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她不肯帮忙,有她做记分员,也省的便宜那些从城里下乡来,屁事都不懂的知青。

    徐宝听完,想想也挺有道理,她是不打算在乡下呆一辈子的,迟早她会离开乡下,到城里上班发展去。

    如果做记分员真能往上发展,甚至给她带来工作上的便利,她咬咬牙,也能做下这份苦差事。

    当天下午她记完工分回家,天儿已经黑了。堂屋点了一盏玻璃瓶油灯,方如凤坐在灯旁搓新摘的玉米棒子。

    徐家用的油灯是拿一个拳头大小的玻璃瓶儿,在瓶盖上面打了筷头大小的孔,拿四五股细小的棉线用豆油浸湿,从瓶盖孔里穿过去,再把玻璃瓶倒满豆油,盖上盖子,点燃棉线头,就是一盏小小的豆油灯了。

    这豆油灯的灯光能见范围不过十米,却是这时候普遍没通电的乡下里,罕见的黑夜亮光神器。

    一小瓶豆油,节省着用,能烧十天半月呢。

    就这,徐家都算是用得好的了,一般人家每人每月只有二两豆油定量,根本舍不得像徐家这样烧,而是用一个小碟子,装一点点豆油在碟底,再拿一根细小的棉线放在豆油里面,线头朝上,把它点燃。灯光只有绿豆大小,照亮的范围只有五米左右,在黑漆漆的夜色里,连屋子里的摆设都看不清,只是起到勉强照方位,以免撞到家里家具的作用。

    徐家的玻璃豆油灯虽然照的范围也不是太大,至少在灯的旁边能看清周遭的物件儿,还能清清楚楚的看针穿线,缝缝补补呢。

    听见她回来了,方如凤放下手中搓了一半的玉米棒子,直起身喊她:“灶房里给你留了吃的,搁在锅里热水热着,你自己去拿来吃。”

    “知道啦。”徐宝应了声,在院子靠屋檐下的瓦岗里舀了瓢水洗了洗手,不一会儿端了一碗白面疙瘩汤,一盘凉拌的蒜泥黄瓜进堂屋来,问方如凤,“娘,强子他们呢?都睡了?这玉米不是才长籽儿,还嫩着呢,你搓它干啥?”

    村里的玉米才半腿高,徐宝地里的玉米在灵泉灌溉下,却已经一人多高,并且结出拳头大小的玉米棒子,最多再过半个月就能吃嫩包谷了。

    “这不是玲子和你三嫂想吃炒嫩苞米嘛。”方如凤又接着搓起手头的玉米棒子,瞅着她吃的香甜,表情甚是满意地道:“你三嫂最近胃口不好,吃啥都犯恶心,我瞧着不对,就问她是不是有了,让你三叔下午带她卫生所做了检查,果然是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她想吃炒嫩苞米,反正你种得多,掰两个给她也没啥,虽说都分了家,到底是一家人,不说二话。强子他们这会儿去河里摸螃蟹河螺去了,你去不去?”

    这年代的螃蟹,不像后世的螃蟹有人专门养殖个头很大,六十年代的螃蟹,个头比拇指还小,稍微长大点,就被村里人摸去吃了,吃到嘴里,除了壳就是壳,一点肉都没有的感觉。

    也就村里年轻人或者小孩子没零食吃,抓来用水一煮就吃当磨牙,不然光嚼壳,牙齿都得废掉。

    河里的河螺倒很多,且个头不小,有两个拇指大小,自带一点苦味,有沙,肉又小,又得在水里的石头下,或缝隙间,淌水一个个的去摸。费时费力不说,炒出来味儿还不大好,村里人一般都不吃。

    也就是两年前徐宝无意之间看到河床干枯漏出来的河螺,捡了一碗拿回去放在桶里加水,让河螺吐了几天沙,加各种佐料和灵泉进去炒,完全掩盖住了那股苦味,味美的不得了。

    强子几个吃上瘾后,只要河里不干旱,每隔十天半月就去河里摸螺给她炒。

    徐宝本来不打算去的,她今天下午光站在知青点记工分,都觉得一个头比两个大,从明天起,她就得跟大队上的人一样,早起在田地转悠,时刻记工分,督工大队上所有人的活儿。现在她只想洗个热水澡,早早的上床睡觉。

    忽的又想起,人家陈秀每年家里结的柿子、枣子都会给她送些过来。不过因为方如凤不喜欢他们兄妹的缘故,每次送来的柿子、枣子都是她们几个小的瓜分了,方如风就不知道陈秀每年送水果过来的事。

    她家石榴结果的事儿,陈秀是知道的,不给人家摘两个送过去,徐宝觉得不厚道。

    当下说了声去,在方如凤嘱咐带上火把去的声音中,徐宝吃完面疙瘩,把碗筷洗了后,正准备偷偷摸去院子的石榴树,摘几个石榴时,忽的听到系统久违的声音:“您已收到勤奋系统奖励,请点击页面查收。”

    徐宝:

    近两年来,徐宝做了不少活儿,系统都是不痛不痒的送积分,或者一些小奖励,她几乎快把这系统大老爷都忘了,今天它忽然冒出来,还只洗了一个碗就送奖励!

    徐宝一点都不期待的点开系统领奖页面,猛地看见物品栏里面放着一根——双节棍?

    徐宝以为自己眼花了,狠搓几次眼睛,那玩意儿好好的放在那里,绝不是她的错觉!

    徐宝目瞪口呆,把双节棍拿出来,试着学李小龙的姿势“啊哒——”甩了一下,那玩意儿就啪的一下,狠狠拍打在她的肩膀上,直接把她打跪了!

    我靠!这是什么神仙鬼畜系统

章节目录

宝儿的六零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鸩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鸩离并收藏宝儿的六零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