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手遮天 作者:欲望社
橄癜咨钟行┩该鞯乃槠?
我随手拾起一支笔,拨弄拨弄那碎末:“这是……”
“寒石。这个在药铺能买到,一般是用来鞣革做皮制物的。”张缇道。
我一头雾水:这与案有关联么?
张缇适时补充一句:“以水泡化,即东家说的卤水,也就是,凝豆浆成脂块地妙物,以及农家寻短见常用之物。”
“啊,这是你在药铺买到的?”
“能销账不,这里是药铺开的条——二钱银。”张缇摆出一张字条,“顺便说,每日销售的药物数量,药铺掌柜手里都有记载。东家何不上门一查?”
他得意地一眨眼。(
第一百六十七节 小县大街通南北
我不想重复夏城的规模,总之这里就两间药铺,年前倒了其中一家,想走错也难。
按照以前我对盐卤的理解,那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灰白色石头——八成是把氯化镁与石灰石弄混了。既然药店卖的是那么细小的碎末,谁都有可能洒点到食物里面去吧?
不知道致死量是多少?
我心里早有怀疑的人,自然是去了药铺,直接要命案当天的账簿查看。顺路照顾人家生意,买了几钱银的寒石,掌柜想捆绑销售附,我不明白那是什么东西,便拒掉了。
王郊离开县衙的时间就是那天上午而已,如果不考虑同伙协作的话,他的行动路线应该就是如此没错。
出门,冷不防看到城门那边出现江近海的人马,大概是请真人来的。
“你说休息两日,于是依约前来。”江近海仍旧是寒着脸,不给我好颜色看。
两天时日还真快,我点头,领他们去客栈。
客栈里现在已经从山贼盘踞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卫满园,江近海这群山寨版的官兵进去,双方立刻都愣住了。
我在门口探头探脑,只要他们不打起来,气氛再怎么僵硬也无妨。
等即墨
东宫正坐在大上满脸没趣,听我说要请真人动身,连忙表示他一定同行。
“可是出门就有可能遇见即墨大人喔!”我提醒他。
他想得更多:“不出城迟早会被他撞见,索性借这个机会逃出去。”
当着他众多“兄弟”的面,我不便数落他。但是,为啥这么不愿被即墨逮到呢,他好歹也是东宫认为可靠的人啊?
东宫找了个大斗笠盖在头上,带着一帮山贼,蹑手蹑脚往外去。
“等等,三公!”我急忙拉住他。低声道,“你忘记江近海曾对你不利?别去了,让真人按预定行事就好。”
东宫不依,笑道:“哼,我倒要看看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是什么嘴脸。”——
我说,你的胆色怎么是分对象的呢?江近海可比即墨凶险多了啊!
到街上,往南一看,正好撞见江近海一行出客栈,请真人上车。
东宫急忙把斗笠往下一扣。对手下吩咐到:“大伙儿跟上。”
喂喂,这样会被当作是打劫的吧?
我好气又好笑地跟着他们,适逢江近海回头看一眼,看见我,脸色不善地哼了哼,视线扫过东宫,没认出来。\\\\\\倒是对这一大群人的来意狐疑。
“这是做什么?”他皱眉责问我,“这么多人同来,是你的安排?”
“江庄主想多了,他们是真人的随从,老人家启程。当然是要同行地。”我无奈地说。
江近海半信半疑:“以为本官没见过道仪么,你带来的人手分明不是道官打扮。”——
人家再是杂牌军,也比你和你的兄弟安全系数高。不会突然就把人杀了弃尸荒野。我更担心的是你害人咧。
“请放心吧……”为何放心呢,我瞥向躲在斗笠下面的东宫,心里暗叹一声,道,“本县同去,若是选好地方,也方便请双方的人一起丈量,以免测算不精。”
“你不是整日忙得团团转么?”江近海轻蔑地勾起嘴角。
“没办法。”我坦然道,“谁让此事关系重大,一是入账数目甚巨,二是位址选择关系民生,若不慎又坏了谁家风水,那本县也是头痛的。”
江近海冷哼:“秦大人比本官更像古人了。”
此话除了我与他以外。没人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只答了一句:“在其位谋其事。彼此谅解不能的话,至少也别再争锋相对吧?”
江近海不言语。
围观者众多。不便再说什么来打动他,我摆摆手:“还不出的话,又要耽误一日了。先送真人去道观吧。”
得我一令出,山贼把原本寄放在客栈和马驿地马匹都牵了出来,其实这条街还挺能塞人,百来号人马挤在一处,也没觉得特别拥塞。
不过这倒确实有点热闹过头了。
正在此时,仿佛嫌还不够人多,即墨带着皇卫大步而出。
京城来的皇卫将士那得是什么派头呀?毫不客气就拿刀鞘把挡在前面的人拨开:“让开让开!好狗不挡路!”
走到离我一丈远的地方,即墨站定,皇卫自然就沿路清场,推搡出一条道路直通我面前。
“秦大人好兴致,可是要出城?”即墨提高音调。
我答道:“啊,接待即墨大人之事,本县已有安排,选址福地是造福生灵的要务,如有怠慢大人,还请见谅了!”
即墨瞥了江近海一眼,京城文官多得满地跑,不知他俩是否认识,总之这回轮到即墨对江近海轻蔑一笑。
“福地?该不会就是京里流传的替阉人建生祠吧?贼还真是大胆了。”即墨讥讽道,“只可惜,再是如何享受香火,依然全无香火传世!哈哈哈!”
江近海听了,不恼不愠,如同当即墨不存在一般,对我道:“秦大人,请车出行吧!”
县衙的马车已经准备好了,由衙役带到街中。
我点头,向即墨告辞。
我俩以外地同仇敌忾,大概让即墨觉得很是丢脸、觉得他是不被人搭理的小孩了,他厉声道:“秦大人,你就是如此治理夏县?与阉党同流合污,好生清正廉明!”
干嘛啊这是,失败的狗在远处狂吠?
我没吱声。
东宫就在我旁边,他也没吭声。
真是意料之外,原本他是想看江近海的恶形恶状,谁知这下倒是见到即墨在人前的趾高气昂。我幸灾乐祸起来。
不过即墨为了奚落我,再次提到阉字,终于让江近海那边地人忍不住了。
要知道最容易让男人恼怒的,恐怕就属这个字。
卫刚怒吼道:“闭嘴!即墨大人你与枢密使同是太后亲信,论资排辈你尚在枢密使大人之后,为何再三言语挑衅?莫不是以为江庄主好欺——”
话音未落,江近海伸手制止他,叱责道:“卫大哥,不得无礼!”(
第一百六十八节 围观与被围观
哦哦,原来是内斗?
算起来江近海还比即墨
就算要群殴,那也得有地方能打能围能追才行,连袖都捋不开的环境,根本就没那气氛啊。
见这城中间热闹,酒家和食店纷纷派出小二问要不要订饭要不要凉茶,挑货郎担的连忙也过来问有没有人买瓜豆杂糖,凑热闹的七大姑八大婶更是舞着小帕飞也似地从家宅里冲出来,生怕错过什么好戏。
衙役也一个个好奇地出来观望,最后连张缇与王郊也开始探头探脑。
小城嘛。可以八卦的事情少,遇到疑似群殴现场,那围观者还不跟打了鸡血似的?
于是人越来越多,水泄不通。
我望望唯一一小片空地,正是在江近海和即墨上得战场。骂架斗殴更是不在话下。
即墨”——
你是京官不说。还是皇城里面的当差,于情于理,不管在哪个体系里面看,都没资格“吩咐”我做何事吧?
没等我回话,江近海抢先道:“那恐怕怒她难以从命。凡事有个先来后到,真人也是为此事专程前来。”
“那又如何呢?”即墨用眼角睨着江近海,“本官所为的是国家社稷大事。像阁下那样的……还是稍候吧!”
我知道他那个拖长的“那样”里面可以装下很多损人的词,可见也算是留了点脸面给江近海,当然后者不会感谢他。
江近海还是一味忍让,虽然部下脸色都十分难看了。
他的兄弟们还是把他当作救命恩人看待地,江近海受讥讽,随从的手便按向了刀剑。
哦哦,要开打了!
我悄悄往人群里面退,东宫也跟着我躲向人堆。
谁知。江近海突然天外一笔,把我重新又送到了风口浪尖上。“既然如此,还是由秦大人决定!”
