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作者:rouwenwu

    向,四妹在这么大的宅子里住着,会不会也要迷了方向?”

    “我虽不太熟悉,身边倒也有熟悉的人,以后慢慢的自然就熟悉了。”

    蒋蓉华笑道:“三妹妹倒比我这个嫂子更关心四妹,不过我琢磨着,四妹到了哪儿都不会迷了方向,毕竟四妹身边有四妹夫细心照料呀。”

    童若绾面色一白,童若瑶嗔怪地瞪着蒋蓉华,挽住周氏的胳膊,急得跺脚,“娘,您瞧大嫂子,赶明儿告诉大哥,叫大哥好好管管嫂子才成!”

    周氏被她们闹得笑起来,“好了,都少说一句吧。”

    小玉笑道:“二奶奶一时高兴只顾着说话,屋里茶水备好了,到屋里坐着慢慢说吧。”

    大伙这才继续朝前走,周氏一边走一边问童若瑶,“你婆婆的病到底如何?”初被顾家透出的消息便是,怕吕氏的病不大好因此耽搁了顾廷煊和童若瑶的婚事,才急急忙忙过了年就办了。昨日童若绾回来说起吕氏病重,周氏唬得还以为是……后来打发陈妈妈送信儿,又叫她打听才知道不是想的那般。

    “总是要慢慢调养,因大夫说要静养,所以没有派人回去给您说。”

    周氏叹道:“糊涂,总该说一声,即便我们不能来打搅,也该派个人过来问候一声。”

    童若瑶点点头,周氏一开始就留意到她眉宇间的倦意,心里疼的紧也不好多加责怪,才没继续说了。

    先去老夫人哪里见过老夫人,因吕氏上午精神好,周氏提出过去瞧瞧,老夫人笑呵呵地谢了一回,就没多留她们。

    到了青松院,张氏忍不住赞了一回这院子又大又宽敞,周氏笑眯眯的,见来往丫头婆子对女儿和她们都毕恭毕敬,心里愈发欢喜。进了屋里,又见里面富丽堂皇,布置格局自是恰到好处,摆的、用的,大多都是生平没见过的,心里倒不安起来。

    方才在千禧堂见过了富贵,但毕竟那是顾老夫人住的地方,她是一家祖母。女儿屋里也这般奢华,总觉得过了些。

    童若瑶请大伙入座,香雪领着几个小丫头把茶送上来,便侯在一边。一时之间,或羡慕,或向往,或高兴的目光皆各自收回去,低着头吃茶。

    “二爷呢?可回来了没?”童若瑶叫来香雪低声问道。

    香雪轻轻摇了摇头,“已经打发人去门上了,若二爷回来立刻通知他。”

    童若瑶点点头,上面周氏放下茶杯,问道:“既是静养,现在过去瞧亲家夫人可方便?”

    童若瑶笑道:“我先打发小玉过去说一声。”

    小玉立刻福福身就出去了,张氏也放下茶杯,讪讪笑道:“没想到是这样,早知我就不跟来凑热闹扰了你婆婆静养。”说完,故意看了童若绾一眼,她才是最不该凑热闹的,偏偏硬贴上来。

    “母亲今儿瞧着倒是挺精神的。”

    童若绾抬起头,笑望着童若瑶道:“四妹细心又周到,照顾婆婆定是比我们都强些。”不甘示弱地用眼角余光瞥了张氏一眼。

    童若瑶望着蒋蓉华道:“我可不及嫂子,现在娘眼里只有女孩子都没我了。”

    蒋蓉华摆出一副得意的嘴脸,“所以四妹得了闲就回娘家,跟着嫂子我好好学学。”

    大家说笑一回,小玉从外面进来,“范妈妈说大夫人等着呢。”

    周氏站起来,“那咱们就先过去。”

    众人起身,鱼贯出了青松院,童若瑶在前头带路,走了没几步就到了百寿堂。门口小丫头忙进去通报,范妈妈和黄氏扶着吕氏迎出正屋门槛。

    周氏紧几步走过去,慌忙道:“亲家夫人怎么出来了?外面风大。”

    其他人也忙跟上去,蒋蓉华和童若绾朝吕氏见礼,黄氏笑道:“先回屋里说话吧。嫂子得知亲家夫人要来,高兴的身子都轻了许多。”

    “听瑶儿说亲家才好些,更应该注意才是。”

    吕氏笑了笑,“我已经好了许多了,多亏了若瑶细心照顾。”说着,目光落到童若瑶身上,眼里多是慈爱满足。

    大伙落座,周氏道:“那也是她应该做的,瑶儿在家顽皮着,亲家多费心调教。”说着细眼打量吕氏,见她脸色比上次瞧着倒好些,顿时安了心。

    黄氏笑道:“亲家不知道呢,说起来多亏了任儿媳妇,连大夫一时没法子的症状,侄儿媳妇都给嫂子治好了。”

    对于黄氏,周氏倒是不陌生,上次顾家下聘见过的。这会子听见她说,便疑惑地看着她。童若瑶有些无可奈何,道:“二嫂子别说了,我又不是大夫,这一次多亏了张大夫才对。”

    童若绾打量说话的黄氏,见她穿金戴银好不富贵,即便是那些二品官家夫人也不过如此,遂好奇一问:“四妹向来心灵手巧,不知这一次又有什么新鲜玩意儿?”

