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习状况后,更是对李凡的英语学习法大加赞赏。
“李凡啊,不瞒你说,我当初英语就不好,你的英语学习法连我们晨华的诸位英语教师都觉得非常实用。本来打算特招你吧,可以让你进文学院或者数学系,这能发挥你的特长啊,没想到,你还解锁了新技能,研究一下英国语言你也很在行啊。”
“不敢当,我就是瞎胡闹。”
“不是胡闹,绝对不是胡闹!不用瞎谦虚。李凡啊,你来咱们晨华想读什么系?咱们晨华大学的所有专业你可以随便挑。”
李凡赶紧道:“这个还太早,我还没考虑这个问题。”
文主任没搭这茬,继续道:“专业可以随便挑,不仅仅如此,日后我们可以为你量身定制课程,充分培养你!”
“文主任,现在还太早,不急。”
你李凡是不急了,关键是晨华大学着急啊。
今年华国高三应届生中,目前已经充分展示出了学术巨擘潜质的学生也就六七位。这高三开学才1个多月,就被京大内定了2位,被浙大“强取豪夺”去了1位,还有一位被郑大“糊弄”去了,晨华大学只敲定了一个同学。
何为学术巨擘潜质?
就是那些在某些领域展露出了远超常人的表现,非常有机会在未来20年内成为某些领域的领军人物的年青人,这样的人才太难寻求了。
李凡其实并没有发表大量的作品,也就几篇文章统共几万字而已,但是胜在含金量足啊,各大教授都不是傻子,李凡在国学方面的天赋早已被很多大教授认为是不世出的了,反正《诗词论》他们想写出来费劲,最近这小子又在忙活什么“新考据学”,这个倒是非常新颖的。
但对于“新考据学”的概念,众位教授还是没有意识到它的未来发展,毕竟作为一个17岁的学生,谈什么开宗立派总让人无法接受。不过弄出这个“想法”来,众位学者也是刮目相看了,瞧这人家这小小年纪!
在众位大教授眼中,李凡无疑是一刻冉冉升起的学术之星,甚至,这么说都不准确,因为李凡是没有上升期的,他陆续发表的作品没有那种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每篇文章基本上都处在学术领域的最上游。
李凡这种人就是那种横空出世,出道即巅峰的典型,而且,未来不可限量。
这样的人物能不抢么,挣得头破血流都得抢啊。
从文主任办公室出来,李凡又被拉去了文学院院长办公室,之后又去了一趟副校长那里做客。
当走出办公楼的时候,早已月亮挂枝头了。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李凡终于知道他们这是什么行径了。
你们这是洗脑式的招生啊!
第219章 开幕
招待所内。
和煦的阳光爬到了床上,轻轻地撩动着李凡那细腻的面颊。连续打了两个滚儿后,他终于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昨天被晨华大学一顿折腾,之后又被招生办的孙老师领着去了食堂,品味了一下晨华大学的美味小吃,当他终于脱身回到招待所的时候,都已经晚上9点多了,于是躺在床上,一觉到天亮。
和极大多数人一样,李凡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床边的手机,半眯着眼睛看起了新闻。
他照例先打开《国学时代》app,随意地翻看了一下,恰好看到了顾亚婷的那篇《《海内十洲记》考证研究》。
万万没想到这篇文章发表得这么早,但并没有发表在名家专栏上,而是以一个普通作者的身份发表的。
这篇文章大体内容是:这是一本古代汉族神话志怪小说集,据传是东方朔所撰。但顾亚婷全面考证的结果则是,这本书并不是出自于东方朔之手,估计是“后世好事者”假托东方朔之名集撰而成的伪书。
论据依次如下:
1:《汉书·东方朔传》未提及此书,正史没提及不太应该。
2:《海内十洲记》所载汉武帝华林园shè虎之事,这是重大bug。因为后代《晋武帝华林园集诗》中有言:“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魏明帝起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可见汉武帝时还没有这个名称
“李凡啊,不瞒你说,我当初英语就不好,你的英语学习法连我们晨华的诸位英语教师都觉得非常实用。本来打算特招你吧,可以让你进文学院或者数学系,这能发挥你的特长啊,没想到,你还解锁了新技能,研究一下英国语言你也很在行啊。”
“不敢当,我就是瞎胡闹。”
“不是胡闹,绝对不是胡闹!不用瞎谦虚。李凡啊,你来咱们晨华想读什么系?咱们晨华大学的所有专业你可以随便挑。”
李凡赶紧道:“这个还太早,我还没考虑这个问题。”
文主任没搭这茬,继续道:“专业可以随便挑,不仅仅如此,日后我们可以为你量身定制课程,充分培养你!”
