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yuzhaiwen

    夫人,也是忠勤老伯爷的长姐,旁边一个面色淡然穿戴清贵的是永昌侯梁夫人,她不大言语,只由袁夫人自说自话。

    “那不是你姑姑么?姑姑做婆婆,文缨姐姐好福气哟。”墨兰打趣文缨,目光闪着艳羡。

    文缨羞红了脸,恼着不答话,明兰忙来解围,岔开话题:“梁老夫人也与你家有亲?”今日这满月酒并为大肆铺张,只请了几家要好的,明兰再孤陋寡闻,也知道这永昌侯非忠勤伯府和寿山伯府可比,虽无高官显贵,却人丁繁盛,姻亲广泽,颇有根基。

    文缨松了口气,答道:“姑姑家的三表姐,嫁去了永昌侯府。”

    那边,袁夫人已把章秀梅领到两位夫人面前,笑道:“这是我外甥女,秀梅,见礼呀。”章秀梅端端正正的敛衽下福,温婉而笑,袁夫人便坐在一旁,含蓄的夸起章秀梅来了,从品貌出身,到女红诗文,直夸的袁文缨皱起眉头。

    明兰看出来了,悄声笑问:“你姑姑家还有别的儿子么?”

    文缨看着自己母亲多有举止失当,颇感丢人,忿忿的扯着帕子:“不是我姑姑,是永昌侯夫人,她有个小儿子,如今由二哥带着,快要补上五城兵马司分副指挥使了。”

    墨兰耳朵一动,转头试探道:“那位公子……是个怎样的人?”

    文缨回忆着听来的信息:“他叫梁晗,大概十七八岁吧,是梁老侯爷和梁夫人的老来子。”然后瞪了那边的章氏母女一眼,低头恨恨道,“我娘不知给寻了多少人家,章姨母总挑三拣四的,要高门第好人家!不过是梁夫人曾说过一句,自家幺儿跳脱淘气,以后娶媳,不论富贵根基,但要品貌德行好便可。章姨母听了,便日日撺掇着娘去巴结永昌侯夫人,连带着姑姑面子上也不好过;哼,不是我心眼坏,姨父过逝了,表姐想找个好人家无可厚非,可也得瞧瞧自个儿斤两!她也不打盆水照照自己,配也不配!”

    文缨这番话说出来,明兰忍不住瞥了眼墨兰,只见她脸上平白发起烧来,强笑道:“哟,文缨姐姐还没嫁过去呢,就心疼起婆婆来了?”

    这时的寿山伯夫人的确需要心疼,她看着自家弟媳第三遍夸那章秀梅温顺娴雅,言语间隐隐带上攀嫁之意,已然有些坐不住了,再看那永昌侯夫人面色愈发冷淡,寿山伯夫人心里不悦,便插嘴道:“我那大侄媳妇呢?”

    袁夫人愣了愣,轻叹道:“她身子不适,正歇着呢。”眼角瞥了眼华兰,不咸不淡的加了句,“我便是个劳碌命,也没人帮着管个家。”

    华兰神色一僵,寿山伯夫人立刻接口过去道:“前日我才请了胡太医来给大侄媳妇诊脉,我都问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别是心里不适吧?你也别一味体恤大的,她皱个眉头你也当个大病来伺候,也心疼心疼小的,年前那会儿,她都七八个月的身子了,还叫她给你立规矩,有你这么做婆婆的吗?!瞧她脸色煞白的,想是还没养好!”

    王氏和华兰暗暗感激,袁夫人神色尴尬,这位姑太太最好教训人,因是大姐,她又不好回嘴,只能忍着听。

    其实那次她只让华兰过来站了半个时辰,丈夫就赶过来痛斥自己一顿,前后多少婆子哭爹喊娘,当晚华兰说是动了胎气,连床都下不得了,儿子又来哭了一场,这事传出去后,周边往来的亲眷明里暗里说都她偏私心狠,只偏着娘家外甥女,不把人家闺女当人看。

    袁夫人扯动嘴角的笑了笑:“大儿媳不如华儿能干,我便想着让她多辛苦些……”

    话还没说完,寿山伯夫人便打断道:“你们百年后,这爵位府邸都得大侄子两口操持吧,二侄媳妇再能干,还能替大嫂子当家?大侄媳妇若真不行,不若我去物色个能干的,当到大侄子房里,将来也好有个助力,也不能把个伯府交到七灾八难的手里呀!”

