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位专家纷纷摇头。

    陆馆长道:“不太可能,如果是乾隆年间的,这300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么大的屏风能保存得完好无缺,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动dàng岁月还依旧崭新如故,实在太难实现了。”

    吴龙也摇头,道:“像这种黄花梨的高等木材,本身是有些油xing的,年深月久,油质外泄,很容易形成皮壳。”

    王华道:“虽然样式风格是明末清初的,但的确是现代仿品。”

    ……

    三位专家你一言我一语,李凡则静静地听着,不急不躁不恼不怒。

    管彤暗叹:这气质!

    谈不上什么气质,李凡只是觉得辨别这屏风的年代实在太简单了,就仿佛1+1=2一样,自己知道等于2,其他人非得说等于3,那李凡就有点儿懒得和别人争辩了,因为太简单了,不刺激。

    三位专家纷纷说罢之后,现场的所有目光齐齐聚在了李凡身上,摄像机各个方向向李凡聚拢。

    王翔不解地看着李凡,这“不解”是因为,他头一次见到有人会在被动的局面中,竟然能浅笑若兰,不争、不怒、不急、不讽,这气度这气质,自己从来没见到过啊!

    李凡问道:“主持人,我能上台么?”

    “当然可以,请到屏风前细细观察。”

    万众瞩目下,李凡提足登上了舞台,但并没有第一时间走向屏风,他面向观众道:“‘欢’,这个汉字的繁体字是什么?歡!欢乐之意!但还有个字也读‘huān’,是馬+雚的‘驩’!

    ‘歡’是‘欢’的繁体字,‘驩’是‘欢’的通假字。

    《荀子》大略篇第七十二,有言:兄弟不得不顺,夫fu不得不驩。就是这个‘驩’

    《史记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有载:“太后驩。”也是如此

    ……

    但在汉代之后便基本极少用这个通假字了,到了乾隆年间而此字再兴!

    如果诸位是造假者,我想诸位会在屏风上刻印繁体字,而断然不会刻印通假字!你会么?你们会么?即便真的刻印通假字,你们会刻印欢的通假字‘驩’么?”

    众人认真地听着,还不太明白李凡究竟何意。

    这时,但见李凡不仅不慢地踱步到五米之外的屏风前,用手在屏风上刻印着的长文中一指,镜头跟了过来,大屏幕上展现出长文的一小部分:

    ……道德神仙增榮益壽,福祿驩喜長樂永康……

    李凡指了指这个“驩”字,“这个字就是我的依据!这应该是乾隆年间的!”

    李凡话音落,众人目光齐齐望向三位专家,而三位专家面面相觑,却不予置评。

    王翔问答:“各位老师的意见呢?”

    三位专家低头小声议论,一时没人回答。

    “好!“

    有观众突然一嗓子,叫了声好,然后鼓起了巴掌。

    一时间,录制厅内掌声四起,称赞声一片!

    管彤听到身后热烈的掌声,不禁猛回头,李凡人气这么高?她又看了看舞台上的李凡,不禁膜拜:仅凭一字断真伪,李凡,你太厉害了!

    王翔再问:“三位老师的意见呢?“

    陆馆长:“呃……“

    吴龙:“这个……“

    王华:“那什么……”

    第329章 辩到你无言以对

    “驩”字,一个特殊的通假字,一个在古董文物行当里,极少有人知晓的一个字。

    起码,专家席上的这三位专家,有两个人完全不知道,因为一个是在故宫博物院搞青铜器的,一个是专研字画的,倒是民间收藏家偶有耳闻而已。

    但三位专家略一犹豫后,还是出于本心地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故宫博物院的退休专家王华略一磕巴,率先问道:

    “李凡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一个‘驩’字就断定一件屏风是乾隆年间的,我不认可。难道造假者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么?”

    李凡一笑,面向现场观众道:“我做个测试,来到现场的观众,多多少少都了解这一行当,只不过水平略有参差,这其中我推测,一定有不少精于研究的人。我给大家出一些题。

    请问,有谁知道‘子墨子之守圉有余’中,‘圉

章节目录

娱乐之最强大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昊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昊鲤并收藏娱乐之最强大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