定是破了,但她却无暇顾及,只因——
就在她摔倒之时,她分明听见身后传来“哐当”一声自行车砸地发出的声响,跟着又听见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离她越来越近。
茹玉只觉后颈一凉,忍着疼痛从地上勉力爬起来,二话不说就一瘸一拐地朝前又开始跑起来。
“腿都瘸了怎么还拼命跑,身后有鬼追你啊?”身后响起一个有些低哑的男声。
茹玉听到那个“鬼”字,身子就免不了一个激灵。
身后那人忽然拉了茹玉一把,他原本想立即松开手,但谁知茹玉的身子却因为这一拉而重心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