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别管金牌还是银牌再升一波,攒着攒着也就够了。
    但如果她的目标更高呢?
    陈焕之问旁边话题已经从人类极限发散到外星人入侵的两人,“你们觉得女子100米的成绩未来能提升到什么地步?”
    贝伦坚持他的观点,“10秒34吧,我感觉这个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过二三十年内很难了。”
    刘鑫源则表示,“别想那么多,首先是北京奥运会,然后是10秒79,然后再说别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你就是心太大,整天想太多。”
    陈焕之心想幸好我从小想得多,不然今天要后悔死。
    幸好她之前因为种种原因只在提升体质现有属性的时候用了1100多万,其他都是用在提升上限上,算不上浪费太多。2亿5、现在是2亿2千多万的余额了,这些经验值迟早能攒够,用来直升属性,只能到每项90多,只用来升上限呢,能到150多,而且这个也不是平均分配的,重要的属性多升点,不关键的少升点,再加上技能,那时候她能跑多快呢?
    虽然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许十年八年都做不到,毕竟单纯靠训练来提升身体素质太难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她还需要不断跟时间赛跑,可是只要想一想那样的未来,她就觉得心中火热充满了希望。
    与那样的未来相比,哪怕是近在眼前的北京奥运会也……不,陈焕之仔细想了想,扪心自问,发现自己毕竟是个俗人,即使已经看到了诗和远方,但眼前的金牌也很重要,还是特别想要。
    特别特别想要。
    第101章
    特别特别想要奥运金牌的陈焕之发现自己还有六千多万经验没用出去, 大战在即,粮草还没吃完, 这能忍吗?但属性是不能再加了,人家上限标在那儿了, 加够了哪怕你后面还有再多也用不进去。
    伤病应急日常消耗呢?她觉得留个一千万也足够了, 陈焕之目前受的几次都是轻伤,两三百万就能治好不留后遗症,毕竟她日常给自己消除疲劳,一直把自己的机体状态保持在一个很好的水平上,其实要不是经常仗着修复功能自己作死,也没那么容易受伤。
    现在冲刺技能大升级, 可能需要留多一点省得真的用技能用到肌肉撕裂之类的。那剩下的经验值呢?
    继续升级冲刺意义不大, 而升级速度则需要技能点来破150级, 而她的技能点刚刚用掉了。陈焕之问刘鑫源, “教练,国内现在还有比赛吗?”赛会纪录来一个?
    刘鑫源觉得头疼, “你不会还想参加比赛吧?没啦, 不到十天就是开幕式了,别的国家代表队都开始往北京走了, 不去北京的也在中国找地儿训练呢,你不着急别人着急, 这会儿真没人有心情办比赛、参加比赛了。”
    “不是啊,”陈焕之认真反驳,“我看新闻说110米栏的罗伯斯这会儿还在国外比赛呢, 也没回国也没跟队去北京,说是要在比赛中再跑进13秒3次才会去北京。”
    “那你见他说具体什么比赛了吗?人家随便放个烟幕弹你也信。”刘鑫源说,“他自己跟自己比去吧,这会儿没人陪他玩儿了。”
    好吧,你们练田径的套路真多。
    被新闻套路了的陈焕之回到北京后立刻被安置在了训练局的老宿舍里,在运动员公寓兴建之前,运动员们一直都住在这里,后来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运动员和教练员越来越多,需要的训练场地越来越大,逐渐住不下了才把所有人都迁了出去。
    7月27号奥运村就已经开村,赛程较早的项目比如足球、射击等的运动员都已经住了进去,而田径队最早的比赛在15号,要从13号开始才会分批进驻奥运村。
    正好这会儿人少了也住得下了,又因为刘飞的缘故所有田径队的人都被记者围追堵截,干脆就全体住在训练局,安心地封闭训练做个最后冲刺。
    而陈焕之的训练内容中也几乎全是不断地拉速度、全程、半程各种拉速度。
    “10秒83。”刘鑫源看了一眼电子计时牌上的数字,把毛巾扔给陈焕之,“休息一下吧。”
    陈焕之甚至没往旁边台阶上走,直接在跑道上就躺下了,她把毛巾盖到脸上,忍着右膝盖一抽一抽的痛给了自己一个轻伤修复,然后才在毛巾下放松地大喘气。
    刘鑫源站她旁边说,“擦擦汗,别一直躺着,挡别人道了,一会儿再踩着你。”
    陈焕之又喘了一分钟,才从地上爬起来,毛巾胡乱在脸上一抹,抹完了拿到眼前一看才哀嚎,“这是我刚才用过的毛巾!我没用过的毛巾呢,那儿不是一摞呢嘛?”
    “用一次就洗,就你事儿多,洗衣房大姐不累的啊?”
    “我知道我事儿多所以我自己洗的。”陈焕之坚持,“我身上又是土又是汗,擦一遍就不能用了!再用这个擦脸会长痘痘的。”
    刘鑫源忍不住说,“你们这些小姑娘啊,哪儿来那么多事儿,晚上一共那么会儿休息时间你们就一块儿抱着盆在

章节目录

重生在跑道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飞天酥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酥鱼并收藏重生在跑道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