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太子交情匪浅,顾皇后仍旧稳坐中宫,由此看来,太子并不是彻底失宠。更何况,圣上十分喜爱太子妃所出的皇长孙,每隔几日就要问几句,因此樊克之也不是十分担心。
二月底时,咸宜县主顺利生下了二房长孙。楚蓁顾不得已然鼓起的肚子,新生儿洗三这天,亲自回了护国公府听涛苑芍药居。
“哎呀,弟妹,你看看他,吐泡泡了,真乖巧!”楚蓁未施粉黛,指甲也未染,进屋时脱去了外衣,又净了手,这才坐在床边,伏在床边,轻轻拢着新生的淳哥儿,怎么看怎么喜欢,想亲又不敢亲,只觉得小人儿可爱极了。
咸宜县主已经收拾过,此时看上去除了累了一些,气色倒是不错。
“姐姐也快六个月的身孕了,别抱他太久,累着身子。”见楚蓁将儿子温柔放在软褥里,仍爱怜地轻轻拉着他的小手,她登时觉得一向老成的楚蓁多了几分孩子气,“姐姐如此喜爱淳哥儿,真是他的福气。这孩子长大后,定然也会十分孝顺姑姑的。”说着,她也伸手摸了摸淳哥儿的小脸蛋,恨不得亲一口。
楚蓁弯了半天腰,真觉得有些累,便撒手靠坐在身旁的软枕上,瞧着咸宜县主不住地笑:“再孝顺也孝顺不过你这亲娘,弟妹就不要吃这些飞醋了!”屋里的人都跟着哄笑起来,咸宜县主刹那红了脸,气笑道:“想不到你竟这样的淘气,等淳哥儿再大一点,恐怕都要笑话你了。”说完,自己也憋不住笑了起来。
身旁的嬷嬷忙过来为她顺气,怕她扯了伤口。楚蓁也不敢过分逗弄,让人端了补血益气的汤来,看着咸宜县主喝了,才好奇道:“我看着今日的宾客可是不少。老太太不是说不让大办吗?怎得来了如此多的人?”
三房的楚祥在书院混日子,娶的陆家姑娘爱清静,是以除了大婚那日,三房竟是没什么人来走动的样子。大房子孙繁茂,他们比不过,可是二房比他们娶妻早不了多少时日,孩子都生了,自己还没个影儿。老太太和三太太心里不自在,明里暗里的不让大办。
咸宜县主边亲自给儿子掖被子,边回道:“四爷的同僚知道他生了儿子,吵着非要来”说着,好似想起什么好笑的事情,她嘴角不自觉翘了起来,“我实在拗不过他,只能让人都请了进来。再有” ,她呼了口气,无奈道,“祖母也来了。”
楚蓁想到安阳长公主的性子,她决定的事情,没人能劝得住。
“说起来,咱们家与恪王一向没什么来往,今儿个恪王妃也来了,着实奇怪得很。”咸宜县主说完看向楚蓁,一双大眼水灵灵的,似是等着楚蓁告诉她缘由。
楚蓁也是一头雾水:“我虽与恪王妃见过几面,但远没有什么交情。”想到恪王与汝南公主关系不错,便猜测可能是汝南公主提了几句,毕竟昭和帝的三位公主中,安阳长公主只与无母的汝南公主有些来往。
姑嫂两人正想着,西番莲纹的门帘被掀起,安阳长公主被下人扶着进了屋。楚蓁忙下床,躬身给长公主行礼。咸宜县主正也要起身,长公主忙紧走几步行至床前,将她摁在床上。“一家人,蓁姐儿不用多礼,赶紧起来。”说着,便转身笑着拉起楚蓁的手,一起坐在丫鬟搬来的矮凳上。
许是因着重外孙洗三,长公主今日穿着深紫金丝宝相花纹褙子,同色的抹额上镶嵌了一颗东珠,瞧着贵气十足。她将孙女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一遍,才又拉着楚蓁的手,不住地赞楚祎:“当初在环翠寺时,我就跟娆姐儿说,楚家这小子定是个好郎君,没想到成亲后,他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知礼重义,体贴入微,在外头也是铮铮男儿,前途无量,令尊教得好啊。”
楚蓁本就敬慕长公主的品性,她又如此夸赞自己的弟弟,更是让人欢喜:“全哥儿再好,也得有长公主慧眼识人不是?还是您眼光好,一眼就为娆妹妹挑了个好夫婿!”长公主听完哈哈笑了起来,伸手点了下楚蓁圆润的鼻头,“你这小滑头,还不是拐着弯的夸自己弟弟!”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咸宜县主刚恢复的脸色又红了。
三人一起逗了会淳哥儿,眼瞧着小小的人打起了呵欠,忙让乳母抱了下去喂奶。咸宜县主这才有时间好好问问恪王妃的事儿:“祖母,恪王妃还在前厅吗?”