    此言一出,袁夫人和章夫人双双煞白了脸,王氏心里熨帖的什么似的,华兰拼命把头低下去,好不让人看见自己翘起的嘴角;寿山伯夫人说话厉害,但口气全然一派关心娘家的意味,周围都是要好女眷,都知道这家底细,倒也见怪不怪。

    这位姑太太原是家中长女,自小稳重能干,父母高看一等,弟弟忠勤伯爷也极是信赖,硬撑着孱弱老实的夫婿历练上进,她当初明明能为儿子选个更好的亲事,但看在弟弟面上,还是许了文缨婚事,袁夫人瞧见这位大姐从来都是矮上一等,偏她与华兰颇投契。

    寿山伯夫人知道也不可太穷追猛打,又怕弟媳妇不着调再去纠缠永昌侯夫人,一眼瞥见王氏,便笑道:“叫亲家太太瞧笑话了。”

    王氏连忙摇头,这种笑话她愿意连日连夜看的,乐呵呵的凑到寿山伯夫人跟前:“您这不是心里挂着娘家么;都是自家人什么话不能说。”

    寿山伯夫人笑了笑,指着一旁的如兰道:“亲家闺女是越长越好了,咦?还有一个呢?”

    墨兰在另一边早窥伺半天了,一听这句话,立刻笑着上来,含羞半怯的行了礼,道了安,寿山伯夫人指着墨兰,朝永昌侯夫人道:“这孩子诗文颇好,人也乖巧。”

    永昌侯夫人点点头,道:“是个清秀孩子,盛家太太好福气。”便无下话了。

    墨兰立刻笑道:“夫人谬赞了,墨兰岂敢。”她纵有满腹的话,见永昌侯夫人这般清冷,也不知怎么开头。

    华兰目光闪了闪,掩口笑道:“姑母,今日我最小的妹子也来了呢。”

    寿山伯夫人喜道:“还不让我瞧瞧。”

    华兰连忙把明兰和文缨从后头拉出来,文缨是早见过了的,但一见明兰,寿山伯夫人和永昌侯夫人都不禁怔了怔,过了会儿,寿山伯夫人拉过明兰的手,与华兰笑道:“怪道你与我夸了一百零八遍,果然好个精致的人儿。”然而又嗔道,“你家老太太也忒小气了,这么藏着掖着,怕人抢了不成!”

    然后拉着明兰坐在自己身旁,细细问生辰何时,问平日做什么消遣,又问喜欢吃什么穿什么,明兰低头老实的一一回答了,寿山伯夫人见明兰大方明朗,言语间颇见慧黠爽朗,很合自己的性子,倒愈发喜欢了,直把一旁的章秀梅和墨兰都冷落了。

    章秀梅眼眶闪了闪泪珠,后退几步到面色难看的袁夫人身后。

    墨兰很不甘心,忽想林姨娘说过第一次见卫姨娘的情景,当真是荆钗布裙难掩绝色,尽管懦弱蠢笨,却也把盛紘迷去了小半颗心;墨兰暗骂这两位贵妇人不识货,只认皮相,不看内涵,没有认识到自己出众的才华修养!

    寿山伯夫人拉着明兰夸了半天,转头瞪了亲家一句:“你倒是说话呀,锯嘴葫芦了?”

    永昌侯夫人冷清的表情这才露出一丝笑意,缓缓道:“我若有个这样这般标致的闺女,定也藏起来。”

    王氏凑趣笑道:“这孩子自小养在我家老太太跟前,老人家最是疼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便不大出来;礼数若有不周,两位夫人请见谅。”

    永昌侯夫人淡笑道:“你家老太太规矩最是严整,她教出来的女孩儿怎差的了。”

    王氏瞥了眼低头站在一旁的墨兰,言语上更是客气,加上华兰一边插科,气氛倒也和谐。只是明兰头皮发麻,她只觉得后背快被几道熊熊怒火的目光盯穿了,真是无妄之灾;便趁着几位夫人说话时,借口有小礼物要给庄姐儿,请华兰找个丫鬟带她去,文缨便也帮口着说了几句,明兰才得以脱身。

    穿过一个小小的半月门,来到庄姐儿屋里,才看见小女孩穿着一件大红羽纱遍地洒金石榴花的小短袄,正闷闷不乐的发呆,一旁站着个石青比甲暗红中袄的妈妈一直哄着也不见好,庄姐儿一脸寥落,见明兰来看自己,才露出小小的笑容,软软的叫着‘六姨母’,明兰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小包裹,拿出自己新做的布娃娃给庄姐儿。

    胖乎乎的纯棉娃娃,各色棉线绣出可爱的眼睛鼻子嘴巴,外头还穿着绸缎小衣裳,眉眼弯弯的模样十分讨喜,庄姐儿拿自己红苹果一般的小脸蹭着,搂在怀里爱不释手,喜笑颜开起来,蹦跶着两只小脚下了炕床,拉着明兰吵着要去外头;一旁的丫鬟婆子连忙给庄姐儿外头罩了件挖云添金洋红绒小披风。

    明兰知道庄姐儿心事,从独生女一下子变成了‘招弟’,难免失落,便也顺着小女孩,牵着她的小嫩手,一大一小,笑呵呵的慢慢走着。

    “六姨,娘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庄姐儿低着头,“自打有了弟弟,娘都不大和我好了。”

    明兰理解的拍拍庄姐儿的小脑袋,劝慰道:“不是的,你弟弟才刚来,大家都新鲜着呢;你若得了个新娃娃,是不是也爱的很?过一阵子就好了,咱们庄姐儿又好看又聪明,是你娘的心头肉,怎么会不和庄姐儿好呢!”