哇啊啊,哪有这样的,现在明显即墨比较横,我或许应该先办他交代的事。但是之前已经惹过江近海一次。再来拒绝他的话……让他失去面,恼羞成怒。真不知道还会遇见什么手段呢!
不说别的,哪怕是他半夜冲井水里丢点成分神秘的药粉,那就够咱们全城喝一壶。(你想太多了!)
“秦大人分身乏术,就请表态吧。”即墨说着,负手而立。
唔,思考再三,还是按照原计划,张缇接待即墨,我跟着江近海出城监督?不过围观地人那么多,让即墨下不了台也是尴尬事。
有人在我身后,伸手拉拉我的衣角,是东宫。
“快出城去,不然会被音认出的。”他悄声道。
我点点头,对即墨道:“表态不敢,只不过是——”
话刚说到一半,突然被一声闷响打断了。
这声音好熟啊……
扭头一看,果然是有人正在击鼓鸣冤。
有没有弄错啊,这边乱成一锅粥、呃不,一锅饺了,居然还有人不来看热闹,自己跑去敲喊冤鼓?
街上两三百人齐刷刷转头,看着擂鼓的人。
却说张缇,他明明就在衙门口,看见人敲喊冤鼓,不上前询问接待,袖手观望着。
没法,我把刚说了半截的话丢下不管,对两位领头地说:“有人击鼓鸣冤,看来下官得先处理县务,再办理二位大人的要务。先告辞。”
能不当猴真好,只是要在人海里挤出一条路还真不容易。
我从围观群众中挣扎出来的时候,那个擂鼓地人也不敲了,鼓槌一丢,冲到我面前。
“秦大人,青少侠还没归来吗?”
怎么是找阿青的?我定睛一看,原来又是前几日那名派往商卡的衙役。
他的毛病还没改过来啊?夏县当家的可不是阿青,是我呢。
“有什么要事对本县说是一样。”我不得不重复。
“哦。”他怪不好意思地脸红起来,说,“有要紧消息传达,左等右等也不见大人归来,出门一看又是这么黑压压的大群人,想靠近也是难!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击响喊冤鼓,还望大人谅解!”
要是在别的衙门,衙役随意敲响喊冤鼓。那就是与知县过不去了,轻是罚薪,重则要打板。
不过到我这儿,基本上一切都是看情况而定,像敲敲鼓这样的事情,我自己也感兴趣得很,有就去试试看。
上梁不正下梁歪,敢情这位仁兄把衙门前面地鼓当门铃和朝天鸣枪看了。真有效果!
改明儿给牌坊底下挂个大铜锣试试,谁家吵架就敲敲,好制造围观气氛。
第一百六十九节 小心不轻放
张缇之前一直袖手旁观这场闹剧来着,现在他倒是替我出面,对衙役说:“情势所逼,采取非常手段也是无奈之举,讲吧,要向大人禀报何事?”
喂喂,再怎么也不应该是当街谈话吧?
我咳嗽一声,道:“进去说。”
于是装作忘记了呆在街心的江近海、即墨=”
他让衙役退出门外,关门:“j细?是哪方的?”
“墨河乱民。”我肯定。
张缇不以为然:“乱民么?不过笊篱锄头一类的农夫结集为伍,没自行崩散就是意外了,还会派j细活动?哪怕他们一窝蜂涌向祝州,咱们紧闭城门就好,守军将领未免太杞人忧天。”
“未必。”我摇头。
好吧,折腾几个月了,就算是斩白蛇起义的那种,在墨河攻占几个小县也许是没问题的。
被围追猛打,深谋远虑到从边境转移。借道祝州,顺理成章。
所以这边几个营的关防驻军都被调往前线拦截,并且领兵的将领我们注意……等州府的指令下来要求关城建防,恐怕是来不及的——
但是转移总要有目标,至少也是要有方向,想带着队伍往什么地方呢?
像夏县这样离他们起事地点近又穷困的小县,占了不会肥。但地形是颇有军事价值地,攻下来做据点的话,地理位置上。将会极大地方便他们的退路。
如果州府或者京师点起军队前来,乱民只要打开铜山关,背后就是一条通往草原深处的大道!
多妙的地方,藏进去了,除非与北狄什么部落狭路相逢,谁也不能把他们怎样。\\\\\\天朝的军队一撤,咱还能回乡继续闹。
峥山关的守军善意提醒。确实有他的道理。
夏县忠县这几个关卡内的小县,正是关键地方。
“怎么办呢,东家?”张缇叫我为东家是越来越顺口了,“是现在就开始减少开城门地时间,并且挨户检查民居么?”
这是通常情况下防止j细的办法。出入严格把关,每家的住户都有些什么人,来历一一查明。抓到面生的要么驱逐要么拘禁。
可是那样做毫无疑问会弄得人心惶惶。
去年年底刚遭劫,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夏城,莫非又要陷入恐怖氛围中?
啊,不光是这档事,还有现在街上那三拨人马,我得赶快解决才行。
东宫不想被即墨现,即墨来夏县也不知道是不是想逮东宫,江近海在这边耽误了个把月。千万别把钱给飞走了。
单个的就数王郊……现在多他一个不多,何况办案还得等阿青从镇上带证物回来才行,于是王郊可以先敷衍着。
“要不要送真人一行出门呢?”我歪过头问张缇,“若是真如同传讯所说,在这期间出了事,夏县责任可就大了。”
张缇回答:“东家。如今连乱民是否涌向夏县都不知。担忧此事为时过早吧?”
“嗯,前后两批驻军赶赴墨河。应该能平乱才是……”我撑着脑袋,知道这样坐在屋中胡思乱想的猜测是一点建设性也没有地,可就是会忧心着战况的变化。
“两批?”张缇这还是第一回听说铜山关的兵士被抽走了,连忙询问我详情。
哪有什么详情呢,人家统兵的武将与治理属地的文官完全是处于两个不同地体系,上面总兵调度使怎么调派兵马粮草,都是与我无关的事情。如果我去打听,那反而是越权,有探听军事机密的嫌疑。
我只能把从衙役那里得知地东西告诉他,由他自己去判断了。
“啊!原来如此,”张缇恍然,“难怪几天前,东家会突然改口,答应让粮队通过夏县!想不到是借机卖个人情,再捞上一笔!”
“我当时无从了解事态,只是感到不妥:无论粮队将要受到乱民或山贼或北狄的威胁,那损失都是巨大的。”
虽然粮草从军需中扣下已成不争的事实,但落到敌方手里,又是另一回事。
何况,还指不定会进谁的腹中呢……
我收起笑意,继续说到:“话是如此,可秦某只口头上答应放粮队过境,并无通文。张大哥,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张缇是怎样精明的人,当然知道我的语意。
“是,张某自然也不会代签,东家放心。“你答应了,秦某当然放心。”没亲口应诺地话,谁知道会怎样呢。
笑笑,张缇想起一事:“莫非这就是东家要跟着真人一行去选择福地的缘由?”
怎么可能!我胸中的借口理由不说上百至少也有好几十,对付一个油滑商贾,有必要用躲避的方法嘛?“哪里,只是担心到时候金老三找不到人,又去求你。”收人钱财,不能替人办事也得有个托词才行。
“那就让他的粮队滞留城中?”
“有何不可?”
如果有什么事,那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和新鲜地牛肉耶!(竟然连人家地牛都看上了……)
只是,唉,那就更加拥挤了。所以,我应该头疼的课题是“如何有效利用空间”?
“我不在城中,往少了算是四五日,耽搁久了就要十天半个月,总之是先把真人送到道观去再说。这段时日就麻烦张大哥了。”我嘱咐道,“如果阿青回来,告诉他保管好证物,不用专程去找我。”
“好。”
第一百七十节 似曾相识江入海
张缇答应着,突然又想到另一事:“咦,王御史那边……”
王郊?他刚才不也看到了么,我很热很抢手,要办案要查账请排队,论官阶嘛,他大概是排在几批人马的最后面了。
我收拾桌,顺便对张缇道:“注意州府那边的指示,如果有通告下来要求关闭城门,立刻派人来通知我。”
“如何通知?”