    偏那后面几个字被她说的轻佻,黄氏顺着声音望过来,细看几眼,大赞道:“这是谁家的俏媳妇儿,模样真正个一等一的标致呢!”

    童若绾不好意思地垂下头,眼里分明很是骄傲。

    张氏笑着解释,“家里老三,去年便出阁了。”

    黄氏又端详她几眼,扯着童若绾的袖子,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把你都比下去了呢!”

    童若瑶笑道:“和二婶子您是一样的人品相貌,我可不敢和二婶子比。”

    “去去去,竟拿婶子取笑。”话虽如此,两人倒显得亲密无间似地。

    童若绾笑看着她们,心里却已经很是不甘心。没想到四妹一个乡下来的,最后竟嫁了个这样富贵的夫家,且与家里人相处和谐。只是,很快这些情绪都被理智取代,将脸上的芙容换了又换。

    那边周氏和吕氏说起话来,周氏多说安慰吕氏的话,吕氏知道周氏也是赢弱的,两人倒觉亲近。张氏和黄氏小声闲聊起来,童若绾多次想搭话,却都没机会搭上。转过身,周氏又把童若瑶和蒋蓉华都喊到身边去,吕氏拉住童若瑶的手,笑着朝周氏说些什么,只见童若瑶不好意思地垂着头。

    一时想到自己从婆家回到娘家的情形,又想到婆婆对自己的态度,张氏对自己的态度,心里悲悲戚戚一会儿,又咬着牙关,握紧拳头。

    “……满屋子的药味儿,也不多留亲家了,等着药味儿去了,定会去府上叨唠亲家。”吕氏站起来相送,又嘱托童若瑶,“我这里有范妈妈就够了,亲家有心来看我,偏我不能相陪,你就替我好好陪陪。”

    “好好歇着,不用管我们。又让你费了半天的神,我们心里反倒过意不去。”周氏客气道。

    “你们来瞧我,我心里不知多欢喜,得了闲经常过来逛逛,若瑶是你女儿,也是我半个女儿,到了这里就和自己家一样。赶明儿我去府上,也当自己家。”

    黄氏笑道:“嫂子放心养病,弟妹也会陪着亲家夫人等。”

    吕氏十分感激笑了笑,让童若瑶和范妈妈一左一右扶着送到门口,众人刚迈出门槛,那院门口一名小丫头跑进来禀报:“二爷和九爷来了。”

    童若瑶和黄氏皆是一怔,顾炎回来了。蒋蓉毕环顾四周,不知在何处回避,急忙扯了扯童若瑶的袖子,大家复又回到屋里,童若瑶领着蒋蓉华和童若绾回避到里间。

    顾廷煊和顾炎并肩大步进来,朝四位长辈一一见礼。

    吕氏欣慰又担忧地问道:“一路上可还顺利?”

    顾炎笑容灿烂,眉宇间倒看不出车马劳顿,“自然是顺利的,比预定的日子还早了些呢,义子不孝让义母挂念了。”说着做了个揖。

    “顺利回来就好,一路上也累了,见过名位长辈的,去给老夫人报个平安信儿,就回去歇歇吧。”

    顾炎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笑道:“累倒不累,听说义母病了,心里着急,故此一到家就先过来瞧瞧义母。见义母好,义子安了心,自然更不觉得累。”

    说的吕氏笑容更多,顾炎和顾廷煊见过名位长辈,便告退出去了。童若瑶等人从里间出来,童若绾抓着童若瑶的手明知故问道:“刚刚说话的那人是谁?”

    没想到童若瑶没说,小玉冷哼一声道:“还能是谁?九爷啊!”

    童若瑶扭头看了小玉一眼,小玉忙知错地垂下头,幸亏声音小,也只这几个人听到。

    从百寿堂出来,黄氏左右逢源与周氏和张氏说话,她本就是能说会道的,吕氏的病慢慢好起来,今儿又过来瞧了,嗓门不觉就扯的高。

    童若瑶和蒋蓉华并肩走在后头,蒋蓉华看着前面说话的黄氏,扭头朝童若瑶道:“四妹这位二婶子才是真正厉害的角儿。”

    童若瑶挑挑眉,很是认同,反观张氏,差不多的岁数,差别却大着。即便是因为黄氏注重保养,可若是心里不痛苦,再怎么保养也达不到她这般效果。

    钱妈妈站在青松院门口,见众人走过来,忙笑盈盈迎上来见礼,笑道:“老夫人特地派奴婢过来请亲家夫人、二夫人、大少奶奶、三姑奶奶过去呢。”

