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46部分阅读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作者:rouwenwu
“我先过去和敏慧说说话儿。”童若瑶从正屋出来,就听到敏慧哄晴儿的话隐隐约约传来。
晴儿闹脾气不肯回去,敏慧收拾这些日子穿戴的衣物,刚折叠好就被晴儿弄乱,多说几句,说重了,她眼眶一红就哭起来。
童若瑶进去时,敏慧正板着脸低声训斥她,晴儿眼眶绯红,白净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泪花,着实心疼。童若瑶走过去一把抱住晴儿,安慰道:“晴儿乖乖听娘的话,若是回去了奶奶和爹爹对晴儿娘不好,就过来给表舅妈说。”
敏慧叹口气,“都是我宠着她,才让她爱闹脾气。”
晴儿听了童若瑶的话,已经慢慢止住泪,又听见敏慧如此说,倔强地翘着小嘴儿道:“晴儿不是闹脾气,晴儿不喜欢爹爹,也不喜欢奶奶。”
“再说这话,小心我打你!”敏慧作势就扬起手掌。
晴儿忙躲进童若瑶怀里,敏慧看着可气又可恨,童若瑶知道她对邱年生没有死心,心里总是还存在一个希望,所以邱年生的转变最高兴的就是她。童若瑶看了看床上摊开的包袱和散落的衣物,“怎么这么急,好歹吃了年饭再走。”
敏慧见晴儿不闹了,便又去收拾,一边笑道:“是该回去了,否则我就不占理了。再说,年生肯做事,家里就剩下婆婆和小梅,小梅还得带望哥儿,总不能我在这里闲着,让婆婆在家受累。”
童若瑶不免冷哼一声,“你处处为他们着想,他们可曾好好待你?”
“这以后总会比之前好,否则,我还能怎么样?”敏慧欣喜,或许也无奈。
童若瑶忍不住想到自己,与婆婆吕氏面上虽和和气气,到底心不知隔了多少层。敏慧那里有个小梅,自己身边有个秀珠。可邱年生和顾廷煊却根本无法比较,至少目前顾廷煊的心都在自己身上,而秀珠也不会有小梅那样结果。
敏慧三两下就把衣物收拾妥当,晴儿知道再怎么闹下去势必都是要回家了,也不哭不闹,就闷闷地不说话。童若瑶吩咐小玉预备一些缎面、茶叶等物品,又给晴儿一荷包金锞子,朝她笑道:“以后想我们了,就叫你娘用金锞子换做银钱,然后雇车来找我们,所以,这个你可要收好了,别叫其他人拿去了。”
晴儿用力地点点头,将荷包藏进衣裳里头,又紧紧拽着童若瑶衣角不肯松手。敏慧不禁道:“以后又不是不能来了。”
“这也说不定,爹爹总是带着咱们搬家,万一又搬家,晴儿就找不到路了。”晴儿人小鬼大地叹口气,十分郁闷。
敏慧讪讪一笑,迎上童若瑶担忧的目光,笑道:“如今就剩下上京还有亲戚肯相助一二,再搬家也是回到原籍。”
童若瑶知道劝不住她,何况又是她的家事,只能从旁敲打一二,遂不再多说。
老夫人那边得知敏慧母女要走,也叫人预备了些东西送来,黄氏忙着应酬王夫人打发来的人之余,叫吴妈妈送了两匹面料。
吕氏留邱婆子吃了午饭再走,邱婆子婉言谢绝,十分坚持上午就回去,说下午走地气重,比上午还热,怕热着晴儿和敏慧。若是晚一些,天黑了城外的路又不好走,如此这般,吕氏只得作罢,依依不舍与敏慧、晴儿道别,叫童若瑶亲自将他们一家送到垂花门前,目送马车从角门出了顾家宅子,才返回来禀报吕氏。
吕氏还没从离别中缓过神,只觉屋里愈发安静的渗人。禁不住朝范妈妈叹道:“她们一个个的都走了,我身边愈发清静。”
范妈妈温声安慰道:“奴婢总还陪在夫人身边,再说还有二爷和二奶奶、九爷呢!”
吕氏叹口气没说话,见童若瑶进来,即刻打起精神,琢磨着道:“等廷煊回来,你问问他,咱们家外面的铺子缺不缺人手。我琢磨着年生反正已经出来做事,去别的地方,倒不如留在亲戚家的铺子里头,都是自己人,用着也放心。”
用邱年生才叫人不放心呢,童若瑶没说出这话来,兴许是因为对邱年生的第一印象不好,所以才会不喜他,可吕氏说出这话,童若瑶也只有点头,毕竟自己和敏慧相处这些日子,情谊渐生,彼此也是交过心的。倘若邱年生真的变好了,敏慧这些年吃的苦头也算值了。
可吕氏不直接给顾廷煊说,偏偏和自己说,倘若外面的铺子不需要人,吕氏会不会觉得是自己不肯说话?
想到这里,童若瑶禁不住抬头看了吕氏一眼,她眉间带愁,目光温和而慈祥,说话声从来都是软软的。可自己却
“上京的铺子只有几间,掌柜的也都是原来的旧人,这次咱们家出了事,大伙都没有离开,仍旧留在咱们家里,前些日子,也亏得有他们忠心不二地协助,咱们家外面的铺子才能这么快就又开门营业。所以,即便表妹夫来了,只怕也做不了掌柜的。”还是事先说清楚才好,免得到时候安排的不好,反过来怨自己。
吕氏点着头,“我知道,你问问廷煊,若是有合适的,就通知他,若是一时没有,等等也成。”
这样就好办了,总要留些时间观察邱年生是不是真的对敏慧好起来,否则实在不值得去帮他。
吕氏似是想到了什么,又道:“你不是也要学着打理铺子么?”
童若瑶刚刚松了口气,听吕氏这样一问,心又提上来,只不表现出来,微笑道:“也算不上打理,铺子里都有掌柜的,二婶子如此,也是想我年纪小,能学着一些本领,所以才说打理铺子的话。也只是在后面出出主意,或熟悉熟悉账本一类。儿媳也想学学,有时候廷煊晚上看账本看到深夜,倘若儿媳能略知一二,倒可替他分担分担。”
提到顾廷煊,吕氏笑容略多一些,目光也更温和,笑眯眯道:“难为你有这样的心,也好,能替廷煊分担分担,他回到家里,就能清闲一些。”
童若瑶微微一笑,“儿媳也不想廷煊每时每刻都那么劳累,纵然是男人,也不是铁打的。”
吕氏没再提这话,童若瑶总是彻底松了口气。闲聊一会子,快到午时,吕氏吩咐范妈妈去厨房通知厨娘,今儿中午童若瑶两口子和顾炎,仍旧在这边吃饭。
范妈妈一走,屋里就剩下童若瑶和吕氏两人,婆媳相对而坐,童若瑶见吕氏茶杯空了,便起身给她重新倒了一杯,送过来时,吕氏打量她几眼,忽而问道:“你小日子可准确?”
虽然问话的是婆婆,也同样是女人,可童若瑶心里明白她有别的意思,不禁红了脸,点点头道:“一直都十分准确,每月中旬,前后三四天就完了。”
吕氏掐指一算,“便是这两日了,今儿可来了?”
童若瑶摇摇头,应该差不多便是今天和明天。
吕氏一副说体己话的模样,拉着童若瑶的手,闻声细语地叮嘱道:“如此,小日子来的时候,你可要注意些,廷煊是男人,难免有些不知道节制。咱们女人也要学着保养自个儿的身子,若是信期期间行了房事,可是要落下病根的。”
童若瑶只觉脸颊火辣辣的,这些常识她哪里会不知道,顾廷煊回来后确实有些不过童若瑶也尽量把自己的疲倦掩饰下去,难道还是那样明显?何况,昨儿晚上喝了酒,顾廷煊并没有
将绯红的脸低低垂下,点点下巴道:“谢母亲教诲,儿媳记下了。”
吕氏暖暖一笑,接住茶杯,让童若瑶去对面椅子上坐下,吃了一口茶,看着童若瑶又问道:“小日子是什么岁数开始的?”
童若瑶在心里叹口气,吕氏是没完没了了,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十三岁才有了小日子。”如今就要十七岁,算得上是比较正常的发育年纪。
吕氏笑容更甚,似是放了心,“这样很好,也能孕育孩子了。”
这是吕氏第一次直白地表达出她渴望抱孙子的想法,童若瑶暗自吐口气,若一时半会儿怀不上,吕氏会如何?
正说着话儿,就听到顾炎爽朗的笑声,眨眼的功夫,顾廷煊和顾炎一前一后进了屋。
在门外候着的小玉跟着进来端茶倒水,两人朝吕氏行了礼,吕氏忙叫他们两人坐下,关怀地责备道:“外面这样热,什么要紧的事儿非要大热天儿往外面跑?”
顾炎抹一把汗水,十分羡煞对面顾廷煊手里多出来的擦汗水的手绢子,笑着回了吕氏的话,“也没要紧的事儿,不过是铺子重新开张,琐事较多。”
说完,恰好小玉把他的茶水送到,他便低声向小玉讨要一张手绢擦汗。小玉白了他一眼,转身去外面找丫头拿了一张布巾进来。
“奴婢去厨房备些热水过来,二爷和九爷还是洗把脸吧。”
吕氏忍不住多看了小玉一眼,笑眯眯赞赏道:“到底是个细心的丫头。”
顾炎即刻就接了吕氏的话,笑道:“小玉姑娘是细心,可义母绝对不知道,这丫头脾气火爆着呢,我都怕她。”
吕氏十分惊愕似地,疑惑重重地道:“不像啊,面相温和”没说完,目光落地顾炎身上,“你不会故意挤兑她吧?”
