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镇定自若,这只来了个衙门的人反倒怕了。
不过,这边胡乱猜测没个结果,不如还是见一见。
叶青瑶搁下茶盏,做主道:“别怕,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归要遇上的。胡总管,请他进来!”
对方一走到眼前,第一眼看去,叶青瑶倒先愣了。
还以为会是什么尖嘴猴腮索要贿赂的主,谁知是个衣着朴素的男子,三十岁左右,一脸书卷气,看起来文绉绉的,可不知为何眉宇里偏有几缕哀愁。
第二眼看去,叶青瑶就觉得这人面熟了。再仔细一想:这不就是那天同被卡住车轮的另一马车主么?!
知府大人开始客气:“计少爷,在下突然登门拜访,如有冒昧之处还望见谅……”
叶青瑶跟着客套:“哪里哪里,麻烦大人亲自前来是我计家礼数不周,该见谅的是我们……”
她心想幸好自己戴了面具,否则这便被看出来了……
听她说话,知府大人略一滞,随之细细打量起她来:“……计少爷声音听着很耳熟啊,是不是见过?”
叶青瑶急忙瞥过头去,含混道:“没有没有……您多虑了……”
——哎呀,怎么每次都这么容易被看出来呢?
“罢了罢了,我家星儿年纪小见识浅,有些怕生的,让大人见笑了……”计夫人急忙打圆场,转移了话头,“敢问大人高姓大名?”
“鄙姓黄,名靖安。”
“哦,黄大人……”
两人一顿寒暄,却也没谈出个所以然,反倒是这位黄大人,白事饭都没吃就包了一封份子钱送上。
计夫人看看计鸣晨,这银两到底收不收,后者点了点头,接着借送黄大人离开为由,与其单独离开了计家。
没了旁人的妨碍,“男人”与男人终于能谈一谈正事。下城县最大的酒楼就在前方,她邀请黄大人前去喝一杯,聊聊真话。
两人找个雅座坐下,叶青瑶道:“方才看黄大人言谈间多有回避,好似有难言之隐。大人若有所求,不用不好意思,尽管开口。”
黄大人苦笑着摇了摇头:“难为计少爷一番心思,不过这要说起来可能连我自己都说不清。前来计家算是我一时冲动,罢了……”
说着给自己灌一口闷酒。
叶青瑶想起他之前在进城的路上骂过盗墓贼,不由问道:“大人是否想整治本地盗墓风气?”
“哦……这……”黄大人有所犹豫,“其实之前想过,但现在看来不是时候……”
“其实黄大人无需顾虑计家丧事,只是若要整治本地风气,应费一番功夫。大人来计家的路上可见过一帮看起来凶神恶煞的汉子?”
“唉,是看到了。”
“那些都是计家黄岭门中的其他几个当家,除他们外,还有两百多号门人候着。这些盗贼已然结成团伙,想要一网打尽恐怕得上报兵部。”
黄大人闻言稍稍舒展开愁眉,看向叶青瑶的目光有了笑意:“计少爷,计家现在是你的家业,黄岭门迟早由你继承,怎么听你这口气,好像欲除之而后快呢?”
“这不是欲除之而后快,而是想问大人你,”叶青瑶坦言道,“你是新官上任,现在对本地的风气也有所了解,不可否认,计家是这群盗贼的头目,如果你想使个下马威,我并不反对,该抓的抓;但北越律法,即便罪大恶极的盗墓者,都只是斩首或绞刑,祸不及家属的。如今计老爷死了,计家现在没了男丁,只有一群女眷和一个傻儿子,我想,若大人真要整顿风气,还请放过这些孤儿寡母。”
黄大人细细一寻思,发现不妥:“你说计家只有一群女眷和一个傻儿子,那你是……”
“我,不是计鸣晨。”
她摘下面具,向黄靖安拱手:“黄大人是否还记得我,那天是我帮你推的马车……”
黄靖安笑道:“姑娘,果然是你啊!”
两人赶紧互干一杯,黄靖安疑惑道:“可是你不是说你姓夜,怎么成计家当家去了呢?”
叶青瑶无奈,只得把自己与计鸣晨的渊源半遮半掩地说一遍,然后说到这几日所发生的事,二人皆唏嘘了一番,言谈越来越投机。
说起对本地的整治,叶青瑶道:“想那计老爷这辈子阴损的事情做多了,终是报应到了自己头上。可怜一屋子女人没了着落,我又不能为了她们在此久留,所以也十分烦恼……细细想来,问题还在于本地民风,若不是盗匪横行,怎会出现吃绝户的风气。所以整顿民风是当务之急……”
联系保州城里的所见所闻,叶青瑶认为是环境所致,因为民心愚昧,所以互相影响导致恶性循环,一代接一代,每一代人都将愚昧当作理所应当,自然再无转圜的余地。她的见解,是应发展教育,教化百姓。
但黄大人并不这样想,那些愁云又凝聚到他的眉间:“整顿民风,谈何容易。我虽然不满盗墓猖獗,但你以为盗匪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吃绝户?只因河南土地贫瘠,又易遇上天灾,底下的百姓吃不饱饭,
不过,这边胡乱猜测没个结果,不如还是见一见。
叶青瑶搁下茶盏,做主道:“别怕,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归要遇上的。胡总管,请他进来!”