这回出去是先到深山中的道观,让真人作法求祉,自然是:“先派人到观里,无论选址去了什么地方,我们都会留讯的。”
“哦,好。”
要说山路有多么耽误时日,估计常常使用盘山公路的朋友会很有感触,明明直线距离就那么点,可车就是得之字形爬啊爬半天,油门狂轰,坐在里面又被惯性推得歪来倒去,真是郁闷。
本县唯一的道观坐落在深山老林不说,离开最近的村落,一路上连个歇脚的店家也没。
江近海一行开路,真人与其它随行道官在中间,我们殿后,这样的安排很好很强大,东宫不容易被觉。
马车换成小轿,东宫自然没那么厚脸皮跟我挤了,于是苦瓜着脸跟在旁边。他的兄弟大多留在县衙了,只有几名懂得测地丈量的与我们同行,也包括齐云天。
“好渴,走这么久也没个茶水。”东宫小声对我抱怨。
我撩开竹帘,把水袋递给他,开玩笑到:“又不是官道上。如果这僻静地方也有茶铺,那要么是黑店,要么就是山妖做来骗人的了!”
“山妖?”东宫对鬼故事并不熟悉。
“呵,不说这个,别再出声,小心被江庄主现。”我窝在轿内,这种木盒一样的轿真是气闷,怎就不学人家电视剧里的那样放一块横板做座位。
片刻。没见东宫递回水袋来,我再次探出头:“为什么不肯留在村里呢,这样既是把殿下带出了城,又可以避开即墨大人和江庄主。殿下可以自行决定去任何地方。”
“我没地方去啊!”
他无辜地抱着水袋:“就是想来这边看看而已,一个侍卫也没带,过几天跟着真人回去。”
回去看曹寰不把你训成猪头。
虽然见人喝水自己会渴是一种丢脸的正常反应……我盯着水袋,又不好意思叫他还来,真是,那个不是给他抱着玩的好不好。
“那个……殿下你有没有照秦晏的意思跟真人说?”
“有啊!”东宫按了按斗笠。笑道,“至于要指在什么地方,那就得看老人家自己的意思了!”
“唔……”希望是个风景宜人的地方,能被捧为洞天福地的最好。
引路地村人再三说“快到了”,不过,我们还是花了大半天才抵达无名观。
吃着国家划拨的银两,道观修建得并不寒碜。因为早有人上山来通知,所以现在是全观的修道之人出门,迎接道官。
这一路上风景真是不错,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看山路上铺的青石板,都被信徒给踏得深深地凹陷下去了。
只可惜这么好的地方,却养在深闺无人知。仅有夏县的人来光临。
“旅游业啊旅游业……什么时候才能从你身上抽到钱呢?”基本上,请无视这个自言自语的知县。
我对别人的长相是过目不忘的,扫过江近海带地十几人,可以确定还是那次带去安漆村闹事的人马,镇守邻县客栈的人依然不在他们之间。
不过,前几天在街上下饺的时候,那几个人分明还是在的。
莫非被江近海派了送信回去,或者要格外看守着别的什么?
唉。不想那么多了,道观准备的晚饭菜色还真是丰盛呢!
东宫躲在我房间里,啃着我摸回去地素包。按说这回他的待遇可比吃馒头好多了,他却还是一副不满的神情对着我。
“这么几日,本宫隐约觉得,”他说。“你与江源关系匪浅?”一面问。一面气恼地咬包。
“啊?”我装傻。
东宫毫不客气地指出:“还记得江源在长州州府出现过,当时秦晏立刻就逃了。本宫也险些被他的部下捉住……”
“不会吧,殿下你可想清楚,那人真是江近海的长相?”我糊弄之,“秦晏与之结识,可是在左学士地三满月宴上呀?”
“胡说,明明长州的时候……”
我打断他,抢白到:“还记得那个人的模样么,脸比江近海长一点,颧骨高一些,眉毛是这样。”往脸上比划了个弧度,我十分诚恳地描述着那个似乎像江近海,又似乎有那么点差别地人像。
东宫本来就是对人脸不是很有记忆力的人,听我这样一讲,他原本还坚持的口气就渐渐弱化起来。
“真的么……”他认真回忆着,但是稍微有点吃力,“……听你这样讲,好像确实是……莫非本宫又记错了?”
那个“又”字让我很想笑,不过我端正态度,继续看似有理地说服他。
我问:“殿下,你是不是常有一种感觉,某些场面或者景象似曾相识?好像根本就是生过完全一模一样的事情?”
“诶?你怎么知道?”东宫十分震惊地看着我。
我当然知道,这是即视感嘛,虽然成因还没有个权威的解释,但即视现象确实在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生活中出现。简单说就是在经历某个场景的时候,突然觉得“啊,我来过这里!”或者“这个事情生过!”,实际上应该以自己地确切记忆,此情此景应该是没有重复过才对——这就是瞬间的似曾相识感。
从小到大,我也经历过很多次即视现象,与朋友讨论,才知道大家都是如此。
对此,相信东宫只会在心底纳闷,而不告诉他人。
“你怎么知道?”他一脸不敢置信,好像认为从我这里能得到解答一般。
我对他说:“殿下是未来的天,自然有天赐神力,只是殿下暂时还没有掌握使用的办法。”容我先去黑线一下,“所以殿下对江近海的面貌感到熟悉,也有可能是天赋异禀,预知到自己会与此人接触也不一定。”
“嗯,说得有理!”东宫轻易便接受了这个说法,“不过本宫还是得避开他,他或许在某些集会上见过本宫的容貌。”
我点头:“是地,殿下不要想太多,照常行事即可。”
第一百七十一节 别杀东宫!
对火灾比较敏感,刚看了央视新楼的配楼大火图片,心里十分难受。希望牛年中国平安。领二品俸禄的道教真人一面,他随行的几位道官倒是跟我打过几次照面,按品级个个比我大。仅次于真人的是一位从四品道官,一见我就爱理不理的样,看上去也并非架大,估计是天生心不在焉。
话说大清早我就看着这位道官的影从窗纸上晃过,悠悠地从东面飘到南面,再逛到西面,然后终于觉走过头,退回南面,抬头叩门。
随着他的移动进程,东宫也就把那顶斗笠戴了又摘,摘了还戴。
道官敲过门,将手藏进袖里,十分缥缈地问:“秦人在否?”
“请进。”我回答。
对方应声推开门,站在门槛外面没进来,有气无力道:“秦人,张真人请您过去一下。”
“好的,有劳大人了。”
叫我去见真人做什么,我瞥了东宫一眼,他也不知,摇摇头,系好斗笠的带,跟我一起去。
领路的道官回头看他一眼,虽面色略有不满,也没说什么,像是懒得说话一样,自顾自踱在前面。
转了几条长廊,从客房带到正殿后面的阁楼,江近海已经等在阁楼下面,他似乎没睡好,闭着眼睛养神。嗯。我错了,就连路过他身边的时候,他还是没睁眼,所以他根本就是装睡不看我而已。
“真人就在上面。”道官推开两扇门,请我进去,却把东宫拦在外面。
担心东宫在江近海面前露出马脚,我说:“小三(……),你先回去吧。”
东宫急忙点头。
这位真人——姓张是吧?他一直没打算见我,今天怎么突然转性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往楼上去。
二楼整个就是一间房。四面墙上挂着我看不明白地符号图,而房间的地面略微往中心倾斜着,以正中点为圆心,画了一圈又一圈的格,格中填塞着木雕的天干地支等字型。
接待我的是这座道观的道长,真人依然神龙见不见尾。
道长检查了一下底楼的门扇,又上楼来,关好楼梯口的两道门,这才焦急地说:“秦大人啊,这可怎么办好?”
“什么事?”没头没脑地冒这句出来。谁也不知道你得要把什么事情怎么办。
道长神情严肃地小声说:“真人不待见咱县啊……说是上面硬派他来推翻之前的测定,重新选福祉?这怎么可能的事哪,该是何处就是何处,哪能乱改地啊。”
怎么。他这是拐着弯指责我?
我说:“每一回下雨,土壤就会随着雨水流失,每一次芽,生气就从地里拔出一分,自古肥沃与贫瘠就会不断相易。王朝时代也交替变更。什么是不可变化的呢?”
“可北方诸州就夏县这一块是龙鳞福地,这是真人新不久才测出的啊!”道长拭汗到,“怎会变化得如此之快?”