小玉被他们两人说的红了脸,暗暗瞪了顾炎一眼,朝吕氏道:“夫人明鉴,奴婢也不知何时开罪了九爷,九爷总是瞧着奴婢总是不顺眼。”
一向稳重的小玉突然当众这样说?童若瑶微微蹙眉,禁不住细细打量顾炎和小玉几眼,小玉虽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瞄准了顾炎。顾炎仍旧嬉皮笑脸的,目光毫无回避地紧紧锁定小玉,笑道:“义母别听她浑说,我怕她还来不及呢,她哪里能得罪我,我还琢磨着许是我不小心得罪了她,她才看我不顺眼呢!”
话虽是对吕氏说的,视线却不曾从小玉身上离开。
小玉模样清秀偏上,今儿穿着浅蓝色素色衣裳,和湖色襦裙,身形比自己略高一点儿,虽没有娇小玲珑之感,但也婀娜多姿。又是如花含苞一样的年纪,确实十分动人。
而他们这样与吕氏说话,当局者大概感觉不深,可作为旁观者的童若瑶,确实觉得他们像在打情骂俏。
吕氏笑了笑,朝小玉道:“先去预备热水吧。”
小玉才意识到刚才的话有些逾越,忙福福身请罪,窘迫地道:“奴婢失言,望夫人、九爷恕罪。”
吕氏笑了笑示意不碍事,顾炎意兴阑珊,未免觉得有些没意思,只是见小玉一张脸绯红,也不好继续说什么。
待小玉领着另外一个丫头将热水送来,顾廷煊和顾炎洗了脸,范妈妈便进来禀报,午饭备好了。吕氏让范妈妈把秀珠叫来一起吃,秀珠心不在焉,匆匆吃完了就去旁边椅子上坐着。顾廷煊见童若瑶放下碗筷,便也跟着放下碗筷,说要回去换身衣裳。童若瑶自然要回去服侍,也就跟着顾廷煊一道向吕氏告退。
从百寿堂出来,顾廷煊突然开口问道:“咱们院子里连厨娘也没有么?”
童若瑶愣住,仰头看着顾廷煊,只听得他道:“不想见的人,何苦强撑着去见?晚上我给母亲说,中午就在各自屋里吃饭吧。顾炎要过来陪母亲,他过来便是。”
童若瑶只觉心里十分感动,顾廷煊竟然看出了自己不想见到秀珠的心思,作为儿媳妇的自己,有些话自然不能和婆婆吕氏说,有些不满和不喜欢也不能太过明显地在吕氏跟前显露出来。而这样的顾廷煊如何叫自己不喜?
童若瑶抿嘴笑起来,紧紧抓着顾廷煊宽大的手掌,道:“我是不想见到她,可你”
还没说完,就被顾廷煊打断,“她是顾炎的亲妹妹。”
是顾炎的妹妹,所以才由着吕氏宠她至今。童若瑶也明白,对待秀珠不能像对待红袖那样,顾炎可能不喜欢秀珠是真的,可血浓于水的兄妹亲情是断不了的。伤了秀珠,难免不会伤了顾廷煊和顾炎之间的兄弟情义。反过来想,秀珠可不就是看清楚这一点儿,才从一开始,就摆出高姿态。
童若瑶赌气道:“她是顾炎的妹妹,和你可没半点儿关系。”
“那又如何?她终究是顾炎的妹妹。”
“若她不是顾炎的妹妹呢?”童若瑶飞快问了一句,见顾廷煊久久不回答,心里不觉有些慌起来,还有一丝酸涩。许是现在太过感到,所以就怕失去的心思在作祟,这个问题实在不该问。
童若瑶垂下头,暗暗懊悔,冷不防突然悬空,阳光不在,却已经到了青松院的正屋。刚看清楚周围的环境,就听得顾廷煊暗恼不已地质问:“瑶儿愿意相信别人,却不愿意信我么?”
迎上那双炙热绯红的带着怒意的眸子,童若瑶只觉心头“咚咚” 地跳,几乎不敢直视他。不是不愿意相信他,而是身在这样的时代,很多事由不得他也由不得她。可若是他愿意和自己拼得一争,也是不错的。
“没有不相信你,我不过随口一问罢了。莫非你要当真了?”从被动很快就转变为主动,童若瑶板着脸,淡淡道:“还是那句话,你若有心,我必然会成全就是。”后面又抢在顾廷煊前头赶紧补上一句:“你这样急巴巴的模样,可不是心虚了?若是真没什么,你干嘛要心虚?”
顾廷煊气得胸膛起起伏伏,第一次觉得小妻子拥有一张伶牙俐齿地嘴,说的他现在里外不是人。气恼地将她放在榻上,直接用行动宣誓自己的清白。一开始就缠绵地深深吻住她高高翘起的嘴巴,丝毫不给她再度开口说话的机会。
风卷起帘子,似是要遮掩住屋里令人脸红心跳的缠绵画面,而顾廷煊的手也渐渐开始不老实,亲吻似是已经无法表达自己,而需要更深一步的动作
童若瑶早已双颊绯红,逮着能呼吸的机会,大口地喘着气,光天化日的,她只有求饶,“一会儿还要去二婶子哪里呢。”
顾廷煊闻言顿住,生生将体内的火气压制下去,看着她尖细的下巴,叹口气,翻身坐起来的同时,把童若瑶也抱起来放在腿上。
“今儿就饶了瑶儿一次,倘或还有下次,你看我”
沙哑至极的嗓音实在达不到威胁的效果,童若瑶理了理有些凌乱的衣裳,忍不住笑起来,心里羞得无地自容,低声道:“大不了白天的时候,我不惹你就是了。”
顾廷煊一口气没提上来,紧了紧拳头,大有拿小妻子无可奈何似地,咬了她嫩白的颈子一口,道:“果然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童若瑶痒得“咯咯”笑起来,“只要你说话算话,我干嘛要惹你?”
顾廷煊又咬了一口,稍稍用力,立刻留下了一个粉红的牙齿印。如果不惹,岂不是自己的损失?心里如此想,却也正色地道:“人生在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漫漫光阴,才是最佳铁证。”
“我还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呢!”
童若瑶第一次自己梳复杂的妇人头饰,顾廷煊慵懒地歪在榻上,瞧着她那笨手笨脚的模样,终究没忍住,走过来一把夺了桃木梳子。
童若瑶十分好奇,“你会梳女人复杂的头饰?”
顾廷煊冷静沉着,一副运筹帷幄,十分笃定的模样,结果,把童若瑶好容易梳好的简单发饰也弄乱了。童若瑶看他那挫败样,安慰道:“没什么的,我身为女人也梳不好,何况你是男人。还是叫小玉进来梳吧。”
顾廷煊泄气地放下梳子,十分的不甘心,还是点点头出去了。没一会儿小玉和香雪笑盈盈进来,还端来了刚刚从井里捞起来的时令鲜果。
童若瑶一边啃着汁多肉脆的果子,一边听香雪说话。
“二奶奶叫我打听的事儿,我已经打听到了一些,今儿秦家王夫人打发人来,好像是为了什么亲事,听二夫人屋里小丫头巧儿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香雪抬头看了童若瑶一眼,见她只是留心听着,便接着道:“不过,是让咱们府上五小姐去做妾。”
之前黄氏巴结着想利用顾廷雅去结秦家这门亲,现在反过来倒是秦家要结这门亲。不过,黄氏和郝氏实则已经闹翻,这门亲对黄氏起不了什么作用,她未必会为了讨不到好处的事儿让老夫人不喜欢她。
童若瑶微微一笑,“没什么,上面还有老夫人压着,二夫人也不敢胡来。”
香雪蹙着眉道:“这也未必,上次三夫人不是同意了么?”
郝氏是想利用这事儿挑明了告诉老夫人,二房黄氏已经容不下他们一家,所以才将顾廷雅牵扯出来,顾廷雅又亲口答应了。不过后来这事儿便一直没有提起,黄氏也不再主动与王夫人来往。
“已非当初,同意了又能怎样?”总不能真的把好端端的嫡出女儿送去做别人家的妾吧,顾家即便是商贾,身份比不得那些权贵之家,也没得这样作践自家的女儿。郝氏虽对顾廷雅淡淡的,看不出什么深厚的母女情分,可郝氏却因为此事对大房不满,可见心里还是疼爱顾廷雅,毕竟是她肚子里生出来的女儿。
只是,秦家怎么突然又要结这门亲?当初顾家出事,黄氏去了两趟秦家,皆没见到王夫人,第二次为了等王夫人回来,结果中了暑热,要离开时却见其他夫人从秦家出来,还是王夫人身边得力的婆子送出来的,可见王夫人根本就在家,而是故意推脱不肯见黄氏。因此,黄氏气得不轻,便不再与王夫人来往。
童若瑶让小玉陪着,一路走到富贵堂。彼时太阳偏西,富贵堂院子被金灿灿的阳光一照,愈发显得富丽堂皇。院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更是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
看着那些花儿草儿,童若瑶想起守寡的大少奶奶,进顾家的门已经将近半年,却还没见过大少奶奶一面,偶然也是听顾廷雯和顾廷茜提起。不过看着这些花花草草,童若瑶总觉得大少奶奶应该才是真正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品。
珍珠从回廊另一头走来,瞧见童若瑶,忙迎上来见礼,笑道:“方才二夫人还念着二奶奶只怕是要过来了,所以特意吩咐奴婢去做了冰镇梅子汤呢!”