    周氏客气笑道:“才打搅了老夫人。”

    钱妈妈笑道:“老夫人就喜欢热闹。”又朝童若瑶福福身道,“老夫人那边已经备下午饭了,让二奶奶别准备了,说亲家第一次上门,不能怠慢了。”

    虽说是怕童若瑶怠慢了周氏等人,但老夫人操心却极抬举她们。黄氏见周氏还欲说些客气话,便淡淡笑道:“老夫人轻易不操这个心,亲家夫人可别辜负了老夫人的一片心。”

    童若绾皮笑肉不笑地道:“老夫人对四妹真正好呢!”

    黄氏笑道:“可不是呢,所以请亲家夫人移架吧!”

    周氏扭头看着童若瑶,童若瑶笑道:“已经预备下来,娘、二婶子咱们就过去吧。”

    还没进青松院,就往千禧堂去。前头钱妈妈带路,黄氏的话少了些,也只偶尔和周氏说一两句。到了千禧堂外面,大伙都不说话了,静默着走进千禧堂正屋里。

    顾廷煊在里头陪老夫人说话,顾炎显然是已经见过老夫人下去歇着了。大家少不得又是一番见礼,老夫人乐呵呵的叫大伙坐下。平常请安都来这屋子,椅子什么的都是现成的,黄氏陪周氏坐在上首,老夫人正问起吕氏的病。

    “早说过侄儿媳妇是个有福气的人,没想亲家更是福气重,今儿来了大嫂子的病就基本好了。”

    老夫人很高兴地笑了笑,偏瞪了黄氏一眼,“就你一张嘴儿厉害,”又朝周氏道:“老二媳妇说得倒有几分道理,多亏了若瑶细心照顾,她才好的这样快。刚才糊涂倒忘了,不知府上老太太的病如何?”

    张氏放下茶杯,立刻回道:“好是好了些,不过上了年纪,又请不到好的大夫。”

    老夫人目光里呈现出担忧,似是自言自语,“当初老大媳妇也是因为请不到真正有本事的大夫,才耽搁那么些时候。这大夫……”突然抬头看着童若瑶道,“你回去给廷煊说说,叫他去请张大夫过去给老太太瞧瞧,到底是救人一命。”

    童若瑶点点头,张氏惶恐地问道:“老夫人说的可是济世堂的张大夫?”

    老夫人点头,张氏哎一声道:“之前便去请过,可张大夫总是不应。”

    童若瑶道:“让廷煊去试试,说不定就应了,不试试怎么知道。”童若瑶说的快,主要是怕大伙说着说着又说倒自己身上,却没留意自己自然而然就叫出顾廷煊的名字。

    等自己留意到了,大伙都看着她暖昧地笑着,倒臊的童若瑶红了脸。老夫人心情大好,满屋子都是成了婚的人,黄氏又从旁说了些别的,逗得大伙都笑起来,“……最后还有一件呢,老夫人说侄儿媳妇新婚里头,不许叫我们去打搅。这用意嘛,侄儿媳妇那么灵透的人,自然是明白的,所以你呀,更要加把劲儿,好早些怀上,保管大嫂子病也好了,老夫人也舍不得离开了。”

    幸亏顾廷煊之前就被顾二叔找了去,否则两个人在这里,童若瑶就只能找个地洞钻进去,可想到昨晚的一幕幕,脸颊滚烫的更叫人受不了。殊不知她此刻的模样,是俏丽中透着娇艳,娴静中透着妍媚,明艳夺目,光彩照人

    童若绾觉得刺眼,将目光收回来,想到自己的丈夫,那股子恨意从胸膛里窜入全身每一个角落。

    078:黄氏伤心吐真言、种子

    中午除了养病的吕氏以及从未露面的大少奶奶不在,其他人包括顾二叔、顾炎、郝氏、顾廷雅等姐妹,皆在老夫人的千禧堂用饭。单是女眷就坐了两桌,男人们在隔壁屋里摆了一桌,热热闹闹吃过午饭,老夫人露出乏意,黄氏和郝氏都称有事儿先告退了,童若瑶领着娘家人回到青松院。

    周氏因老夫人如此热情郑重地接待,心里愈发过意不去,拉着童若瑶的手,一路上都说些要童若瑶好好孝敬顾老夫人的话。童若瑶只点头,蒋蓉华笑道:“母亲就别多心了,今儿瞧着大伙的态度,更应该放心才是。”

    童若瑶新媳妇进门不久,可老夫人疼爱有加也是有目共睹的,黄氏虽是长辈却也和她说得来,兄弟间倒不必担心,姐妹相处倒也是好的。就蒋蓉华冷眼旁观,顾家大房和二房倒是和睦,只三房态度有些冷淡。