    小孩子很好哄,心里想开了,便乐颠颠的要拉着明兰去园子里顽,一边走还一边叽叽喳喳的说小孩傻笑话,见明兰脸色不虞,便问道:“六姨,你怎么老皱着眉头呀?”

    “六姨在想事儿。”

    “什么事儿?”

    明兰顿了顿,低头问道:“庄姐儿呀,六姨来问你,你是喜欢天天穿新衣裳,有好玩的,吃好吃的,可是你爹娘还有许多弟弟妹妹要疼爱呢?还是,没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但你爹娘只疼你一个呢?”

    小女孩歪着脑袋想了想,白嫩的小脸皱成个小肉包,苦思冥想了会儿,痛苦道:“能不能既要好东西,爹娘又只疼我一个呢?”

    明兰失笑,严肃道:“人人都想这般,可是不成,只能选一样。”

    庄姐儿痛苦抉择半天,犹豫道:“还是爹娘只疼我好些吧。”

    明兰微笑着点点头,长长呼气道:“六姨也是这么想的。”

    又走了几步,庄姐儿忽停住脚,抬起头,扑闪着大眼睛,也很严肃的问道:“六姨,要是既没了好东西,又有许多弟弟妹妹与我分爹娘,那可该怎么办?”

    明兰一个趔趄,险些滑倒,定住身体才道:“应该……不会这么背吧。”想起温若泉水般柔和的贺弘文,心里摇了摇头,天下哪有万分可靠的事儿,不过是危险系数高低的问题,宅男的出轨率好歹比ceo低些。

    姨侄俩又顽了片刻,明兰抬头瞧瞧日已当中,她记得文缨说过酒席开在偏花厅里,想着这会儿该吃酒了,她也不好老躲着,便叫丫鬟把庄姐儿领回去,自己则慢悠悠的踱步过去。

    忠勤伯府她来过两次,地方不大,且文缨领着自己到处逛过,所以识得路,沿着园子边一排刚出了花苞的海棠树慢慢走过去,也不怕迷路;正悠然自得的赏花散步间,忽见前头一棵葱绿妩媚的海棠树下,站着一个修长身材的男子,隐约模糊间,似曾相识。

    那男子似乎听见脚步,回过头来,明兰堪堪看清后,心头一咯噔。

    作者有话要说:

    某关江湖人称‘一口晕’,昨晚一高兴就忘了,多喝了两口,吹了冷风回家,有些着凉了,所以昨晚没法更新,今天多补写字数。

    对不起,鞠躬。

    第66回

    男人五官深邃,瞳深如夜,只静静的站在那里,几片海棠树叶打下的阴影斜斜覆在他的脸上,半掩不掩的有些模糊,玄色夹暗金绸纹直缀长袍,边角隐有损旧。

    明兰的上半身处于想后转的趋势,两条腿却牢牢僵在那里,最后福□子,苦笑着:“请二表叔安,二表叔近来可好?”

    顾廷烨双手负背缓缓走过来,一双眼睛黑的深不可测,微眯看着明兰,也不知在想什么,空气静谧的难受,明兰低着脑袋,只觉得鬓边的珠花瓣儿,在细微颤抖。

    过了会儿,顾廷烨才简短道:“家父过世一年了。”

    明兰反应敏捷,顺嘴道:“二表叔节哀顺变。”

    顾廷烨忍着不让嘴角抽搐,犹豫了下,又道:“余家大小姐……嫁的可好?”

    明兰陡然抬头,只见他神情和气,语意微歉,明兰摸不着头脑,顾廷烨见明兰一脸糊涂,嘴角一挑,又道:“我素来敬重余阁老,出了……那般事,非我所愿。”

    明兰隐约有些明白了,顾廷烨搞不好是特意在这里等自己的,人家余阁老一世明公正道,临老了,两个孙女都栽在顾家,一个远嫁去了云南,一个不到半年就亡故了,虽是顾大人贪心所致,但眼前这位‘元凶’可能也多少有些歉意。

    明兰思忖了下,便道:“云南路远,这一年多我也只收到余大姐姐三封信,她嫁的很好,公婆和气,夫婿温厚,云南虽民风未开,但天高水长,风光迤逦,余姐姐过的很好。”

    她在给嫣然的信中也说了,顾廷烨前脚离家出走,后脚顾老侯爷就去世了,他又急急忙忙回来吊丧,丧事刚办完,他老婆也去了,事故发作的节奏非常紧凑,之后,京城里就没怎么听说顾廷烨的消息了。

    偶有风声传来,说他‘堕落’了,与江湖上一些下九流的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愈加放纵,好像也闯出些名堂;不过,这种‘成就’在官宦权贵眼里是提不上台面的。

    顾廷烨闻言,似乎松了口气,微微直起高大匀称的身体,温言道:“若她有什么难处,请告知于我;顾某不才,当鼎力相助。”

    明兰极力忍住瞠目,胡乱应了声,但看向顾廷烨的眼神中就微带了几分诧异,再看看顶上的日头,莫非从西边出来的?