随着她说话声,一股香甜的梅子味道已经钻入鼻息,童若瑶笑道:“让二婶子费心,真折煞我了。”
里头黄氏听到说话声,便叫珍珠请童若瑶进去。一时进了屋,一阵浓郁的香味儿立马将梅子香甜的味道掩饰了去,童若瑶忍不住道:“好香啊!”
黄氏坐在榻上,身边摆了一张榻桌,桌上放满了金银首饰,还有翡翠珍珠一类的,因为堆在一起,瞧着就特别多。
童若瑶在她对面榻上坐下,笑道:“二婶子这里就是收拾的比侄儿媳妇好,可见心思巧妙,侄儿媳妇实在自愧不如。”
黄氏洋洋得意,笑道:“可不是,若说别的本事估计没有,不过收拾屋子这样的事儿,我倒是拿手的。当初你和廷煊成亲的新房,大嫂子要亲自收拾,要不我定然收拾的比我这里还漂亮。”
寒暄一回,童若瑶吃了一碗冰镇梅子汤,黄氏就叫珍珠去把什么单子拿出来,朝童若瑶道:“这上面罗列的是以前老夫人跟前的大丫头,老夫人亲自打发她嫁人时的嫁妆单子,眼下顾炎回来,秀珠的事儿也快了,老夫人说过要你帮着大嫂打理,所以特意叫你来,拿给你看,免得到时候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该预备些什么。不是婶子看不起侄儿媳妇,你可别多心。”
童若瑶匆匆看一眼,听黄氏如此,忙真诚地道:“婶子思虑周全,是为我好,我明白,又怎么会多心?”
黄氏笑了笑,要童若瑶细细看看,若是记不住就拿纸笔抄一份儿,“指不定以后还有这样的特例,所以婶子也要留一份,都比照着这个来,也不亏待了谁,才显得公道。”
童若瑶点点头,可秀珠并非只是大丫头身份,她如今是吕氏的养女,而这单子上的东西,如果用现在的物价计算,抛开了最多不过五十两银子。对于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大丫头而言,五十两已经不少,可秀珠现在每个月领的钱不可能是二两银子。
黄氏看童若瑶蹙眉,已知她心中所想,道:“这单子是在老夫人那里找来的。”
也就是说,老夫人知道并且同意。如果童若瑶觉得不妥,就自己用自己的钱贴上,或者找老夫人说去。
黄氏还真会给人出题,童若瑶怎么可能如此好心,为了老夫人已经点了头的事儿去找老夫人?拿出自己的银子那更不可能,要给秀珠,还不如给小玉呢!可若是置办的太寒碜,只怕吕氏那里过不去。
童若瑶仰头笑道:“我记性不好,只怕是要写下来才行。”
黄氏立刻叫珍珠去书房拿笔墨纸砚过来,她自己将桌上的首饰胡乱收起,冷笑一声,朝童若瑶道:“以为咱们家会缺这些东西,巴巴的打发人送来,想想既然有心送来,哪里能不收的,还想着让侄儿媳妇挑几件喜欢的拿去戴,可我都看不上的,侄儿媳妇怎么看得上,不如赏给她们丫头算了。”
王夫人竟然还送来了东西?童若瑶将惊愕掩饰住,笑道:“二婶子见多识广,确实没多少东西是没见过的。”
黄氏就爱听奉承话,童若瑶如此一说,她便叫跟来的小玉去选几件喜欢的,嘴里还道:“喜欢什么就拿什么,甭跟我客气。还有香雪丫头的,她没来,你也替她选几件吧。”
小玉扭头看童若瑶,童若瑶道:“虽不算是好东西,做工倒是漂亮,不如给她们姊妹的玩玩新鲜。”如果香雪说的话是真的,这些东西该是顾廷雅的吧,可顾廷雅收下也不好。
黄氏道:“昨儿才吩咐了人去给她们三姊妹的各打一套首饰,这些就赏给丫头们。”
童若瑶没坚持劝,小玉才凑过去选了两件,黄氏直说叫她多拿几样,童若瑶笑道:“二婶子别宠坏了她,否则她以后就经常往二婶子这里来,不想留在我身边了。”
小玉也感激道:“夫人这里还有珍珠姐姐呢,老夫人屋里还有香珠姐姐”
黄氏十分欣赏小玉似地,笑道:“真是体贴的丫头,也难怪侄儿媳妇走到哪里总是带着她。也罢,一会子叫珍珠给给各屋里的丫头都送去一两件去,这样谁也不会落下。”
珍珠把纸笔拿来,童若瑶仿着原稿上的字迹,慢慢临摹下来。黄氏瞧着,惊呼道:“没想到侄儿媳妇的字迹也是这样的?”
原稿字迹应该也是女人写的,不过有些凌乱,并非十分工整,童若瑶的字还算写的好吧,用童老爹的话,柔中带刚,而她最擅长的便是临摹别人的字迹,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若是不仔细看的话。
童若瑶不好意思地一笑道:“让婶子见笑。”
“哪里,到底是读书人家养出来的女儿,就是和我养出来的不一样,六丫头和七丫头也只能认得几个字,若论写字,还不及侄儿媳妇十分之一呢!老夫人一手字也写的极好,故而喜欢读书的女孩儿,偏六丫头和七丫头在这事儿上不用心。”
童若瑶谦虚道:“她们年纪尚小,再说,咱们又不用去考状元,认不认得字也无关紧要。”
黄氏不识字,这话也算说的妥当。
从富贵堂出来,童若瑶只觉得自己手里手里拿着的不是一张纸,而是烫手山芋。递给小玉叫她收着,好在黄氏说现在秀珠的事儿没有定下,给她预备嫁妆的银子就等事儿定下之后再给童若瑶送来。
轻呼一口气,势必要把这烫手山芋丢给别人才好,最好还是黄氏,谁也没得说。
小玉道:“专程叫二奶奶过来一趟,就为了这事儿。二奶奶,你说二夫人是不是成心的?”
“倒没什么,她早些要我知道,我才有时间想法子不是?”
“我倒觉得,二夫人是专门让二奶奶和大夫人心里不痛快。”小玉虽不认识几个字,可那嫁妆单子上罗列的东西并不多,端看童若瑶的脸色也能猜着一二。小玉叹道:“大夫人疼爱秀珠有目共睹,她除了二爷又没有其他子女”
童若瑶无奈一笑,不是这样,自己干嘛想着把这烫手山芋丢给别人?
晚上去吕氏屋里吃饭,顾廷煊果然说了以后中午就不来百寿堂吃饭,连个理由也懒得想,直言不讳地流露出不喜来。吕氏脸色变了变,立刻收起,温婉而慈爱地道:“如今那边的小厨房也能开火,天气热,跑来跑去也担心你们热出病来。”
童若瑶见她眼底一抹落寞,不觉叹口气,话虽然是顾廷煊说的,可仍旧觉得自己似乎做的有些过分。只是察觉到身后一道逼人的目光,童若瑶随即把这些想法抛开。
106:凶神恶煞的远客
小玉将在黄氏屋里选的两样首饰拿出来,叫香雪选一件喜欢的,香雪惊讶不已,口不择言呼道:“二夫人怎么突然变得这样大方?”
昨儿童若瑶是顺着黄氏的话,才说王夫人打发人送来的东西不算好,其实这些首饰,无论做工还是材质,虽算不得稀有,但绝对不是黄氏说的那般不堪。小玉机智,不用童若瑶指点也只选了两件不怎么起眼的赤银点翠簪子,模样大体相同,都是简易的花朵形象。
香雪一手拿一只,细细端详片刻,很是自在随意的笑道:“模样都极是漂亮,不过更喜欢这一只。”
将着手的举起来叫小玉看,小玉笑道:“若是喜欢,两件就那去吧,我也不喜欢这些。”遂将簪子怎么来的,也说给香雪听。
香雪听完,未免有些悻悻然,叹口气把簪子放下,道:“看来也是不能拿出来的戴的,如此还不如让小玉姐姐收着。”
她倒是反应极快,童若瑶赞赏的朝她一笑,这簪子当然不能拿出来戴,王夫人有结亲的想法,故而才送了这些东西来,顾廷雅自然不能收,而且黄氏也不能收,黄氏心里不是不明白这个理儿,可偏偏还是收了。
她收了自然不会退回去,打赏给丫头虽驳了王夫人的脸面,可总比给顾廷雅她们姊妹的好,若是顾廷雅拿去又戴在头上,便是默许了这门亲事。
童若瑶把妆奁簪子拿出来,道:“我赏你们一人一件首饰,也免得你们背着我说我吝啬。”
香雪立刻又欢喜起来,拉着小玉过来选首饰。许是童若瑶自己以前从来没注意过,不知不觉她的妆奁簪子竟然已经装的满满的,而这还只是其中一只簪子,有些不经常戴的,让小玉收起来了。
香雪选了一只简单的赤银簪子,小玉犹豫了许久,最后拿了一对童若瑶用不上的耳环。香雪见状,忙把簪子放下,也找了一对耳环,笑道:“白搁着反而要失了光彩,我和小玉姐姐帮二奶奶带着保持原有的亮度吧。”
童若瑶莞尔一笑,笑骂道:“你个小蹄子拿了我的东西,反而说是帮了我。”
香雪一本正经的道:“我说的实在话嘛,二奶奶从来不戴耳环,放着不会多出来不说,经久不见阳光,自然要失了光彩。”
“好了,知道你嘴巴厉害,戴上我瞧瞧好不好看?”