“这嘛,道长,你应该比本县懂得道理。福地乃是龙气聚集所成,自去年始,中原南北皆起刀兵之祸,世上总言龙属木、畏金(注:不尽然,鄙人赞成各种属性的龙都存在v)。因此,避往东西方向,也未可知呀?”
老实说姬山翁让我看的书里面,是有道教方面的东西,但是,请注意但是这两个字——我对那些理论完全看不明白。只得放弃。现在说的。都是些浅薄的道理,大概是个人都能忽悠出来吧?
我用上述一席话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坚定地对道长表态,相信他即使想反驳,也忌惮两三分。
道人为难地捋捋胡,说:“既然秦大人这样讲,那不知福地该在什么位址呢……”
呵,还算上道,他索性直接问我打算卖什么地方了。
“其实贵观附近就不坏,山清水秀,若是建了当朝名人的祠,邻近村落将因此受惠,观里香火必然也会旺盛起来。这可是一举两得地好事。”这两得,就是把祠那种东西的正式用途忽略而数出的,可不是我不识数。
刚说完,就听见门扇外面传来下楼梯的声音。
刚才不是看着道长关一楼地大门么,怎么还会有人上来偷听?
我不悦地咳了一声,道长急忙解释:“唉,这是……其实是张真人他……在一楼隔间里,他想听听大人对选址的看法……”
奇怪了,那位老人家为什么就是不愿意与我见上一面呢?
我皱眉,向道长告辞,追下去,果然门扇洞开,真人已经离去。不止是张真人,连江近海和部下也都先走了。
越纳闷了。我满头雾水回客房,却现东宫不在。
不是让他先回来么,他会去哪里?
我急忙打听齐云天的住处,奔过去找,也说没见他们寨主过去。几个山贼的房间挨个找遍……——
东宫失踪了?
糟糕!莫非被江近海识破、抓起来了?
暂且不管太后宠不宠东宫,江近海那家伙对东宫可是没一丝好感的!东宫现在微服状态,连即墨都不知道他就在面前,让落到江近海手里还得了,不神秘失踪才怪!
我急忙冲向江近海一行地居处,钻进院里,猫在地板下面,挨着房间探听动静。
唔,地板下面该打扫了……虽然一般没谁钻这地方,可是蜘蛛网毕竟让人不舒服……
一个个房间听过来,不是悄无声息,就是一两人走动之类的响声。
莫非弄错了位置?
我正要撤离,突然听见前面不远处传来江近海的声音:“您为什么会来夏县?因为秦斯的求援吗?”
啊,果然!
我急忙钻过去,迎头便见有只一元硬币大小的蜘蛛挂在眼前。
忍住大叫的冲动,挥袖如电将之扫飞,歪着头凑近地板偷听。
“我明白,可是如果不能做得漂亮,上面会怪罪下来。”江近海继续道,“下官此举,也是不得已啊!”
怎么,刚才我对付蜘蛛的时候,东宫说了什么吗?漏听了。
江近海轻声笑起来:“那么,只好得罪了——”金属摩擦的声响!
等等!
第一百七十二节 迷路也不容易
我一急,猛然抬头,于是结结实实地撞到了楼板,咚地一声响,头晕眼花。如果可以夸张一点说,我感觉上面房间的地板都快被我顶得翘起了一块。
“谁!”
头顶传来喝问。
我扭头往外钻,不是为了逃命,是要赶快去阻止江近海伤害东宫的举动!
刚一调头,竟然就与人撞了个满怀。
睁眼,我吃惊地现,撞到的人正是东宫!
“你……”我指指他,又回望江近海的房间方向,这是怎么回事,江近海不是正跟东宫谈话么?
院里传来吼叫声:“地板下有j细!来人!”
东宫愣了愣,立刻抓起我的手,拖着我往外逃,躬身钻入另一处屋底。
我俩毕竟都是小个,在空间低矮的地板下,比那些三大五粗的成年人跑得快多了。我由着东宫引路,也不知道他要带往什么地方,反正一个劲弯着腰逃就是。
冲出建筑群,拐过屋角,迎面一道竹门,铁将军把关。
东宫推了两把,纹丝不动,锁很结实。
听见追兵靠近,我一把拉住东宫,谁知他顺势把我往后面一拨,抬腿,猛地一踹!只听当啷声响,铁锁完好无损,连闩一同落在地上,竹门被东宫给活生生踢烂一半!
“走!”东宫把震惊中的我拽了出去。\\\\\\
墙外是竹林,我们往深处逃,很快就将追兵甩开。
同时好像也把自己也弄丢了。
“真安静。”我抬头看着被叶挡得快看不见的天空。只有几缕正午地阳光落下来。四周幽静又昏暗,寒意顿生。
“唔,”东宫似乎也他察觉迷失了方向,原地转了圈,挠头,索性坐下,“你钻那地方去做什么?又脏又暗的。”
“还没问殿下什么时候跟在后面的呢?”
早知道他不在江近海那边,我又何苦爬屋底下去,我还怕遇到死老鼠之类的东西咧!
东宫有些为难,他别开脸。说:“其实你叫本宫先回去,本宫还是呆在拐角的地方留意着江源一伙的动作。后来阁楼门一开,出来个脸熟的老人家,与江源交谈几句,同行而去。本宫左思右想,就是觉得在哪里见过,死活想不起来,于是跟了过去。”
中途出去的人应该是真人没错,至于——
“——面熟的老人家?”东宫面熟的人可就多了,他不是还常上朝么。说不定就是在朝上见过张真人……胡说,道官不上朝地。不过祭天什么的时候,应该打过照面吧,“那或许是在祭……”
东宫打断我的话。道:“本宫想啊,莫非又是一次预知体现?”
跟他说一次,他居然深信不疑。
“看着老者与江源入去了厢房,也就罢了。本宫回转去,阁楼无人。你房里也无人,再到齐师爷那儿一打听,说你也在寻本宫,还打算去江源处询问。这可怎么办是好,于是本宫连忙追赶过来,恰好见你钻进地板下面,就跟上了……”
东宫比比划划地说着,又好奇道:“你一脸惊吓的样,是听到了什么?”——
我是以为你被逮到了。回头看到你就在背后。跟见鬼一样,能不惊吓么?
“没什么……以殿下的说法,那么屋内的人就是江近海与张真人了,莫非前者对后者不利?”回想江近海的措辞,总让我觉得态度有些微妙,如果不是对东宫说的。那这张真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不会不会!”东宫摆手。“江源哪里敢害真人,本宫看来。倒是对老人家和气得很的样。”
被他这样一说,我更是想不明白事情来龙去脉了。
“那现在怎么办呢?”眼下的麻烦是迷路。
这片林各个方向看去都长得一样,连个做记号地山石都没。
东宫站起身,四下张望:“选准一个方向,总能走到头的吧?”
“可殿下你能确定方向?”我窝在原地。记得以前看探索还是什么节目的时候,主持人说过,在林海里迷路,最佳对策就是找个空地坐着等救援。
如今又没直升飞机,连找空地也省了。
不过东宫在某些问题上是自信爆棚的,他拖起我,指着前方:“当然能确定了,我们来地方向就是那边,走吧!”
真的吗,真的吗?我满脸问号地跟着他。
正午敲钟的声音响起,整个山林里四面八方似乎都传来钟声,更加不辨方向。
跋涉半晌,竹海没了,变成让人更加绝望的树海,我原本就没吃早饭,有些头晕眼花了:“殿下,方向没错么?”
“无错无错!”他很坚持。
如果真地没错,为什么我觉得路面越来越斜?
心里怀疑越来越盛,我脚下一绊,朝前栽了过去。原本以为会扑到挡路的一丛矮灌木上,谁知它们根本就是虚应的,重量一压,立刻朝两边分开,把我接漏了。
“咦?”
越过灌木,迎面居然是断崖!呃,没那么高,两三米。只能叫做土坎。
“耶?”只听嘭地一声,我就翻了下去,在空中转上半圈,背着地直接摔在土坎底部。
好硬好痛!摔得我连惨叫都忘了。
“没事吧?”东宫跳下来。
“……嗯……”这女人运动神经不达,不是我的错。
我坐起来,把歪掉的帽扶正,一边系带,一边打量着掉下来的这地方。
平坦啊,宽敞啊,前后有通路啊,还铺了快踩平的青石板啊……根本就是咱们上山来的那条山路嘛!
