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上坡,温文尔雅的姜先生都会背着女朋友咬牙蹬车,单用背影营造出静泊淡然的气质。

    每逢下坡,庄小姐都笑意冁然,到后面甚至松开姜池的腰,伸手拥抱山风。

    越过又一个坡顶,庄曼侬终于见到那片挨着山脚的湖,比逍城郊外的落云湖还小,湖泊边的树木全然成了彩虹的上半段,红橙黄绿,没有一点常绿阔叶林的气质。

    或者,这是片落叶阔叶林?

    来不及想,姜池便蹬着自行车往湖边去,这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快,耳畔呼呼的风将她脑袋里的弦绷紧,她从高远的地方望向漾着蓝天白云的湖里看,渐渐壮胆松开手。

    秋天的树约莫是觉察到人的到来,转醒揉了揉眼睛,不小心揉下的几片树叶顺风落下,飘到自行车旁由庄曼侬抓住。

    她转着红叶叶蒂,不由自主地喃喃句:“你好啊……”

    “嗯?”树上的麻雀叽喳着,风也闹着,姜池没太听清楚。

    “你没听见?”她声音大点。

    “嗯,刚才那句。”

    反正也不是说给你的。

    她嘀咕句,似乎琢磨出什么好玩儿的,夹住那片红叶,伸手捂住他耳朵:“现在呐,听得见么?”

    “听不见。”

    “……”她变本加厉,不再捂他耳朵,而是两根食指托起姜池的耳垂堵他耳朵。

    “还听得见么?”

    回答她的是一阵山林的声音,她保持着这种奇怪的姿势,动了动唇,却什么也没说地将脸贴到姜池的毛衣上,也不知是毛衣还是他人,带得她脸庞也暖洋洋的。

    等自行车缓慢停在湖畔,她才笑吟吟松手。

    姜池斜靠好车,把挂在车上的篮子取下来,铺了张极大的餐布在湖畔枫树下。

    坐下前她跟姜池在湖畔洗了洗手,深秋的湖水冻得她笑意都浅几分,不过质量不变。

    她盘腿坐在餐布上搓手手,姜池取出个粉色保温杯交给她,自己则喝起来矿泉水来。

    载着她骑了这许久,想来也是累的,她看他喝得起劲,托着脸颊欣赏他侧脸。

    “你刚才听见了么?”她明知故问。

    姜池拧上瓶盖,偏转过头认真道:“嗯,听见了。”

    可她压根就没开口,他能听到什么?

    想不到他也是个会骗人的……她撇撇嘴,蚊呐般的声音咕哝:“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你说什么?”姜池不免被这古怪的话气笑。

    她别过头,莫名别扭。

    姜池轻笑声,低眼看见她攥着红叶的手,一根指头轻戳上去:“我真的听见了,不骗人。”

    庄曼侬转回头,虚心请教他:“你听见什么了?”

    “你说,你比我聪明。”

    “嗯?然后呢?”她不知道姜池要翻什么花样。

    姜池替她剥了颗橘子,放目看对岸的树:“然后你说……树不需要向四季表白,只需要顺其自然地开出朵花,或者解下片叶子就足矣。”

    就像,她也不需要向他盟誓,只需要顺其自然地将脸贴在他背上,他就能听见那声动听的情话。

    比无数声“我喜欢你”都要动听,可不是比他聪明?

    ……

    他真的“听”见了。她本以为,这种感觉只能是长在自己身上的,只有自己清楚它是如何浮现出来的。

    她眨两下眼,眼底的流光和湖面反射的阳光一样潋滟,吃掉剩下几瓣橘子:“你该去写诗的。”

    关于诗人的特殊才能问题,姜池显然不差,多敏感呀。

    姜池顾自笑,在一阵风经过后拣起另一片红叶:“不行,我太爱用感叹号了。”

    “……”她好笑地瞥他,“你对感叹号是有什么误解么?用一个给我瞧瞧呢?”

    他沉吟会儿,把他手上的红叶送到她眼底,淡淡吐出个带着感叹色彩的字:“看!”

    Chapter 46

    往后几天的钓矶生活,两人大多数时候都陪在姜老先生身边,要么趁阳光好坐在木椽底下敲敲棋子,要么就拿着钓竿到湖畔钓鱼……

    有了那日姜老先生亲授的钓鱼箴言,庄曼侬在垂钓四十分钟未果后利落地把全部的鱼饵投进湖里,只见湖面上跳出一条又一条的鱼来。

    果然算是卖了个情面,可是哪有姜池他们钓得欢快?

    后来,是姜池堆笑招她过去,长臂越过她肩头来了场手把手教学才钓起两条,不过那个姿势让她觉得自己看起来像哈哈。

    那天钓的鱼足够他们吃到回逍城那天,但总不能天天吃,于是当天傍晚姜池就提着几条肥鱼送到三两位邻居家。

    隔壁那户人家住着位姓邱的阿姨,为人热情,正是那位早先替姜池打点过木屋房间的阿姨,她的丈夫在镇里的小学当老师,曾经教过姜池,也是姜老先生的书迷。

    夫妻俩对打小住在这里的姜池是好得不能再好,自

章节目录

葵花籽换来的木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樱桃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樱桃煎并收藏葵花籽换来的木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