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这两天我们故宫博物院要向社会发表声明,不能害了老百姓。哦对了,我是主攻铜器的,你这件藏品我看不太透,没有发言权,我叫我们的相关顶级专家来看看。”

    “谢谢您啦!”

    还没到正式上班的时间,估计专家在路上,毕院长又和李凡聊起了古玩行业,并劝李凡不要涉足其中。

    古玩行业水之深,深到可怕,处处是骗局。从地摊到拍卖行,从老板到电视上不计其数的专家,10人9骗。这又是一个法律基本空白的行业,新人入这行基本会被淹个半死。

    而且,各家所谓的权威机构的藏品鉴定证书更是一大骗,基本上都是坑蒙拐骗,把假的说成真的不计其数。国家更是根本不承认的。

    毕院长这老头有意思,有点儿话痨,对着李凡这个初次见面的小伙子发着满腹的牢sāo,典型的憋坏了的老愤青。

    不多时,专家敲门进来了。

    “毕院长,您找我?”

    “老胡,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凡。”

    “您好,我是李凡。”

    老胡也已经60来岁了,但精神矍铄,双目炯炯,他道:“不用介绍,谁不认识?我孙女儿总是趴在电视上看,都近视眼了,哈哈。”

    李凡道:“胡老,您能帮我看看水晶杯么?”

    “没问题。”

    老胡来到办公桌前,当双手拿起水晶杯的时候,就再也放不下去了。

    他的双手微微地颤抖着,目光仿佛化成了一把锁,死死地锁在了水晶杯上。

    1分钟;

    2分钟;

    ……

    直到20多分钟的时候,他还在仔仔细细地研究着,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着:“不应该啊?”“诶,不对啊!”“不合理啊!”

    又过片刻,老胡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杯子,回头疑惑地道:“李凡,你哪弄来的?”

    “昨晚从一个姑娘的手里买的。”

    “知道这文物的来龙去脉么?”

    “不知道,这姑娘说她也不清楚,是爷爷传下来的。”

    “有联系方式么?”

    “有!胡老,我这东西怎么样?”

    胡老郑重地道:“我现在不能告诉你,我还没想通,我连它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都没想通。”

    李凡连忙道:“国内的,战国时期的。”

    “时间上没大问题,但你凭什么说是国内的?”

    “我……”

    胡老道:“把那姑娘的电话给我,我问问。”

    李凡拨通了电话:“张凯丽么?我是李凡。”

    电话那头,“李凡,咱们可是说好了的,你可不能反悔!古玩的行规是不能破的!”

    “你放心好了,我们只是想知道这件杯子的细节。”

    “那还好,你想让我还你钱也没了,刚刚付首付了!”

    胡老接过电话,想问问细节,可是一无所获。

    放下电话,胡老道:“李凡啊,你先耐心等待几天,我们院里好好研究研究,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给你准确答案的。”

    “那好,麻烦您了。”

    办好了手续,李凡离开了故宫博物院,回到京大寝室后,他洗了把脸换了一身衣服便开车奔赴京城著名的古玩市场。

    接下来的10来天内,李凡的心态彻底失衡了,按照同学们的说法,李凡“疯”了。

    只要没课的时候,他便一头扎进古玩市场,从一个个小摊位到大的铺子,李凡逛遍了每一个角落,他眼睛雪亮,充满着勃勃的“贪婪”,咬着一口劲儿誓要挖掘出下一个国宝!

    但每一天都是乘兴而去失意而归,流逝的时光磨耗着他的耐心和yu望,终于,在一次次无功而返后,李凡的心态重回平和。

    那是个艳阳高照的冬日,李凡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他手chā口袋站在古玩市场中,望着身旁川流而过的渴望着一夜暴富的古玩爱好者,他蓦地心生感慨:

    我李凡最近究竟怎么了?古玩,不更像是一场赌博么?这种捡漏捡到国宝的概率,无异于被天上掉下块陨石砸自己十回的概率,自己浪费这宝贵的时间干嘛啊?

    李凡很快清醒了,又重新回到了日常生活的正轨上,万幸,没有让偶然得之的国宝压得“精神失

章节目录

娱乐之最强大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昊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昊鲤并收藏娱乐之最强大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