长公主年纪大了,坐在矮凳上腰受不住,身边的嬷嬷将她扶到窗前的榻上靠着。楚蓁肚子大了,也不爱坐矮凳,遂也跟着坐上榻,靠在一旁。丫鬟重新上了茶水,倒是难得有了聊天的兴致。
“洗完三就走了,是国公夫人送出门去的。怎么?莫非你想见她?”长公主端起茶润了润喉,这才闲适地答道。
咸宜县主看了楚蓁一眼,想着楚蓁貌似也想知道恪王妃为何而来,便撒起了娇:“祖母,好祖母,见不见的倒是没什么,恪王妃为何会来啊?四爷如今不过是个翰林学士,与恪王也没什么来往啊。”
楚蓁也琢磨不透,只得眼巴巴的望着安阳长公主。
长公主瞧着她俩此刻的表情,跟刚刚饿了要哭的淳哥儿皆有几分相似,不由想笑。她老人家将茶杯放下,无奈道:“具体为何,本宫也不知。女儿家一旦嫁了人,出来走动无非是为了夫家娘家。蓝家从来都是文人清流,蓝大人只奉皇命而行事。恪王妃此举
二月底时,咸宜县主顺利生下了二房长孙。楚蓁顾不得已然鼓起的肚子,新生儿洗三这天,亲自回了护国公府听涛苑芍药居。
“哎呀,弟妹,你看看他,吐泡泡了,真乖巧!”楚蓁未施粉黛,指甲也未染,进屋时脱去了外衣,又净了手,这才坐在床边,伏在床边,轻轻拢着新生的淳哥儿,怎么看怎么喜欢,想亲又不敢亲,只觉得小人儿可爱极了。
咸宜县主已经收拾过,此时看上去除了累了一些,气色倒是不错。
“姐姐也快六个月的身孕了,别抱他太久,累着身子。”见楚蓁将儿子温柔放在软褥里,仍爱怜地轻轻拉着他的小手,她登时觉得一向老成的楚蓁多了几分孩子气,“姐姐如此喜爱淳哥儿,真是他的福气。这孩子长大后,定然也会十分孝顺姑姑的。”说着,她也伸手摸了摸淳哥儿的小脸蛋,恨不得亲一口。
楚蓁弯了半天腰,真觉得有些累,便撒手靠坐在身旁的软枕上,瞧着咸宜县主不住地笑:“再孝顺也孝顺不过你这亲娘,弟妹就不要吃这些飞醋了!”屋里的人都跟着哄笑起来,咸宜县主刹那红了脸,气笑道:“想不到你竟这样的淘气,等淳哥儿再大一点,恐怕都要笑话你了。”说完,自己也憋不住笑了起来。
身旁的嬷嬷忙过来为她顺气,怕她扯了伤口。楚蓁也不敢过分逗弄,让人端了补血益气的汤来,看着咸宜县主喝了,才好奇道:“我看着今日的宾客可是不少。老太太不是说不让大办吗?怎得来了如此多的人?”