    顾廷烨举止落落大方,似全不在意明兰惊疑不定的表情,微笑道:“你叫明兰吧,论起来与齐家有亲。”明兰用力点头,不论心里怎么想,她的表情很真诚。

    顾廷烨又谦和道:“前两回顾某多有得罪,请勿要见怪,曼……都是顾某识人不明。”

    明兰忍不住又要抬头看太阳,到底怎么了?!她之前统共见过顾廷烨两次,一次他来兴师问罪,一次他在看笑话,最后都是明兰落荒而逃;明兰清楚记得他那一身锐利锋光的戾气,句句冷笑,字字带伤,说不到三句,明兰就想抽他一嘴巴。

    可如今……明兰偷眼看他英俊的侧面,浓密乌黑的鬓角带着几分风霜之色,侯门公子的白皙被江湖风尘染成了淡褐色,眉宇间一片沧桑,似这一年过的并不舒适;但看他神情舒展,言语诚恳,气度磊落,似乎忽然变成‘正人君子’了。

    顾廷烨沉默了片刻,沉声道:“若你有急难之处,也可与我说,兴许能帮上一二。”

    一个养在深闺的宦官小姐,上有父兄,小有家族,能有什么急难?不过听说他在外头混江湖,难道将来明兰老公出轨,请他找人扑上麻袋揍一顿?!以宁远侯府如今风雨飘摇,他还敢这么拽,很好,有性格!明兰呵呵笑了几声,也没回答。

    大约是瞧出了明兰的心思,顾廷烨微微一笑,淡淡道:“梁晗那小子为人仗义实在,不过有些风流自赏,齐府那家子人多事杂,不过郡主护短,齐衡温文和善,有他们护着也不错。”

    明兰倒吸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结巴着:“你——”

    顾廷烨走到明兰跟前,从上往下俯瞰女孩,威严自若道:“小孩子家的,还是多听你家老太太的话,不要自作主张。”

    说完后,男子扬长而去,带起一丛海棠枝叶摇曳舞动;明兰顿在那里呆了半天,摸着脑门上的冷汗:他在江湖上开私人侦探所的么?

    这般遭遇,明兰还能很镇定的继续赴宴,墨兰要装淑女,抿着嘴小口吃酒,还时不时与左右贵女搭话,如兰和文缨趁着没人注意,居然拼掉了一壶女儿红,最后王氏脸色铁青的看着喝的两颊通红的女儿上了马车,墨兰面带讽刺:“她那爆碳性子,装了一晌午了,终漏了陷,还真当浪子回头了呢。”

    明兰难得同意墨兰一回,作为法院工作者,她是‘浪子回头’理论的忠实怀疑者,为此常被法官老太批评觉悟不够,缺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党员热忱,难怪老也评不上先进。

    反正也不会有干系,明兰索性放开不想了。

    没有老太太在身边的日子,明兰日子十分无聊,以前她写两字就拿去祖母面前献宝,绣两片花瓣叶子就去房妈妈跟前显摆,如今……哎,莫非,小孩扮久了,她果然没了自制力?需要鼓励监督才能继续学习?

    如此,闲来无事,她便常去海氏屋里哄小侄子玩儿,一丁点大的小东西,嫩生生的藕节般的小胳膊被殷红小绳子扎在袖子里,艰难的挥动着,全哥儿脾气很好,爱笑,不哭闹,稍微逗一逗,就露着无齿的小嘴咯咯笑个不停,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王氏连念阿弥陀佛,总算孙子不像儿子般面瘫,她的香没白烧,海氏有子万事足,整日喜笑颜开,面色红润,出了月子后略略收拾,颜色到比刚成亲那会儿还娇艳。

    “他怎么老吐泡泡呀?”明兰用玉葱般的食指戳破婴儿嘴边第n个泡泡。

    海氏笑道:“小孩儿都这样,有时还吐奶呢。”

    明兰抱着软乎乎的襁褓,忽发奇想:“大哥哥抱过全哥儿吗?”

    海氏掩口轻笑:“他呀,抱过两下子,就跟张飞握笔似的;叫太太看见了,笑了几句,他就板起脸说什么‘抱孙不抱子’的圣人训。”

    明兰轻轻摇晃着襁褓,看着里面的婴儿小嘴红嘟嘟的,小脸软乎乎的,闭着眼睛呼呼的睡着了,明兰被萌倒了,细细数着婴儿长长的睫毛。

    “姑娘,给我吧,哥儿睡了,别累着您。”一旁富态白胖的奶妈子笑道,明兰知道自己胳膊的持久力,便小心的把孩子交过去。

    屋内不好多见风,便有些闷,海氏躺在藤条编的软榻上,伸手拉过明兰坐在身旁,手拿白纨宫扇轻轻给明兰打着,笑道:“咱们全哥儿好福气,有三个姑姑,一个比一个贴心细致。”

    外头竹帘子轻轻掀开,羊毫端着井水湃过的果子进来,放到软榻前的小案上,明兰见鸢尾纹白瓷小碟里盛着各色水果鲜艳,上头差着几支银签子,水淋淋的芬芳,甚是好看。

    “奶奶,姑娘,且尝尝看。”羊毫手脚麻利的收拾好,然后恭敬的退出去。

    明兰目送着羊毫出去的样子,转头看着海氏欲言又止:“她……不出去?”

