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黑豆被宋玉安一句话说得脖子都气红了,但有事求人家呢,有什么办法。
    “你还要玉石吗?我卖给你,我想要自行车。”他家里给他相了个对象,已经订婚了,对方是小学老师,每天上下班要走一个多小时。他心疼得很,想弄辆自行车给她代步。
    “不是,你哪来的玉石?”宋玉安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据他所知,边境的军队可是管理很严格的。
    “我是本地人,当然有玉石了。”
    宋玉安想了想,这大概是前两年边境战争结束以后转回来的吧,也就没再问。
    “行啊,就看你的东西值不值自行车了。”和谁买不是买,宋玉安很好说话。
    “那咱们晚上去。”
    白天赶街的人很多,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们背着比他们矮不了多少的竹篮,篮子里有山货,偶尔也有玉石,来到镇上换些生活日用品。
    宋远安挑挑拣拣的换了一些,大都是一般的,中等的,水头足的很少见,但胜在量大。就算去了港城,好货自然要有,但翡翠是缅甸独有,断货这么些年,整个市场都缺货。
    普通中等货要的人也多,而且这些反而更好出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极品。所以宋玉安也不挑。
    钱能买过来的,他都是给钱,机器得留着换水头特别好的。
    包黑豆的家在根竹镇,离腾冲县城还很远,宋玉安听他说别人也有货,干脆开着小卡车前往。
    包黑豆是战士,那就是过了政审的,他也不怕包黑豆坑他。
    山路弯弯绕绕特别难走,有好几处地方哪怕是宋玉安,也开得胆战心惊,若不是他大灯亮,说不定就要吃亏了。但最后还是没到村里,山脚下就没路了。
    “你在这里等我,我上去和他们说,放心,村子里老人好物件不少,我们不坑你。”
    宋玉安当然知道这些村子里的老人大多有好东西,但许多村子都是少数民族,防备心极重,你说着本地腾冲话他们都不一定理你,更不要说普通话了。
    他一开始是想在城里多逛逛,然后找巴三做向导的,但没想到包黑豆自己跳了出来,那就省事了。
    宋玉安一边在想着去港城要换的机器,一边计算着自己换了多少东西,还有多少东西,要怎么样不动声色的才能把空间里的东西偷渡出来不叫人看到。
    包黑豆没叫他等太久,伴随着一声声狗叫,宋玉安抬头去看,就见几只电筒闪着亮光朝这边走来,宋玉安连忙打起精神来。
    来的人不少,约莫有二十来个。
    东西也不少,质量有好的,也有差的,宋玉安随便挑挑,一般的中等的都换了,比较极品的不多见,只有几家比较急缺钱的拿出来。
    宋玉安知道,大多数人还是在等着市场回暖。不过他本来就是走数量的,也不计较好坏,能换的全换了。
    不仅如此,这些乡亲还问他能不能明天再来一趟,他们有外村的亲戚也想换呢。宋玉安跟他们约好了三天以后过来,原因是他的货不多了,要去车站接一批,并且告诉乡亲,能通知的都帮他通知一遍。
    第二天,宋玉安在巴三的介绍下把车里的货都清完了,开着空车就离开了腾冲,说是去拉货,其实也就是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又放了一车出来。
    但他没有立刻回县城,而是照着地图去了附近的几个镇子,就挑赶集的时候收货,收完了开着车就走。
    直到和包黑豆村里人约定好的时间,他才又再次回到了腾冲。
    农村的乡寨,亲戚连着亲戚,儿子有岳家,婆婆有娘家,那娘家的媳妇儿还有娘家呢!这么一大串的牵扯下来,哪有什么秘密,全都知道有老板来收玉,价格给得不低的消息。
    这边偏远,不像湖东村有个宋玉安带着发家致富。
    玉安1号都还只传播到县城,没分不到他们手里呢。除了种地没个进项的村民们可想而知日子有多难过,平日里的头疼脑热都是找些草药吃,要真有什么大病那就只能等死了。
    上医院?没钱怎么上?
    所以听说有人来收玉,还不挑成色,一个个高兴的把家里这些年的收藏全部翻出来。
    别看市面上也时不时的有人收,但人家只要好的,大的,像宋玉安这样不挑的实在是难得。
    因为做的是乡亲们的生意,所以这一次三转一响宋玉安放的不多,他放了一批粮食,白糖,盐出来,更多的是直接收钱。遇上了要娶媳妇的家庭,也会换台缝纫机或是手表。
    人太多了,仅仅几个小时,宋玉安带来的货就扫空了,好在他带的钱多,总算把所有的货都收了起来,这才跟乡亲们告别,载着包黑豆往腾冲赶。
    到了腾冲,巴三给宋玉安另外找了几条线,都是些黑市上的老板。
    “他们都是做生意的,手上货多,从你这拿货去也是做生意,不过人家知道你和白道上的人有关系,不愿意露面,委托我来和你交易。
    宋玉安答应下来,他只要货,至于卖货的人长得是
    

章节目录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容姝姑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容姝姑娘并收藏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