三房的楚祥在书院混日子,娶的陆家姑娘爱清静,是以除了大婚那日,三房竟是没什么人来走动的样子。大房子孙繁茂,他们比不过,可是二房比他们娶妻早不了多少时日,孩子都生了,自己还没个影儿。老太太和三太太心里不自在,明里暗里的不让大办。
咸宜县主边亲自给儿子掖被子,边回道:“四爷的同僚知道他生了儿子,吵着非要来”说着,好似想起什么好笑的事情,她嘴角不自觉翘了起来,“我实在拗不过他,只能让人都请了进来。再有” ,她呼了口气,无奈道,“祖母也来了。”
楚蓁想到安阳长公主的性子,她决定的事情,没人能劝得住。
“说起来,咱们家与恪王一向没什么来往,今儿个恪王妃也来了,着实奇怪得很。”咸宜县主说完看向楚蓁,一双大眼水灵灵的,似是等着楚蓁告诉她缘由。
楚蓁也是一头雾水:“我虽与恪王妃见过几面,但远没有什么交情。”想到恪王与汝南公主关系不错,便猜测可能是汝南公主提了几句,毕竟昭和帝的三位公主中,安阳长公主只与无母的汝南公主有些来往。
姑嫂两人正想着,西番莲纹的门帘被掀起,安阳长公主被下人扶着进了屋。楚蓁忙下床,躬身给长公主行礼。咸宜县主正也要起身,长公主忙紧走几步行至床前,将她摁在床上。“一家人,蓁姐儿不用多礼,赶紧起来。”说着,便转身笑着拉起楚蓁的手,一起坐在丫鬟搬来的矮凳上。
许是因着重外孙洗三,长公主今日穿着深紫金丝宝相花纹褙子,同色的抹额上镶嵌了一颗东珠,瞧着贵气十足。她将孙女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一遍,才又拉着楚蓁的手,不住地赞楚祎:“当初在环翠寺时,我就跟娆姐儿说,楚家这小子定是个好郎君,没想到成亲后,他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知礼重义,体贴入微,在外头也是铮铮男儿,前途无量,令尊教得好啊。”
楚蓁本就敬慕长公主的品性,她又如此夸赞自己的弟弟,更是让人欢喜:“全哥儿再好,也得有长公主慧眼识人不是?还是您眼光好,一眼就为娆妹妹挑了个好夫婿!”长公主听完哈哈笑了起来,伸手点了下楚蓁圆润的鼻头,“你这小滑头,还不是拐着弯的夸自己弟弟!”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咸宜县主刚恢复的脸色又红了。
三人一起逗了会淳哥儿,眼瞧着小小的人打起了呵欠,忙让乳母抱了下去喂奶。咸宜县主这才有时间好好问问恪王妃的事儿:“祖母,恪王妃还在前厅吗?”
长公主年纪大了,坐在矮凳上腰受不住,身边的嬷嬷将她扶到窗前的榻上靠着。楚蓁肚子大了,也不爱坐矮凳,遂也跟着坐上榻,靠在一旁。丫鬟重新上了茶水,倒是难得有了聊天的兴致。
“洗完三就走了,是国公夫人送出门去的。怎么?莫非你想见她?”长公主端起茶润了润喉,这才闲适地答道。
咸宜县主看了楚蓁一眼,想着楚蓁貌似也想知道恪王妃为何而来,便撒起了娇:“祖母,好祖母,见不见的倒是没什么,恪王妃为何会来啊?四爷如今不过是个翰林学士,与恪王也没什么来往啊。”
楚蓁也琢磨不透,只得眼巴巴的望着安阳长公主。
长公主瞧着她俩此刻的表情,跟刚刚饿了要哭的淳哥儿皆有几分相似,不由想笑。她老人家将茶杯放下,无奈道:“具体为何,本宫也不知。女儿家一旦嫁了人,出来走动无非是为了夫家娘家。蓝家从来都是文人清流,蓝大人只奉皇命而行事。恪王妃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