    海氏插起一片苹果,塞到明兰嘴里,无不自嘲道:“我们这般人家,你大哥哥身边没个人也不好,没的又叫旁人说海家女儿善妒了;前阵子还有人在酒席上,要送你大哥哥妾呢,好在有个她在,你大哥哥也拒得出去。”

    明兰鼓着脸颊嚼动着,含糊道:“最烦那帮送妾的人!送点儿啥不好,金银珠宝宅邸庄铺,哪样不能表达同僚之情的,偏送妾?真真无聊!定不是什么好官!”

    海氏轻笑起来,笑瞪了明兰一眼,摇头道:“休得胡说。”看明兰身上那件蜜合色如意有些皱,便伸手替她捋平了,边道:“羊毫这丫头人老实,也懂规矩,便留下吧。”

    明兰咽下苹果,瞥了眼容色温和的海氏,心想:最重要的,恐怕是羊毫长的姿色平平,人也不甚机变灵巧,长柏一个月也去不了一次,基本没有威胁性;否则,为何她进门后最先打发的就是鼠须和猪豪?

    “欸,嫂子求你件事儿。”海氏想起一事,拉着明兰的小手,“上回你做给全哥儿的那个香囊很好,里头放了什么?味道又干净又清香的,挂在身上还避虫豸。”

    明兰回忆起来,掰着手指道:“桂花干,桂花油,晒干的艾草……”她背不出来,是贺弘文配的草药方子,写了份单子给她,对小孩子无害,又好闻。

    海氏也不是真想知道秘方,便直接道:“再给嫂子做一个,上回我表姐来了瞧见,十分喜欢,妹妹得空了,做三四个罢。”

    明兰直起脖子,瞠目道:“三四个?!你当那是种白菜呀,一畦能收好几十棵!大姐姐要的我还没做出来呢,况香囊这种细小东西,做不难,做的好却不容易。”

    海氏佯怒着,尖尖的食指点着明兰的脑门,笑骂道:“坏妮子,嫂子哪回得了好茶好吃的,不是给你偷留了许多,吃人嘴软听过没?!既吃了我的,便得替我出力!”

    明兰瞪了半天眼,泄气道:“嫂子,您的债还的也忒快了,比放印子钱的还狠。”

    海氏那扇子掩嘴轻笑,似乎十分得意,还继续提要求道:“还要上回那花儿,就是一只小蛐蛐儿爬在大知了背上的,旁边立着块小山石,怪逗趣儿的。”

    明兰眼神怪异:“你们…都喜欢?”

    海氏点头道:“是呀,挺新鲜的,和寻常的不一样,且彩头也好。”

    “什么彩头?”明兰糊涂。

    “你个傻丫头,‘知趣’呀!”海氏又去戳明兰的脑袋。

    明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她还以为是李大导演的潜在观众遍及古今。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看了金球奖很火的《社交网络》,不知是不是作者本人的问题,好端端的记录题材励志创业剧,竟被我看出一片腐意来,里面就是个跑龙套的室友也很帅呀,更别说几大主演。

    那个男主角,明明只是个中等个子的宅男,居然也被演绎的霸气冷静,气场十足。

    那个男二号的爱德华多,真是我见犹怜。

    男三号的肖恩,偶只想说,贾斯汀,小甜甜喊你回去唱歌。

    那两个一米九的双胞胎美男,几乎把偶的眼睛都耀花了;甚至连双胞胎的室友,那个深皮肤的印度贵族(演员是西中混血),也一派斯文狠辣之意。

    好吧,是我多想了,大家都是好孩子,不要学作者。

    第67回

    明兰正聚精会神的描着花样子,藉着明亮的日光,把几只蛐蛐头上的触角描的栩栩如生,丹橘端着茶碗过来,瞧着明兰不敢霎眼的样子,心疼道:“姑娘歇一歇吧,别熬坏了眼睛。”

    明兰额头上沁出细细的汗,动也没动:“就是怕熬坏了眼睛,我才忍着白日做。”描下最后一笔,明兰才长长出了口气,搁下笔杆,“描好了,你和燕草一道把样子剪出来罢。”

    丹橘试了试碗壁的热度,把茶碗放进明兰手里,才去案前看,笑道:“姑娘描的真好,这指甲盖大的小蛐蛐儿和小知了就跟会动似的。”

    在梢间整理衣物的小桃听见了,放下手中的活儿,出来抱怨道:“还不若捉几只活的来轻省呢,姑娘,回头您但凡把活儿做差些,也不会揽上这事儿了;怪道外头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她惊觉道自己说错话,连忙捂住嘴。

    明兰指着小桃摇头叹气,丹橘也扑哧笑了出来,随即板起脸道:“都多大了,还这般胡说八道,若换了旁的主子,定揭了你的皮去!”

