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之类的常识中……
    寿王府的面积本就不算小,萧燕绥刚刚又是在假山的山顶处,这一路绕着下来,而且,连带路的时候,还有一避开了人群众多的地方,所以,萧燕绥和他走了好一会儿,才听他终于开口道:“到了,看!”
    李倓的声音里并不带惊奇,却含着几分笑意。
    “唔……”萧燕绥自然也一眼便看到了前面小路尽头的景象那是一片小树林,不过,种的却并非是观赏类的树木,而是好几颗颇为粗壮的柿子树。
    霜寒深秋早就过去了,柿子树上的叶片也早就随着萧瑟的秋风一起,变红变枯,因为干燥那些叶片甚至变得稍稍一碰便发出沙沙的破碎声响,然后轻飘飘的打着旋落在地上,融入树根附近的泥土里。
    萧燕绥面前的这一小片柿子树,枝叶早就变得光秃秃了,只剩下了深灰色的树干、枝条,不见半点绿意。
    当然了,以萧燕绥的眼力,她能依然认出这是柿子树,最简单的原因自然是,附近这些叶片光秃秃的柿子树上,叶子没了,一个个或大或小,金红橙黄的柿子,却依然还有不少都高高的挂在枝头,也有好些已经掉落在了地面的落叶里。
    寒冷的冬日里,还有几只并未远走他乡的鸟雀,正认真的啄着树梢上三两个柿子,原本圆润的柿子,自然也就在鸟喙下,变得只剩下空了的半个还挂在枝头上。
    寿王李瑁肯定不会缺这么几个柿子吃,所以,他院子里的柿子树,还真的就是每年开花结果,然后长一树的柿子挂在上面等着喂冬日的鸟雀了……
    这些柿子树,早在秋日里便是红遍一隅人未识。
    萧燕绥正抬头盯着一个挺大个、并且还没来得及被鸟雀所啄的柿子,琢磨着能不能找根挂着布袋的竹竿把那个柿子摘下来,便又听李倓在旁边轻声解释道:“柿子树是有年景的,并且,每一棵树的年景都不一样,通常是今年结了果,明年便不会再结了,还要等到下一年才行。”
    “哦!”萧燕绥眨了眨眼睛,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在生物书上看到过类似的阅读材料,并且,她记下来的内容,似乎刚要是针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就是果树的大小年吧!果树一年坐果太多,就会过度消耗养分,导致第二年是小年不挂果。”萧燕绥单手托着下巴,一边瞅着那个柿子,一边仿佛很有经验一般的深沉道:“一般可以采用适当疏果的方法,人为的将结得过密的果子摘掉,并且施肥补充养分,这样的话,果树就可以每年都连续结果了,嗯……”
    突然听到萧燕绥这么说,李倓大概是有点懵,甚至还有点反应不过来的呆了一下,下意识的问道:“是这样的吗?”
    “嗯。”萧燕绥肯定的点了点头。
    唐朝这会儿,其实也有一些农学的书籍,并且,庄稼地里有经验的老农往往也会有些独到的见解。
    不过,其实也不仅仅只是唐朝,整个古代时期,国内的农学科学,大多都是局限于经验总结,依照以往的经验,在种植过程中,人为的进行一些有良好效果的经验性的工作,以期能够丰收。
    短暂的沉默后,“果树如此,其他的庄稼是不是也是如此?”
    “庄稼想要收成好,最重要的就是种子的品种和化肥的使用。”萧燕绥实话实说,虽然她不太懂农学。
    李倓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见萧燕绥一直都还在盯着那个柿子,甭管好不好吃,反正她肯定是想要就是了,李倓倒也干脆,直接道:“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哎?”萧燕绥下意识的看他。
    不一会儿,便见他从附近的护卫那里拿来了一柄长*枪,然后抬手刚好截断了那个柿子根部的不过寸余的树枝。
    李倓伸手接住了那个柿子,转身递给了萧燕绥,“给你。”
    第52章
    萧燕绥看看一手握着长*枪站在那里的李倓, 再看看那个被他托在手心里的柿子,眨了眨眼睛, 毫不犹豫的伸手, 将柿子接了过来。
    那个柿子其实很大,十三岁的少女一只手根拿不过来。
    尤其它还在枝头上披着风霜冰雪挂了这么久,微微发凉的果皮早就变得极薄也极脆, 稍不小心,就会将它碰坏。
    萧燕绥也不含糊,直接抽出了原本插在毛绒绒的衣兜里的双手,就这么将这个冰凉凉的柿子捧在了手心里。
    “谢谢。”感谢的话语,萧燕绥说得干脆利落, 脸上还带着些礼貌的笑意。
    刚刚动作的时候,两个人的手指有一瞬间的轻轻碰触, 萧燕绥一直插在兜里的手指十分温暖, 李倓刚刚虽然一直拿着袖炉,不过,袖炉里的温度也早已经慢慢散去,再加上李倓又是去取长*枪, 又是捧着刚刚摘下的柿子,是以, 他的手指, 反而透出了些微的冰凉。
    萧燕绥还在打量着手里的柿子,皮薄却重量十足,想来会很甜, 只不过,它一直被挂在树枝上,冻在外面,肯定很凉,直接吃掉的话,冰牙不说,保不齐还会弄得肚子

章节目录

盛唐宠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王辰予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辰予弈并收藏盛唐宠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