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天怨儿很喜欢热闹,看到人多就会兴奋。她买了几样小孩儿的玩具和很多的小食甜品,准备送给对岸的人家。虽离得远,但以后相处也少不了要叨扰,她却是比秦孤术想的还要远。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们的竹筏还系在岸边。这竹筏原本就是借的人家的,他们没有还,人家也没有拿走。昨天有青青,竹筏小所以借了两只,今日他俩过来只用了一只,还有一只竹筏停在了岛那边。一时不能还,总要再跟人家说一下。
    去到那户人家,家中有五口人,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三个孩子。
    男人腿不好,走路不大方便,没有拐杖,去哪都是带着一张板凳。这板凳就当是拐杖了,而且能随地就坐。他会做些木工、手工零碎活,也是靠这个手艺谋生。他脸上被黥了字,想是原先犯了事,也不大爱说话。
    女人五短身材,普通样貌,只她脸上总挂着笑容,说话嗓门大,面相看来显得亲切和善。一看就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人的模样,很让人喜欢。因为男人姓万,别人称呼他两口子都是万大哥万大嫂。
    老大是个女孩,已有十三四的年纪,虽是豆蔻芳华,但农家劳苦事多,看着身量还不足。只是她和天怨儿一比,却显得成熟了不少。她倒是很喜欢天怨儿,姐姐长姐姐短的叫着。她没有名字,大家只称她“万大姐”,天怨儿也跟着叫她万大姐。
    老二约莫十岁,还是个调皮的小男孩。老三也是个男孩,更小,刚会走路还不大能说话。
    天怨儿把礼物给了孩子们,又跟这家人说了谢谢。这家人也客气,原本想劝说几句,见他们无意听下去,也就不再提。但到底不放心,不想今日还客客气气的说说笑笑,明日却连尸首也见不到,便又不讨喜的叮嘱了几句。
    想到人家是好心,天怨儿拿手的场面话说的漂亮。秦孤术却总沉闷的脸,让人家感觉有些自作多情。
    这家人想留他俩吃晚饭,秦孤术推辞了。回去还要布置一下,今日又是一番折腾,他怕天怨儿累着,急着要回去。
    回到岛上,青青在悠闲地吃草。因为岛不大,除了两座山,其余的空地并不多,青青便没有系缰绳。只要它不过湖,很容易找到。
    秦孤术还是自己背着一大推的东西,他的背仿佛能力压千斤,什么都能背的动。
    回到洞里,照例生火做饭,铺床收拾。
    这时,秦孤术突然问,“姑娘,你扫地了吗?”
    天怨儿不明所以,“没有啊,怎么啦?”
    秦孤术看着原本扔在地上的那截根须也不见了,神情紧张了一下。但很快,他就压制下来,“没什么,就是问问。”
    “你别嫌我懒,我以后会学着做的。”天怨儿笑了笑,她一向是个很明朗的性子,一会儿就不在乎了。
    晚上睡下,因为有被子就不再架火堆了,天怨儿白天累了,倒床便睡着了。秦孤术只暗暗提着神,却一夜无事,一觉醒来又是晴朗的早晨。
    之后的一个多月,每日他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秦孤术搭了一个木屋,他技艺精湛,小木屋做的别具一格。怕地面湿气重又多蛇虫,所以做了吊脚的样式,底下高高的架空,而且还做了里外两间房。
    万大哥帮忙打了一张床,一套桌椅,倒是比他自己家做的还要精致。秦孤术又在外面单独设了一个小亭,万大哥也帮忙垒了锅台用来做饭。
    万大哥手很灵巧,还给他们做了几样竹篮木盆之类的小用具,实用结实又精致小巧。
    这个万大哥和秦孤术倒是很搭,两人一样的沉默寡言不喜言笑,一样的看着有几分沉重。探讨个问题,也是言简意赅,自己体会,绝不废话一句。
    天怨儿也学着做事,秦孤术总不想她沾手,可架不住天怨儿一片热心,便也随她了。
    一开始米饭总煮不好,白米金贵不能纯煮白米饭,总要加上好几种粗粮糙米。可度量抓不准,不是太难吃就是夹生。
    菜也做不了几个,遇到活物便无从下手。她怕秦孤术笑她又不肯让她做,索性撑了竹筏去对岸找万嫂子学习。
    原来借万大哥家的竹筏早还了回去,秦孤术自己做了两只,这样他们也方便了。
    万嫂子热情,想学什么只要能做得出来,都教给天怨儿。天怨儿本来就笨,学习东西就更慢了。难得她要下苦心,万嫂子倒是比对自家女儿还有耐心。
    又过了一个多月,天气越来越热,他们便正式搬到了木屋去住。木屋已经收拾的差不多,屋里样样都有,俨然便是一个温馨的小家。窗上糊了窗纱,门上也拦了竹帘。
    晚上在天黑之前就用了饭,收拾好碗筷再沿着岛走一段路。不一定要聊什么,吹吹风也是自在的,然后回家洗漱好就早早的歇下。等天一黑就回屋里,不用点灯,门窗也不关,风透过纱窗和门帘,带着夏日最美的清凉。
    有时候天不热,早晨或是傍晚,秦孤术和天怨儿带着青青过湖。对岸更宽广,可以驰骋天际,天怨儿也是在这个时候终于学会了驭马。
    有
    

章节目录

浮生假面三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宫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宫灯并收藏浮生假面三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