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他们现在的情况,《国学时代》app目前总下载量已经破百万了,这个数据意味着,《诗刊》的转型获得了阶段xing的胜利。

    有句话说得好,争议越大,名气越响。《《后出师表》考据研究》备受争议,引起网络大讨论,李凡自然再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继续提升着自己的网络热度。除此之外,文章的发源地《国学时代》也是直接受益方。

    李凡看了一眼时间后,端起笔记本,开始飞快地码字,两个小时后,4000余字的文章敲了出来,再次检查一遍后,完美。

    将论文发到陆丫丫的邮箱后,李凡转身去体育馆打球去了。

    这篇文章的名字是《《古文尚书》考据研究》,当陆丫丫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不禁大呼一声:“这孙子儿真的又把《尚书》弄成伪书啦!”

    幸亏办公室内没人,大家都下班了,不然是不是很丢淑女形象?

    陆丫丫吐了一下舌头,开始拉动鼠标,翻看内容,可才看了一行,只见朱总编快步走进了办公室,他急迫地问道:“他又把什么弄成伪书了?”

    “《尚书》!”

    “好,这个好!给我发一份儿,这注定又是一轮网络热议啊。”

    重新排版,再次校对后,陆丫丫将文档传给了同事,但她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跑到了美工那里去指手画脚了。

    凌晨,《国学时代》名家专栏换榜,李凡的《《古文尚书》考据研究》被排到了专栏的第一排,再也没有论资排辈的说法了,现在执行的是,论流量排辈!

    文章刚一上线,整个评论区瞬间刷bào,估计网友们都熬夜等着呢。

    “看看帅李又把什么弄成伪作了,猛一睁眼,我去,《尚书》!”

    “李凡你要干嘛?你是不是接下来要把四书五经全部变成伪书?”

    “敬你是一条好汉,就是好汉往往不长命,等着教育部请你喝茶吧。”

    ……

    陆丫丫看着不可胜数的评论后,她也疑惑了,李凡下一篇文章又要把什么弄成伪书呢?

    她想到这儿,直接给李凡挂了一个电话,问道:“嘿,你接下来想写什么?考据什么?”

    “下一个,呃,应该是《太监考据研究》吧!你想看什么?也可以是《ji女考证研究》《古代内衣文化考证》……”

    陆丫丫笑骂道:“你个小流氓,睡吧你!”

    第205章 我的继承者

    总有某些人说李凡是混在文化界的小流氓,对于这个别致的称呼,李凡坚决不同意。

    普及文化有错么?传承历史有错么?梳理历朝历代风俗人情衣食住行有错么?

    嗯,没错!绝对没错!

    食堂内,一张桌子上摆了几道硬菜:萝卜汤、萝卜汤、萝卜汤……

    桌子前面围着几个年轻人,大家正在吃早餐。而靠近过道一侧,则依次摆好了几件行李箱。

    “要说这古代太监啊,有意思。华国的典籍文献中,关于太监的最早记载出自《春秋左传·僖公二年》,里边提及一个叫‘寺人貂’的人,他是齐桓公的宠臣。有记载说他为了取悦齐桓公而‘自宫’了,借此获取荣华富贵,现在华国统一的说法是这哥们儿是太监的鼻祖。这个我持有保留意见,改日考证一下,发个文章。”

    杨硕求问道:“李凡,那太监为什么叫宦官呢?”

    顾亚婷彭慧也齐齐看向李凡。

    李凡放下筷子,纠正道:“说到这儿就太复杂了,首先,你这个问题就是错的。”

    “哦?怎么错了?”

    李凡道:“在人们的印象里,宦官与太监是一码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据考证:其一,最早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其二,宦官与太监在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有别的。古代宦官是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官员的总称,并不都是阉割的。而‘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

    太监一词的出现最早在辽代,是辽代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到了明代,太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大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章节目录

娱乐之最强大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昊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昊鲤并收藏娱乐之最强大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