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喇嘛应当常年感恩,如今竟多年向大皇帝进表时不亲笔,奴才敢问一句,合适吗?”
    傅达礼也立即跟道:“万岁爷,经幡佛经书信宫中都有存档,奴才记得佛经都在慈宁宫大佛堂,奴才请立即去取来,再请理藩院取出过去十年藏地来函来信,一一比对。”
    佟国纲则插话说:“即使笔迹不对,也不能断言大喇嘛已逝。事关重大,若有不慎……”
    康熙打断了他,他还是看着阿灵阿,小声问了句:“你确定?”
    阿灵阿很快地点了下头。
    康熙于是说:“先验,来人,去慈宁宫。”
    可康熙的话音刚落,慈宁宫的人却到了乾清宫。
    慈宁宫管事太监崔邦齐冲进东暖阁跪地长拜:“启禀万岁爷,太皇太后午觉醒来得知安王逝世,一时痰气上涌……晕了过去。”
    …
    宁寿宫的宴会虽然称不上真正的和气,但太后在上又是除夕当夜,各位嫔妃与外命妇就算是话里有话,可脸上也都是笑眯眯的样子。
    尤其是德妃和皇贵妃之间绕着国公府之间的你来我往,让珍珍心里想起一句现代名句: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皇贵妃是不是在心里骂MMP她不清楚,但她了解姐姐。
    姐姐那皮笑肉不笑,一口一个“皇贵妃又取笑人”下,心里绝对是已经将皇贵妃扎了十七八个小人。
    皇贵妃今日是死活不放过珍珍和阿灵阿,见德妃夸颜珠,她立即就道:“颜珠也是受了阿灵阿的鼓舞,这才想着要建功立业,怎么也不能给弟弟超过太多。我也是告诉妹妹,他家颜珠比是比不上了,学着些弟弟的好就行,就盼着等回京两家人也多聚聚,和和睦睦齐心协力才好。”
    皇贵妃说完还不忘看向抱着平安的珍珍,亲切问:“这样可好啊,公夫人?”
    德妃朝她眨眨眼,珍珍立即心领神会,笑着说:“我未嫁时就认识四嫂,从来都是亲亲热热的,只盼着未来更亲热呢。”
    攸宁差点没在她身边笑出声,什么从来都是亲亲热热的,有人真会睁眼说瞎话。
    佟三格格未嫁时在宫里欺负珍珍,被郡主罚在永和宫门口跪着认错,那可是让皇贵妃颜面尽失的往事。
    皇贵妃也是被噎得话全堵在喉咙口,可珍珍说“从来都和睦”她还能如何,总不见得说:不不不,公夫人说错了,过去不和睦。
    她要是敢说,珍珍怕是还要装失忆的问一问,他们过去是怎么不和睦了。
    话说到一半时,康熙身边的顾问行急匆匆从外走到了皇太后身边。
    众人只见他轻声和太后说了几句话,太后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可随即就挥挥手让他下去。
    攸宁熟悉太后,她眯着眼看了一会儿后对珍珍耳语道:“好像出事了。”
    “怎么了?”
    攸宁皱着眉道:“太后似乎受了惊吓,你看她现在拿茶杯的手也在抖。”
    珍珍仔细观察了太后一会儿,并未发现什么异样。
    “你是不是看错了?”
    攸宁摇摇头,她肯定地说:“一定是,你等着,太后要叫散了。”
    珍珍正不信,却听太后和善地说:“今日就到这儿吧,天寒地冻的都早些回去歇着,把家里的除夕宴都热热闹闹用了。”
    而乌嬷嬷则领着宫女鱼贯而入,她们手上端着精致的荷包让在场的贵妇们一人领一个。
    “这是我给大家的压岁钱,都要五福临门、年年有余、岁岁平安呀。”
    众人看着攸宁珍珍身边的四个孩子哄堂大笑,齐声朝太后谢过,领了荷包依次退下。
    走到门边时,乌嬷嬷快步走到要退席的安王妃身边请她留下。
    安王还在前线,太后要和安王妃说些贴心话也属正常,不少贵夫人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颜珠福晋更是面露兴奋之色。
    太后都重视在外的将领,等颜珠回京等着他们的必然是锦绣前程。
    珍珍自然看到了四嫂的神色,她无奈轻叹摇头,抱着平安牵着五福和攸宁说着话一起离宫。
    在除夕这样的日子,从宁寿宫出宫众人只能步行到顺贞门再坐轿子。
    五福和有余是好基友一对,两人穿着小花袄边打边闹,还商量着过年先去谁家中玩。
    快要走到顺贞门时,两人终于排好了日程表,鉴于有余家在什刹海方便去溜冰,所以先去有余家。
    珍珍正想问五福自己答应了没,他怎么能擅自做主,就看见前方似乎有人晕了过去。
    她们赶上去一瞧,晕倒的是珍珍的四嫂、颜珠福晋佟佳氏。
    她的婢女正哭着喊着拉扯着她说:“福晋您可醒醒啊,您要是有事,谁来等爷回来啊。”
    “怎么了?”
    珍珍立即看向自己等在顺贞门外的奴仆文桐,文桐焦急地想要和她汇报前线之事。
    可一句都没说,德妃的首领太监张玉柱就匆匆跑来,他对珍珍和攸宁说:“德主子请二位先将孩子
    

章节目录

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田甲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田甲申并收藏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