    周氏叹口气,低声道:“就怕瑶儿不懂事,坏了大户人家的规矩。”

    “大户人家规矩虽多,可四妹又不是不懂得变通的人,瞧瞧四妹如今的模样,红光满面的,母亲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蒋蓉华故意充满深意地看了童若瑶一眼,暧昧无限地笑着。

    倒了屋里,丫头们将茶水呈上,童若瑶吩咐小玉过去看看吕氏,周氏瞧着不觉点点头。大家喝着茶,唯独张氏端着茶杯发怔,几次抬头看着童若瑶想说话,偏不知如何开口,忽而想起顾炎从南边回来的事儿,便问了一句。

    童若瑶道:“说是南边买卖上除了点儿事儿,我也不懂得,不过九爷回来,必然是没什么事儿了。”先前是答应过蒋蓉华,自己也有心想帮帮童二叔,只因为顾家生意出了事儿,自己是新过门的新媳妇,不便开口。

    正说着,外头传来一阵说话声。

    “秀珠姑娘,九爷真不在这里,二爷也没回来呢。”

    “哥哥不在迎风院,也不在这里,那会在什么地方?”她似是自言自语,音量却高,屋里众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蒋蓉华歪着头看,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位丫头打扮的女子,不觉回头疑惑地看着童若瑶,童若瑶淡淡笑道:“是九爷的妹妹。”

    又扭头朝香雪道:“出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儿?”

    香雪当然知道童若瑶是叫她问什么,点点头就去,刚走到门口,过去百寿堂的小玉恰好返回来,见到秀珠自是没好脸色,又听得那婆子说秀珠是过来找顾炎的,心里气恼,语气更多了几分嘲讽,“这里是二爷的院子,我们这些人都是服侍二爷和二奶奶的,那不成丢下二爷和二奶奶不管不顾,跟在九爷屁股后头转悠不成?”

    秀珠暗暗咬咬牙,脸色煞白经阳光一照,愈发显得弱不禁风。那婆子也慌忙垂下头,小玉虽是对秀珠说,也未必不是说她们这些当差的,忙道:“我还有事儿,先下去了。”

    秀珠的用意,童若瑶嘴角弯起一抹笑,扬声问道:“外头是不是小玉回来了?”

    小玉答应一声,扭头瞪了秀珠一眼,才跑进屋里,直接说道:“大夫人已经吃了午饭,这会子觉得身上乏,刚刚躺下了。”

    屋里众人虽对外头那丫头好奇,倒也没多嘴一问,周氏道:“可是我们叨扰了她,这会子才倦了。”

    小玉笑道:“夫人别多心,大夫人每日都是这个时辰午睡的。”

    蒋蓉华蹙起眉头,朝童若瑶道:“才吃了午饭就午睡,只怕不好。”

    “谢谢嫂子提醒,我也知道不好,不过婆婆已经习惯这样,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吕氏本来胃口就不大,又是整天待在屋子里,别说出来走动,就是在屋子里不是坐着、歪着就是躺着。一个人连基本的运动都没有,又怎么会有食欲?没有食欲,就没法子补充营养,光靠那些人参补药,到底不能长久。

    童若瑶蹙着眉头,吕氏这样的状况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要改变也不能急,只能慢慢来。

    张氏听得童若瑶说顾家生意出了事,心里明白自己的事儿也只能搁浅着,愁眉苦脸地琢磨一会儿,想到自己的女儿童若秋要回来,到时候看在女儿、女婿的面儿上,童二叔也不敢明着对自己如何。心里略安,眉宇间便有了倦意。

    童若瑶看着她,“二婶子要不要去里间歇歇?”

    张氏讪讪笑了笑,点点头道:“这个季节人总是爱犯困。”

    童若瑶笑了笑,让小玉服侍张氏去歇着,童若绾突然笑道:“母亲这些日子照顾老太太却是辛苦,我倒不累,外面太阳又暖和,倒想出去走走。”

    “三妹年纪轻,自然没有这样的感觉。”蒋蓉华笑看着她。

    童若绾淡淡笑道:“大嫂子和我一般年纪呢,要不要也出去走走?”

    “大嫂有孕在身,在家里操劳,现在还是坐着歇歇吧。”

    童若绾似是听不懂童若瑶话里的意思,只当在家里似的,站起来笑道:“大嫂子不去那我出去转转。”

    周氏瞧着她势必要出去的意思,也不阻拦,童若瑶更不能明着阻拦,周氏只得叮嘱道:“毕竟是在别人家里,三丫头可别走远了。”

    童若绾点头笑道:“就在附近转转,大伯母也好和四妹说说体己话。”倒显得她很识趣。

    童若瑶让香雪陪着,待童若绾一走,童若瑶就满肚子疑惑地望着蒋蓉华,蒋蓉华同样满肚子疑问地盯着童若瑶。周氏瞧着她们两人模样,问她们偏没有一个人说,不觉有些着急。

    蒋蓉华一笑,提醒周氏,“今儿来不是还有要事和四妹说么?”

