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轻轻开口,他说:“林顾问,我曾经是这里的住院医生。在宏景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病区总共有150张床位,每年接待门诊人数13万,一年将近5000人在这里住院,其中50%以上的病人都因脑血管疾病住院,而这个比例,在全国是170万以上人口。当一位老人住进这里,就意味着他的生命正逐渐走向终结。请您看着对面的那位爷爷,设想一下,如果这时,市面上出现一种新yào,宣称可以逐渐刺激他的大脑神经元修复,令他可以像没有中风之前一样正常活动,您认为,这种yào物是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林辰有些震悚:“这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了?”端阳反问。

    “目前为止,目前为止的科学研究都认为大脑神经元不会继续生长,在受到轻微损伤后不能像皮肤一样自行修复。而且现在神经修复研究的前沿技术都在神经干细胞移植上,yào物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我表示怀疑?”

    端阳有些意外:“林顾问你还懂这个?”

    “心理学是jiāo叉学科,虽然我没有专攻认知神经科学方向,但为了考试好歹也多看过几本书。”

    端阳轻声道:“我也觉得很不可思议,这种新yào突破了神经节苷脂和三磷酸胞苷二钠这些传统神经营养类yào物,直接宣称能够刺激神经元修复,如果出现这类yào物,很多老人愿意为了这种新yào倾家dàng产在所不惜。”

    “等等,你不是说,这种yào物,是你老师发现的?”林辰忍不住问道,虽然他确实没有去过达纳地区,但他勉强可以推测出那里的研究条件,有人能在那里发现这种划时代新yào,这本身就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实际上……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我老师发现的yào物,并没有周瑞制yào宣称的那些效果,它更类似于神经节苷脂,但比同类yào物效果更佳卓著。”

    “那你凭什么认为周瑞制yào是窃取你老师的研究成果,那或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东西?”

    “我看过周瑞制yào那种yào物的化学分子式,和我老师发现的那种,几乎一样。”

    “也就是说,仍有差别?”

    端阳点头:“问题不在于差别,不在于他们可能抄袭了我老师的研究成果,而在于我老师说过,该种yào物副作用严重,实际上,他正是在研究一种达纳地区常见病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这种yào物。”

    林辰再次感到悚然:“你的意思是,如果周瑞制yào强行推广这种yào物上市,可能会导致大规模yào物不良反应?”

    “是啊,可能。”端阳有些颓唐的靠在长椅上,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显得烦躁,“就算大规模yào物不良反应也只是一种可能xing,说不定这类yào物分子式上的微妙变化已经yào物不良反应。何况,我没办法证明周瑞制yào研发的这种新yào确实剽窃了我老师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相关论文发的比我老师更早,主持这种新yào研发司坦康教授比我老师在业内的学术地位不知高了多少,如果不是我尝试寄出的匿名信被李主任采纳又导致她差点被害,我也不会发现这里面可能真的存在黑暗内幕。”

    林辰仔细听着青年人的叙说,听着他的困惑和挣扎,他再次看向那位正扶着栏杆艰难行走的老人,问:“先告诉我,所谓的副作用是什么吗?”

    “长期服用,会造成认知障碍和情绪问题。”

    “周瑞的新yào已经进入审批程序,说明他们已经通过了三期的临床试验,更不用说前期的动物试验,他们没有发现这种副作用吗?”

    “所以我怀疑他们临床实验结果造假。”端阳认真道。

    林辰陷入深思。

    现在问题已经从单纯的科研剽窃转换成了实验结果造假,如果说前者还是道德问题,后者则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端阳的怀疑成真,那就是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但问题是,坐在他身边的青年人在质疑学术大牛和著名yào企的研究成果,这本身就很天方夜谭,如果是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听到这些内容,大概会立即起来指着这个青年的鼻子问:是谁给你质疑这些的资格?

    就在这时,他们身后响起了

章节目录

犯罪心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长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洱并收藏犯罪心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