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放在灶边上烘干,再磨成粉,这样一来保质期长了不说,携带方便味道也不错。
    要是在山里淋了雨啥的,煮一锅开水把姜粉放在碗里就那么一冲,一碗驱寒的姜茶就好了。
    继这两样东西的实验成功后,赵三明对这方面越来越感兴趣,还把山里香叶肉桂甚至菌菇也盯上了。
    对于他这项业余爱好,青梅是十分支持的,每次需要动物实验了还积极主动地抓了活的小动物回来给赵三明折腾。
    这会儿看见赵三明把已经证明可以安全使用的这些调味料,青梅给他投去赞赏的一瞥。
    这一眼让赵三明稍稍有了点底气,心中不无卑微地想:就凭他这一手做饭的技术,遇到危险的时候媳妇儿肯定也会先救他。
    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坑便宜儿子狗子,可不得不承认,这么想过以后,赵三明情绪和缓了很多。
    一家三口要上龙凤山,也没啥需要提前准备的,因为青梅隔几天就要上山,古墓盗洞那里都已经完全成为了青梅的私人山顶别墅。
    这一次带赵三明上去,青梅甚至已经跟他说好了到时候要在木屋外面围个坚固的栅栏,在栅栏里种上些易活的菜。
    至于赵三明不上工的事,都不需要跟支书说的,反正也不是一回两回。
    屯子里的地也不多,江红军并不强求,来的人给记上工天,没来的就没有,也不是啥大问题。
    早上一家三口都习惯了早起,吃过早饭收拾好东西,外面也才天刚蒙蒙亮。
    这个时候赶路是最合适的,因为今年北方大面积干旱,造成气温升得很快。
    这才五月初,太阳照射下的常温差不多就能有二十六、七摄氏度了。
    早上的时候虽然有点凉,可走一走身上就要发热。
    这会儿上山,达不到浑身汗湿的程度。
    至于本该存在于早晨的露水,这都许久没下雨了,森林里的老树都干死了不少,这段时间江红军都在组织巡逻队做枯树搬运的任务。
    场院里已经堆了不少干柴,这些已经都要够食堂今年大半年开火的消耗了。
    对于上龙凤山古墓的路,青梅早就已经如同回家一样熟悉。不过因为这次多带了两个普通人,青梅没有再走以往的那条路线。
    这样一来,速度肯定就慢很多。
    刚开始进山的时候,因为听青梅说过裙子旗杆会循着方向跟气味来找她,赵三明很是提心吊胆,路边有个风吹草动都能吓一跳,就觉得那后面躲着的是两只大虫。
    狗子跟青梅看了他两回,就对他这种一惊一乍的行为习惯了。
    趁着这次机会,青梅也一路教了狗子不少更深奥的野外生存技巧。
    带着赵三明跟狗子,这次上山,青梅是实打实地要走两天多才能到营地。
    第二天傍晚,青梅带着狗子去蹲点打了只麂子回来,这玩意儿用柴火熏着味儿不错,赵三明围着已经被青梅利索地收拾好的麂子忙活开来。
    “等明天到了木屋,有吊锅就能做别的了。”
    上山的这两天因为缺乏工具,能用的烹饪方式只有烤和闷,哪怕赵三明使尽了浑身解数,三个人还是有点吃腻了。
    青梅从狗子腰上挂着的皮兜里摸了个洗干净的野果,嚓嚓地啃着点点头。
    赵三明过来,从野果里挑挑拣拣拿了两个青果。
    麂子熏着肯定是不能很快就吃到,所以晚饭还是要吃之前过来的路上就随手拿的几只野鸡野兔。
    用点野果酸涩的果汁淋在上面,对于吃腻了蜂蜜烤肉的三人来说也算是换换口味。
    很快,夜幕降临的时候,青梅把今晚要住的窝棚搭好,赵三明也把晚饭做好了。
    狗子围着转来转去,时不时给两人打下手,明明没做出啥成果,却也愣是忙出了一头大汗。
    喷香的烤肉味对三个人来说已经没有最初的惊艳了,可对森林中的动物来说,这个香味却很陌生,也很具有吸引力。
    山上因为有雪水以及树木植被的根系抓裹,土壤水分还是比较充足的,此时青草植物早就已经绿意盎然。
    食草动物纷纷从偏山脚的方向跟着水草迁徙了回来,各种食肉动物自然也紧随其后。
    在原始森林中,别以为自己站在原地向
    

章节目录

她从末世来[50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喵崽要吃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喵崽要吃草并收藏她从末世来[50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