    童若瑶立马就感兴趣地问道:“什么事儿?”

    周氏抛开方才的心思,笑道:“因之前在家也没怎么教你打理,那块土地说大不小,说小不小,眼下春耕,你可想好了怎么打理?”

    还真是母女之间心有灵犀,“就琢磨着这事儿呢,还想请陈妈妈帮个忙。”

    陈妈妈笑问:“我能帮上什么?”

    童若瑶便把自己要她找人的话说了,蒋蓉华笑起来,“原来四妹也相到这里了,母亲已经叫陈妈妈问过了,今儿就是特地来问问你,若是还没有寻着人,就叫陈妈妈跑一趟去通知他们呢!”

    没想到周氏已经为自己打点着,童若瑶感动的差点儿红了眼眶,周氏笑看一眼蒋蓉华,道:“若不是蓉华提醒,我也未必想得到这些,你初来乍到的,事事麻烦婆婆或者老夫人都不好。咱们又是才来上京的,认识的人不多,幸亏有陈妈妈的人缘。”

    童若瑶连忙站起来行了个礼感谢陈妈妈,陈妈妈哪里肯受,嘴里直说舍不得,“就是不知二姑奶奶何时有空,我去了找了他们一家,二姑奶奶总要见见。”

    如今顾炎回来,也不知顾廷煊说的那个种子带回来没,不过这时节地里的活儿也出来了,童若瑶当下便道:“自然是越快越好。”

    “那我明儿就回乡下一趟,就后儿上午吧,那家男主人和我一个姓,名叫陈忠。”

    童若瑶眼前一亮,“可是陈妈妈的亲戚?”

    陈妈妈有些不好意思,轻轻点点头讪讪笑道:“是我娘家兄长一家,二姑奶奶先见见,若觉得合适就用着。”

    “陈妈妈介绍来的,我自然放心。”

    陈妈妈行了个大礼,“谢二姑奶奶,后儿就让我那侄儿媳妇子来见见。”

    童若瑶自然欢喜,这事儿落实,就等着顾廷煊回来问问种子的事儿了。自己有地,是不是也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小地主?

    接下来大伙就聊着家常,问问童若远和童老爹的近况,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吃了午饭,黄氏从千禧堂回到富贵堂就焦急地等着顾守成回来,偏等了一下午也不见人,打发人去门上问才知道,顾守成、顾廷煊、顾炎吃了午饭就出去了。

    黄氏叹口气坐下来,珍珠将茶奉上,见黄氏没精打采的,知道她心里琢磨着什么,便笑着开解道:“夫人何苦自己瞎猜,横竖二老爷回来就知道结果。”

    黄氏叹道:“我何曾不知道这么个理儿?可王夫人那边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咱们的信儿呢。”

    珍珠笑道:“夫人好才替她们操心,她们只有感激的份儿,再说对方是那样的人家,她们哪里就不肯?只怕欢喜还来不及呢!”

    黄氏白了珍珠一眼,冷笑道:“你以为我担心她们?她们何时有说话的权利?只不过是老夫人,说起来如果老夫人不来,这事儿就非常好办了。”

    珍珠道:“老夫人还不是事事都听夫人您的,您还没对老夫人提过,如何知道老夫人就不同意?咱们这样的人家,女孩儿那就那样金贵的,现成的例子就有一个呢,表小姐可不就是?”

    黄氏想起那个为人懦弱,被丈夫、婆婆拿捏的死死的表小姐,脸上的笑容就多了几分,眸光闪烁,幽幽道:“表侄女有些时候没回来了,也不知如今怎么样?”

    珍珠笑道:“二爷成亲她都没来,夫人说要不要请她来逛逛?也算是在大夫人跟前尽尽孝心,又让她和咱们二奶奶认识认识。”

    正说着话,外头一个小丫头跑进来,黄氏抬头望去,笑容立马就收敛了,端端正正坐着,端起茶杯,隔了好半晌才冷冷淡淡地问道:“怎么又来了?”

    那小丫头眼眶微红,进来的时候还哭着,现在见到黄氏,已经哭不来,又被黄氏晾了一会儿,心里早琢磨好的说辞也忘得干干净净。脸上挂着泪,抖了半天的嘴唇,见黄氏脸上出现不耐烦才一边磕头一边道:“求二夫人救救八爷吧,八爷从昨儿晚上就发烧,这会子浑身还滚烫着,人也不清醒了”

    话没说完就被珍珠打断,“你这话说的可巧,家里好吃好穿地供着你们,你们没照顾好八爷,这会子却来求夫人。夫人又没少你们屋里的月钱银子,莫非连请大夫的银子都没了?”

