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拥军约好了时间,林帆离开的时候还提了两大笼柴禾回去,刚刚够做晚饭和烧炕,估计第二天早上的柴也够吧!

    从林家出来的时候,林帆和顾娟子也只是把他们那个屋子搬完了,可就算搬干净,也是没有粮食的,他现在做饭的粮食还是从顾家拿的。

    在灶台那里做饭的时候火过了一遍炕低儿,算事预热了一遍,等到林帆烧炕的时候,炕热的就能容易一些。

    虽说林帆是有工资的人,但是他直到现在可是一分钱的工资都没拿回家,甚至还从顾家搬粮食回来吃。

    吃软饭对林帆来说不算啥,但想到顾娟子肚子里的小家伙,林帆还是想为他提供好的生活。

    明天在镇上一定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赚钱的门路。

    心里下了决定,林帆枕着枕头,很快睡了过去。

    学校目前只住了林帆一个,早上起来,他拿着扫帚在学校里扫出一条路来。

    路过教室,看见空荡荡的教室,林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这马上就要开学了,教室里连桌椅都没有。

    “叔,咱们学校没有桌椅板凳!”去镇上的路上,林帆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张拥军。

    张拥军长长地叹息一声,愁容满面:“去公社看看,要是经费多,咱们就找木匠抓紧做!”

    张拥军只说了经费多的办法,可要是经费有限该怎么办?林帆想想他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这些问题应该是他要解决的才对,就闭上了想要问问题的嘴。

    第37章 经费

    因着过年的关系,常宁公社里上到书记, 下到干事, 这几天一直迟到早退的。

    张拥军和林帆在公社大门口等了有一个小时, 公社里的干事才姗姗来迟。

    林帆努力压下心中的怒火, 可是还做不到像张拥军那样热情似火。

    “孙干事, 你来了呀!”张拥军看见来人, 热情地迎了上去。

    孙干事的年纪也不小了,在公社里算是老资历,可干了这么多年, 老实过火了,所以这来开门的重任就交到了他手里。

    上清村是个大村子,离公社又近,因此孙干事是认识张拥军的, 大过年的看见他,很是纳罕: “张队长, 你这是?”

    “我有事儿找书记,他今天来吗?”递了一根自己卷的旱烟给孙干事, 张拥军凑近他跟前小声打听。

    张拥军随手塞给林帆一盒火柴,等着他动作。

    就算现在适应了他男人的身份, 可不抽烟的林帆还是不明白这是要干什么?抬头发现张拥军的烟已经咬到嘴里了,林帆忽然就明白了, 赶紧划火柴点烟。

    第一次用火柴,林帆手抖的厉害,试了三次才点着, 松了一口气,赶紧把火柴靠近孙干事的旱烟,给孙干事点着,火柴差不多就用完了,但张拥军一把拽住林帆的手,把他的烟也点着才放手。

    捏着剩下的一丢丢小木棍,林帆盯着它看了半天,不敢相信他还有这么俭省的一天。

    孙干事狠狠地吸了一口烟,眼睛扫过林帆,笑呵呵地回答:“书记,一会儿就来了!”

    发现孙干事在看林帆,张拥军用力在林帆的肩膀上一拍,介绍道:“这是我们几个村办的学校的校长,大家以后都是同事,你多教教他!”

    张拥军给了台阶,林帆顺势而下:“叔,以后你可要多教教我!”

    孙干事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我这样的,哪有什么可教你的。”

    不用张拥军提醒,林帆对着孙干事就是戴高帽:“叔,我张叔总说您是有大智慧的人,教我绰绰有余!”

    张拥军斜眼瞅了林帆一眼,感叹这小子就是上道儿,附和着林帆的话点头。

    三个人坐在公社的办公室说的热火朝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三个相交多年的好兄弟。

    身为常宁公社最大的领导,而且他本人也是常宁公社的人,张书记真的想为群众多做一些事情,可谁让常宁公社实在太偏僻,县里一些政策到不了公社来,拨的款项也少,张书记也是没有办法。

    张拥军张队长和常宁公社的张书记,七拐八拐的,也能扯上亲戚关系,对于这个关系,两个人也是认得。

    “张老弟,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张书记到了公社,听见办公室有笑闹声,进来一看,发现张拥军也在,出声询问。

    别看刚才跟孙干事聊的热火朝天的,可有些事情张拥军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低声说道:“哥,咱们去你办公室说!”

    张拥军和林帆跟孙干事招呼了一声,就跟在张书记身后往二楼他的办公室走。

    “说吧,什么事儿,大过年的还跑一趟。”张书记给他自己的茶缸里搁了两颗茶叶,顺便倒满水,看着水的颜色变了,拿过一旁的茶碗给张拥军和林帆各倒了一杯。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养家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陌上初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陌上初安并收藏七十年代养家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