    小桃不好意思得低下头,道:“下回不敢了。”又钻回去收拾了。

    这时,竹帘响动,绿枝笑着进来,却还客气的侧身扶着竹帘,让后面一个面庞发福的婆子进来。

    “六姑娘好。”那婆子身着一件银红色对襟暗妆花褙子,里头一件墨绿刻丝长袄,怀里还捧着个扁长锦盒,半蹲了□子给明兰行礼;她也是王氏的陪房,刘昆家的没来之前颇受王氏信重,如今倒退了一射之地,应是在和林姨娘的斗争中不够给力吧。

    明兰笑道:“钱妈妈太客气了。绿枝,还不看座上茶。”一斜脸,给丹橘打了眼色,丹橘明白,立刻进了里屋去。

    钱妈妈含笑坐下,朝明兰侧着身子道:“今儿我带了几个针线上的媳妇子来,给姑娘院里的丫头们量身材,好做夏秋衣裳了。”

    “这种小事何劳妈妈亲来。”明兰指着面前一盘子玫瑰松子瓤蜂糕,叫绿枝送到钱妈妈跟前,“这还是房妈妈教了我做的,配料麻烦,工序又多,我觉着太甜太软,可老太太偏喜欢,妈妈尝尝。”

    钱妈妈捡了一小块尝,只觉得入口清甜软糯,绿枝又殷勤的递上新沏的云岚瓜片,钱妈妈再呷一口茶,更觉得齿颊留香,连声夸赞。

    “妈妈若喜欢,便把这点心和茶带些回去,闲了消磨罢。”明兰温婉道。

    钱妈妈心里喜欢,不怎么坚决道:“这怎么好,又吃又拿的。”

    绿枝嘴巴最巧,连忙轻摇着钱妈妈的胳膊,撒娇道:“妈妈,快别与我们姑娘客气了,若妈妈觉着不好意思呀,回头给咱们姐妹偷着多做两身衣裳就是了。”

    明兰莞尔道:“瞧这丫头,别是贪心鬼投的胎罢,妈妈别理她。”

    这时丹橘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个小包,送到钱妈妈手里,明兰对着她,温和关切道:“听闻妈妈前几日感了风寒,都说这倒春寒最是厉害,妈妈也有年纪了,平日辛苦,更要小心身子,这是上回老太太做褂子剩下褐金丝芦花绒的边角料,拼缀出来这么一件坎肩,妈妈若不嫌弃便拿去穿在里头罢;又暖和又透气的。”

    钱妈妈忙不迭的接过来,连声道谢,还叹气道:“都说六姑娘最是体恤人的,满院的丫头都养的又白又胖,哎…还是刘妈妈的九儿有福气,不似我那丫头,进不来这里。”

    明兰也不接口,只笑着谦虚了几句,众人玩笑一阵,钱妈妈把身旁的那锦盒递给绿枝,道:“这里头有几支宫花儿,太太叫来送给姑娘的。”明兰忙道:“四姐姐和五姐姐可有?”钱妈妈道:“已有了。”明兰释然道:“这就好。”

    这才打开锦盒,只见里头分别有浅粉,豆绿,雨过天青蓝,玫瑰紫和海棠红五支宫花,绢纱为瓣,丝绒为蕊,颜色鲜亮,形状精致。

    钱妈妈凑过去悄声道:“这是我给姑娘预先留下的,可不是挑剩的。”

    明兰赞道:“这花儿真好看,谢过妈妈了,哪儿得来的?”

    钱妈妈放下茶碗,笑着解释道:“前几日发榜,平宁郡主的公子中了二甲头几名,昨儿齐国公府便开了几桌筵席,太太受邀去了,便得了这个,与姑娘们分了。”

    明兰神色未变,也笑道:“这可真是恭喜了,太太素与郡主交好,定是很高兴的;怪道今早我去请安时,太太脸上还泛着红,没准昨日吃了几杯?”