“文主任,现在还太早,不急。”
你李凡是不急了,关键是晨华大学着急啊。
今年华国高三应届生中,目前已经充分展示出了学术巨擘潜质的学生也就六七位。这高三开学才1个多月,就被京大内定了2位,被浙大“强取豪夺”去了1位,还有一位被郑大“糊弄”去了,晨华大学只敲定了一个同学。
何为学术巨擘潜质?
就是那些在某些领域展露出了远超常人的表现,非常有机会在未来20年内成为某些领域的领军人物的年青人,这样的人才太难寻求了。
李凡其实并没有发表大量的作品,也就几篇文章统共几万字而已,但是胜在含金量足啊,各大教授都不是傻子,李凡在国学方面的天赋早已被很多大教授认为是不世出的了,反正《诗词论》他们想写出来费劲,最近这小子又在忙活什么“新考据学”,这个倒是非常新颖的。
但对于“新考据学”的概念,众位教授还是没有意识到它的未来发展,毕竟作为一个17岁的学生,谈什么开宗立派总让人无法接受。不过弄出这个“想法”来,众位学者也是刮目相看了,瞧这人家这小小年纪!
在众位大教授眼中,李凡无疑是一刻冉冉升起的学术之星,甚至,这么说都不准确,因为李凡是没有上升期的,他陆续发表的作品没有那种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每篇文章基本上都处在学术领域的最上游。
李凡这种人就是那种横空出世,出道即巅峰的典型,而且,未来不可限量。
这样的人物能不抢么,挣得头破血流都得抢啊。
从文主任办公室出来,李凡又被拉去了文学院院长办公室,之后又去了一趟副校长那里做客。
当走出办公楼的时候,早已月亮挂枝头了。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李凡终于知道他们这是什么行径了。
你们这是洗脑式的招生啊!
第219章 开幕
招待所内。
和煦的阳光爬到了床上,轻轻地撩动着李凡那细腻的面颊。连续打了两个滚儿后,他终于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昨天被晨华大学一顿折腾,之后又被招生办的孙老师领着去了食堂,品味了一下晨华大学的美味小吃,当他终于脱身回到招待所的时候,都已经晚上9点多了,于是躺在床上,一觉到天亮。
和极大多数人一样,李凡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床边的手机,半眯着眼睛看起了新闻。
他照例先打开《国学时代》app,随意地翻看了一下,恰好看到了顾亚婷的那篇《《海内十洲记》考证研究》。
万万没想到这篇文章发表得这么早,但并没有发表在名家专栏上,而是以一个普通作者的身份发表的。
这篇文章大体内容是:这是一本古代汉族神话志怪小说集,据传是东方朔所撰。但顾亚婷全面考证的结果则是,这本书并不是出自于东方朔之手,估计是“后世好事者”假托东方朔之名集撰而成的伪书。
论据依次如下:
1:《汉书·东方朔传》未提及此书,正史没提及不太应该。
2:《海内十洲记》所载汉武帝华林园shè虎之事,这是重大bug。因为后代《晋武帝华林园集诗》中有言:“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魏明帝起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可见汉武帝时还没有这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