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就像只进入假死状态的负鼠。在偷听中他大概摸清楚了自己身边人的关系,以及宫中的几位主要人物。

    然后他终于“苏醒”了——在电视和电影里他已经演过无数次这种受伤后苏醒的状态了,轻车熟路。

    “赵十五……”他气若游丝地唤道。

    赵十五是汝阳王身边的内侍首领。汝阳王身边的太监宫女,都听赵十五安排。原本的汝阳王应该是对赵十五极其信任,所以放心将不少内务都jiāo给赵十五处理。

    “殿下醒了!”赵十五惊喜道。他原是云淑妃身边的老人,云淑妃死后他便来服侍她的儿子汝阳王。他已经想好了,若李谕有个什么万一,他唯有以死向淑妃谢罪。

    不过影帝李谕并不知道赵十五这些内心戏,他只是按照套路来了一句:“我……这是怎么了?”

    听汝阳王这么问,赵十五神色黯然,说:“殿下在宫中醉了酒,不慎落了水。” 赵十五屏退床前几个小宫女小太监,叫他们到外间守着。这才小心翼翼反过来问李谕:“殿下真的是失足落水?落水时候可有人靠近身边?”

    李谕扶着额头,含含糊糊道:“我连在宫中醉酒的情形都想不起来了……更别提后来的落水,一点也不记得出了什么事。难道是有人要加害与我?又是为何?”

    赵十五大惊失色:“殿下都不记得了?”

    李谕摇摇头,醉酒是个现成的借口,他就咬定自己喝到断片:“我这一醉,这一病,什么都很迷糊,你把那天的情形详细给我说说。”

    赵十五数着日子说:“宫中三月初三设宴,请几位正在京中的王爷小聚。殿下醉酒,在宫中失言冒犯了皇后,不仅品评赞美了一番皇后美貌,还说皇后本应是,本应是……”

    说到最后赵十五的声音已经几不可闻。他被吓得不敢说出口,可见有多大逆不道。

    李谕已经大致猜到小王爷说的昏话是什么了:“本应是我的囊中之物?”

    赵十五没想到李谕清醒了还敢这么说,忍不住倒抽一口气,压低了声音道:“殿下!皇帝即位不久,才与皇后新婚。殿下此次上京,就是为了祝贺皇帝大婚。即便皇帝与殿下兄弟情深,能将此话当做笑话一笑了之,那皇后和齐国公也不会善罢甘休啊!皇帝即位当天第一道诏令,就是立齐国公女儿为皇后。齐国公可是对皇后寄予厚望……”

    李谕陷入沉思——这个什么齐国公,比皇帝还厉害的样子,甚至已经公然地,完全掌控皇帝夫fu。

    除非……

    莫非……

    李谕脑子中不由跳出“权臣”二字。皇帝年轻,才刚登上皇位,大权在权臣手中,然后这权臣又把自己女儿塞给皇帝做了皇后。这特么是魏武曹cāo拿过的剧本啊!

    李谕心里是寒冷的。往好处想,他至少很清楚低调做人这个道理,以后不会再作死了。然而前提是,他还能有以后。

    当天晚些时候宫中就知道汝阳王已经苏醒,有太监来传了皇帝口谕,召汝阳王次日入宫觐见。

    李谕这会儿站在东华宫前,决定走自己的专业路线——演戏。

    这是他的生死关头,他只能拿出自己最拿手的技巧来应对。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一见到皇帝,就紧抱皇帝大腿(并不是真抱),痛哭流涕(他在指尖涂了点蒜汁),浑身颤抖(毕竟大病初愈),恳切认错,但只认自己醉酒失态的错,一个字也不要提自己说过的话,最终目的是哀求皇帝赶紧放他回自己的封地云州。

    听说皇帝未即位时,最要好的兄弟就是汝阳王。若皇帝对汝阳王还有那么一点兄弟之情,并且还有那么一点话语权,那他应该能勉强过了这一关。

    宫人领着李谕进了东华宫的侧殿,这是皇帝平日处理公务的书房。

    皇帝还未到书房,宫人请李谕在书房边的隔间中等候。

    三月的桃李正艳,花影对红墙。李谕无暇细看景致,只是默默等待。

    过了片刻,他听到了脚步声,回过头来,只见宫人都屈膝行礼——但来者并不是皇帝。

    李谕脑中一片空白。

    来者并无殊艳之色,只是雨后

章节目录

朕,是一个演技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崔罗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崔罗什并收藏朕,是一个演技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