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元帝下令禁止谢师宴,但私下里新科进士都会给两个当年的主考官送礼。
    冬青给瑾瑜说了这事,着手备礼物送给主考官。
    两位主考官的礼物冬青一手包办,打听了今年两个主考官的喜好。
    礼物分量不轻,能让两位主考官记得,却也不重。
    毕竟瑾瑜是寒门出身,若送得太贵重,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
    瑾瑜听冬青的话,乖乖给两个内阁学士府上递了拜帖,将两份礼物分别送出去。
    又寻思若能跟首辅徐千章搭上几分关系,在这晋安朝堂之上的人脉又铺开一些。
    但贸然送礼容易招人不喜,思来想去,就写了这份手稿。
    当时他说胡人那里买了的手稿丢失,明显能感觉到徐千章很是惋惜。
    他写了这手稿,声称脑中记得一些,便写下来递交给徐阁老,让内阁或是翰林学士研究学习,日后便不再担心这次的情况重演。
    日后再时不时拜访一下,说自己又记起一些,有了足够的名头,也不显得突兀,还在徐千章跟前混脸熟刷好感度。
    瑾瑜心里计较着,选了一日给徐千章递上拜帖。
    第74章 扎根
    管家将瑾瑜的拜帖递给徐千章, 徐千章觉得意外。
    看李全的为人,不应该是浮躁冲动之人,却冒冒然给他递拜帖。
    打开拜帖看一眼, 顿时哑然失笑。
    管家见徐千章看个拜帖都能这般笑, 有些疑惑, “老爷, 这拜帖有何不妥?”
    徐千章将拜帖放在一旁, 道:“无事,你照常安排就是。”
    瑾瑜在拜帖里写明因何事上门拜访, 得知瑾瑜写了手稿要送过来,徐千章先是一喜,而后看穿瑾瑜暗藏的意图。
    却没有生出反感, 倒还又欣赏几分。
    在徐千章看来, 这番举动, 只能说明李全是个人才,不仅对江山社稷见解独到, 也懂得着手经营人脉,假以时日, 必成大器。
    瑾瑜不知徐千章的想法, 只是觉得无论徐千章看没看穿他的小心思, 他都有恃无恐。
    虽然没看穿的几率很小, 毕竟徐千章在官场混迹数十年, 资历甚高, 不至于连这点小事都看不清。
    但如此也无碍, 相对的,徐千章不可能是非不分做事全凭喜好。
    瑾瑜如期拜访,将手稿双手呈上。
    徐千章接在手里,手稿装订整齐细致,手稿上的字迹行云流水,不少地方还写了自己的注释与见解,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
    交由管家收好,改日带去供有心的人学习,抬眼看向瑾瑜。
    “你有心了。”
    瑾瑜表现得谦逊,道:“阁老过奖,阁老身先士卒,心系江山社稷,是所有国民的榜样,能为我大黎略尽绵薄之力,乃无上的荣耀,后生自当尽心尽力。”
    徐千章笑容又多几分,“嗯,我看过你的文章,很不错,你确实全心为了黎国将来千秋万代,安心在翰林学习,我们的圣上心清目明,只要于国有利,定会物尽其用。”
    听徐千章如此一说,瑾瑜心中一喜,虽然徐千章没有明说,但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只要他安心在翰林学习,日后机会到了,徐千章将在华元帝跟前举荐他,保证他会被物尽其用。
    却没有喜形于色,只是笑容大了些,又与徐千章客套几个来回,适时起身告退,免得待得久了让人心生厌烦。
    徐千章除了上次看瑾瑜的文章,再一次领略到瑾瑜说话的本事。
    按理,他不会想花时间应酬一个新进的后生,与这李全几番来回,只觉心情开朗意犹未尽。
    仔细一想,与殿试文章一个套路,一行说话一行夸赞,只是在正事前后加了几句话,直夸到了他的心坎处,却又不显得突兀。
    瑾瑜从徐千章府上出来,没有在外逗留,直接回了寓馆。
    冬青见瑾瑜回来,问道:“如何?徐阁老可有嫌你?”
    瑾瑜挑眉一笑,“怎么?我这张脸很招人嫌不成?”
    冬青白了瑾瑜一眼,“你明知我说的是什么,何必非要戏弄我?”

章节目录

农门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梅无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梅无阙并收藏农门青云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