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他闭上了眼睛,任由突如其来的心跳声如钱塘江大潮将他淹没。
大学校园里,才子佳人们的情诗日日流传。已经成人的他,一瞬间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下午齐放的工作效率出奇地低。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峡谷里七处崖居全都测量完毕。其中一处最特别的,是在半崖上开凿的洞窟,离地约有10米高,崖壁上开凿出了仅容一只脚横踏的石梯,坡度近乎80度。齐放攀爬上去的时候,颜缘在底下紧张得不得了,她捂着嘴,睁着一双大眼睛,简直连大口呼吸都不敢。
洞窟不大,仅仅只有六平方米左右,高度刚好可供齐放站立,顶部有些蝙蝠留下的痕迹,气味并不好闻。梯子上部开凿了一个系绳索的石环,他估计这里可能是收藏救命粮食、躲避盗匪的地方。
洞窟有门,有极小的窗户。颜缘在下面呼叫:“齐放!齐放!里面怎么样?安全吗?你说话呀。”齐放伸头出去,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从高处看颜缘,她好小好小,只有仰望的脑袋挺大,像个俄罗斯套娃。
美丽的套娃把青年的心搅得七零八落。
晚饭果然有颜缘说的香肠清明菜煎饼、肉丁炒野油菜、腊肉炒折耳根。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带有独特的鱼腥味和辛香,口感脆嫩,凉拌的话很多外地人都接受不了,但炒后只留下清香味。齐放夹了一筷子,慢慢咀嚼,眉头不皱地咽下,随后越吃越顺口,一个人消灭了了大半菜肴,还真诚表扬了好一阵子。
收拾完东西,已近天黑,两人打起手电筒,走出河谷,找了家农家小院投宿。淳朴的农村大伯大娘一听说是学生野外考察,热情非常,理所当然把同行的两人当成了亲兄妹,老夫妇很快为他们收拾了床铺,打来了热气腾腾的洗脸水和洗脚水。
农家房子本来宽敞,但大伯大娘的房子一半给了分家的儿子,自己只有两间卧房,好在客房里有两个床铺,老旧拔步床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四角立柱、三面围挡,踏板两侧有小柜子,形成一个小回廊。厚厚的麻布帐子放下来,十分遮光,形成一片独立天地,跟个小房子没两样,绝对比帐篷的私密性都好。
颜缘外婆家没有盖新房前,也是这样的格局,她觉得还好。齐放却有些不自在,辗转反侧,良久不能入睡。他从未与异性这样共寝一室,当然,年幼时的余鲤除外。
听着颜缘呼吸平稳悠长,想来已经沉沉睡去,齐放轻轻掀开床帐,翻身下床,也不穿上外套,径自来到院坝,打了三趟拳,直到额头微微冒汗感觉浑身通泰,方立定收拳,心无旁碍方回屋睡去。
第二天颜缘醒来时,见齐放床上帐子高挽,被子折叠得豆腐块似的,整整齐齐。门外,传来农家大伯响亮的嗓门,正和齐放讲他们要去考察的那座古桥的故事。老伯肚子里显然有些墨水,老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好多年好多年前,有一位姓陆的青天大老爷,告老还乡后在我们这条河边住下来。陆青天为国事操劳了大半生,地方上的绅士、老百姓都很敬重他。偏偏江城有一位姓余的知县,无才无德,就会巴结,他打听到陆青天是个大官,想方设法来讨好。开始陆青天尊重他是一县父母官,还对他客客气气。过段时间就看出这人不是个东西,就不愿理他了。
陆青天有一个贴身书童,聪明伶俐,很烦这人有事没事来打扰老爷清净。一天清晨,余知县又来请安,书童见陆青天到花园散步去了,便故意酸溜溜地说:“老爷今天身体不适,还未起床,为免县尊跑空路,就朝老爷的靴子请安吧!”说完,就扔了一双靴子在余知县面前。
余知县受了气,往上不敢冒,往下放不出,憋了好多天。他想:陆大老爷地位高,还不就是居住的地方风水好,老子把他的风水破了,看他还得意个啥!
于是余知县四处聘请风水先生,鬼搓搓的搞事情。在河边建了塔,想镇住陆大老爷的好风水。不久陆大老爷就生病啦。这下余知县更是刮地三尺,老百姓怨声载道。
江城的百姓和绅士,痛恨余知县的所作所为,也暗中计议。毕竟人多出点子多,有人想出办法,劝说大家集资,在河上修一座大拱桥,取名叫做陆安桥,再在桥两头各塑两个石人,远看活像人在抬轿,就把破坏的风水补起来了,陆青天的病也好啦。匠人还在桥侧的石壁上刻了“天子万年”四个大字,表示这里不容许某人横行霸道,还是朝廷的天下。
现在陆安桥还好好的呢,不晓得过了好多年了,你们今天去看嘛,那桥确实修得好咧!”
