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之下 作者:夜雨秋灯
李秋元觉得这个问题细思极恐,她茫然的站在水中的大道上,隐约看到水下的城街,水府,还有来来往往的人影。忽然觉得这一切像是在做梦。
旁边的女子说:“看来吓傻了,咱们送她回岸上罢。”
“也是,凡人怎么可能见识过这样的情景。”
事实上李秋元还真不是被所见异景吓到的,她是被自己的猜测吓到的。
那女子苦恼道:“吓到了凡人那可是大大的禁忌,那咱们要消了她这一晚的记忆么?”
“这个么……”
李秋元瞬时一个激灵拦住了她们,“两位好姐姐,我没有被吓到,只是没缓过来……”她感激涕零的拜了拜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但你们可千万不能消了我这一晚的记忆,今晚的事儿我若忘了,只怕我明儿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两个女子相互看了眼,都有点拿不准主意。
李秋元又说:“姐姐放心,我在湖中看到的一切并不觉可怕,也不会随便为外人道。等我上岸后,必定会再带祭品来谢恩的。”
其中一个女子终于妥协,无所谓的摆摆手道:“既然你都如此说了,那便听你的罢,我们打道回府了,你自己多保重。”
李秋元闻言再次施礼道谢,目送她们消失后,这才顺着延伸的大道浑身湿漉漉的上岸了。
回到旅馆,伙计正在打盹儿,见她浑身湿透的回来,连忙给她烧了点热水和姜汤。李秋元不免又得多支出一笔小费。
这一晚她噩梦连做个不停,总是反复的梦见那个白衣身影还有另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少年影子,场景千奇百怪,又像是摔碎了的镜子一样连接不起来,到最后她还梦到了时之神。
那个坑爹的神在梦里还在对她说教,讲一些大道理,到最后她也不记得他究竟讲了一些什么鬼东西。
第二天李秋元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换上了来江南后新买的石榴裙和新的帷帽,她踩着沉甸甸的步子出去买祭品。
白天顶着日头再次来到彭蠡湖边时,她才清晰的目睹到这片湖有多大。
目光慢慢聚焦在远处,她看见远处的岸边盖了座庙宇,背靠庐山南岭,但那座庙在水中的倒影却投到了很远处的湖中心,她想起昨夜看见那两个侍女慢慢走向水下那个倒影一样的水府,恍然——难道岸边那个是凡人给青洪君修的庙?
因为那座庙的建起,所以水下有了一座那样的水府?
不知道为什么,她从这座庙和零散的记忆中感觉这彭蠡湖应该就是后世的鄱阳湖。
说起来她对鄱阳湖的历史知道的也不算少,不知道这是原主的记忆还是属于她的混杂记忆,只记得她偶尔翻到过水经注时,翻到了关于关于这湖和这庙的一段记载:南岭,即彭蠡泽西天子鄣也……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故彭湖亦有宫亭之称焉。
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咏云:‘分风为贰,擘流为两。’
但她在其他的一些文献里也读过,这个宫亭庙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庐山庙,供奉的是庐山的山神,尊称“庐君”,但又一说里面供奉的是水神,尊称“青洪君”。
看搜神记的时候还有关于这个青洪君的典故。
据说唐代庐陵的一个书生叫欧明,因为没有门路考取功名,只好与朋友去南海做生意,他们到彭泽,在湖上谈论传说中的青洪君,欧明很敬佩青洪君。
每年从北地回到庐陵,欧明的船总是会路过彭泽湖,船老大们都会不厌其烦的讲起彭泽胡湖神的传说,而每次欧明也都会拿出南北往来留下的礼物丢到彭泽湖里,并且在月圆的晚上默默祈祷:“请湖神收下我的礼物,并且保佑我生意顺畅吧”。
☆、第八十五章
几年的船上生活, 欧明攒下了本钱在庐陵开了一间小小的杂货店,并且一开就是几年, 从此再也没有登上过开往彭蠡湖的船。
一年的中秋,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欧明早早的卸下生意, 在小院子里摆上了几杯酒,抬头看看月亮低头喝喝酒,杯起杯落间已经有了几分醉意, 月光下欧明看见自家的小门突然被推开,一队穿着青衣的小吏走了进来,领头的说道:“我们是青洪君府上管家,几年未见君上十分思念您,今天特意请您过府喝酒。”
半醉半醒的欧明登上了门口的马车, 一会儿工夫只见马车停在一片湖面上, 水中忽然分出一条大道, 直通一座宫殿前,门前也有两队青衣小吏迎接。
醒了酒的欧明在马车里犹豫着,实在是想不到什么人会邀请自己来这种高门府第饮酒, 领头的管家看出了欧明的心思,附在他的耳边悄悄告诉他, “请您不要害怕, 这里是彭蠡泽湖神青洪君的府邸,君上感激你始终有礼,所以今天邀请你来做客, 到时候君上一定会给你很多礼物,但是你什么都不要拿,只和君上说你要如愿就好了,如愿是君上的婢女,娶了她你的所有愿望就都会‘如愿’”。
欧明见了青
李秋元觉得这个问题细思极恐,她茫然的站在水中的大道上,隐约看到水下的城街,水府,还有来来往往的人影。忽然觉得这一切像是在做梦。
旁边的女子说:“看来吓傻了,咱们送她回岸上罢。”
“也是,凡人怎么可能见识过这样的情景。”
事实上李秋元还真不是被所见异景吓到的,她是被自己的猜测吓到的。
那女子苦恼道:“吓到了凡人那可是大大的禁忌,那咱们要消了她这一晚的记忆么?”