我错了,把这儿当?br /
橄癜咨钟行┩该鞯乃槠?
我随手拾起一支笔,拨弄拨弄那碎末:“这是……”
“寒石。这个在药铺能买到,一般是用来鞣革做皮制物的。”张缇道。
我一头雾水:这与案有关联么?
张缇适时补充一句:“以水泡化,即东家说的卤水,也就是,凝豆浆成脂块地妙物,以及农家寻短见常用之物。”
“啊,这是你在药铺买到的?”
“能销账不,这里是药铺开的条——二钱银。”张缇摆出一张字条,“顺便说,每日销售的药物数量,药铺掌柜手里都有记载。东家何不上门一查?”
他得意地一眨眼。(
第一百六十七节 小县大街通南北
我不想重复夏城的规模,总之这里就两间药铺,年前倒了其中一家,想走错也难。
按照以前我对盐卤的理解,那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灰白色石头——八成是把氯化镁与石灰石弄混了。既然药店卖的是那么细小的碎末,谁都有可能洒点到食物里面去吧?
不知道致死量是多少?
我心里早有怀疑的人,自然是去了药铺,直接要命案当天的账簿查看。顺路照顾人家生意,买了几钱银的寒石,掌柜想捆绑销售附,我不明白那是什么东西,便拒掉了。
王郊离开县衙的时间就是那天上午而已,如果不考虑同伙协作的话,他的行动路线应该就是如此没错。
出门,冷不防看到城门那边出现江近海的人马,大概是请真人来的。
“你说休息两日,于是依约前来。”江近海仍旧是寒着脸,不给我好颜色看。
两天时日还真快,我点头,领他们去客栈。
客栈里现在已经从山贼盘踞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卫满园,江近海这群山寨版的官兵进去,双方立刻都愣住了。
我在门口探头探脑,只要他们不打起来,气氛再怎么僵硬也无妨。
等即墨
东宫正坐在大上满脸没趣,听我说要请真人动身,连忙表示他一定同行。
“可是出门就有可能遇见即墨大人喔!”我提醒他。
他想得更多:“不出城迟早会被他撞见,索性借这个机会逃出去。”
当着他众多“兄弟”的面,我不便数落他。但是,为啥这么不愿被即墨逮到呢,他好歹也是东宫认为可靠的人啊?
东宫找了个大斗笠盖在头上,带着一帮山贼,蹑手蹑脚往外去。
“等等,三公!”我急忙拉住他。低声道,“你忘记江近海曾对你不利?别去了,让真人按预定行事就好。”
东宫不依,笑道:“哼,我倒要看看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是什么嘴脸。”——
我说,你的胆色怎么是分对象的呢?江近海可比即墨凶险多了啊!
到街上,往南一看,正好撞见江近海一行出客栈,请真人上车。
东宫急忙把斗笠往下一扣。对手下吩咐到:“大伙儿跟上。”
喂喂,这样会被当作是打劫的吧?
我好气又好笑地跟着他们,适逢江近海回头看一眼,看见我,脸色不善地哼了哼,视线扫过东宫,没认出来。\\\\\\倒是对这一大群人的来意狐疑。
“这是做什么?”他皱眉责问我,“这么多人同来,是你的安排?”
“江庄主想多了,他们是真人的随从,老人家启程。当然是要同行地。”我无奈地说。
江近海半信半疑:“以为本官没见过道仪么,你带来的人手分明不是道官打扮。”——
人家再是杂牌军,也比你和你的兄弟安全系数高。不会突然就把人杀了弃尸荒野。我更担心的是你害人咧。
“请放心吧……”为何放心呢,我瞥向躲在斗笠下面的东宫,心里暗叹一声,道,“本县同去,若是选好地方,也方便请双方的人一起丈量,以免测算不精。”
“你不是整日忙得团团转么?”江近海轻蔑地勾起嘴角。
“没办法。”我坦然道,“谁让此事关系重大,一是入账数目甚巨,二是位址选择关系民生,若不慎又坏了谁家风水,那本县也是头痛的。”
江近海冷哼:“秦大人比本官更像古人了。”
此话除了我与他以外。没人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只答了一句:“在其位谋其事。彼此谅解不能的话,至少也别再争锋相对吧?”
江近海不言语。
围观者众多。不便再说什么来打动他,我摆摆手:“还不出的话,又要耽误一日了。先送真人去道观吧。”
得我一令出,山贼把原本寄放在客栈和马驿地马匹都牵了出来,其实这条街还挺能塞人,百来号人马挤在一处,也没觉得特别拥塞。
不过这倒确实有点热闹过头了。
正在此时,仿佛嫌还不够人多,即墨带着皇卫大步而出。
京城来的皇卫将士那得是什么派头呀?毫不客气就拿刀鞘把挡在前面的人拨开:“让开让开!好狗不挡路!”
走到离我一丈远的地方,即墨站定,皇卫自然就沿路清场,推搡出一条道路直通我面前。
“秦大人好兴致,可是要出城?”即墨提高音调。
我答道:“啊,接待即墨大人之事,本县已有安排,选址福地是造福生灵的要务,如有怠慢大人,还请见谅了!”
即墨瞥了江近海一眼,京城文官多得满地跑,不知他俩是否认识,总之这回轮到即墨对江近海轻蔑一笑。
“福地?该不会就是京里流传的替阉人建生祠吧?贼还真是大胆了。”即墨讥讽道,“只可惜,再是如何享受香火,依然全无香火传世!哈哈哈!”
江近海听了,不恼不愠,如同当即墨不存在一般,对我道:“秦大人,请车出行吧!”
县衙的马车已经准备好了,由衙役带到街中。
我点头,向即墨告辞。
我俩以外地同仇敌忾,大概让即墨觉得很是丢脸、觉得他是不被人搭理的小孩了,他厉声道:“秦大人,你就是如此治理夏县?与阉党同流合污,好生清正廉明!”
干嘛啊这是,失败的狗在远处狂吠?
我没吱声。
东宫就在我旁边,他也没吭声。
真是意料之外,原本他是想看江近海的恶形恶状,谁知这下倒是见到即墨在人前的趾高气昂。我幸灾乐祸起来。
不过即墨为了奚落我,再次提到阉字,终于让江近海那边地人忍不住了。
要知道最容易让男人恼怒的,恐怕就属这个字。
卫刚怒吼道:“闭嘴!即墨大人你与枢密使同是太后亲信,论资排辈你尚在枢密使大人之后,为何再三言语挑衅?莫不是以为江庄主好欺——”
话音未落,江近海伸手制止他,叱责道:“卫大哥,不得无礼!”(
第一百六十八节 围观与被围观
哦哦,原来是内斗?
算起来江近海还比即墨
就算要群殴,那也得有地方能打能围能追才行,连袖都捋不开的环境,根本就没那气氛啊。
见这城中间热闹,酒家和食店纷纷派出小二问要不要订饭要不要凉茶,挑货郎担的连忙也过来问有没有人买瓜豆杂糖,凑热闹的七大姑八大婶更是舞着小帕飞也似地从家宅里冲出来,生怕错过什么好戏。
衙役也一个个好奇地出来观望,最后连张缇与王郊也开始探头探脑。
小城嘛。可以八卦的事情少,遇到疑似群殴现场,那围观者还不跟打了鸡血似的?
于是人越来越多,水泄不通。
我望望唯一一小片空地,正是在江近海和即墨上得战场。骂架斗殴更是不在话下。
即墨”——
你是京官不说。还是皇城里面的当差,于情于理,不管在哪个体系里面看,都没资格“吩咐”我做何事吧?
没等我回话,江近海抢先道:“那恐怕怒她难以从命。凡事有个先来后到,真人也是为此事专程前来。”
“那又如何呢?”即墨用眼角睨着江近海,“本官所为的是国家社稷大事。像阁下那样的……还是稍候吧!”
我知道他那个拖长的“那样”里面可以装下很多损人的词,可见也算是留了点脸面给江近海,当然后者不会感谢他。
江近海还是一味忍让,虽然部下脸色都十分难看了。
他的兄弟们还是把他当作救命恩人看待地,江近海受讥讽,随从的手便按向了刀剑。
哦哦,要开打了!
我悄悄往人群里面退,东宫也跟着我躲向人堆。
谁知。江近海突然天外一笔,把我重新又送到了风口浪尖上。“既然如此,还是由秦大人决定!”
