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沉思中的张将军,提醒了一句:“去年留下来的难民不少,原本是人口兴旺的好事,但若是粮食短缺,怕是分分钟就成了坏事。”
    去年秋收之后,明城果然没有收留那些难民,反倒是在难民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城外村,官府发放一些工具和粮食,让那些愿意留下的难民野外开荒。
    原本官府不收取当年的稻子的话,这些百姓的日子还是能过的,毕竟今年虽不算丰收,但收成却还算不错,这么一年年下去肯定能安稳了下来。
    明城的办法是极好的,他们拿出来的粮食不多,难民也就是饿不死,等他们自己能种地了,又开拓了明城之外许多荒地,多过几年这些又都是肥沃的土地了。
    但若是明城也没有得到粮饷,当地将领为了养活军队,必定是要朝着明城伸手,这些难民身无长物,哪里分摊得了这些压力,到时候还不是矛盾重重!
    秦春沛这会儿十分庆幸他们落户到了蒙山村,至少现在他们是谷城之内的人,而不是像明城城外的难民村一样,随时都处于被抛弃的处境。
    不过就他看来,明城那位大人聪明绝顶,并不一定会听从朝廷的吩咐,秦春沛扫了一眼张将军的脸色,最后说了一句:“这不过是在下不严谨的想法,将军听过便忘就是。”
    张将军看了看眼前的人,秦春沛长得极好,但这些年历经波折,肯定是没有城里头那些小少爷那样细皮嫩肉的,但这会儿一看,倒是有几分睿智冷厉,竟是有几分像他大伯营内的那位大参谋,张将军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行了,你也先回去吧,左右我总不会让诸位兄弟跟着我忍饥挨饿的。”
    第五十七章调任
    张老将军是张家军的第四位领头人, 身处边疆重地,前些年大周朝的边境颇不太平, 张家人几乎就没有寿终正寝的,一直到张老将军这一辈才略好一些。
    如今张老将军五十出头,正是老当益壮的年纪, 虎目剑眉的模样跟张城防有三四分相似,他听完小侄子的话,拧着眉头看了他一眼, 淡淡问道:“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主意?”
    张城防摸了摸鼻子,知道这位大伯的意思,也不隐瞒直接了当的说道:“大伯, 你是知道我的,舞刀弄枪我在行, 动脑子的事情就肯定不如你们了,这主意是我手底下的一位文书提出来的, 这文书年不到十岁就是童生, 若不是逃难来了谷城, 说不准还能考一个秀才。”
    张老将军皱了皱眉头, 下意识的问道:“读书人?一个读书人会想出这样子的法子?”
    不是他看不起读书人,而是大周朝开始, 对读书这一块抓的很紧,许多读书人看多了忠君爱国, 舍身取义的文章, 脑子也都坏掉不知变通了。
    张城防笑着说道:“别的读书人我不知道, 这个小童生倒是有几分本事,心算的速度比得上那些老账房,再一个身上没有一点酸腐味。”
    看得出来,张家人从上到下对读书人的感官都不太好,也许是这些年没少在文官手底下吃亏,以至于对于读书人都有些偏见。
    张老将军摸着自己的长胡子,忽然问道:“你说他几岁?”
    张城防回道:“当年考中秀才的时候,据说才八岁,如今也不过是十岁。”
    张老将军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孩子不错,你留在身边好好培养,有说不定也能有点用处,小孩子能养得熟,不像现在招揽回来的,总有自己的心思。”
    对此张城防自然一口答应下来,原本他也是这么打算的,既然人可用,那么简简单单的让他当账房就太浪费了,虽然年纪太小了一些,但养一养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另一头,张老将军已经露出几分笑意来:“他的办法是不错,难得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我营帐里头那几个幕僚讨论了几日,最后能拿出来的法子也就是这个。”
    张城防听了这话,倒是有几分惊讶,毕竟张老将军身边那几个幕僚都是花了大功夫招揽过来的,谁知道现在被一个孩子比下去了。
    他却不知道,如今谷城的张将军困在瓮中,能想的办法就那么几个,说那几个幕僚无所作为的话也实在是冤枉了他们了。
    张老将军营帐里头的官司,秦春沛自然是不知道的,不过隔了几日,钱文书就阴阳怪气,却憋出一脸笑容的来传了个消息,从今天开始,他就不需要在这边盘账算清单了,而是换到了张城防张将军的营帐之内,作为他的亲卫。
    亲卫这个头衔让秦春沛炯炯有神,实在是他年纪太小,张家军里头最小的盔甲他都穿不上,只能捡了一身简单

章节目录

听说我是造反狂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人生若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人生若初并收藏听说我是造反狂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