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近几年他都不想让大伯一家在晋安落脚,想想大伯一家之前的行径就觉得太过糟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就想让他照拂大河,若是以后大河进入官场,岂不是恨不得让他一下子就把大河提拔到与他同等的位置?
    拒绝这个要求的话,可能还会变成他的不对。
    这种事有一就有二,瑾瑜只是想想都觉得头疼,该如何才能杜绝这种事发生?
    当然,要是大河有本事今年就考上举人,瑾瑜也无可奈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船到桥头自然直。
    如果大伯一家来到晋安,无论如何,首要任务就是盯紧了别让他们做蠢事,再设法跟他们撇清关系,以免累及他们一家。
    古人说娶妻娶德,瑾瑜觉得是有几分道理。
    大伯与李老汉分明是亲兄弟,因为两人的妻子不同,导致家里氛围天差地远。
    瑾瑜不敢想,若自己的母亲跟赵氏一个德行该如何是好。
    家里人一致认定搭手大伯家的事没有好下场,瑾瑜考虑要不要回信说明情况,或者就假装没有这回事,待见面再说。
    冬青提议道:“不如给他们回封信,说明科举制度,哪怕大河考上了举人,日后在何处任职也没有定数,让他们先不要急着举家跟大河来晋安。”
    “大河在晋安有我们照看,等大河确定在什么地方任职,他们再跟过去就是,以免搬来搬去,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瑾瑜忍不住抚掌,“这个可行,能拖一段算一段,可怜了大河,走到哪都得带着这一家子不省心的。”
    冬青好笑道:“自古都是这种境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不也带着家里所有人吗?”
    瑾瑜反驳道:“那怎么能一样?我们家没有谁会拖后腿,咱们家人都有脑子,只要我们是说不能做的事,他们便不会去碰,做什么事都会事先商量,胜在沟通。”
    “嗯,胜在沟通。”
    冬青亦是觉得,家和万事兴,他们家所有人都不是咄咄逼人的性格,与人为善。
    只可惜,有些时候,与人为善并不能善恶有报。
    因恰逢三年一度的秋闱,距八月只有两个多月时间,瑾瑜在翰林院忙得焦头烂额。
    忙着分配各地的主考官,距离远的已经从晋安出发,由侍卫护送到位。
    瑾瑜没有被分配去地方主考,留在了翰林院,与掌院学士一起负责晋安事宜和各方面调控。
    冬青在家看顾小玉白,与翠枝一起经营自家营生,还接待了从湘廊赶来晋安的村长。
    村长被陈君然接到湘廊享清福,已经不是清水沟村长,收到冬青的信,他没有选择回信,而是让陈君然找个护卫送他来晋安走一遭。
    他想有生之年来大黎的国都看一眼,也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冬青自然喜闻乐见,她对村长有一种莫名的依赖,或许是因为当初全靠村长牵线,她才得以进入李老汉家,从而遇到了瑾瑜。
    只要村长愿意,她可以一直供着村长在晋安游玩。
    村长也没有客气,在晋安一呆就是一个多月,毕竟路途遥远,来一次不容易。
    除此之外,眼看李林第一次征程就要凯旋,冬青每日盼着,这下有了成功的经验,待李林回来商讨细节,然后组建更多的车队,向全国各地进发。
    结果却出人意料,李林回来那日,只是带了几个车队成员,货物不见踪影,每个人身上还有不同程度的挂彩。
    第104章 沈家
    冬青看着眼前情景, 大概能猜到是怎么回事,抬手招了身后的丫头,道:“寻春, 去找个大夫来府上。”
    又道:“秋霜, 你领这些人去账房支些汤药费,去医馆好好看一下伤势。”
    车队其他成员惊喜万分,这个东家靠谱又大方, 他们丢了货物没被骂还有犒赏可拿。
    便欢天喜地跟了秋霜过去,只留下李林与冬青站在院中。
    李林满面挫败, “我没能完成郡主交给我的使命,货物马匹都被没了, 他们甚至连我身上的银票也没放过。”
    “郡主, 得罪了。”说着, 拉开衣襟露出胸膛, 胸膛上赫然被人用钝刀刻了一个“死”字, 皮肉呲裂。
    冬青心中骇然, 活活

章节目录

农门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梅无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梅无阙并收藏农门青云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