哇啊啊,哪有这样的,现在明显即墨比较横,我或许应该先办他交代的事。但是之前已经惹过江近海一次。再来拒绝他的话……让他失去面,恼羞成怒。真不知道还会遇见什么手段呢!
不说别的,哪怕是他半夜冲井水里丢点成分神秘的药粉,那就够咱们全城喝一壶。(你想太多了!)
“秦大人分身乏术,就请表态吧。”即墨说着,负手而立。
唔,思考再三,还是按照原计划,张缇接待即墨,我跟着江近海出城监督?不过围观地人那么多,让即墨下不了台也是尴尬事。
有人在我身后,伸手拉拉我的衣角,是东宫。
“快出城去,不然会被音认出的。”他悄声道。
我点点头,对即墨道:“表态不敢,只不过是——”
话刚说到一半,突然被一声闷响打断了。
这声音好熟啊……
扭头一看,果然是有人正在击鼓鸣冤。
有没有弄错啊,这边乱成一锅粥、呃不,一锅饺了,居然还有人不来看热闹,自己跑去敲喊冤鼓?
街上两三百人齐刷刷转头,看着擂鼓的人。
却说张缇,他明明就在衙门口,看见人敲喊冤鼓,不上前询问接待,袖手观望着。
没法,我把刚说了半截的话丢下不管,对两位领头地说:“有人击鼓鸣冤,看来下官得先处理县务,再办理二位大人的要务。先告辞。”
能不当猴真好,只是要在人海里挤出一条路还真不容易。
我从围观群众中挣扎出来的时候,那个擂鼓地人也不敲了,鼓槌一丢,冲到我面前。
“秦大人,青少侠还没归来吗?”
怎么是找阿青的?我定睛一看,原来又是前几日那名派往商卡的衙役。
他的毛病还没改过来啊?夏县当家的可不是阿青,是我呢。
“有什么要事对本县说是一样。”我不得不重复。
“哦。”他怪不好意思地脸红起来,说,“有要紧消息传达,左等右等也不见大人归来,出门一看又是这么黑压压的大群人,想靠近也是难!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击响喊冤鼓,还望大人谅解!”
要是在别的衙门,衙役随意敲响喊冤鼓。那就是与知县过不去了,轻是罚薪,重则要打板。
不过到我这儿,基本上一切都是看情况而定,像敲敲鼓这样的事情,我自己也感兴趣得很,有就去试试看。
上梁不正下梁歪,敢情这位仁兄把衙门前面地鼓当门铃和朝天鸣枪看了。真有效果!
改明儿给牌坊底下挂个大铜锣试试,谁家吵架就敲敲,好制造围观气氛。
第一百六十九节 小心不轻放
张缇之前一直袖手旁观这场闹剧来着,现在他倒是替我出面,对衙役说:“情势所逼,采取非常手段也是无奈之举,讲吧,要向大人禀报何事?”
喂喂,再怎么也不应该是当街谈话吧?
我咳嗽一声,道:“进去说。”
于是装作忘记了呆在街心的江近海、即墨=”
他让衙役退出门外,关门:“j细?是哪方的?”
“墨河乱民。”我肯定。
张缇不以为然:“乱民么?不过笊篱锄头一类的农夫结集为伍,没自行崩散就是意外了,还会派j细活动?哪怕他们一窝蜂涌向祝州,咱们紧闭城门就好,守军将领未免太杞人忧天。”
“未必。”我摇头。
好吧,折腾几个月了,就算是斩白蛇起义的那种,在墨河攻占几个小县也许是没问题的。
被围追猛打,深谋远虑到从边境转移。借道祝州,顺理成章。
所以这边几个营的关防驻军都被调往前线拦截,并且领兵的将领我们注意……等州府的指令下来要求关城建防,恐怕是来不及的——
但是转移总要有目标,至少也是要有方向,想带着队伍往什么地方呢?
像夏县这样离他们起事地点近又穷困的小县,占了不会肥。但地形是颇有军事价值地,攻下来做据点的话,地理位置上。将会极大地方便他们的退路。
如果州府或者京师点起军队前来,乱民只要打开铜山关,背后就是一条通往草原深处的大道!
多妙的地方,藏进去了,除非与北狄什么部落狭路相逢,谁也不能把他们怎样。\\\\\\天朝的军队一撤,咱还能回乡继续闹。
峥山关的守军善意提醒。确实有他的道理。
夏县忠县这几个关卡内的小县,正是关键地方。
“怎么办呢,东家?”张缇叫我为东家是越来越顺口了,“是现在就开始减少开城门地时间,并且挨户检查民居么?”
这是通常情况下防止j细的办法。出入严格把关,每家的住户都有些什么人,来历一一查明。抓到面生的要么驱逐要么拘禁。
可是那样做毫无疑问会弄得人心惶惶。
去年年底刚遭劫,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夏城,莫非又要陷入恐怖氛围中?
啊,不光是这档事,还有现在街上那三拨人马,我得赶快解决才行。
东宫不想被即墨现,即墨来夏县也不知道是不是想逮东宫,江近海在这边耽误了个把月。千万别把钱给飞走了。
单个的就数王郊……现在多他一个不多,何况办案还得等阿青从镇上带证物回来才行,于是王郊可以先敷衍着。
“要不要送真人一行出门呢?”我歪过头问张缇,“若是真如同传讯所说,在这期间出了事,夏县责任可就大了。”
张缇回答:“东家。如今连乱民是否涌向夏县都不知。担忧此事为时过早吧?”
“嗯,前后两批驻军赶赴墨河。应该能平乱才是……”我撑着脑袋,知道这样坐在屋中胡思乱想的猜测是一点建设性也没有地,可就是会忧心着战况的变化。
“两批?”张缇这还是第一回听说铜山关的兵士被抽走了,连忙询问我详情。
哪有什么详情呢,人家统兵的武将与治理属地的文官完全是处于两个不同地体系,上面总兵调度使怎么调派兵马粮草,都是与我无关的事情。如果我去打听,那反而是越权,有探听军事机密的嫌疑。
我只能把从衙役那里得知地东西告诉他,由他自己去判断了。
“啊!原来如此,”张缇恍然,“难怪几天前,东家会突然改口,答应让粮队通过夏县!想不到是借机卖个人情,再捞上一笔!”
“我当时无从了解事态,只是感到不妥:无论粮队将要受到乱民或山贼或北狄的威胁,那损失都是巨大的。”
虽然粮草从军需中扣下已成不争的事实,但落到敌方手里,又是另一回事。
何况,还指不定会进谁的腹中呢……
我收起笑意,继续说到:“话是如此,可秦某只口头上答应放粮队过境,并无通文。张大哥,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张缇是怎样精明的人,当然知道我的语意。
“是,张某自然也不会代签,东家放心。“你答应了,秦某当然放心。”没亲口应诺地话,谁知道会怎样呢。
笑笑,张缇想起一事:“莫非这就是东家要跟着真人一行去选择福地的缘由?”
怎么可能!我胸中的借口理由不说上百至少也有好几十,对付一个油滑商贾,有必要用躲避的方法嘛?“哪里,只是担心到时候金老三找不到人,又去求你。”收人钱财,不能替人办事也得有个托词才行。
“那就让他的粮队滞留城中?”
“有何不可?”
如果有什么事,那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和新鲜地牛肉耶!(竟然连人家地牛都看上了……)
只是,唉,那就更加拥挤了。所以,我应该头疼的课题是“如何有效利用空间”?
“我不在城中,往少了算是四五日,耽搁久了就要十天半个月,总之是先把真人送到道观去再说。这段时日就麻烦张大哥了。”我嘱咐道,“如果阿青回来,告诉他保管好证物,不用专程去找我。”
“好。”
第一百七十节 似曾相识江入海
张缇答应着,突然又想到另一事:“咦,王御史那边……”
王郊?他刚才不也看到了么,我很热很抢手,要办案要查账请排队,论官阶嘛,他大概是排在几批人马的最后面了。
我收拾桌,顺便对张缇道:“注意州府那边的指示,如果有通告下来要求关闭城门,立刻派人来通知我。”
“如何通知?”