香雪遂对着镜子把原来的耳环取下来,换上这一对珍珠的。自恋无比的对着镜子找了找,趾高气昂的抬起胸膛道:“二奶奶瞧,这一对耳环被我一戴上,马上就光彩夺目了。若不是我戴着,它们哪里能这么漂亮?”
和两个丫头说笑一会,顾廷煊从外面进来,两个丫头忙出去预备早饭。顾廷煊见童若瑶满脸笑意,眼底却有一丝怅然,好笑地问道:“不过打赏丫头两件首饰,就这般心疼?”
童若瑶是撑着和小玉、香雪说笑,心里搁着事儿,哪里有心情和顾廷煊戏语,只淡淡一笑,低落地道:“五妹的年纪也不小了,不知三婶子有没有给她张罗。”
黄氏这样态度不明的拖着王夫人,终究要闹出事儿来,到最后指不定顾廷雅愿意与否都要嫁去秦家做妾了。她是无辜的,实在不该因为郝氏和黄氏,而毁了她一辈子。何况,站在童若瑶的这个角度,郝氏愿意让顾廷雅去秦家做妾,也有和大房赌气的意思。毕竟,事情的起因在郝氏看来,是因为顾廷煊处理外面的生意不妥当,需要顾廷雅做出牺牲。
顾廷煊见小妻子愁眉不展,心里泛起疼惜,后院女人们的心思他向来不屑于留意,直到他娶了妻,一点点了解小妻子,到现在即便不是刻意,他亦会时时刻刻注意小妻子的想法。
牵起她的手,柔声道:“别人的事儿,你想再多也无用。”
童若瑶叹口气,十分认真的道:“不是别人的事儿,咱们没做过什么,没必要让别人误会而怨咱们一辈子。”
顾廷煊微微一愣,许是自己想法过于简单,三婶子和大房心存芥蒂的原因他亦没有时间多想,“你想怎么做?”
童若瑶思量片刻,道:“咱们在上京的根基不深,三婶子认识的人也不多,老夫人才来上京不久,若是能找到合适的人,倒也不错。”可这样一来,倘或顾廷雅最后过得不好,三婶子未必不会怪他们自作主张。而顾廷雅的性子,实在不知配什么样的人才好。
顾廷煊沉吟片刻,道:“八月初八是老夫人寿辰,这几年没有大办,今年又是整数。昨儿和二叔商议过,今儿早上便要过问老夫人的意思。”
童若瑶眼前一亮,如此自然来客就比较多了,而顾廷雅也恰好到了说亲的年纪,老夫人若是能在众人之中替顾廷雅相中一个也是好事。只是,很快目光就黯然下去,“外面的事儿……”
顾廷煊随即笃定的道:“咱们越是表现的松懈,对方才越是放心。”
“如此一来,那些人就以为咱们放松了警惕,自然会露出马脚。”童若瑶随口接下,顾廷煊赞赏一笑,与小妻子说话倒是不累,一点就通,自己说得不多,她却已经知道了许多。
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要陷害顾家,自然是两手准备,不但货船上会出现盐,上京也有盐。货船的盐被查出被人掉了包,并且已经抓住了那些陷害的人。这样扳不倒顾家,也扳不倒王家,上京的盐就预备着放进顾家的铺子里,可顾家的铺子里并没有发现,所以那些盐应该还在上京,只是大海捞针,一时半刻找不到。
对方将盐留在上京,自然是个祸害,保不准那天就要东窗事发。偷偷运走固然好,怕就怕第二轮陷害顾家和王家。所以最好是在对方出手之前,将那些盐找到,这样才能查出背后的主谋。
“当年海寇作乱屡屡进犯沿海一带,最后父亲大人前去才一举歼灭猖狂的海寇,只父亲大人心存善念,将那些海寇的妻儿放走。”
童若瑶愣住,这才是顾守国牢狱之灾的原因吧?范妈妈说因为政务上的过失,对待敌人仁慈也确实是政务上的疏漏。
“但时隔不久,那些被放走的妇人孩童也被抓了……”
小玉进来通知饭摆好,顾廷煊没有继续说下去。童若瑶惊愕的难以回过神来,细细一想,就发觉时间对不上,当年大老爷算是一位很是年轻的就封了将军大夏大将。与现在王家的小儿子不相上下,而大老爷事发却是好几年之后……
当年大老爷事发,恰逢先帝生母前太后娘娘八十大寿,故而大赦天下,大老爷在狱中丧命,到底保全了妻儿子孙。不过,大老爷并没有私通海寇,冤屈平反却是头几年的事儿。而当初揭发大老爷的人是谁?为什么要时隔几年才揭发,而不是在抓住那些海寇妻儿之时就揭发?
童若瑶似是已经明白,此时看似对方真正要对付是王家,可若是没有顾家这一层关系,王家根本就不会受此牵连。
难怪,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怕顾廷煊心里有负担,童若瑶想明白之后,便没有将沉重的心思表露一二,还和往常一样去吕氏屋里请安,然后去老夫人的千禧堂。
顾廷煊能将这些事儿的脉络告诉自己,是已将自己当能说这些话的人,心情纵然有些沉重,可却觉得于顾廷煊的心更近了。这样,还有什么是可怕的?
刚到老夫人的正屋外面,就听到里头黄氏说起给老夫人大办寿辰的事儿。童若瑶微微一笑,黄氏总是能赶到众人前头。
见大房的人一到,黄氏就迫不及待的朝老夫人笑道:“头几年老夫人不肯和我们一起上京,每年寿辰都是简简单单的过了,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大办一场,家里也许就没有热闹一回了。”
老夫人乐呵呵的,看着堂下众人,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孙子媳妇,脸上洋溢着欣慰,却佯装受不住似地道:“家里哪天不热闹了?没得又要让亲戚们破费。”
童若瑶笑道:“哪里是破费?让大伙都沾沾老夫人的福气才对嘛。”
黄氏不住地点头,笑道:“侄儿媳妇说的不错,也让咱们这些没福气沾沾福气,说不定就变成有福气的人了。”
大伙皆笑起来,老夫人似是不耐烦的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们要如何就如何。”
心里其实也格外欢喜,老人家都是嘴里说着喜欢清静,其实都是喜欢热闹的。
童若瑶扶着吕氏和顾廷煊一起上前见了礼,刚坐下黄氏便琢磨着商议寿辰的事儿,“眼下日子算着不多也不少,不过倒是该张罗起来,这些年过去,亲戚们也散了各处都是,请帖还是要早些发出去才好。二老爷和侄儿又忙着外面的事儿,咱们后院的女人们能料理一些就料理一些,大事留给他们。”
吕氏、童若瑶、郝氏自然附和黄氏的话说好。
黄氏又道:“昨儿瞧着侄儿媳妇的字写的不错,比咱们许多人都强了不知道多少,请帖就有劳侄儿媳妇了。”
如此一来,其他事儿自然就得黄氏亲自操劳,童若瑶也乐得清闲,谦虚道:“二婶子谬赞,不过会写几个字罢了。”
黄氏笑道:“我还不会写呢!”
事关老夫人,童若瑶忙点头应下,免得别人说她不乐意。其实她也是十分的乐意,黄氏本就是能手,何况是老夫人的寿辰,万一出了错可不好。童若瑶也没操持过这样的大事儿,何况眼下还有一事儿。
老夫人立刻就提到,看着顾廷礼微笑道:“今儿廷礼就要去铺子里头,现在时候不早了,你也快些去,免得叫掌柜的瞧着说你懒惰。”
顾廷礼慌忙站出来,点点头称“是”。
老夫人便吩咐顾炎和顾廷煊多多带着他一些,黄氏看着童若瑶道:“顾廷礼要去城北的铺子里头。”
也就是说童若瑶打理的铺子是另一间,城北属于上京的商业繁华区,成衣铺子的生意不算好,到底还能做,那边多有外地来的旅客,有些衣裳不够穿的,或者时间来不及的,也会选择成衣,所以除了顾家在那边有间成衣铺子,另外还有两三家。
而另一间在城东南一代,哪里居住的多半是达官贵人,童家的宅子也算是在城东南方向,不过更偏南,所以尚且不到真正富贵的地方,童若瑶夫家孙家的宅子就属于富贵地了。哪里住着的人家基本府里都有专门做针线的人,对外需求几乎没有,所以那家成衣铺子的生意可谓惨淡,只是却一直开下去,并没有因为生意不好就改作别的买卖。
见童若瑶沉思,黄氏特意压低声音道:“是你三婶子给廷礼选的铺子。”
也就是说并非她的安排,童若瑶微微一笑,同样低声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不过学学看看账本什么的,廷礼是男人,去那些繁华的地方才更有助于他。”
黄氏撇撇嘴,“早让侄儿媳妇选一间,一直不给个活儿,婶子也没法子。”
看来应该是郝氏亲自给老夫人说了,所以黄氏才没法子吧。可若是顾廷礼学有所成,三婶子有
“我先过去和敏慧说说话儿。”童若瑶从正屋出来,就听到敏慧哄晴儿的话隐隐约约传来。
晴儿闹脾气不肯回去,敏慧收拾这些日子穿戴的衣物,刚折叠好就被晴儿弄乱,多说几句,说重了,她眼眶一红就哭起来。
童若瑶进去时,敏慧正板着脸低声训斥她,晴儿眼眶绯红,白净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泪花,着实心疼。童若瑶走过去一把抱住晴儿,安慰道:“晴儿乖乖听娘的话,若是回去了奶奶和爹爹对晴儿娘不好,就过来给表舅妈说。”
敏慧叹口气,“都是我宠着她,才让她爱闹脾气。”
晴儿听了童若瑶的话,已经慢慢止住泪,又听见敏慧如此说,倔强地翘着小嘴儿道:“晴儿不是闹脾气,晴儿不喜欢爹爹,也不喜欢奶奶。”
“再说这话,小心我打你!”敏慧作势就扬起手掌。
晴儿忙躲进童若瑶怀里,敏慧看着可气又可恨,童若瑶知道她对邱年生没有死心,心里总是还存在一个希望,所以邱年生的转变最高兴的就是她。童若瑶看了看床上摊开的包袱和散落的衣物,“怎么这么急,好歹吃了年饭再走。”
敏慧见晴儿不闹了,便又去收拾,一边笑道:“是该回去了,否则我就不占理了。再说,年生肯做事,家里就剩下婆婆和小梅,小梅还得带望哥儿,总不能我在这里闲着,让婆婆在家受累。”
童若瑶不免冷哼一声,“你处处为他们着想,他们可曾好好待你?”