作别老农,沿河前行,很快两人就见到这座江城赫赫有名的古桥。
☆、肄业急归
颜缘忍不住感叹一声——陆安桥的确壮观而美丽啊。巨大的单拱石桥,形如弯月,倒映在水中,宁静无边。两侧花木葱茏,背后一架巨大的瀑布若九天洒落,喷薄而出的雾气雪白缥缈,太阳刚刚升起,一道彩虹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瀑布的轰鸣声中,齐放刻意放大的声音在
大学校园里,才子佳人们的情诗日日流传。已经成人的他,一瞬间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下午齐放的工作效率出奇地低。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峡谷里七处崖居全都测量完毕。其中一处最特别的,是在半崖上开凿的洞窟,离地约有10米高,崖壁上开凿出了仅容一只脚横踏的石梯,坡度近乎80度。齐放攀爬上去的时候,颜缘在底下紧张得不得了,她捂着嘴,睁着一双大眼睛,简直连大口呼吸都不敢。
洞窟不大,仅仅只有六平方米左右,高度刚好可供齐放站立,顶部有些蝙蝠留下的痕迹,气味并不好闻。梯子上部开凿了一个系绳索的石环,他估计这里可能是收藏救命粮食、躲避盗匪的地方。
洞窟有门,有极小的窗户。颜缘在下面呼叫:“齐放!齐放!里面怎么样?安全吗?你说话呀。”齐放伸头出去,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从高处看颜缘,她好小好小,只有仰望的脑袋挺大,像个俄罗斯套娃。
美丽的套娃把青年的心搅得七零八落。
晚饭果然有颜缘说的香肠清明菜煎饼、肉丁炒野油菜、腊肉炒折耳根。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带有独特的鱼腥味和辛香,口感脆嫩,凉拌的话很多外地人都接受不了,但炒后只留下清香味。齐放夹了一筷子,慢慢咀嚼,眉头不皱地咽下,随后越吃越顺口,一个人消灭了了大半菜肴,还真诚表扬了好一阵子。
收拾完东西,已近天黑,两人打起手电筒,走出河谷,找了家农家小院投宿。淳朴的农村大伯大娘一听说是学生野外考察,热情非常,理所当然把同行的两人当成了亲兄妹,老夫妇很快为他们收拾了床铺,打来了热气腾腾的洗脸水和洗脚水。
农家房子本来宽敞,但大伯大娘的房子一半给了分家的儿子,自己只有两间卧房,好在客房里有两个床铺,老旧拔步床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四角立柱、三面围挡,踏板两侧有小柜子,形成一个小回廊。厚厚的麻布帐子放下来,十分遮光,形成一片独立天地,跟个小房子没两样,绝对比帐篷的私密性都好。
颜缘外婆家没有盖新房前,也是这样的格局,她觉得还好。齐放却有些不自在,辗转反侧,良久不能入睡。他从未与异性这样共寝一室,当然,年幼时的余鲤除外。
听着颜缘呼吸平稳悠长,想来已经沉沉睡去,齐放轻轻掀开床帐,翻身下床,也不穿上外套,径自来到院坝,打了三趟拳,直到额头微微冒汗感觉浑身通泰,方立定收拳,心无旁碍方回屋睡去。
第二天颜缘醒来时,见齐放床上帐子高挽,被子折叠得豆腐块似的,整整齐齐。门外,传来农家大伯响亮的嗓门,正和齐放讲他们要去考察的那座古桥的故事。老伯肚子里显然有些墨水,老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好多年好多年前,有一位姓陆的青天大老爷,告老还乡后在我们这条河边住下来。陆青天为国事操劳了大半生,地方上的绅士、老百姓都很敬重他。偏偏江城有一位姓余的知县,无才无德,就会巴结,他打听到陆青天是个大官,想方设法来讨好。开始陆青天尊重他是一县父母官,还对他客客气气。过段时间就看出这人不是个东西,就不愿理他了。
陆青天有一个贴身书童,聪明伶俐,很烦这人有事没事来打扰老爷清净。一天清晨,余知县又来请安,书童见陆青天到花园散步去了,便故意酸溜溜地说:“老爷今天身体不适,还未起床,为免县尊跑空路,就朝老爷的靴子请安吧!”说完,就扔了一双靴子在余知县面前。
余知县受了气,往上不敢冒,往下放不出,憋了好多天。他想:陆大老爷地位高,还不就是居住的地方风水好,老子把他的风水破了,看他还得意个啥!
于是余知县四处聘请风水先生,鬼搓搓的搞事情。在河边建了塔,想镇住陆大老爷的好风水。不久陆大老爷就生病啦。这下余知县更是刮地三尺,老百姓怨声载道。
江城的百姓和绅士,痛恨余知县的所作所为,也暗中计议。毕竟人多出点子多,有人想出办法,劝说大家集资,在河上修一座大拱桥,取名叫做陆安桥,再在桥两头各塑两个石人,远看活像人在抬轿,就把破坏的风水补起来了,陆青天的病也好啦。匠人还在桥侧的石壁上刻了“天子万年”四个大字,表示这里不容许某人横行霸道,还是朝廷的天下。
现在陆安桥还好好的呢,不晓得过了好多年了,你们今天去看嘛,那桥确实修得好咧!”
作别老农,沿河前行,很快两人就见到这座江城赫赫有名的古桥。
☆、肄业急归
颜缘忍不住感叹一声——陆安桥的确壮观而美丽啊。巨大的单拱石桥,形如弯月,倒映在水中,宁静无边。两侧花木葱茏,背后一架巨大的瀑布若九天洒落,喷薄而出的雾气雪白缥缈,太阳刚刚升起,一道彩虹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瀑布的轰鸣声中,齐放刻意放大的声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