    “已经请了好几个大夫来诊断,都说没法子,所以所以才来求二夫人。”

    珍珠冷哼一声,“夫人日日操心这么一大家子的事儿,已经累得脚不沾地,且夫人又不是菩萨,大夫都没法子,难道夫人就有法子?”

    小丫头垂着头不敢看珍珠和黄氏的脸色,咬着嘴唇诺诺道:“奴婢,奴婢听说张大夫神通广大,所以才想着如果是张夫人”

    珍珠嘲讽地笑起来:“张夫人就是菩萨不成?”

    黄氏不耐烦地放下茶杯,“好了,那张大夫纵是老爷去也未必请得来,何况老爷这些日子也忙。珍珠,去拿二十两银子,叫他们请好一点儿大夫来瞧瞧就是了。”

    珍珠瞪了那丫头一眼,去柜子里包了十两纹银,递给小丫头时,冷哼一声道:“别在人后嚼舌根子议论是非,这里是二十两纹银,拿着去请大夫给八爷瞧,若是八爷有个好歹,看你们怎么和老爷交代!”

    那丫头狠狠咬了咬牙,站起来拿着银子出去。珍珠瞧着那丫头的背影,忍不住啐了一口骂道:“小娘养的,变着法儿要银子,好像夫人没给他们似地。”

    黄氏摇摇头,“罢了,就当白养着他们罢,横竖也用不了多少银子。”

    珍珠却不这么认为,“反正老爷心里也没他们母子,夫人何苦这样委屈自己?好好养着,慢慢的大了”

    黄氏冷笑一声,“大了又如何呢?拖着吧,看他们能拖多久。若不是顾家人丁单薄,担心老夫人心里不好受,哪里还用的着我出手?”一个天生痴痴傻傻,如今长到八九岁,还不能站立行走的,一瞧便知是个短命鬼,她不收阎王爷也会收了去。

    顾三奶奶崔氏从外面进来,黄氏立马站起来,责备道:“这会子出来作什么?如今是双身子,又是头一胎,更应该注意。”说着,已经过来扶着儿媳妇。

    崔氏笑道:“方才叫丫头去打听,说二奶奶娘家人要走了,我想着和母亲一起过去送送。”

    黄氏看了看墙上的自鸣钟,已经日落时分,“你就别去了,在屋里养着。”

    崔氏道:“不碍事的,二奶奶的嫂子童大奶奶,也是双身子呢,她坐马车都没事儿。”

    黄氏板着脸道:“你如何能跟她们比?她们都操劳惯了。”

    崔氏垂下头,黄氏自知失言,撇撇嘴道:“走吧,你大伯母那样也不能送。”

    崔氏抬头微微一笑,黄氏叫珍珠去把预备的东西带上,一起从富贵堂出来。

    张氏看着童若瑶递过来的盒子,羞愧地红了脸,“怎么能要侄女的东西?”

    “都是婆婆和老夫人叫送来的,是她们的一片心,婶子别客气了。”童若瑶刚说完,张氏就不客气叫身边婆子抱上马车。

    童若绾瞧着冷哼一声,看着周围的环境,回想着下午看到的一切,真希望自己一辈子能住在这样的宅子里。突然,对面不远处的回廊上,两道高大的身影经过。童若绾只觉眼前一亮,只那边的人似是没瞧见,一拐弯就不见了。

    童若绾垂下头,黄氏和崔氏婆媳一到,还算安静的地儿立马就热闹起来,黄氏和周氏、张氏寒暄,只叫他们得了闲多来逛逛,又替顾廷煊说话,“家里一半的生意都是他打点着,外头的应酬也多,亲家夫人多多见谅。”

    周氏只说无碍,说了一会儿话,才一一上了马车。目送马车驶出角门,黄氏只说有急事和崔氏先走了,小玉和雪香陪着童若瑶往回走。

    夕阳余晖照在光滑的鹅卵石上,童若瑶扭头看香雪,“今儿我三姐都去逛了什么地方?”

    香雪道:“倒没走多远,不过是在花厅、凉亭坐了坐。”

    花厅、凉亭是去青松院必然经过的地方,童若瑶叹口气,最不想见到的最后还是发生了,童若绾已经完全变了,举手投足不见大家闺秀的端庄,却妩媚至极,她真的非要自己彻底断了自己道额后路!

    顾守成坐下还没喝上一口茶,黄氏急匆匆从外面走进来,“南边的事儿顾炎给解决了?”

    顾守成没回答仍旧端着茶吃茶,黄氏心里着急,低头见顾守成面色凝重,眉宇间阴霾一片,慢慢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心神不宁地盯着顾守成。虽然很乐见顾廷煊和顾炎手上的生意出篓子,可这些日子细细打听,私下贩卖盐者被查出来是大罪,货船虽是顾廷煊和顾炎在管理,却也是顾家的产业

    “我觉得是不能坐以待毙了,老大家的想做什么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不能因此连累所有人!”顾守成凝重的脸色,让黄氏心里愈发不安。

    “你懂什么?”顾守成放下茶杯低吼一句,又道,“你也是明白人,这会子倒犯糊涂了,岂会不知上船容易下船难。”

    黄氏心里更没底,脸色煞白煞白的,睁着眼发了半天的怔,问道:“老爷的意思的,南边的问题闹大了?”