“这以后总会比之前好,否则,我还能怎么样?”敏慧欣喜,或许也无奈。
童若瑶忍不住想到自己,与婆婆吕氏面上虽和和气气,到底心不知隔了多少层。敏慧那里有个小梅,自己身边有个秀珠。可邱年生和顾廷煊却根本无法比较,至少目前顾廷煊的心都在自己身上,而秀珠也不会有小梅那样结果。
敏慧三两下就把衣物收拾妥当,晴儿知道再怎么闹下去势必都是要回家了,也不哭不闹,就闷闷地不说话。童若瑶吩咐小玉预备一些缎面、茶叶等物品,又给晴儿一荷包金锞子,朝她笑道:“以后想我们了,就叫你娘用金锞子换做银钱,然后雇车来找我们,所以,这个你可要收好了,别叫其他人拿去了。”
晴儿用力地点点头,将荷包藏进衣裳里头,又紧紧拽着童若瑶衣角不肯松手。敏慧不禁道:“以后又不是不能来了。”
“这也说不定,爹爹总是带着咱们搬家,万一又搬家,晴儿就找不到路了。”晴儿人小鬼大地叹口气,十分郁闷。
敏慧讪讪一笑,迎上童若瑶担忧的目光,笑道:“如今就剩下上京还有亲戚肯相助一二,再搬家也是回到原籍。”
童若瑶知道劝不住她,何况又是她的家事,只能从旁敲打一二,遂不再多说。
老夫人那边得知敏慧母女要走,也叫人预备了些东西送来,黄氏忙着应酬王夫人打发来的人之余,叫吴妈妈送了两匹面料。
吕氏留邱婆子吃了午饭再走,邱婆子婉言谢绝,十分坚持上午就回去,说下午走地气重,比上午还热,怕热着晴儿和敏慧。若是晚一些,天黑了城外的路又不好走,如此这般,吕氏只得作罢,依依不舍与敏慧、晴儿道别,叫童若瑶亲自将他们一家送到垂花门前,目送马车从角门出了顾家宅子,才返回来禀报吕氏。
吕氏还没从离别中缓过神,只觉屋里愈发安静的渗人。禁不住朝范妈妈叹道:“她们一个个的都走了,我身边愈发清静。”
范妈妈温声安慰道:“奴婢总还陪在夫人身边,再说还有二爷和二奶奶、九爷呢!”
吕氏叹口气没说话,见童若瑶进来,即刻打起精神,琢磨着道:“等廷煊回来,你问问他,咱们家外面的铺子缺不缺人手。我琢磨着年生反正已经出来做事,去别的地方,倒不如留在亲戚家的铺子里头,都是自己人,用着也放心。”
用邱年生才叫人不放心呢,童若瑶没说出这话来,兴许是因为对邱年生的第一印象不好,所以才会不喜他,可吕氏说出这话,童若瑶也只有点头,毕竟自己和敏慧相处这些日子,情谊渐生,彼此也是交过心的。倘若邱年生真的变好了,敏慧这些年吃的苦头也算值了。
可吕氏不直接给顾廷煊说,偏偏和自己说,倘若外面的铺子不需要人,吕氏会不会觉得是自己不肯说话?
想到这里,童若瑶禁不住抬头看了吕氏一眼,她眉间带愁,目光温和而慈祥,说话声从来都是软软的。可自己却
“上京的铺子只有几间,掌柜的也都是原来的旧人,这次咱们家出了事,大伙都没有离开,仍旧留在咱们家里,前些日子,也亏得有他们忠心不二地协助,咱们家外面的铺子才能这么快就又开门营业。所以,即便表妹夫来了,只怕也做不了掌柜的。”还是事先说清楚才好,免得到时候安排的不好,反过来怨自己。
吕氏点着头,“我知道,你问问廷煊,若是有合适的,就通知他,若是一时没有,等等也成。”
这样就好办了,总要留些时间观察邱年生是不是真的对敏慧好起来,否则实在不值得去帮他。
吕氏似是想到了什么,又道:“你不是也要学着打理铺子么?”
童若瑶刚刚松了口气,听吕氏这样一问,心又提上来,只不表现出来,微笑道:“也算不上打理,铺子里都有掌柜的,二婶子如此,也是想我年纪小,能学着一些本领,所以才说打理铺子的话。也只是在后面出出主意,或熟悉熟悉账本一类。儿媳也想学学,有时候廷煊晚上看账本看到深夜,倘若儿媳能略知一二,倒可替他分担分担。”
提到顾廷煊,吕氏笑容略多一些,目光也更温和,笑眯眯道:“难为你有这样的心,也好,能替廷煊分担分担,他回到家里,就能清闲一些。”
童若瑶微微一笑,“儿媳也不想廷煊每时每刻都那么劳累,纵然是男人,也不是铁打的。”
吕氏没再提这话,童若瑶总是彻底松了口气。闲聊一会子,快到午时,吕氏吩咐范妈妈去厨房通知厨娘,今儿中午童若瑶两口子和顾炎,仍旧在这边吃饭。
范妈妈一走,屋里就剩下童若瑶和吕氏两人,婆媳相对而坐,童若瑶见吕氏茶杯空了,便起身给她重新倒了一杯,送过来时,吕氏打量她几眼,忽而问道:“你小日子可准确?”
虽然问话的是婆婆,也同样是女人,可童若瑶心里明白她有别的意思,不禁红了脸,点点头道:“一直都十分准确,每月中旬,前后三四天就完了。”
吕氏掐指一算,“便是这两日了,今儿可来了?”
童若瑶摇摇头,应该差不多便是今天和明天。
吕氏一副说体己话的模样,拉着童若瑶的手,闻声细语地叮嘱道:“如此,小日子来的时候,你可要注意些,廷煊是男人,难免有些不知道节制。咱们女人也要学着保养自个儿的身子,若是信期期间行了房事,可是要落下病根的。”
童若瑶只觉脸颊火辣辣的,这些常识她哪里会不知道,顾廷煊回来后确实有些不过童若瑶也尽量把自己的疲倦掩饰下去,难道还是那样明显?何况,昨儿晚上喝了酒,顾廷煊并没有
将绯红的脸低低垂下,点点下巴道:“谢母亲教诲,儿媳记下了。”
吕氏暖暖一笑,接住茶杯,让童若瑶去对面椅子上坐下,吃了一口茶,看着童若瑶又问道:“小日子是什么岁数开始的?”
童若瑶在心里叹口气,吕氏是没完没了了,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十三岁才有了小日子。”如今就要十七岁,算得上是比较正常的发育年纪。
吕氏笑容更甚,似是放了心,“这样很好,也能孕育孩子了。”
这是吕氏第一次直白地表达出她渴望抱孙子的想法,童若瑶暗自吐口气,若一时半会儿怀不上,吕氏会如何?
正说着话儿,就听到顾炎爽朗的笑声,眨眼的功夫,顾廷煊和顾炎一前一后进了屋。
在门外候着的小玉跟着进来端茶倒水,两人朝吕氏行了礼,吕氏忙叫他们两人坐下,关怀地责备道:“外面这样热,什么要紧的事儿非要大热天儿往外面跑?”
顾炎抹一把汗水,十分羡煞对面顾廷煊手里多出来的擦汗水的手绢子,笑着回了吕氏的话,“也没要紧的事儿,不过是铺子重新开张,琐事较多。”
说完,恰好小玉把他的茶水送到,他便低声向小玉讨要一张手绢擦汗。小玉白了他一眼,转身去外面找丫头拿了一张布巾进来。
“奴婢去厨房备些热水过来,二爷和九爷还是洗把脸吧。”
吕氏忍不住多看了小玉一眼,笑眯眯赞赏道:“到底是个细心的丫头。”
顾炎即刻就接了吕氏的话,笑道:“小玉姑娘是细心,可义母绝对不知道,这丫头脾气火爆着呢,我都怕她。”
吕氏十分惊愕似地,疑惑重重地道:“不像啊,面相温和”没说完,目光落地顾炎身上,“你不会故意挤兑她吧?”
