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折腾着老胳膊老腿儿,争取在自己蹬腿儿闭眼之前看上一眼么。
    青梅对于家里多了自行车,没什么太大的概念。
    可赵三明对自行车却宝贝得很,一天三四次,比做饭都还勤劳,一有空就拿个柔软的抹布在自行车上擦来擦去,就连沾地的车轱辘,都被他擦得可以说是一点泥巴印儿都没有。
    为啥没有泥巴印儿?
    嘿,还不是因为赵三明特意给自行车搭了个遮风挡雨的棚子,地上还有柔软干草精心编织的垫子么。
    青梅看得无语,问他要不要再端个香灰钵,再照着一日三餐,按时给自行车上香。
    赵三明想了想,想到现在外面的风气,很是遗憾地摇头表示不能上香。
    看他真特别认真思考过的样子,青梅只能彻底无语地背上弓箭拎上想要去看望旗杆跟裙子的狗子,自顾自上山去了,懒得理会这个自从买了自行车就变得神经兮兮的家伙。
    第131章 1961年春耕
    十二月初, 今年的第一场雪才姗姗来迟。
    虽然是场小雪,可好歹也能给明年的春耕带来些希望,屯子里不少人都松了口气。
    而这个时候,才从山里回来的青梅收到了一封来自首都的挂号信。
    信是支书去开会带回来的, 里面有五十块钱的汇票, 另外就是唐稼写给青梅的只言片语。
    大概是不知道能写什么,这张信纸大半都是空白的。
    而写的内容, 也就是简单的劝青梅继续认真学习,有想要买的书,可以写信给她, 她在首都可以帮忙买了邮过来。
    另外就是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什么走得这么突然。
    原来唐稼回去的时候是准备看望母亲后就回大岗屯的, 可到家以后才发现她母亲已经病重,且并不是第一次生病。
    只不过之前为了不让她担心,家里并没有跟唐稼说。
    家里弟弟还小,唐稼不得不留在家里接替母亲的工作。
    因为家里母亲生病用了不少钱, 唐稼还青梅的这五十块钱也是她自己攒了许久, 刚攒够就连忙给青梅寄了过来,对此唐稼跟青梅再三表示歉意。
    青梅把汇票给了赵三明, 想了想,又把这封信给了狗子。
    “明天你去上学的时候,就把这封信给你韩老师看。”
    比起刚来大岗屯时那个熊里熊气,皮得一刻安静不下来的少年, 哪怕只长大了两岁, 二十岁的韩江还是成熟了很多。
    此时在老支书家的左边房间里, 韩江跟阳臻正在为明天备课。
    如今大岗屯小学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了,刚好就一个负责语文,一个负责数学。
    至于体育音乐绘画啥的,也只能两个凑合着分一分,阳臻领了绘画,韩江领了体育。
    要让俩大老爷们儿去教孩子们唱歌,这就很为难人了。
    所以两个人决定,干脆也甭谁负责了,到了一周一节的音乐课时,两个人猜拳,谁输了就谁负责。
    原本可以一人一周的轮流来,可两人都不是那安分守己的,骨子里还带着点儿赌性——说不准自己运气好,就能一直不用上音乐课呢?
    想到刚才自己猜拳输了,阳臻顶了顶眼镜,不由发愁明天自己该唱啥。
    要是有个风琴笛子啥的,他也不至于这么发愁啊。
    那些玩意儿他都会一点,可让他张口唱歌,就他那破嗓子,阳臻在孩子们面前也是很想要保住自己身为老师的包袱啊。
    虽然这个包袱早就不知道丢了多少回了。
    “要是唐稼……”
    阳臻习惯性嘟囔一句,不过刚说到名字就立马停住了,停下笔扭头去看韩江。
    果然,韩江也停住了笔,脸上有点愣神。
    回过神后,韩江笑着给阳臻坐的那张椅子来了一脚:“得了啊老阳,我又不是啥瓷器人儿,你丫的要念叨就念叨完,甭给我说一半留一半的,不知道我听到这种最难受啊?”
    看起来是没啥事了,阳臻再三确定后也是松了口气,放下笔侧身对韩江笑:“说就说,要是唐稼在,咱们也不至于为个音乐课发愁啊。”
    其实别的小学也很少安排有音乐课,基本上就是语文数学这
    

章节目录

她从末世来[50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喵崽要吃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喵崽要吃草并收藏她从末世来[50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