    顾守成沉下来,不满地瞪了黄氏一眼道:“外面的事儿你跟着瞎操什么心?把家里管好就成了。”

    黄氏见顾守成冲着自己发火,心里多不受用,委屈的眼眶一红,道:“我何曾没有将家里的事儿管好?若不是担心这个家,我何苦费那些心担心外面的事儿?”

    若搁在往日,顾守成必然好言相劝一番,今儿本就心里烦着。见黄氏如此,索性起身往外走,黄氏叫了两声他就没回头,心里一气就把方才顾守成没喝完茶连同茶杯一气摔在地上,“啪”的一声四分五裂。

    珍珠慌忙从外面进来,见黄氏又预备拿起桌上的茶具往地上扔,忙过去抢了她手里的东西,劝道:“夫人何苦与这些冰凉的东西过意不去?哪样不是银子买的?”

    劝了一番,黄氏才镇定下来,呆呆坐在椅子上,隔了半晌竟哭起来,一边哭一边道:“我是上辈子欠了他们顾家的么?这辈子这样作践我,那几年一家子大大小小都指望着我和老夫人那点儿东西吃饭,那时候说的多好听,如今家里发达了,我就没用处了”

    珍珠只是劝着,心里明白黄氏真正生气的原因是这一连几天,二老爷都没回来安歇,偏这话又不能说。珍珠一边劝,黄氏一边说自己的,细数这些年自己倒贴的东西,若不是她娘家人从商,有了娘家人的帮衬,顾家怎么能有如今的繁华局面?

    “太老爷为官,大老爷亦为官,我是商贾出身,身份自是低人一等”

    “夫人如今怎么还说这样的话?咱们虽然是商,好歹也是官商。”

    提到“官”字,黄氏又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不外乎依旧是官宦世家瞧不起商户出身的,老夫人对她再好,打心眼里还是不喜欢她。珍珠劝不住,渐渐的也就不动了,在门口守着不许人进来,只等黄氏发泄一番,过后自然就没事儿了。

    童若瑶刚回到青松院,顾廷煊和顾炎一同从小书房出来,顾炎急忙跑过来,脸上堆满了笑朝童若瑶作揖,“给小嫂子请安。”

    一抬头却迎上小玉一张冰冻的脸,顾炎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小玉姑娘近来可好?”

    “我”

    “九爷一路劳顿,回来了还忙着,辛苦了。”小玉刚吐出一个字就被童若瑶打断。

    虽然童若瑶脸上还是挂着笑,顾炎明显觉着有几分疏离,心里正纳闷着,顾廷煊走过来,“先回去歇着,明儿咱们吃些去。”

    顾炎点着头,笑道:“大哥叫我带回来的东西,我差点儿忘了,一会子给大哥送来。”

    顾廷煊点点头,童若瑶猜着大概就是顾廷煊叫他带回来的什么金豆,心里倒也好奇,而当童若瑶看到布袋里的金豆,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金豆并非豆类,而是玉米。

    童若瑶抓一把端详着,扭头问顾廷煊,“这就是你们说的金豆么?”

    顾炎忙笑道:“是啊,去年在海上遇着一直船队,船上便有这样的东西,我和大哥用了些布匹换了一些,小嫂子瞧这一粒粒的金灿灿的,岂不像金豆?当即就让南边的庄子试着种可惜没种出来。”

    童若瑶蹙着眉头,“意思便是,这种子是去年的?”

    根本就不用问,说不准还是前年的,童若瑶在李家村时也没见过有人种玉米,搁置了一年两年的玉米种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发芽。如果发芽倒是能种出来,童若瑶眉头紧紧蹙着,种还是不种?

    顾廷煊和顾炎皆看着她,三个人对着一布袋种子同时犯愁。小玉抓一把瞧着,问道;“这能吃么?”

    “当然能吃,要不种来做什么?”童若瑶叹口气,经过慎重的考虑,看着顾廷煊和顾炎道,“试一试吧。”

    顾炎惊奇地看着童若瑶:“小嫂子怎么知道这东西能食用?莫非小嫂子见过?”

    童若瑶忍不住翻白眼,“不能食用你们换来做什么?”

    顾廷煊嘴角扬起一抹浅笑,顾炎笑呵呵看着小玉道:“还是小嫂子聪慧,我和小玉,我们都没想到这一层。”

    小玉冷冷别开脸,低声嘀咕,“什么我们,谁和你是我们了。”

    顾炎只见她嘴巴动了动,偏听不到说了什么,绕过桌子凑过来细问。小玉理也不理,抬头询问童若瑶:“二奶奶,这种子收在哪里?”