小玉被他们两人说的红了脸,暗暗瞪了顾炎一眼,朝吕氏道:“夫人明鉴,奴婢也不知何时开罪了九爷,九爷总是瞧着奴婢总是不顺眼。”
一向稳重的小玉突然当众这样说?童若瑶微微蹙眉,禁不住细细打量顾炎和小玉几眼,小玉虽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瞄准了顾炎。顾炎仍旧嬉皮笑脸的,目光毫无回避地紧紧锁定小玉,笑道:“义母别听她浑说,我怕她还来不及呢,她哪里能得罪我,我还琢磨着许是我不小心得罪了她,她才看我不顺眼呢!”
话虽是对吕氏说的,视线却不曾从小玉身上离开。
小玉模样清秀偏上,今儿穿着浅蓝色素色衣裳,和湖色襦裙,身形比自己略高一点儿,虽没有娇小玲珑之感,但也婀娜多姿。又是如花含苞一样的年纪,确实十分动人。
而他们这样与吕氏说话,当局者大概感觉不深,可作为旁观者的童若瑶,确实觉得他们像在打情骂俏。
吕氏笑了笑,朝小玉道:“先去预备热水吧。”
小玉才意识到刚才的话有些逾越,忙福福身请罪,窘迫地道:“奴婢失言,望夫人、九爷恕罪。”
吕氏笑了笑示意不碍事,顾炎意兴阑珊,未免觉得有些没意思,只是见小玉一张脸绯红,也不好继续说什么。
待小玉领着另外一个丫头将热水送来,顾廷煊和顾炎洗了脸,范妈妈便进来禀报,午饭备好了。吕氏让范妈妈把秀珠叫来一起吃,秀珠心不在焉,匆匆吃完了就去旁边椅子上坐着。顾廷煊见童若瑶放下碗筷,便也跟着放下碗筷,说要回去换身衣裳。童若瑶自然要回去服侍,也就跟着顾廷煊一道向吕氏告退。
从百寿堂出来,顾廷煊突然开口问道:“咱们院子里连厨娘也没有么?”
童若瑶愣住,仰头看着顾廷煊,只听得他道:“不想见的人,何苦强撑着去见?晚上我给母亲说,中午就在各自屋里吃饭吧。顾炎要过来陪母亲,他过来便是。”
童若瑶只觉心里十分感动,顾廷煊竟然看出了自己不想见到秀珠的心思,作为儿媳妇的自己,有些话自然不能和婆婆吕氏说,有些不满和不喜欢也不能太过明显地在吕氏跟前显露出来。而这样的顾廷煊如何叫自己不喜?
童若瑶抿嘴笑起来,紧紧抓着顾廷煊宽大的手掌,道:“我是不想见到她,可你”
还没说完,就被顾廷煊打断,“她是顾炎的亲妹妹。”
是顾炎的妹妹,所以才由着吕氏宠她至今。童若瑶也明白,对待秀珠不能像对待红袖那样,顾炎可能不喜欢秀珠是真的,可血浓于水的兄妹亲情是断不了的。伤了秀珠,难免不会伤了顾廷煊和顾炎之间的兄弟情义。反过来想,秀珠可不就是看清楚这一点儿,才从一开始,就摆出高姿态。
童若瑶赌气道:“她是顾炎的妹妹,和你可没半点儿关系。”
“那又如何?她终究是顾炎的妹妹。”
“若她不是顾炎的妹妹呢?”童若瑶飞快问了一句,见顾廷煊久久不回答,心里不觉有些慌起来,还有一丝酸涩。许是现在太过感到,所以就怕失去的心思在作祟,这个问题实在不该问。
童若瑶垂下头,暗暗懊悔,冷不防突然悬空,阳光不在,却已经到了青松院的正屋。刚看清楚周围的环境,就听得顾廷煊暗恼不已地质问:“瑶儿愿意相信别人,却不愿意信我么?”
迎上那双炙热绯红的带着怒意的眸子,童若瑶只觉心头“咚咚” 地跳,几乎不敢直视他。不是不愿意相信他,而是身在这样的时代,很多事由不得他也由不得她。可若是他愿意和自己拼得一争,也是不错的。
“没有不相信你,我不过随口一问罢了。莫非你要当真了?”从被动很快就转变为主动,童若瑶板着脸,淡淡道:“还是那句话,你若有心,我必然会成全就是。”后面又抢在顾廷煊前头赶紧补上一句:“你这样急巴巴的模样,可不是心虚了?若是真没什么,你干嘛要心虚?”
顾廷煊气得胸膛起起伏伏,第一次觉得小妻子拥有一张伶牙俐齿地嘴,说的他现在里外不是人。气恼地将她放在榻上,直接用行动宣誓自己的清白。一开始就缠绵地深深吻住她高高翘起的嘴巴,丝毫不给她再度开口说话的机会。
风卷起帘子,似是要遮掩住屋里令人脸红心跳的缠绵画面,而顾廷煊的手也渐渐开始不老实,亲吻似是已经无法表达自己,而需要更深一步的动作
童若瑶早已双颊绯红,逮着能呼吸的机会,大口地喘着气,光天化日的,她只有求饶,“一会儿还要去二婶子哪里呢。”
顾廷煊闻言顿住,生生将体内的火气压制下去,看着她尖细的下巴,叹口气,翻身坐起来的同时,把童若瑶也抱起来放在腿上。
“今儿就饶了瑶儿一次,倘或还有下次,你看我”
沙哑至极的嗓音实在达不到威胁的效果,童若瑶理了理有些凌乱的衣裳,忍不住笑起来,心里羞得无地自容,低声道:“大不了白天的时候,我不惹你就是了。”
顾廷煊一口气没提上来,紧了紧拳头,大有拿小妻子无可奈何似地,咬了她嫩白的颈子一口,道:“果然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童若瑶痒得“咯咯”笑起来,“只要你说话算话,我干嘛要惹你?”
顾廷煊又咬了一口,稍稍用力,立刻留下了一个粉红的牙齿印。如果不惹,岂不是自己的损失?心里如此想,却也正色地道:“人生在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漫漫光阴,才是最佳铁证。”
“我还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呢!”
童若瑶第一次自己梳复杂的妇人头饰,顾廷煊慵懒地歪在榻上,瞧着她那笨手笨脚的模样,终究没忍住,走过来一把夺了桃木梳子。
童若瑶十分好奇,“你会梳女人复杂的头饰?”
顾廷煊冷静沉着,一副运筹帷幄,十分笃定的模样,结果,把童若瑶好容易梳好的简单发饰也弄乱了。童若瑶看他那挫败样,安慰道:“没什么的,我身为女人也梳不好,何况你是男人。还是叫小玉进来梳吧。”
顾廷煊泄气地放下梳子,十分的不甘心,还是点点头出去了。没一会儿小玉和香雪笑盈盈进来,还端来了刚刚从井里捞起来的时令鲜果。
童若瑶一边啃着汁多肉脆的果子,一边听香雪说话。
“二奶奶叫我打听的事儿,我已经打听到了一些,今儿秦家王夫人打发人来,好像是为了什么亲事,听二夫人屋里小丫头巧儿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香雪抬头看了童若瑶一眼,见她只是留心听着,便接着道:“不过,是让咱们府上五小姐去做妾。”
之前黄氏巴结着想利用顾廷雅去结秦家这门亲,现在反过来倒是秦家要结这门亲。不过,黄氏和郝氏实则已经闹翻,这门亲对黄氏起不了什么作用,她未必会为了讨不到好处的事儿让老夫人不喜欢她。
童若瑶微微一笑,“没什么,上面还有老夫人压着,二夫人也不敢胡来。”
香雪蹙着眉道:“这也未必,上次三夫人不是同意了么?”
郝氏是想利用这事儿挑明了告诉老夫人,二房黄氏已经容不下他们一家,所以才将顾廷雅牵扯出来,顾廷雅又亲口答应了。不过后来这事儿便一直没有提起,黄氏也不再主动与王夫人来往。
“已非当初,同意了又能怎样?”总不能真的把好端端的嫡出女儿送去做别人家的妾吧,顾家即便是商贾,身份比不得那些权贵之家,也没得这样作践自家的女儿。郝氏虽对顾廷雅淡淡的,看不出什么深厚的母女情分,可郝氏却因为此事对大房不满,可见心里还是疼爱顾廷雅,毕竟是她肚子里生出来的女儿。
只是,秦家怎么突然又要结这门亲?当初顾家出事,黄氏去了两趟秦家,皆没见到王夫人,第二次为了等王夫人回来,结果中了暑热,要离开时却见其他夫人从秦家出来,还是王夫人身边得力的婆子送出来的,可见王夫人根本就在家,而是故意推脱不肯见黄氏。因此,黄氏气得不轻,便不再与王夫人来往。
童若瑶让小玉陪着,一路走到富贵堂。彼时太阳偏西,富贵堂院子被金灿灿的阳光一照,愈发显得富丽堂皇。院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更是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
看着那些花儿草儿,童若瑶想起守寡的大少奶奶,进顾家的门已经将近半年,却还没见过大少奶奶一面,偶然也是听顾廷雯和顾廷茜提起。不过看着这些花花草草,童若瑶总觉得大少奶奶应该才是真正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品。
珍珠从回廊另一头走来,瞧见童若瑶,忙迎上来见礼,笑道:“方才二夫人还念着二奶奶只怕是要过来了,所以特意吩咐奴婢去做了冰镇梅子汤呢!”
