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又柔声道:“愿它能略慰你思乡之苦。”
    难为他还这样记在心上,晏骄笑着点头,“多谢,我很高兴。”
    见她确实开心,庞牧也觉得自己工夫没白费,紧接着,又变戏法似的从怀中另一边掏出一个细长的小扁盒。
    晏骄愣了下,噗嗤笑出声,“你身上到底藏了多少东西?”
    亏他还老老实实的做了那么多活儿!也不怕戳得慌。
    庞牧的眼睛闪了闪,抬起胳膊冲她笑,“姑娘大可自己搜。”
    晏骄呸了声,主动伸手,“这又是什么?我可不记得自己有第二样东西好让你物归原主的。”
    庞牧难得踟躇,“前儿我着实孟浪,且算赔礼,还望你收下才好。”
    是一根颇精巧的翠玉簪子,簪头雕成玉兰花的造型,簪身是纯银的,非常雅致好看。
    “偶然遇见了,觉得很配你,”庞牧偷眼留心她的反应,又急忙忙补充道,“平安县小地方,也不是什么名贵东西,你就胡乱戴吧。那银质簪身好歹还能测毒……”
    终究从未替旁的姑娘操心过这样的琐事,说到最后,他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晏骄失笑,还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工具。
    古代毒物多以硫砷化物为主,而银子恰巧能与它们产生反应,所以倒也不失为一种常见又实用的测毒工具。
    可到了现代,毒物种类呈几何倍数增长,能与银产生反应的种类所占比例急剧下降,这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晏骄大大方方的簪入发间,还抬手摸了摸。
    庞牧也不等她问就主动点头,眼神柔和的肯定道:“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告一段落,说说笑笑,休息,休息一下!
    晏姑娘:“忙着做好吃的。”
    庞大人:“忙着虐狗。”
    廖先生:“忙着虐狗。”
    图大人:“忙着虐狗。”
    齐大人:“……我是狗!”
    PS,上一章经过了两次修改,建议昨天中午十二点五十之前购买的朋友重新一下哈,上一件案子的结尾也在了,多了一千多字,哈哈哈,提前购买的亲再看不用多花钱啊。
    ☆、第三十六章
    转眼到了立冬, 难得四下的事情都料理的差不多,衙门上下一片欢喜, 从头一天晚上就开始讨论明天过小节的事儿。
    赵婶子等人家离得近,抓紧时间干完活之后, 都是要家去过节的,所以起的格外早。
    晏骄醒来时,就已经隐约听到后院厨房砰砰砰剁饺子馅儿的声响,中间还夹杂着细碎的人声,十分热闹。
    打从今儿起, 便正经算是冬天了。
    晏骄仔细梳洗了, 换了前儿才得的金红色洒金缎子兔毛镶边小薄袄,又去镜前戴了玉兰花簪子, 心情突然就很好了。
    她以前也没戴过簪子啊发钗之类,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好一会儿才出门。
    今儿要做不少东西, 镯子倒是先不必戴了。
    岳夫人照样在院子里抬胳膊踢腿儿, 见她出来就笑道:“今儿这身好看,”又往她发间瞧了眼,“往日你头上总是素净, 现在一看, 竟叫人眼前一亮呢。”
    那孽子粗拉, 可眼光竟也很不错。
    其实老太太早就想给晏骄光秃秃的头发上加点什么。寻常农户的女儿还会弄支木簪子戴戴呢,可这孩子从头到脚也忒素净了些,竟一件首饰都没有。
    奈何如今她手里攥的首饰, 无一不是佳品,这姑娘平时收件衣裳就客气的什么似的,若换了更加贵重的首饰,必然是不肯的。
    幸而那小子还不算蠢笨到家。
    晏骄抿了抿嘴儿,下意识抬手扶了下,眉眼弯弯的道:“您还没吃早饭呢吧?等会儿先就着热热的小米粥用块红枣发糕吧。”
    天气冷,她昨儿夜里就都准备上了。
    盛着小米的大沙煲放在小火炉上慢慢的熬,一次水添足,将那火拨弄到最小,一夜下来,米粥又香又粘稠,远比白日里急三火四煮出来的更好喝。
    红枣斩成泥,加猪油混到面团里和匀了,放到笼屉里,搁在小火炉边发酵一夜,这会儿都已经是鼓蓬蓬一大盆红褐色面团,正好使用。
    也不必再拿出来揉搓,直接在火上蒸两刻钟,不多时,伴着水汽,空气中就弥漫开浓郁的红枣香气。
    老太太笑呵呵跟着她进进出出,闻着味儿更乐了,“你这孩子手就是巧,我闻着倒比外头做的更香甜。”
    顿了顿又故作不经意的说:“前儿那鸭子的味儿倒是好,正好配粥开胃。”
    见晏骄看过来,老太太忙移开视线,一副没事儿人的样子。
    晏骄忍笑,故意说:“那个不会太辣么?早起就吃,受得了么?”
    老太太忙道:“受得了受得了。”
    她可从没吃过那般滋味的鸭子,一口一口的,越吃越爱吃,现在只是说

章节目录

大县令小仵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地瓜并收藏大县令小仵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