对方一走到眼前,第一眼看去,叶青瑶倒先愣了。
还以为会是什么尖嘴猴腮索要贿赂的主,谁知是个衣着朴素的男子,三十岁左右,一脸书卷气,看起来文绉绉的,可不知为何眉宇里偏有几缕哀愁。
第二眼看去,叶青瑶就觉得这人面熟了。再仔细一想:这不就是那天同被卡住车轮的另一马车主么?!
知府大人开始客气:“计少爷,在下突然登门拜访,如有冒昧之处还望见谅……”
叶青瑶跟着客套:“哪里哪里,麻烦大人亲自前来是我计家礼数不周,该见谅的是我们……”
她心想幸好自己戴了面具,否则这便被看出来了……
听她说话,知府大人略一滞,随之细细打量起她来:“……计少爷声音听着很耳熟啊,是不是见过?”
叶青瑶急忙瞥过头去,含混道:“没有没有……您多虑了……”
——哎呀,怎么每次都这么容易被看出来呢?
“罢了罢了,我家星儿年纪小见识浅,有些怕生的,让大人见笑了……”计夫人急忙打圆场,转移了话头,“敢问大人高姓大名?”
“鄙姓黄,名靖安。”
“哦,黄大人……”
两人一顿寒暄,却也没谈出个所以然,反倒是这位黄大人,白事饭都没吃就包了一封份子钱送上。
计夫人看看计鸣晨,这银两到底收不收,后者点了点头,接着借送黄大人离开为由,与其单独离开了计家。
没了旁人的妨碍,“男人”与男人终于能谈一谈正事。下城县最大的酒楼就在前方,她邀请黄大人前去喝一杯,聊聊真话。
两人找个雅座坐下,叶青瑶道:“方才看黄大人言谈间多有回避,好似有难言之隐。大人若有所求,不用不好意思,尽管开口。”
黄大人苦笑着摇了摇头:“难为计少爷一番心思,不过这要说起来可能连我自己都说不清。前来计家算是我一时冲动,罢了……”
说着给自己灌一口闷酒。
叶青瑶想起他之前在进城的路上骂过盗墓贼,不由问道:“大人是否想整治本地盗墓风气?”
“哦……这……”黄大人有所犹豫,“其实之前想过,但现在看来不是时候……”
“其实黄大人无需顾虑计家丧事,只是若要整治本地风气,应费一番功夫。大人来计家的路上可见过一帮看起来凶神恶煞的汉子?”
“唉,是看到了。”
“那些都是计家黄岭门中的其他几个当家,除他们外,还有两百多号门人候着。这些盗贼已然结成团伙,想要一网打尽恐怕得上报兵部。”
黄大人闻言稍稍舒展开愁眉,看向叶青瑶的目光有了笑意:“计少爷,计家现在是你的家业,黄岭门迟早由你继承,怎么听你这口气,好像欲除之而后快呢?”
“这不是欲除之而后快,而是想问大人你,”叶青瑶坦言道,“你是新官上任,现在对本地的风气也有所了解,不可否认,计家是这群盗贼的头目,如果你想使个下马威,我并不反对,该抓的抓;但北越律法,即便罪大恶极的盗墓者,都只是斩首或绞刑,祸不及家属的。如今计老爷死了,计家现在没了男丁,只有一群女眷和一个傻儿子,我想,若大人真要整顿风气,还请放过这些孤儿寡母。”
黄大人细细一寻思,发现不妥:“你说计家只有一群女眷和一个傻儿子,那你是……”
“我,不是计鸣晨。”
她摘下面具,向黄靖安拱手:“黄大人是否还记得我,那天是我帮你推的马车……”
黄靖安笑道:“姑娘,果然是你啊!”
两人赶紧互干一杯,黄靖安疑惑道:“可是你不是说你姓夜,怎么成计家当家去了呢?”
叶青瑶无奈,只得把自己与计鸣晨的渊源半遮半掩地说一遍,然后说到这几日所发生的事,二人皆唏嘘了一番,言谈越来越投机。
说起对本地的整治,叶青瑶道:“想那计老爷这辈子阴损的事情做多了,终是报应到了自己头上。可怜一屋子女人没了着落,我又不能为了她们在此久留,所以也十分烦恼……细细想来,问题还在于本地民风,若不是盗匪横行,怎会出现吃绝户的风气。所以整顿民风是当务之急……”
联系保州城里的所见所闻,叶青瑶认为是环境所致,因为民心愚昧,所以互相影响导致恶性循环,一代接一代,每一代人都将愚昧当作理所应当,自然再无转圜的余地。她的见解,是应发展教育,教化百姓。
但黄大人并不这样想,那些愁云又凝聚到他的眉间:“整顿民风,谈何容易。我虽然不满盗墓猖獗,但你以为盗匪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吃绝户?只因河南土地贫瘠,又易遇上天灾,底下的百姓吃不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