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都快把屋前薄荷叶子都拔光了。后来,又找张生田弄了些胖大海、金银花、老阴茶之类的清凉茶,一家人总算没有中暑。
有了王敏章的加入,颜缘家扳苞谷的进度大大加快,这以后不过五六天,地里所有的苞谷棒子都收了回来。一家人现在分两拨忙着,爸爸和敏章表哥上坡去挑苞谷杆,这是庄稼人重要的柴火。奶奶、妈妈和小芬在家搣苞谷,爸爸和表哥中午、晚上也会一起来。
这可把颜缘苦坏了。
苞谷棒子在太阳下晒晒,苞谷粒缩水松动了,会好搣一些。但是苞谷粒晒干了,失去水分便失去圆润,变得棱角分明,搣起来格外手痛。颜缘还小,格外费力才能搣下少许颗粒,一会儿手指头和手掌就红了,火烧火燎地疼。
大人们都喊她不要搣苞谷了,去玩一会儿。
看着满屋子的苞谷棒子和院坝里堆着的棒子,颜缘估计总共得有四千多斤玉米。不赶紧搣完了收进柜子和粮仓里,家里怎么装得下?伏旱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天,暴雨可是说来就来。
她想了个办法,把长条板凳倒在地上,在凳子脚上笼一只新的解放胶鞋,鞋底朝上。这种鞋很多齿,很耐磨。人跨坐在条凳腿和凳子面的连接部位,双手拿着苞谷棒子的两端,中间在胶鞋底上一磨,大片大片的玉米粒就脱了下来。
“哎!这个办法好啊!又快又不伤手!”大人们纷纷效仿。一时间,搣苞谷的进度大大加快。
“小芬妹妹就是聪明!滴滴儿小就能看出来!”敏章表哥大赞,说起了小芬更小时候的趣事。
“记得小芬才两三岁的时候吧,在我们山上玩儿,想吃花生,剥不动,让我给她剥。我逗她玩儿不理她,她也不哭,自己把小板凳倒过来,压在花生上磨,就把壳磨破了。我们家种了一亩多花生,现在都是这么剥的,花生放在大簸箕里,用小板凳一阵磨,快当得很!”
妈妈也想起来了,小芬小时候吃核桃也不会砸,就把核桃放在门转子那儿,一关门,就把核桃压开了,还不会压着手。
“这娃儿,就是好吃的时候聪明!”奶奶笑呵呵地总结。
颜缘觉得奶奶就是高明,总结非常到位,自己可不是有吃货的天赋
晚饭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商量,要把小芬送到外婆家去玩几天。
爸爸也很赞成。暑假以来,小芬跟个小大人似的忙碌着,小脸儿都黑瘦了,小孩子家家,本该好好玩玩的。剩下的活儿小芬既帮不上多大的忙,活儿其实也没那么急。苞谷可以撕□□谷壳,绑起来串成一串挂在屋檐上慢慢处理,苞谷杆就算下雨也没关系,几个太阳又能晒干。
“山上这时候还有地果儿,梨子、李子,野花野果都多,小芬最喜欢了。明天给她一说,她肯定高兴!”
第二天一早,妈妈和就王敏章说:“敏章,你来姑姑家帮这么多天忙,多亏有你。现在活儿都差不多了,姑姑可要‘赶’你走了,把我们家小芬也‘赶’到你们家去玩几天好不好啊?”
王敏章当然高兴,奶奶和他爸妈经常念叨小表妹。
颜缘微微一怔,她本来想先去姑姑家,想法去码头的。不过……这时节,钟宸也是农忙的主要劳动力,应该不会跟船跑吧?过段时间再去姑姑家、去码头相遇几率可能还大些。而且重生以来,她还一直没有见过外婆、舅舅、舅妈、大表哥。前世,大表哥和外婆可是早早离世了啊!
她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颜缘和表哥就上了路。颜缘带了换洗衣服和书本、笔墨,妈妈让敏章捎带回娘家了两包白糖,一瓶白酒,几把精细挂面,还有一段做裤子的蓝布。敏章的背篼里,来时装了半背篼,回去又装了半背篼。
敏章没有带小芬走最近的那条路,而是绕道走了双溪镇上,再拐个大弯到清溪,顺着清溪的山谷一路往上走,这条路大人也要走两个半钟头呢。
这天逢2、5、8,正是双溪镇赶场的日子。双溪场是周边最大的场,赶场的人非常多,即使现在是农忙季节也如此。因为双溪镇幅员面积大,从溪边海拔300多米一直到海拔1300多米的凤凰山,河谷、丘陵、中山、高山,各地农忙时节不一样,河谷忙着,山上还闲着呢。
王敏章打听了鸡蛋、鸭蛋、鸭子、猪肉、绿豆等农产品的行情,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颜缘知道,农村养的家畜家禽,价钱最好的有三个时节,过年前、栽秧时、割谷子时。栽秧割谷往往要请人帮忙,就算只靠邻里兄弟互相帮忙,桌上也要添菜的。看来,舅舅家是打算卖猪卖鸭了。
赶场也是好多小孩子的最爱。双溪场上,有卖白糕的,有卖三角粑的,有卖包子馒头的,有卖糖的。这些摊子都在固定的几个位置上。有那家庭条件好的,一到场上就带孩子去买零嘴儿。那家庭条件差的,一过这些位置就扯着孩子跑得飞快。懂事点的孩子,看到大人不买,眨巴着眼睛,咬着指头默默地就过去了。调皮的孩子,就在地上打滚撒泼不起来,滚到满身是灰,引起一群人看热闹。
