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老房子可以分一半给他们做婚房,别的我们拿不出来了。”
    外公外婆的脸色瞬间变了。
    奶奶讪笑,说:“这么多年了,孩子都有了,彩礼什么的就没必要了吧。至于举办仪式和酒席,他们俩在外打工多年,怎么都有点存款了,完全可以自己掏嘛。”
    外公外婆的脸色很难看,夏玲愤愤不平,陈建党则脸色铁青。
    他们都一言不发,使得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压抑。这让陈沫和陈辰完全不敢插嘴,他们老老实实的待在角落里、尽量减轻存在感。
    安静半晌,爷爷强硬的态度放软了些:“如果建党和夏玲没时间操办酒席,我们可以帮忙。只要钱到位,我们做父母的肯定会好好操办,把仪式办得风风光光的。”
    外公外婆被爷爷奶奶的态度气的牙疼。
    夏玲和陈建党对爷爷奶奶的态度早有心理准备,但听他们亲口说出来还是免不了心寒。他们不是想贪图老两口什么东西,只是想要老两口重视的态度罢了。
    夏玲阴沉着脸,说:“房子你们留着吧,我们没打算在乡下住。婚礼和酒席的钱我和建党自己出,爸妈只需帮我们安排好酒席就行。”
    外公外婆虽不满意爷爷奶奶的做法,但事到如今再纠结下去也没用。陈建党和夏玲已经结婚十年了,孩子都有了,他们再纠结彩礼和婚房也没多大意义。
    事到如今,把仪式办了才是最重要的事。
    他们翻着泛黄的日历本,商议了老半天,最终决定把婚礼定在农历正月18号。
    虽然时间有些紧,但这天确实是个好日子,宜婚嫁。更何况青衿之城2月底要开业,他们必须在开业前回去。时间上仓促一些无可避免。
    巧合的是,正月18号也是陈沫的生日。
    几个大人拟定了大概的计划流程,他们分别负责一部分事宜,争取在过年前把婚礼需要用到的东西买回来,把需要用到的人确定下来。时间紧促,一天都耽误不得。
    于是,过年前的这几天,家里的大人忙的团团转。为了置办年货和婚礼需得着的东西,每个赶集的日子夫妻俩都没放过。
    外公外婆也没闲着,置办礼服,找乐队,找附近人家的年轻姑娘当伴娘……
    他们忙得顾不上陈沫和陈辰。
    陈沫就带着陈辰出去拍照,到处晃悠。如果不是太冷、手冻得慌,她还想写生来着。即便是冬天,田地里都光秃秃的,但仔细去看,总能发现美好的事物值得拍下来或画下来。
    外公外婆对姐弟俩特别好,尽管很忙,他们还是每天杀一只土鸡给姐弟俩打牙祭。
    农村养的土鸡肉质鲜美,外婆的厨艺又非常不错,使得每天的饭菜都美味极了。短短几天的功夫,陈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胖起来。即便陈沫刻意的管理饮食、‘保持身材’,也不免长胖了。
    除夕夜,家里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鸡鸭鱼肉,样样齐全,一张桌子摆不下,大碗和盘子交叉叠了叠,终于都摆上桌子了,满满当当。
    陈沫拍了很多照片记录下这个美满的除夕夜,唯一可惜的是,这些照片缺了自己。这么美满的新年,可惜没有外人帮他们拍一张全家福。
    大年初一,陈建党和夏玲带着姐弟俩、拎着礼物,出门了。他们这是要去爷爷奶奶家拜年。
    夏家村和陈家村相隔不远,走路1个小时就到了,如果有车,十来分钟就能到,但这边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往来的车辆特别少,他们只能走路过去。
    爷爷奶奶家很热闹,大伯一家也回来过年了。大伯和大伯母生了一对龙凤胎,比陈沫大3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两个孩子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很是欢乐。
    陈建党把礼物递给爷爷奶奶。爷爷也不客气,当着面就打开了。保暖内衣、毛衣、帽子、还有大衣,都是很实用的礼物。
    奶奶说:“有心了。”
    爷爷有些不开心,把礼物放在一边,抽起叶子烟,不咸不淡的说:“好几年不回来,好不容易回来了还是在那边过的年,你是上门女婿吗?”
    陈建党握紧了拳头,脸色很难看,“如果我当了上门女婿,你就不会再收到我寄回来的钱。”
    爷爷抽烟的手一顿,脸色顿时变了。
    这边的习俗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得不到娘家的财产,所以也不用给父母养老,儿子负责赡养父母,也能得到父母全部的钱财以及房产。
    正是这种习俗导致这边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即便是作为独生女长大的夏玲也难免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间接导致了陈沫孤僻的性格。
    上门女婿和嫁出去的女儿同样的概念,得不到原生家庭的财产,也不用给父母养老。
    爷爷奶奶半辈子的积蓄都给大儿子娶媳妇了,他们就剩这栋老旧的房子和这几年种地赚的一点

章节目录

重生九零的幸福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心非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心非尘并收藏重生九零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