这回出去是先到深山中的道观,让真人作法求祉,自然是:“先派人到观里,无论选址去了什么地方,我们都会留讯的。”
“哦,好。”
要说山路有多么耽误时日,估计常常使用盘山公路的朋友会很有感触,明明直线距离就那么点,可车就是得之字形爬啊爬半天,油门狂轰,坐在里面又被惯性推得歪来倒去,真是郁闷。
本县唯一的道观坐落在深山老林不说,离开最近的村落,一路上连个歇脚的店家也没。
江近海一行开路,真人与其它随行道官在中间,我们殿后,这样的安排很好很强大,东宫不容易被觉。
马车换成小轿,东宫自然没那么厚脸皮跟我挤了,于是苦瓜着脸跟在旁边。他的兄弟大多留在县衙了,只有几名懂得测地丈量的与我们同行,也包括齐云天。
“好渴,走这么久也没个茶水。”东宫小声对我抱怨。
我撩开竹帘,把水袋递给他,开玩笑到:“又不是官道上。如果这僻静地方也有茶铺,那要么是黑店,要么就是山妖做来骗人的了!”
“山妖?”东宫对鬼故事并不熟悉。
“呵,不说这个,别再出声,小心被江庄主现。”我窝在轿内,这种木盒一样的轿真是气闷,怎就不学人家电视剧里的那样放一块横板做座位。
片刻。没见东宫递回水袋来,我再次探出头:“为什么不肯留在村里呢,这样既是把殿下带出了城,又可以避开即墨大人和江庄主。殿下可以自行决定去任何地方。”
“我没地方去啊!”
他无辜地抱着水袋:“就是想来这边看看而已,一个侍卫也没带,过几天跟着真人回去。”
回去看曹寰不把你训成猪头。
虽然见人喝水自己会渴是一种丢脸的正常反应……我盯着水袋,又不好意思叫他还来,真是,那个不是给他抱着玩的好不好。
“那个……殿下你有没有照秦晏的意思跟真人说?”
“有啊!”东宫按了按斗笠。笑道,“至于要指在什么地方,那就得看老人家自己的意思了!”
“唔……”希望是个风景宜人的地方,能被捧为洞天福地的最好。
引路地村人再三说“快到了”,不过,我们还是花了大半天才抵达无名观。
吃着国家划拨的银两,道观修建得并不寒碜。因为早有人上山来通知,所以现在是全观的修道之人出门,迎接道官。
这一路上风景真是不错,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看山路上铺的青石板,都被信徒给踏得深深地凹陷下去了。
只可惜这么好的地方,却养在深闺无人知。仅有夏县的人来光临。
“旅游业啊旅游业……什么时候才能从你身上抽到钱呢?”基本上,请无视这个自言自语的知县。
我对别人的长相是过目不忘的,扫过江近海带地十几人,可以确定还是那次带去安漆村闹事的人马,镇守邻县客栈的人依然不在他们之间。
不过,前几天在街上下饺的时候,那几个人分明还是在的。
莫非被江近海派了送信回去,或者要格外看守着别的什么?
唉。不想那么多了,道观准备的晚饭菜色还真是丰盛呢!
东宫躲在我房间里,啃着我摸回去地素包。按说这回他的待遇可比吃馒头好多了,他却还是一副不满的神情对着我。
“这么几日,本宫隐约觉得,”他说。“你与江源关系匪浅?”一面问。一面气恼地咬包。
“啊?”我装傻。
东宫毫不客气地指出:“还记得江源在长州州府出现过,当时秦晏立刻就逃了。本宫也险些被他的部下捉住……”
“不会吧,殿下你可想清楚,那人真是江近海的长相?”我糊弄之,“秦晏与之结识,可是在左学士地三满月宴上呀?”
“胡说,明明长州的时候……”
我打断他,抢白到:“还记得那个人的模样么,脸比江近海长一点,颧骨高一些,眉毛是这样。”往脸上比划了个弧度,我十分诚恳地描述着那个似乎像江近海,又似乎有那么点差别地人像。
东宫本来就是对人脸不是很有记忆力的人,听我这样一讲,他原本还坚持的口气就渐渐弱化起来。
“真的么……”他认真回忆着,但是稍微有点吃力,“……听你这样讲,好像确实是……莫非本宫又记错了?”
那个“又”字让我很想笑,不过我端正态度,继续看似有理地说服他。
我问:“殿下,你是不是常有一种感觉,某些场面或者景象似曾相识?好像根本就是生过完全一模一样的事情?”
“诶?你怎么知道?”东宫十分震惊地看着我。
我当然知道,这是即视感嘛,虽然成因还没有个权威的解释,但即视现象确实在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生活中出现。简单说就是在经历某个场景的时候,突然觉得“啊,我来过这里!”或者“这个事情生过!”,实际上应该以自己地确切记忆,此情此景应该是没有重复过才对——这就是瞬间的似曾相识感。
从小到大,我也经历过很多次即视现象,与朋友讨论,才知道大家都是如此。
对此,相信东宫只会在心底纳闷,而不告诉他人。
“你怎么知道?”他一脸不敢置信,好像认为从我这里能得到解答一般。
我对他说:“殿下是未来的天,自然有天赐神力,只是殿下暂时还没有掌握使用的办法。”容我先去黑线一下,“所以殿下对江近海的面貌感到熟悉,也有可能是天赋异禀,预知到自己会与此人接触也不一定。”
“嗯,说得有理!”东宫轻易便接受了这个说法,“不过本宫还是得避开他,他或许在某些集会上见过本宫的容貌。”
我点头:“是地,殿下不要想太多,照常行事即可。”
第一百七十一节 别杀东宫!
对火灾比较敏感,刚看了央视新楼的配楼大火图片,心里十分难受。希望牛年中国平安。领二品俸禄的道教真人一面,他随行的几位道官倒是跟我打过几次照面,按品级个个比我大。仅次于真人的是一位从四品道官,一见我就爱理不理的样,看上去也并非架大,估计是天生心不在焉。
话说大清早我就看着这位道官的影从窗纸上晃过,悠悠地从东面飘到南面,再逛到西面,然后终于觉走过头,退回南面,抬头叩门。
随着他的移动进程,东宫也就把那顶斗笠戴了又摘,摘了还戴。
道官敲过门,将手藏进袖里,十分缥缈地问:“秦人在否?”
“请进。”我回答。
对方应声推开门,站在门槛外面没进来,有气无力道:“秦人,张真人请您过去一下。”
“好的,有劳大人了。”
叫我去见真人做什么,我瞥了东宫一眼,他也不知,摇摇头,系好斗笠的带,跟我一起去。
领路的道官回头看他一眼,虽面色略有不满,也没说什么,像是懒得说话一样,自顾自踱在前面。
转了几条长廊,从客房带到正殿后面的阁楼,江近海已经等在阁楼下面,他似乎没睡好,闭着眼睛养神。嗯。我错了,就连路过他身边的时候,他还是没睁眼,所以他根本就是装睡不看我而已。
“真人就在上面。”道官推开两扇门,请我进去,却把东宫拦在外面。
担心东宫在江近海面前露出马脚,我说:“小三(……),你先回去吧。”
东宫急忙点头。
这位真人——姓张是吧?他一直没打算见我,今天怎么突然转性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往楼上去。
二楼整个就是一间房。四面墙上挂着我看不明白地符号图,而房间的地面略微往中心倾斜着,以正中点为圆心,画了一圈又一圈的格,格中填塞着木雕的天干地支等字型。
接待我的是这座道观的道长,真人依然神龙见不见尾。
道长检查了一下底楼的门扇,又上楼来,关好楼梯口的两道门,这才焦急地说:“秦大人啊,这可怎么办好?”
“什么事?”没头没脑地冒这句出来。谁也不知道你得要把什么事情怎么办。
道长神情严肃地小声说:“真人不待见咱县啊……说是上面硬派他来推翻之前的测定,重新选福祉?这怎么可能的事哪,该是何处就是何处,哪能乱改地啊。”
怎么。他这是拐着弯指责我?
我说:“每一回下雨,土壤就会随着雨水流失,每一次芽,生气就从地里拔出一分,自古肥沃与贫瘠就会不断相易。王朝时代也交替变更。什么是不可变化的呢?”
“可北方诸州就夏县这一块是龙鳞福地,这是真人新不久才测出的啊!”道长拭汗到,“怎会变化得如此之快?”