看
有了王敏章的加入,颜缘家扳苞谷的进度大大加快,这以后不过五六天,地里所有的苞谷棒子都收了回来。一家人现在分两拨忙着,爸爸和敏章表哥上坡去挑苞谷杆,这是庄稼人重要的柴火。奶奶、妈妈和小芬在家搣苞谷,爸爸和表哥中午、晚上也会一起来。
这可把颜缘苦坏了。
苞谷棒子在太阳下晒晒,苞谷粒缩水松动了,会好搣一些。但是苞谷粒晒干了,失去水分便失去圆润,变得棱角分明,搣起来格外手痛。颜缘还小,格外费力才能搣下少许颗粒,一会儿手指头和手掌就红了,火烧火燎地疼。
大人们都喊她不要搣苞谷了,去玩一会儿。
看着满屋子的苞谷棒子和院坝里堆着的棒子,颜缘估计总共得有四千多斤玉米。不赶紧搣完了收进柜子和粮仓里,家里怎么装得下?伏旱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天,暴雨可是说来就来。
她想了个办法,把长条板凳倒在地上,在凳子脚上笼一只新的解放胶鞋,鞋底朝上。这种鞋很多齿,很耐磨。人跨坐在条凳腿和凳子面的连接部位,双手拿着苞谷棒子的两端,中间在胶鞋底上一磨,大片大片的玉米粒就脱了下来。
“哎!这个办法好啊!又快又不伤手!”大人们纷纷效仿。一时间,搣苞谷的进度大大加快。
“小芬妹妹就是聪明!滴滴儿小就能看出来!”敏章表哥大赞,说起了小芬更小时候的趣事。
“记得小芬才两三岁的时候吧,在我们山上玩儿,想吃花生,剥不动,让我给她剥。我逗她玩儿不理她,她也不哭,自己把小板凳倒过来,压在花生上磨,就把壳磨破了。我们家种了一亩多花生,现在都是这么剥的,花生放在大簸箕里,用小板凳一阵磨,快当得很!”
妈妈也想起来了,小芬小时候吃核桃也不会砸,就把核桃放在门转子那儿,一关门,就把核桃压开了,还不会压着手。
“这娃儿,就是好吃的时候聪明!”奶奶笑呵呵地总结。
颜缘觉得奶奶就是高明,总结非常到位,自己可不是有吃货的天赋
晚饭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商量,要把小芬送到外婆家去玩几天。
爸爸也很赞成。暑假以来,小芬跟个小大人似的忙碌着,小脸儿都黑瘦了,小孩子家家,本该好好玩玩的。剩下的活儿小芬既帮不上多大的忙,活儿其实也没那么急。苞谷可以撕□□谷壳,绑起来串成一串挂在屋檐上慢慢处理,苞谷杆就算下雨也没关系,几个太阳又能晒干。
“山上这时候还有地果儿,梨子、李子,野花野果都多,小芬最喜欢了。明天给她一说,她肯定高兴!”
第二天一早,妈妈和就王敏章说:“敏章,你来姑姑家帮这么多天忙,多亏有你。现在活儿都差不多了,姑姑可要‘赶’你走了,把我们家小芬也‘赶’到你们家去玩几天好不好啊?”
王敏章当然高兴,奶奶和他爸妈经常念叨小表妹。
颜缘微微一怔,她本来想先去姑姑家,想法去码头的。不过……这时节,钟宸也是农忙的主要劳动力,应该不会跟船跑吧?过段时间再去姑姑家、去码头相遇几率可能还大些。而且重生以来,她还一直没有见过外婆、舅舅、舅妈、大表哥。前世,大表哥和外婆可是早早离世了啊!
她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颜缘和表哥就上了路。颜缘带了换洗衣服和书本、笔墨,妈妈让敏章捎带回娘家了两包白糖,一瓶白酒,几把精细挂面,还有一段做裤子的蓝布。敏章的背篼里,来时装了半背篼,回去又装了半背篼。
敏章没有带小芬走最近的那条路,而是绕道走了双溪镇上,再拐个大弯到清溪,顺着清溪的山谷一路往上走,这条路大人也要走两个半钟头呢。
这天逢2、5、8,正是双溪镇赶场的日子。双溪场是周边最大的场,赶场的人非常多,即使现在是农忙季节也如此。因为双溪镇幅员面积大,从溪边海拔300多米一直到海拔1300多米的凤凰山,河谷、丘陵、中山、高山,各地农忙时节不一样,河谷忙着,山上还闲着呢。
王敏章打听了鸡蛋、鸭蛋、鸭子、猪肉、绿豆等农产品的行情,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颜缘知道,农村养的家畜家禽,价钱最好的有三个时节,过年前、栽秧时、割谷子时。栽秧割谷往往要请人帮忙,就算只靠邻里兄弟互相帮忙,桌上也要添菜的。看来,舅舅家是打算卖猪卖鸭了。
赶场也是好多小孩子的最爱。双溪场上,有卖白糕的,有卖三角粑的,有卖包子馒头的,有卖糖的。这些摊子都在固定的几个位置上。有那家庭条件好的,一到场上就带孩子去买零嘴儿。那家庭条件差的,一过这些位置就扯着孩子跑得飞快。懂事点的孩子,看到大人不买,眨巴着眼睛,咬着指头默默地就过去了。调皮的孩子,就在地上打滚撒泼不起来,滚到满身是灰,引起一群人看热闹。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