随着她说话声,一股香甜的梅子味道已经钻入鼻息,童若瑶笑道:“让二婶子费心,真折煞我了。”
里头黄氏听到说话声,便叫珍珠请童若瑶进去。一时进了屋,一阵浓郁的香味儿立马将梅子香甜的味道掩饰了去,童若瑶忍不住道:“好香啊!”
黄氏坐在榻上,身边摆了一张榻桌,桌上放满了金银首饰,还有翡翠珍珠一类的,因为堆在一起,瞧着就特别多。
童若瑶在她对面榻上坐下,笑道:“二婶子这里就是收拾的比侄儿媳妇好,可见心思巧妙,侄儿媳妇实在自愧不如。”
黄氏洋洋得意,笑道:“可不是,若说别的本事估计没有,不过收拾屋子这样的事儿,我倒是拿手的。当初你和廷煊成亲的新房,大嫂子要亲自收拾,要不我定然收拾的比我这里还漂亮。”
寒暄一回,童若瑶吃了一碗冰镇梅子汤,黄氏就叫珍珠去把什么单子拿出来,朝童若瑶道:“这上面罗列的是以前老夫人跟前的大丫头,老夫人亲自打发她嫁人时的嫁妆单子,眼下顾炎回来,秀珠的事儿也快了,老夫人说过要你帮着大嫂打理,所以特意叫你来,拿给你看,免得到时候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该预备些什么。不是婶子看不起侄儿媳妇,你可别多心。”
童若瑶匆匆看一眼,听黄氏如此,忙真诚地道:“婶子思虑周全,是为我好,我明白,又怎么会多心?”
黄氏笑了笑,要童若瑶细细看看,若是记不住就拿纸笔抄一份儿,“指不定以后还有这样的特例,所以婶子也要留一份,都比照着这个来,也不亏待了谁,才显得公道。”
童若瑶点点头,可秀珠并非只是大丫头身份,她如今是吕氏的养女,而这单子上的东西,如果用现在的物价计算,抛开了最多不过五十两银子。对于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大丫头而言,五十两已经不少,可秀珠现在每个月领的钱不可能是二两银子。
黄氏看童若瑶蹙眉,已知她心中所想,道:“这单子是在老夫人那里找来的。”
也就是说,老夫人知道并且同意。如果童若瑶觉得不妥,就自己用自己的钱贴上,或者找老夫人说去。
黄氏还真会给人出题,童若瑶怎么可能如此好心,为了老夫人已经点了头的事儿去找老夫人?拿出自己的银子那更不可能,要给秀珠,还不如给小玉呢!可若是置办的太寒碜,只怕吕氏那里过不去。
童若瑶仰头笑道:“我记性不好,只怕是要写下来才行。”
黄氏立刻叫珍珠去书房拿笔墨纸砚过来,她自己将桌上的首饰胡乱收起,冷笑一声,朝童若瑶道:“以为咱们家会缺这些东西,巴巴的打发人送来,想想既然有心送来,哪里能不收的,还想着让侄儿媳妇挑几件喜欢的拿去戴,可我都看不上的,侄儿媳妇怎么看得上,不如赏给她们丫头算了。”
王夫人竟然还送来了东西?童若瑶将惊愕掩饰住,笑道:“二婶子见多识广,确实没多少东西是没见过的。”
黄氏就爱听奉承话,童若瑶如此一说,她便叫跟来的小玉去选几件喜欢的,嘴里还道:“喜欢什么就拿什么,甭跟我客气。还有香雪丫头的,她没来,你也替她选几件吧。”
小玉扭头看童若瑶,童若瑶道:“虽不算是好东西,做工倒是漂亮,不如给她们姊妹的玩玩新鲜。”如果香雪说的话是真的,这些东西该是顾廷雅的吧,可顾廷雅收下也不好。
黄氏道:“昨儿才吩咐了人去给她们三姊妹的各打一套首饰,这些就赏给丫头们。”
童若瑶没坚持劝,小玉才凑过去选了两件,黄氏直说叫她多拿几样,童若瑶笑道:“二婶子别宠坏了她,否则她以后就经常往二婶子这里来,不想留在我身边了。”
小玉也感激道:“夫人这里还有珍珠姐姐呢,老夫人屋里还有香珠姐姐”
黄氏十分欣赏小玉似地,笑道:“真是体贴的丫头,也难怪侄儿媳妇走到哪里总是带着她。也罢,一会子叫珍珠给给各屋里的丫头都送去一两件去,这样谁也不会落下。”
珍珠把纸笔拿来,童若瑶仿着原稿上的字迹,慢慢临摹下来。黄氏瞧着,惊呼道:“没想到侄儿媳妇的字迹也是这样的?”
原稿字迹应该也是女人写的,不过有些凌乱,并非十分工整,童若瑶的字还算写的好吧,用童老爹的话,柔中带刚,而她最擅长的便是临摹别人的字迹,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若是不仔细看的话。
童若瑶不好意思地一笑道:“让婶子见笑。”
“哪里,到底是读书人家养出来的女儿,就是和我养出来的不一样,六丫头和七丫头也只能认得几个字,若论写字,还不及侄儿媳妇十分之一呢!老夫人一手字也写的极好,故而喜欢读书的女孩儿,偏六丫头和七丫头在这事儿上不用心。”
童若瑶谦虚道:“她们年纪尚小,再说,咱们又不用去考状元,认不认得字也无关紧要。”
黄氏不识字,这话也算说的妥当。
从富贵堂出来,童若瑶只觉得自己手里手里拿着的不是一张纸,而是烫手山芋。递给小玉叫她收着,好在黄氏说现在秀珠的事儿没有定下,给她预备嫁妆的银子就等事儿定下之后再给童若瑶送来。
轻呼一口气,势必要把这烫手山芋丢给别人才好,最好还是黄氏,谁也没得说。
小玉道:“专程叫二奶奶过来一趟,就为了这事儿。二奶奶,你说二夫人是不是成心的?”
“倒没什么,她早些要我知道,我才有时间想法子不是?”
“我倒觉得,二夫人是专门让二奶奶和大夫人心里不痛快。”小玉虽不认识几个字,可那嫁妆单子上罗列的东西并不多,端看童若瑶的脸色也能猜着一二。小玉叹道:“大夫人疼爱秀珠有目共睹,她除了二爷又没有其他子女”
童若瑶无奈一笑,不是这样,自己干嘛想着把这烫手山芋丢给别人?
晚上去吕氏屋里吃饭,顾廷煊果然说了以后中午就不来百寿堂吃饭,连个理由也懒得想,直言不讳地流露出不喜来。吕氏脸色变了变,立刻收起,温婉而慈爱地道:“如今那边的小厨房也能开火,天气热,跑来跑去也担心你们热出病来。”
童若瑶见她眼底一抹落寞,不觉叹口气,话虽然是顾廷煊说的,可仍旧觉得自己似乎做的有些过分。只是察觉到身后一道逼人的目光,童若瑶随即把这些想法抛开。
106:凶神恶煞的远客
小玉将在黄氏屋里选的两样首饰拿出来,叫香雪选一件喜欢的,香雪惊讶不已,口不择言呼道:“二夫人怎么突然变得这样大方?”
昨儿童若瑶是顺着黄氏的话,才说王夫人打发人送来的东西不算好,其实这些首饰,无论做工还是材质,虽算不得稀有,但绝对不是黄氏说的那般不堪。小玉机智,不用童若瑶指点也只选了两件不怎么起眼的赤银点翠簪子,模样大体相同,都是简易的花朵形象。
香雪一手拿一只,细细端详片刻,很是自在随意的笑道:“模样都极是漂亮,不过更喜欢这一只。”
将着手的举起来叫小玉看,小玉笑道:“若是喜欢,两件就那去吧,我也不喜欢这些。”遂将簪子怎么来的,也说给香雪听。
香雪听完,未免有些悻悻然,叹口气把簪子放下,道:“看来也是不能拿出来的戴的,如此还不如让小玉姐姐收着。”
她倒是反应极快,童若瑶赞赏的朝她一笑,这簪子当然不能拿出来戴,王夫人有结亲的想法,故而才送了这些东西来,顾廷雅自然不能收,而且黄氏也不能收,黄氏心里不是不明白这个理儿,可偏偏还是收了。
她收了自然不会退回去,打赏给丫头虽驳了王夫人的脸面,可总比给顾廷雅她们姊妹的好,若是顾廷雅拿去又戴在头上,便是默许了这门亲事。
童若瑶把妆奁簪子拿出来,道:“我赏你们一人一件首饰,也免得你们背着我说我吝啬。”
香雪立刻又欢喜起来,拉着小玉过来选首饰。许是童若瑶自己以前从来没注意过,不知不觉她的妆奁簪子竟然已经装的满满的,而这还只是其中一只簪子,有些不经常戴的,让小玉收起来了。
香雪选了一只简单的赤银簪子,小玉犹豫了许久,最后拿了一对童若瑶用不上的耳环。香雪见状,忙把簪子放下,也找了一对耳环,笑道:“白搁着反而要失了光彩,我和小玉姐姐帮二奶奶带着保持原有的亮度吧。”
童若瑶莞尔一笑,笑骂道:“你个小蹄子拿了我的东西,反而说是帮了我。”
香雪一本正经的道:“我说的实在话嘛,二奶奶从来不戴耳环,放着不会多出来不说,经久不见阳光,自然要失了光彩。”
“好了,知道你嘴巴厉害,戴上我瞧瞧好不好看?”