    “正是。”钱妈妈抚掌笑道:“我是跟着去的,亲眼瞧见的,那郡主娘娘待我们太太可亲热了,便如姊妹一般,还在里屋说了好一会子话。”

    明兰眼神微动了下,继而关切道:“昨夜我听说四姐姐颇晚从太太屋里回来,怕是太太醉的厉害,别是四姐姐一人照料的罢?哎呀,我都不知道,真真不孝。”一脸忧心状。

    钱妈妈忙摇手:“不碍事的,太太吃了解酒汤便好多了,只是太太委实高兴,便叫四姑娘去说说话。”明兰似松了口气,宛然微笑:“这我便放心了。”

    钱妈妈离去前,又凑到明兰耳边轻道:“昨日筵席之上,太太还与永昌侯夫人说了半天话,我依稀听见,似乎提及了府里的姑娘。”

    明兰心头一惊。

    送钱妈妈走后,过了半响,绿枝才嘟着嘴进来,抱怨道:“燕草那没用的,连几个小蹄子也震不住,由着她们抢着量……如今钱妈妈也不得太太重用了,姑娘何必这么着?”

    明兰静静的看了她一眼,绿枝立刻缩回嘴巴,垂首而立,丹橘过来拧了她鼻子一把:“不许混说,姑娘自有道理,你且好好办差就是。”

    “一草一木皆有用。”明兰缓缓道:“不起眼的人,也有是有用的。”说着,看向绿枝,道,“燕草性子软和,可她究竟比你早进府,办事又老了的,你不可轻慢她。”

    绿枝惶恐着应是,屏脚跟握手指,不敢出大气,过了会儿,明兰又放缓了口气,道:“但凡待我真心的,我总念着她的好,燕草…终归比你大几岁,你且收一收嘴巴和性子才是。”

    绿枝把话在心里咀嚼了半刻,似听出了什么,眼睛一亮,抬头道:“姑娘,绿枝知道了。”

    待几个丫头退出去后,明兰沉思片刻,自己取出几张信笺,放在案上铺平了,略略思索了下,提笔便写起来。

    当晚,盛紘在香姨娘处用了饭,因连日应酬多有疲累,本想歇下算了,谁知却被王氏硬叫了回去,到了正房,看见端正坐在炕沿上的发妻,徐娘半老,脸带红晕,眉梢还有几分喜色,盛紘决定和她谈一谈关于‘雨露和茶杯’的问题,不能每个晚上都和她睡呀,也得照顾下群众情绪,谁知他还没开口,王氏就赶紧关上房门,噼里啪啦一顿述说,顿时把他惊呆了。

    “你说什么?把如儿许配齐衡?郡主真这么说的?”盛紘呆了半响,才惊道,“那……你娘家怎办?如儿不是要与舅兄做亲的么?只差来下定了。”

    王氏犹豫了下,但想起嫂子看着如兰那副不满意的神情,梗声道:“这不是还没下定么?就不兴我给闺女寻个更好的地儿呀。”

    “齐衡很好么?”作为男人,盛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齐府上空绿油油的颜色。

    王氏压低声音,热切道:“我仔细盘算了,是门好亲。不论那爵位有没有衡哥儿的份儿,他这点儿年纪就有了功名,将来自有前途,又有公府靠着,旱涝保收!还有,襄阳侯无嗣,他那爵位是要给嗣子的,可除了祖产之外襄阳侯这几十年的产业有多厚呀,都已陆续给了郡主了,哦,还有齐大人,盐政那差事有多肥,老爷比我更清楚罢,他当了多少年都检使,那银子还不堆成山了?将来这些,还不是都是衡哥儿的!那日子能差的了?”

    盛紘被王氏满眼逼人的金光给晃傻了,似乎看见无数银子在王氏眼睛里飞,此刻,王氏头脑异常清楚,说的头头是道:“年前齐府出了那么件丢人的事儿,衡哥儿面子上不好过,不好立刻提亲,郡主边私下与我说的。”

    王氏把声音再压低些,神秘道:“郡主说,皇上的身子……就在这两月了,到时候咱们这种人家都得守一年,过个一两年,谁还记得先帝时的污糟事呀!反正如兰还有一年才及笄,咱们可慢慢瞧着呢。”

    盛紘慢慢恢复了精明,细细思索下,道:“这回恩科发榜,圣上迟迟没有殿试,说是等八王爷进京后再行论名,明摆着是把这拨中榜的新秀,留给新皇上用了,没准…衡儿真有些前途,这亲事也未尝不可?…可是,舅兄那儿怎么办?”

    王氏迟疑道:“皇上若……,兄长也是官身,也得守孝,再瞧瞧吧。”

    盛紘想了想,点点头。

    王氏见丈夫首肯自己的打算,愈发得意,又丢了颗重磅炸弹下去:“昨日吃酒,我还遇上了永昌侯夫人呢。”

    盛紘嗯了一声,微打着哈欠靠在床头,散开外衣叫王氏给拾掇,王氏一边收拾衣裳,一边笑嘻嘻道:“梁夫人与我示意,她瞧上咱家明兰了!”

    “什么?!什么时候的事?”盛紘不瞌睡了,一个激灵爬了起来,脑袋又糊涂了,才低吼道,“老太太才走开两个月,你就敢打明丫头主意?她不是定了贺家嘛!”