“这个么……”
李秋元瞬时一个激灵拦住了她们,“两位好姐姐,我没有被吓到,只是没缓过来……”她感激涕零的拜了拜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但你们可千万不能消了我这一晚的记忆,今晚的事儿我若忘了,只怕我明儿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两个女子相互看了眼,都有点拿不准主意。
李秋元又说:“姐姐放心,我在湖中看到的一切并不觉可怕,也不会随便为外人道。等我上岸后,必定会再带祭品来谢恩的。”
其中一个女子终于妥协,无所谓的摆摆手道:“既然你都如此说了,那便听你的罢,我们打道回府了,你自己多保重。”
李秋元闻言再次施礼道谢,目送她们消失后,这才顺着延伸的大道浑身湿漉漉的上岸了。
回到旅馆,伙计正在打盹儿,见她浑身湿透的回来,连忙给她烧了点热水和姜汤。李秋元不免又得多支出一笔小费。
这一晚她噩梦连做个不停,总是反复的梦见那个白衣身影还有另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少年影子,场景千奇百怪,又像是摔碎了的镜子一样连接不起来,到最后她还梦到了时之神。
那个坑爹的神在梦里还在对她说教,讲一些大道理,到最后她也不记得他究竟讲了一些什么鬼东西。
第二天李秋元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换上了来江南后新买的石榴裙和新的帷帽,她踩着沉甸甸的步子出去买祭品。
白天顶着日头再次来到彭蠡湖边时,她才清晰的目睹到这片湖有多大。
目光慢慢聚焦在远处,她看见远处的岸边盖了座庙宇,背靠庐山南岭,但那座庙在水中的倒影却投到了很远处的湖中心,她想起昨夜看见那两个侍女慢慢走向水下那个倒影一样的水府,恍然——难道岸边那个是凡人给青洪君修的庙?
因为那座庙的建起,所以水下有了一座那样的水府?
不知道为什么,她从这座庙和零散的记忆中感觉这彭蠡湖应该就是后世的鄱阳湖。
说起来她对鄱阳湖的历史知道的也不算少,不知道这是原主的记忆还是属于她的混杂记忆,只记得她偶尔翻到过水经注时,翻到了关于关于这湖和这庙的一段记载:南岭,即彭蠡泽西天子鄣也……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故彭湖亦有宫亭之称焉。
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咏云:‘分风为贰,擘流为两。’
但她在其他的一些文献里也读过,这个宫亭庙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庐山庙,供奉的是庐山的山神,尊称“庐君”,但又一说里面供奉的是水神,尊称“青洪君”。
看搜神记的时候还有关于这个青洪君的典故。
据说唐代庐陵的一个书生叫欧明,因为没有门路考取功名,只好与朋友去南海做生意,他们到彭泽,在湖上谈论传说中的青洪君,欧明很敬佩青洪君。
每年从北地回到庐陵,欧明的船总是会路过彭泽湖,船老大们都会不厌其烦的讲起彭泽胡湖神的传说,而每次欧明也都会拿出南北往来留下的礼物丢到彭泽湖里,并且在月圆的晚上默默祈祷:“请湖神收下我的礼物,并且保佑我生意顺畅吧”。
☆、第八十五章
几年的船上生活, 欧明攒下了本钱在庐陵开了一间小小的杂货店,并且一开就是几年, 从此再也没有登上过开往彭蠡湖的船。
一年的中秋,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欧明早早的卸下生意, 在小院子里摆上了几杯酒,抬头看看月亮低头喝喝酒,杯起杯落间已经有了几分醉意, 月光下欧明看见自家的小门突然被推开,一队穿着青衣的小吏走了进来,领头的说道:“我们是青洪君府上管家,几年未见君上十分思念您,今天特意请您过府喝酒。”
半醉半醒的欧明登上了门口的马车, 一会儿工夫只见马车停在一片湖面上, 水中忽然分出一条大道, 直通一座宫殿前,门前也有两队青衣小吏迎接。
醒了酒的欧明在马车里犹豫着,实在是想不到什么人会邀请自己来这种高门府第饮酒, 领头的管家看出了欧明的心思,附在他的耳边悄悄告诉他, “请您不要害怕, 这里是彭蠡泽湖神青洪君的府邸,君上感激你始终有礼,所以今天邀请你来做客, 到时候君上一定会给你很多礼物,但是你什么都不要拿,只和君上说你要如愿就好了,如愿是君上的婢女,娶了她你的所有愿望就都会‘如愿’”。
欧明见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