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和她聊几句也没机会。

    这个圈子人脉很重要,积累人脉是一个必须课。

    敲响房门后,袁媛和李凡紧紧地握了握手,一句“你干得漂亮”,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

    后面的摄像师跟进,镜头在定格在了李凡帅气的面颊之上。

    李凡吃惊道:“你们这也录?”

    “花絮嘛,也可以做后期的纪录片!”

    袁媛又和柳诗诗、汪汪拥抱了一下,然后四人落座,闲聊了几句后,大家收拾了一下,准备驱车到广电中心。

    李凡这时才发现,牛犇犇早溜走了。牛犇犇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说他去忙他的人生大计去了。

    上午9点。

    广电中心某休息室。

    时隔两周后,诸位嘉宾选手再次团聚,自然互相之间“吹拉弹唱”起来,当然,话题几乎都围绕着李凡的演讲事件。

    “李凡的脱口秀演讲真的太搞笑了,我是看了一次笑一次,简直“炫迈”了!”

    “当时我笑得肚子疼啊,就像每次听‘哒哒哒冒蓝火’的感觉一样。”

    “诶,也没想到,网络上争议还蛮大的。”

    “我还以为李凡要辩解要反击呢,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在乎。”

    “人家不是不在乎,你们看李凡的采访视频了么?说得多好,特别理xing,非常有道理,很多事情真就像李凡说的那样。”

    ……

    李凡在寝室接受《城市晚报》记者的专访的那段视频,在网络上流传之后,几乎好评一片,瞬间圈粉无数。

    理xing、真诚,乐于接受批评建议,不抗拒异于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这种态度大受好评!于是,一个理智的具有宽广胸怀的青年形象瞬间就在广大网民心中树立起来了。

    这段采访视频可以说点赞无数,口碑甚好,正能量满满。尤其在17岁这个年纪,有这种胸襟和气量的人太少了,别说17岁了,你就是77,不也有一堆老头老太太也是心胸狭隘么?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李凡是表里如一,他所说的就是他那么想的。

    该采访视频一出,很多网友路转粉、黑转粉,各路大v点赞,还有一些新闻介绍了这件事情,尤其是吉森本土新闻。这又给李凡在民众间刷了一波好感度,名誉再度升高。

    试想,李凡要是怼天怼地怼空气的话,估计话题度会更高,但是民众好感度会严重下降,因为大家更喜欢李凡这种真诚的具有广阔胸怀的男子汉气质,以及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不是你骂人多狠撅人多爽。

    这段采访视频,几乎就把脱口秀演讲的争议彻底压下去了,而且,还将之变成了好事儿,民众们意外地发现了李凡胸襟广阔海纳百川的一面。

    当然,没有人会拥有百分百的支持率。

    还有一部分人在网络上继续“矢志不移”地喷李凡,比如说:

    “你说谁是地图pào呢,你们那边儿的人就不行……”

    “你不心胸广阔么,我继续骂你@#¥@……”

    “装吧,接着装,看你这么假大空就恶心。”

    ……

    如此之类,云云吧!

    当然这类人你就犯不上动气,因为没必要啊,要是较劲的话,估计李凡一辈子啥也干不成,光生气都气死了,这些为了喷而喷的喷子,根本入不了李凡的眼。

    《再见吧,雾霾!》与纪静《苍穹》的对比,其实大家也了然于胸了,一个是快餐文化,一个是沉重的调研报告,一个是生活调剂日用品,一个是沉甸甸的可能会在历史上书写一篇的纪实,两者风格迥异,社会价值也完全不同。

    厚重感上,当然《再见吧,雾霾!》没有厚重感,《苍穹》厚重感很足了,但也只是一份并不全面客观的调查报告而已。

    纪静在昨晚对李凡的《再见吧,雾霾!》以及之后的视频采访进行了点赞,并发表微博: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痛心和希望,李凡,好样的!

    这条微博算是给这场争论画上了半个句号,剩下的那半个句号,就在绵延不绝中……

    ……

    李凡推门走进休息室的那一刻,一股赞美之词铺面而来,好像还带着“花

章节目录

娱乐之最强大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昊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昊鲤并收藏娱乐之最强大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