    童若瑶扭头看着顾廷煊,“种子还有没有?”

    顾炎立刻道:“有的,明儿一早都给小嫂子送来。”

    童若瑶微微一笑,“有劳九爷了。”

    “小嫂子的事就是大哥的事儿,大哥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自己给自己办事儿,什么有劳不有劳的。小嫂子有什么事儿只管吩咐我,我定然当做自己的事儿办!”

    亏得顾炎说的顺畅,顾廷煊听的直蹙眉,童若瑶被绕的有些晕,叫小玉去倒茶来。小玉先把顾廷煊和童若瑶的送来了,偏偏隔了许久才把顾炎的送来。顾炎解开茶盅盖儿,冷冰冰竟是一杯冷水。

    小玉一副看好戏的模样,顾炎却一仰头喝了个底朝天,又向小玉讨要第二杯茶。小玉没想到顾炎如此,心里憋着不好发作,顾廷煊又在唱不敢放肆,便拿着茶杯重新冲泡了一杯。

    079:悲痛至极

    只说小玉听得顾炎那一番话,倒听在心里,正琢磨着如何用这话来反驳顾炎。可细看观察,心里明白顾廷煊和顾炎虽不是亲兄弟,倒比亲兄弟更亲近。再者,众人跟前有些话也不好说,没得反叫二奶奶面上难堪。秀珠什么心思,也只是看在眼里的,并没有明说出来,故此二奶奶才揣着明白当做不知道,果真打开天窗说亮话,事事可就难以预料,说不定因此还坏了姑爷和顾炎之间的兄弟情分。

    不管什么理由或者天大的恩情,新婚里头都没有纳妾的说法。可秀珠留着终究叫人不放心,今儿顾炎一回头,她就蹦跶出来了。何况,只单是大夫人身边的丫头倒还罢了,偏偏大夫人对她忒好,当做女儿似地。她又有顾炎这么一个哥哥,到了那个时候,她虽为妾,要在屋里如何,二奶奶如何好管束?

    只是,她那心思,未必单单就是为妾罢了,姑爷这个岁数才成亲,难道和她就没有一点儿关系?可若是和她有关系,难道亲生儿子在大夫人心里的位置,反不及没什么血肉关系的秀珠?细想姑爷对大夫人始终不冷不淡的态度,小玉觉得这个可能不是没有

    一道去百寿堂瞧吕氏,童若瑶照例细心服侍吕氏喝药吃饭,顾廷煊和顾炎在外间坐着,时不时低声说两句话。

    吕氏想留下顾炎说几句,又想到他才长途跋涉地回来,只得作罢,又朝童若瑶笑道:“你也快回去吃了饭歇着。”

    童若瑶见吕氏才吃了饭就软绵绵没精神,又担心她立刻就躺下,遂笑道:“儿媳不累,不如留在这里陪母亲说说话?”

    吕氏笑着摇摇头,“你去吧,范妈妈在这里就成了。”心中明白童若瑶担心的,张大夫也不止一两次提醒她,遂又道,“我和范妈妈说会儿话,再说,你也不能只担心我,心里就没廷煊了不是?”

    这是吕氏第一次说出接纳童若瑶的话,不觉红了脸,拗不过吕氏,大伙从百寿堂出来,倒了青松院外面,顾炎一边朝顾廷煊和童若瑶作揖,一边道:“我也不打搅大哥和小嫂子了,明儿一早就叫人把余下的那些种子拿来。”

    第二天,顾炎还真是一大早就来了,见小玉从正屋里出来,忙叫了小玉一声,示意小玉到跟前说话。

    小玉见香雪在里头服侍,就过来,没想到顾炎先不说什么,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盒子,笑道:“专程从南边带回来给你的。”

    小玉不觉脸一红,冷哼道:“九爷有心了,可我一个奴婢怎么担当得起,九爷还是留着给那些担当得起的人吧。”

    顾炎也不气恼,仍旧笑道:“东西是我给的,我说担当的起就担当,其实我也纳闷,不知是哪里得罪了小玉姑娘?”

    “人人都知道,偏你不知道,说出来谁信?”小玉说完,就转身预备离开。顾炎一把抓住她,气得小玉扭头低吼道,“九爷请放尊重些,我虽是奴婢,倒也不是那些随随便便的人,你既要送东西,就只管送给那些想要的,我不想要,何苦把好好的东西糟蹋了?”

    顾炎见她气得杏眼圆瞪,双颊一对飞霞,忙松开手陪笑道:“小玉姑娘误会了,我也不过是想问问,我到底是哪里得罪了姑娘,叫姑娘给我冷水当茶匙?若是当真得罪了,这东西就当给姑娘赔不是。”

    小玉理了理衣裳,恰

章节目录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rouwenwu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rouwenwu并收藏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