    “瞧你慌的,难不成我还会坑了明丫头?且听我说。”王氏用力把丈夫按了下去,脸上笑意满盈,道:“实哥儿做满月那日,在亲家府上宴饮,梁夫人一眼就相中了明兰,也不嫌明兰是庶出的,直说女孩儿品貌好。永昌侯梁家,那是什么人家,那哥儿虽是老幺,却也是嫡子,如今正想着要补五成兵马司分副指挥使的缺儿,便是补不上,也在禁卫军里有个七品营卫的差事在。怎么样?这门亲事不委屈了明丫头吧,比贺家强多了!”

    盛紘很想坚持老太太的决定,可想着梁家的根基和势力,又犹豫了。

    王氏瞧着丈夫动摇的脸色,又添上一把柴,道:“你也想想,明丫头生的这样好,配了贺家岂不委屈?若能与齐家梁家做亲,柏哥儿几个将来也有靠呀。”其实最要紧的是,明兰没有同胞兄弟,除了自己儿子,还能依靠什么娘家。

    盛紘被说动了,轻咬着牙,问道:“那后生人品如何?若老太太不愿意,说什么也白搭。”

    王氏知道事已成了一半,便放缓了语气,故作委屈道:“瞧老爷说的,像是我要卖女求荣似的,明丫头这些年在我跟前也乖巧孝顺,兄没友爱,姑嫂和睦,又疼全哥儿,我自是为了她着想的。那后生叫梁晗,人品如何老爷自己去打听吧,免得回头叫人说我的不是。”

    说着嘟起嘴,一脸生气的不说话了,盛紘忙好言相劝,又搂着说了几句耳边话,直说的王氏又见了笑容。

    “这样罢。”王氏把自己的盘算全部亮了出来,“老爷且慢慢打听,也想好了说辞,待老太太回来好劝道;老太太的脾气您是知道的,若是那梁晗人品能过关,想必老太太也不会咬死了贺家。”

    盛紘虽心动梁家亲事,但想起要劝服盛老太太,不免觉得头痛,这些年来他几乎事事顺着老太太,再无半点违抗,这会儿又……他忍不住道:“咱们到京城这么多日子了,就没人瞧上墨兰的?”

    要是梁家相中的是墨兰,那岂不是两全其美,他也不用头痛了。

    王氏正羞羞答答的解着盛紘的腰带,听到这句话,立刻变了脸色,抑制不住冷哼了几声:“老爷!说句您不爱听的,墨丫头好的不学,偏和那位一个样儿,爷儿们兴许喜欢,正头的夫人太太们可最不待见那模样。”

    盛紘这次倒没有反驳,只能叹气。王氏斜看着盛紘的侧脸,心里冷笑,再宠爱的妾室,天长日久,也会爱淡情驰,只有名分和子嗣才是牢靠的,时至今日,这道理她才悟过来。

    可不知为何,痛快过后,心里却一片寂寞。

    作者有话要说:

    偶拼老命了!!

    第68回

    千等万等,全国人民翘首期盼的八王爷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几乎十玉年没见面的老皇帝和八王爷,一见面就父慈子爱的水||乳|交融,没有半点隔阂,老子抖着手臂,慰问儿子在蜀边就藩风霜辛苦,儿子热泪盈眶,连声道父亲日理万机积劳成疾才是真的辛苦,旁边站着一个手足无措徐娘很老完全没有进入状态的李皇后,真是吉祥的一家三口。

    下头一群文武臣工也很配合气氛,各个拿袖子抹着眼泪,感动天朝皇家父子情深,难怪我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诸事都宜,原来是榜样劳!父子相认完毕,老皇帝拉着儿子的手,颤颤巍巍的介绍群臣,来来来,这位是死里逃生的内阁首辅,那位是劳苦高的文渊阁大学士,那边几个是五大阁僚,后头几位是……人名太多,明兰完全全没有记住。

    “父亲,八王爷长的什么样?’如兰心直口快,其实她问的也是在座女眷想知道的。

    盛纮一脸忠君爱国,昂首道:“殿下白然是龙睛凤瞳,文修武德,器宇不凡。

    众女眷深信不疑,下一代国家领导人总是帅一些的好,长柏则偷瞄了老爹一眼,面无表情的保持沉默。其实八王爷长的方头大耳,顶多算端正,据说一代乱世豪杰方袒高皇帝也是一代旷世丑男,其丑陋基因之坚韧,经过几代美女改良至今还未见成效,不过话说回来,一国之君就是要这种长相安全的。

    老皇帝估计是真撑不住了,于是善解人意的钦天监监正立刻算出最近的吉日,着即行册立储君大礼,群臣遂上贺表,早有准备的礼部和太常粟官员大显身手的时刻到来了,吉日当天清晨,天还没亮,盛家父子就摸着黑出了门,到奉天殿参礼,跪了又跪,站起伏倒足足一整天,最后太子接过宝册,到中宫谢过皇后,再拜谒宗庙,祭告祖宗,才算礼成;饶是如此,盛纮还说是因为年前大乱,老皇帝心力

章节目录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yuzhaiwen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yuzhaiwen并收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