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唐.李峤的《风》,算是比较经典的解谜诗句,容易且意境挺优美的。
    另外,元宵节灯谜由来的那个传说,我在这里只是胡写的。
    真正元宵节灯谜的由来,是在宋朝。由于当时的政策是重文轻武,文化发展迅速,在元宵灯会这种热闹的节日上,一些商贩为了增加看灯的趣味性,就开始在花灯上写上字谜,专门以此来吸引游客,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大家都争相模仿,就形成了“灯谜”。
    第263章 7.18  巧合中的不寻常
    春节总算是暂告一段落了,日子也渐渐恢复平静,经过再三的叮嘱,平雁城百姓终于没有再像之前那般热情得有点儿可怕了。
    现在就算是出街玩闹,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需要乔装打扮才可以安稳出行的地步。
    而有些事情,终于可以秘密进行了……
    为了不让女子察觉出来自己背地里的小动作,只能每天缠着女子,让他陪自己走走这,走走那的,让她没有闲空发觉自己那些异常举动。
    “阿漓,听说满风酒楼新出了一种梅花酿,现在正是梅花正开的季节,但也算是新鲜的,和我去试一下呗!”元禹华眼巴巴地看着女子道。
    无奈地点了点元禹华的额头,佯装生气道,“倒是越来越贪嘴了!”
    “这不是试个新鲜吗?偶尔一两次,就允了吧!”
    “要去,可以!只是你要答应我,今后只能半个月小酌几杯,不然,一直这样放纵,我怕你越来越贪杯了!”
    哀嚎了一声,迫于女子的威压下,也只能捏着鼻子,不情不愿答应了。
    及时行乐更为重要,既然已经找到借口成功将女子哄出去,就先哄出去再说。
    好不容易来到满风酒楼,点了一杯桃花酿,还没细细品尝一番,一道声音咋呼呼地响起,直接手抖了一下,没了半瓶酒!
    忍住心头的哀痛,沉着脸不悦地望向突然喊自己的人,蹙眉,只觉得此人有几分面善。
    “元公子!”见到对方有些茫然的脸,“在下是那日元宵节,你们赠予灯笼的那个人。”解释。
    “抱歉……”
    “不知介不介意我与你们坐一起?”程公子礼貌地问。
    对方客气的询问,让元禹华无从拒绝,违背心意,请对方坐下。
    “多谢!”拱手行礼,坐下后,发现桌子上打撒的桃花酿,猜到可能是自己唐突发话吓到元禹华了,不免心怀愧疚,重新命小二拿几瓶新的桃花酿过来。
    “这怎么好意思呢?!”方才的恼意在看到程公子这般赔礼早就消失殆尽。
    “既是我的唐突所至,自然要赔礼道歉才是。”
    三言两语让元禹华对对方也就心怀好感,放下戒备之心。
    “至今还不知程公子如何称呼,在下字萧泽,公子呢?”
    “萧泽兄,在下字慷旭。”
    “慷旭?”
    “慷慨的慷,旭日东方的旭。”
    “我是乐器的萧字,湖泽的泽。”
    仿佛相逢恨晚,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只是那样的热闹并没有牵扯到女子身上,像元禹华初遇般,脸上满是冷淡默然,就那么沉静地看着,听着元禹华与程慷旭的谈话,眼里浮浮沉沉,看不清里面到底是什么神色。
    或许是女子的打量有点儿显眼,程慷旭停下谈话,挑眉茫然不解地看向女子。
    “这位是我的未过门妻子。”元禹华执起女子的手,朝程慷旭介绍道。
    “原来是嫂夫人!如此说来,倒也是我不识趣打扰您和嫂夫人的约会了!”打趣道。
    脸上一红,“尽胡说,我们只是……只是来这尝一尝桃花酿而已……”
    掩下眼底的打量怀疑之色,淡淡朝对方点头,“见过程公子。”
    “嫂夫人好像,对我颇有微词,是在下哪里说错了?”
    微微闪烁,云淡风轻道,“没有,只是我对人介抱着些怀疑罢了,我的性子本身就不容易相信别人。”
    “原来如此!不过,嫂夫人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对元公子一无所求,二无所谋,只是觉得志趣相投,一时忍不住起了结交之意而已,所以不必对我如此警惕。”认真道。
    意味不明笑了笑,没有应话。
    她从来都不相信有那么凑巧的事情,从来不相信突如其来的结交之意。
    既无所求,也无所谋,那么就是想要知道打探什么吧!
    莫名想起了莫媛媛一事,此时这人如此凑巧在这个时候出现,两者之间或许有什么必要的关联……
    “也不继续这么不识趣打扰下去了,萧泽,我就先走一步,你与嫂夫人好好沟通感情吧!”笑着礼貌告辞。
    迟疑地望着女子,“阿漓,你是对慷旭有所怀疑?”
    “太巧合了,巧合得很不寻常,虽说也不是不合理。”顿了

章节目录

桃花长存,寂寞犹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rmmk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rmmk并收藏桃花长存,寂寞犹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