香雪遂对着镜子把原来的耳环取下来,换上这一对珍珠的。自恋无比的对着镜子找了找,趾高气昂的抬起胸膛道:“二奶奶瞧,这一对耳环被我一戴上,马上就光彩夺目了。若不是我戴着,它们哪里能这么漂亮?”
和两个丫头说笑一会,顾廷煊从外面进来,两个丫头忙出去预备早饭。顾廷煊见童若瑶满脸笑意,眼底却有一丝怅然,好笑地问道:“不过打赏丫头两件首饰,就这般心疼?”
童若瑶是撑着和小玉、香雪说笑,心里搁着事儿,哪里有心情和顾廷煊戏语,只淡淡一笑,低落地道:“五妹的年纪也不小了,不知三婶子有没有给她张罗。”
黄氏这样态度不明的拖着王夫人,终究要闹出事儿来,到最后指不定顾廷雅愿意与否都要嫁去秦家做妾了。她是无辜的,实在不该因为郝氏和黄氏,而毁了她一辈子。何况,站在童若瑶的这个角度,郝氏愿意让顾廷雅去秦家做妾,也有和大房赌气的意思。毕竟,事情的起因在郝氏看来,是因为顾廷煊处理外面的生意不妥当,需要顾廷雅做出牺牲。
顾廷煊见小妻子愁眉不展,心里泛起疼惜,后院女人们的心思他向来不屑于留意,直到他娶了妻,一点点了解小妻子,到现在即便不是刻意,他亦会时时刻刻注意小妻子的想法。
牵起她的手,柔声道:“别人的事儿,你想再多也无用。”
童若瑶叹口气,十分认真的道:“不是别人的事儿,咱们没做过什么,没必要让别人误会而怨咱们一辈子。”
顾廷煊微微一愣,许是自己想法过于简单,三婶子和大房心存芥蒂的原因他亦没有时间多想,“你想怎么做?”
童若瑶思量片刻,道:“咱们在上京的根基不深,三婶子认识的人也不多,老夫人才来上京不久,若是能找到合适的人,倒也不错。”可这样一来,倘或顾廷雅最后过得不好,三婶子未必不会怪他们自作主张。而顾廷雅的性子,实在不知配什么样的人才好。
顾廷煊沉吟片刻,道:“八月初八是老夫人寿辰,这几年没有大办,今年又是整数。昨儿和二叔商议过,今儿早上便要过问老夫人的意思。”
童若瑶眼前一亮,如此自然来客就比较多了,而顾廷雅也恰好到了说亲的年纪,老夫人若是能在众人之中替顾廷雅相中一个也是好事。只是,很快目光就黯然下去,“外面的事儿……”
顾廷煊随即笃定的道:“咱们越是表现的松懈,对方才越是放心。”
“如此一来,那些人就以为咱们放松了警惕,自然会露出马脚。”童若瑶随口接下,顾廷煊赞赏一笑,与小妻子说话倒是不累,一点就通,自己说得不多,她却已经知道了许多。
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要陷害顾家,自然是两手准备,不但货船上会出现盐,上京也有盐。货船的盐被查出被人掉了包,并且已经抓住了那些陷害的人。这样扳不倒顾家,也扳不倒王家,上京的盐就预备着放进顾家的铺子里,可顾家的铺子里并没有发现,所以那些盐应该还在上京,只是大海捞针,一时半刻找不到。
对方将盐留在上京,自然是个祸害,保不准那天就要东窗事发。偷偷运走固然好,怕就怕第二轮陷害顾家和王家。所以最好是在对方出手之前,将那些盐找到,这样才能查出背后的主谋。
“当年海寇作乱屡屡进犯沿海一带,最后父亲大人前去才一举歼灭猖狂的海寇,只父亲大人心存善念,将那些海寇的妻儿放走。”
童若瑶愣住,这才是顾守国牢狱之灾的原因吧?范妈妈说因为政务上的过失,对待敌人仁慈也确实是政务上的疏漏。
“但时隔不久,那些被放走的妇人孩童也被抓了……”
小玉进来通知饭摆好,顾廷煊没有继续说下去。童若瑶惊愕的难以回过神来,细细一想,就发觉时间对不上,当年大老爷算是一位很是年轻的就封了将军大夏大将。与现在王家的小儿子不相上下,而大老爷事发却是好几年之后……
当年大老爷事发,恰逢先帝生母前太后娘娘八十大寿,故而大赦天下,大老爷在狱中丧命,到底保全了妻儿子孙。不过,大老爷并没有私通海寇,冤屈平反却是头几年的事儿。而当初揭发大老爷的人是谁?为什么要时隔几年才揭发,而不是在抓住那些海寇妻儿之时就揭发?
童若瑶似是已经明白,此时看似对方真正要对付是王家,可若是没有顾家这一层关系,王家根本就不会受此牵连。
难怪,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怕顾廷煊心里有负担,童若瑶想明白之后,便没有将沉重的心思表露一二,还和往常一样去吕氏屋里请安,然后去老夫人的千禧堂。
顾廷煊能将这些事儿的脉络告诉自己,是已将自己当能说这些话的人,心情纵然有些沉重,可却觉得于顾廷煊的心更近了。这样,还有什么是可怕的?
刚到老夫人的正屋外面,就听到里头黄氏说起给老夫人大办寿辰的事儿。童若瑶微微一笑,黄氏总是能赶到众人前头。
见大房的人一到,黄氏就迫不及待的朝老夫人笑道:“头几年老夫人不肯和我们一起上京,每年寿辰都是简简单单的过了,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大办一场,家里也许就没有热闹一回了。”
老夫人乐呵呵的,看着堂下众人,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孙子媳妇,脸上洋溢着欣慰,却佯装受不住似地道:“家里哪天不热闹了?没得又要让亲戚们破费。”
童若瑶笑道:“哪里是破费?让大伙都沾沾老夫人的福气才对嘛。”
黄氏不住地点头,笑道:“侄儿媳妇说的不错,也让咱们这些没福气沾沾福气,说不定就变成有福气的人了。”
大伙皆笑起来,老夫人似是不耐烦的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们要如何就如何。”
心里其实也格外欢喜,老人家都是嘴里说着喜欢清静,其实都是喜欢热闹的。
童若瑶扶着吕氏和顾廷煊一起上前见了礼,刚坐下黄氏便琢磨着商议寿辰的事儿,“眼下日子算着不多也不少,不过倒是该张罗起来,这些年过去,亲戚们也散了各处都是,请帖还是要早些发出去才好。二老爷和侄儿又忙着外面的事儿,咱们后院的女人们能料理一些就料理一些,大事留给他们。”
吕氏、童若瑶、郝氏自然附和黄氏的话说好。
黄氏又道:“昨儿瞧着侄儿媳妇的字写的不错,比咱们许多人都强了不知道多少,请帖就有劳侄儿媳妇了。”
如此一来,其他事儿自然就得黄氏亲自操劳,童若瑶也乐得清闲,谦虚道:“二婶子谬赞,不过会写几个字罢了。”
黄氏笑道:“我还不会写呢!”
事关老夫人,童若瑶忙点头应下,免得别人说她不乐意。其实她也是十分的乐意,黄氏本就是能手,何况是老夫人的寿辰,万一出了错可不好。童若瑶也没操持过这样的大事儿,何况眼下还有一事儿。
老夫人立刻就提到,看着顾廷礼微笑道:“今儿廷礼就要去铺子里头,现在时候不早了,你也快些去,免得叫掌柜的瞧着说你懒惰。”
顾廷礼慌忙站出来,点点头称“是”。
老夫人便吩咐顾炎和顾廷煊多多带着他一些,黄氏看着童若瑶道:“顾廷礼要去城北的铺子里头。”
也就是说童若瑶打理的铺子是另一间,城北属于上京的商业繁华区,成衣铺子的生意不算好,到底还能做,那边多有外地来的旅客,有些衣裳不够穿的,或者时间来不及的,也会选择成衣,所以除了顾家在那边有间成衣铺子,另外还有两三家。
而另一间在城东南一代,哪里居住的多半是达官贵人,童家的宅子也算是在城东南方向,不过更偏南,所以尚且不到真正富贵的地方,童若瑶夫家孙家的宅子就属于富贵地了。哪里住着的人家基本府里都有专门做针线的人,对外需求几乎没有,所以那家成衣铺子的生意可谓惨淡,只是却一直开下去,并没有因为生意不好就改作别的买卖。
见童若瑶沉思,黄氏特意压低声音道:“是你三婶子给廷礼选的铺子。”
也就是说并非她的安排,童若瑶微微一笑,同样低声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不过学学看看账本什么的,廷礼是男人,去那些繁华的地方才更有助于他。”
黄氏撇撇嘴,“早让侄儿媳妇选一间,一直不给个活儿,婶子也没法子。”
看来应该是郝氏亲自给老夫人说了,所以黄氏才没法子吧。可若是顾廷礼学有所成,三婶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