“这嘛,道长,你应该比本县懂得道理。福地乃是龙气聚集所成,自去年始,中原南北皆起刀兵之祸,世上总言龙属木、畏金(注:不尽然,鄙人赞成各种属性的龙都存在v)。因此,避往东西方向,也未可知呀?”
老实说姬山翁让我看的书里面,是有道教方面的东西,但是,请注意但是这两个字——我对那些理论完全看不明白。只得放弃。现在说的。都是些浅薄的道理,大概是个人都能忽悠出来吧?
我用上述一席话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坚定地对道长表态,相信他即使想反驳,也忌惮两三分。
道人为难地捋捋胡,说:“既然秦大人这样讲,那不知福地该在什么位址呢……”
呵,还算上道,他索性直接问我打算卖什么地方了。
“其实贵观附近就不坏,山清水秀,若是建了当朝名人的祠,邻近村落将因此受惠,观里香火必然也会旺盛起来。这可是一举两得地好事。”这两得,就是把祠那种东西的正式用途忽略而数出的,可不是我不识数。
刚说完,就听见门扇外面传来下楼梯的声音。
刚才不是看着道长关一楼地大门么,怎么还会有人上来偷听?
我不悦地咳了一声,道长急忙解释:“唉,这是……其实是张真人他……在一楼隔间里,他想听听大人对选址的看法……”
奇怪了,那位老人家为什么就是不愿意与我见上一面呢?
我皱眉,向道长告辞,追下去,果然门扇洞开,真人已经离去。不止是张真人,连江近海和部下也都先走了。
越纳闷了。我满头雾水回客房,却现东宫不在。
不是让他先回来么,他会去哪里?
我急忙打听齐云天的住处,奔过去找,也说没见他们寨主过去。几个山贼的房间挨个找遍……——
东宫失踪了?
糟糕!莫非被江近海识破、抓起来了?
暂且不管太后宠不宠东宫,江近海那家伙对东宫可是没一丝好感的!东宫现在微服状态,连即墨都不知道他就在面前,让落到江近海手里还得了,不神秘失踪才怪!
我急忙冲向江近海一行地居处,钻进院里,猫在地板下面,挨着房间探听动静。
唔,地板下面该打扫了……虽然一般没谁钻这地方,可是蜘蛛网毕竟让人不舒服……
一个个房间听过来,不是悄无声息,就是一两人走动之类的响声。
莫非弄错了位置?
我正要撤离,突然听见前面不远处传来江近海的声音:“您为什么会来夏县?因为秦斯的求援吗?”
啊,果然!
我急忙钻过去,迎头便见有只一元硬币大小的蜘蛛挂在眼前。
忍住大叫的冲动,挥袖如电将之扫飞,歪着头凑近地板偷听。
“我明白,可是如果不能做得漂亮,上面会怪罪下来。”江近海继续道,“下官此举,也是不得已啊!”
怎么,刚才我对付蜘蛛的时候,东宫说了什么吗?漏听了。
江近海轻声笑起来:“那么,只好得罪了——”金属摩擦的声响!
等等!
第一百七十二节 迷路也不容易
我一急,猛然抬头,于是结结实实地撞到了楼板,咚地一声响,头晕眼花。如果可以夸张一点说,我感觉上面房间的地板都快被我顶得翘起了一块。
“谁!”
头顶传来喝问。
我扭头往外钻,不是为了逃命,是要赶快去阻止江近海伤害东宫的举动!
刚一调头,竟然就与人撞了个满怀。
睁眼,我吃惊地现,撞到的人正是东宫!
“你……”我指指他,又回望江近海的房间方向,这是怎么回事,江近海不是正跟东宫谈话么?
院里传来吼叫声:“地板下有j细!来人!”
东宫愣了愣,立刻抓起我的手,拖着我往外逃,躬身钻入另一处屋底。
我俩毕竟都是小个,在空间低矮的地板下,比那些三大五粗的成年人跑得快多了。我由着东宫引路,也不知道他要带往什么地方,反正一个劲弯着腰逃就是。
冲出建筑群,拐过屋角,迎面一道竹门,铁将军把关。
东宫推了两把,纹丝不动,锁很结实。
听见追兵靠近,我一把拉住东宫,谁知他顺势把我往后面一拨,抬腿,猛地一踹!只听当啷声响,铁锁完好无损,连闩一同落在地上,竹门被东宫给活生生踢烂一半!
“走!”东宫把震惊中的我拽了出去。\\\\\\
墙外是竹林,我们往深处逃,很快就将追兵甩开。
同时好像也把自己也弄丢了。
“真安静。”我抬头看着被叶挡得快看不见的天空。只有几缕正午地阳光落下来。四周幽静又昏暗,寒意顿生。
“唔,”东宫似乎也他察觉迷失了方向,原地转了圈,挠头,索性坐下,“你钻那地方去做什么?又脏又暗的。”
“还没问殿下什么时候跟在后面的呢?”
早知道他不在江近海那边,我又何苦爬屋底下去,我还怕遇到死老鼠之类的东西咧!
东宫有些为难,他别开脸。说:“其实你叫本宫先回去,本宫还是呆在拐角的地方留意着江源一伙的动作。后来阁楼门一开,出来个脸熟的老人家,与江源交谈几句,同行而去。本宫左思右想,就是觉得在哪里见过,死活想不起来,于是跟了过去。”
中途出去的人应该是真人没错,至于——
“——面熟的老人家?”东宫面熟的人可就多了,他不是还常上朝么。说不定就是在朝上见过张真人……胡说,道官不上朝地。不过祭天什么的时候,应该打过照面吧,“那或许是在祭……”
东宫打断我的话。道:“本宫想啊,莫非又是一次预知体现?”
跟他说一次,他居然深信不疑。
“看着老者与江源入去了厢房,也就罢了。本宫回转去,阁楼无人。你房里也无人,再到齐师爷那儿一打听,说你也在寻本宫,还打算去江源处询问。这可怎么办是好,于是本宫连忙追赶过来,恰好见你钻进地板下面,就跟上了……”
东宫比比划划地说着,又好奇道:“你一脸惊吓的样,是听到了什么?”——
我是以为你被逮到了。回头看到你就在背后。跟见鬼一样,能不惊吓么?
“没什么……以殿下的说法,那么屋内的人就是江近海与张真人了,莫非前者对后者不利?”回想江近海的措辞,总让我觉得态度有些微妙,如果不是对东宫说的。那这张真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不会不会!”东宫摆手。“江源哪里敢害真人,本宫看来。倒是对老人家和气得很的样。”
被他这样一说,我更是想不明白事情来龙去脉了。
“那现在怎么办呢?”眼下的麻烦是迷路。
这片林各个方向看去都长得一样,连个做记号地山石都没。
东宫站起身,四下张望:“选准一个方向,总能走到头的吧?”
“可殿下你能确定方向?”我窝在原地。记得以前看探索还是什么节目的时候,主持人说过,在林海里迷路,最佳对策就是找个空地坐着等救援。
如今又没直升飞机,连找空地也省了。
不过东宫在某些问题上是自信爆棚的,他拖起我,指着前方:“当然能确定了,我们来地方向就是那边,走吧!”
真的吗,真的吗?我满脸问号地跟着他。
正午敲钟的声音响起,整个山林里四面八方似乎都传来钟声,更加不辨方向。
跋涉半晌,竹海没了,变成让人更加绝望的树海,我原本就没吃早饭,有些头晕眼花了:“殿下,方向没错么?”
“无错无错!”他很坚持。
如果真地没错,为什么我觉得路面越来越斜?
心里怀疑越来越盛,我脚下一绊,朝前栽了过去。原本以为会扑到挡路的一丛矮灌木上,谁知它们根本就是虚应的,重量一压,立刻朝两边分开,把我接漏了。
“咦?”
越过灌木,迎面居然是断崖!呃,没那么高,两三米。只能叫做土坎。
“耶?”只听嘭地一声,我就翻了下去,在空中转上半圈,背着地直接摔在土坎底部。
好硬好痛!摔得我连惨叫都忘了。
“没事吧?”东宫跳下来。
“……嗯……”这女人运动神经不达,不是我的错。
我坐起来,把歪掉的帽扶正,一边系带,一边打量着掉下来的这地方。
平坦啊,宽敞啊,前后有通路啊,还铺了快踩平的青石板啊……根本就是咱们上山来的那条山路嘛!
我错了,把这儿当?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