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转奇 作者:肉色屋

    啊?累成这样了。”胤禩轻轻的柔柔的,似埋怨似心疼的说着。

    “调了朝中10年的类似卷宗来。”胤禛淡淡的说着。

    “那得有多少啊?用得着看这么多吗?”胤禩听了上面一句话,心中一喜,按照前例做事总不会出大错,看来他可以略放心一点了。但是也不用那么多吧!真是自讨苦吃!

    “我还觉得不够呢。多看多了解。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胤禛仍然闭着眼睛,但是仍感觉到胤禩的手一顿。

    原来这一位打着这样的主意呢。看来,自己此前还是有点小看了他。

    “爷说的是。那我这几天就多为爷备一点明目提神的汤。”胤禩心甘情愿的说着。反正他就是发个话。

    “也好。不妨多备一些。我看吏部那些官员都劳神案牍的很。”胤禛想着虽然他才去了吏部两天,但是已经感觉到了一股不小的歪风邪气,希望借着这个汤让他们醒醒神,刹一刹这股气。

    这样就开始收买人心啦?

    “是。都听爷的。”这一次胤禩高兴的很。

    “也不必太多。不要超过10人份。”胤禛继续嘱咐。不过刚刚开始,动作不可太大,不然未免太过高调。

    “是。”胤禩的声音低了下去。10人份!分给谁啊?

    “今天已经发了明旨叫江宁知府刘墉一起审理此案。”胤禛过了一会儿才说道。

    胤禩一惊,没想到胤禛自己这么快就把他想知道的说了。

    “此人素有清名,其父刘统勋,现在军机处行走,也一向刚正清廉。”胤禛像是毫无察觉胤禩的停顿似的说着。

    胤禩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全心全身都安定了,觉得这件事情已经无需太过担心了。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在此前的种种准备都没有用上,白费了力气而郁闷!

    “可放心了?”胤禛睁开眼睛,笑着问胤禩。

    “爷办事,哪有我不放心的理?”胤禩笑着说。

    “全身紧绷,欲言又止,左顾右盼的。还以为我看不出来啊!”胤禛笑着抬手,点了一下胤禩的鼻子!

    这么明显吗?难道我功力下降了?

    “都被爷看出来了。我确实有点担心。今天皇贵妃的目光可不怎么友善。”胤禩找了实在的藉口。

    “哼!”胤禛冷哼。一个深宫妇人而已!

    胤禩却想十二阿哥果然深恨皇贵妃!

    第二天早早而来的双庆也觉得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他不敢独吞,还要回家带给他的阿玛!

    而在宫外的海富也已经知道了此案有刘墉一起主审,明白自己做对了选择。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明目醒神汤v 最新更新:20110708 12:00:00

    胤禛边走边听着通过双庆嘴巴里出来内里是海富的话。

    原来是我把乌拉那拉想的太过不堪了吗?原来乌拉那拉的忠诚度还可以上两个台阶的?或者当年小小的海富已经成长为更加有眼光的投资者?

    胤禛最终确定了后一种想法,同时,也对这个盟友有了更多的信心。海富想在暗处也可。那么双庆真的还需要留在自己的身边?在留几年吧。过几年再放出去,反而更让人觉得扑朔迷离。

    双庆越说越小心翼翼,身边主子的脸色愈发的沉了。难道他说的话很不中听?应该不会啊!

    双庆心里忐忑不安,说完了要说的话,也不敢轻易开口。虽然这位主子平常也开得起玩笑,对他也基本上是和颜悦色的,但是双庆却也见过他严厉的时候,所以双庆几个等闲不敢放肆。

    都快到吏部衙门口了,胤禛才开口说话:“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放心,我都理的。”

    双庆听得出胤禛说话速度不紧不慢,且得到了正面答复,一颗心暂时放了下来。说实话,他现在心里极其愿意侍候这位阿哥。人家学识、武艺都是响当当的,嘱咐他们办事也是利落干净,而且去年秋荻还一起得了第一名,所以从个人角度,双庆觉得自己愿意全身全心的寄托在这为阿哥身上。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大,加上他阿玛这几年对他的教诲,他也意识到他个人是个人,而家族是家族,尤其当他成家立业以后。而现在家族的指向和他个人的意愿很好的重叠在了一起,所以双庆的心里是高兴的,也是安心的。

    到了吏部衙门,胤禛开始埋头看卷宗。

    双庆和凌富被指派任务分卷宗,苏德业在室内侍候。胤禛昨天已经看了个大概,今天准备细细审理其中的关键。

    中午用了衙门的定食以后,胤禛想着这明目醒神汤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送到?其实要从宫里送吃食出来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端的要看这个人的本事了。胤禛昨天就想着自己的福晋这个手段应该是有的。如果她连这件事情也办不到,他就会……

    他会怎么样呢?放弃?胤禛想到博尔济吉特氏美丽的脸,想到和她讲经论诗的情景,想到她在他怀里的似水模样,胤禛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儿舍不得。又细想一层,胤禛觉得自己也说不清,但是,觉得自己从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她能够办成这件事情的。这个博尔济吉特氏已经给了自己不少惊喜,从理智上来说,自己应该满足才是。但是却发现自己的胃口越来越大,对她的期待也越来越多,幸好她已经是自己的福晋了,自己对她多一些期待倒也无妨,反正他能给予一个女人最大的荣耀如今已经给她了。

    胤禛想了一番以后,也知道自己心里的种种着急都是无济于事,他所能做的无非就是等待。

    胤禛刚重新埋首于纸上,何逢僖、程景伊携着吏部的郎中额曾和李思澜前来。

    胤禛起身,互相见了礼以后,各自落座。

    何逢僖道:“今日部中事务颇多,怠慢了十二阿哥,还望见谅。”

    “何大人客气了,勤勉公务本该是如此,若因为我一人耽误了各位,岂不辜负了圣恩!”胤禛看得出何逢僖在这个位子上基本是到头了,而程景伊却还年轻,而且也颇有才干。

    “十二阿哥体谅我等,真是我等的大幸。”额曾笑眯眯的接上来说。

    此人袭着三等侯的爵位,到了如今这个年纪却还在吏部任一个郎中,这可真是能干的很!

    “各位客气了。我虽然初领差事,却也知道各位勤政爱民才是皇帝的福气、大清的福气、百姓的福气。”胤禛笑着说。

    额曾碰了软钉子,显得有点尴尬,何逢僖出来圆场子:“勤勉公务自然是我等的本职,我等也本当尽心尽力。只是今日我却得了好茶,请十二阿哥和各位品茗一番?”

    胤禛不动声色的看了在座的一圈,刚要开口说话,外面苏德业就进来了,且目光闪烁。

    他闪烁的如此露骨,不要说胤禛了,就是众人也看得出,他是有话要说了。

    胤禛自然知道这小子是故意为之:“说吧。”

    “回主子,门外的人过来说,福晋命人送了汤水过来。”苏德业刚刚说完。

    胤禛立时感觉到众人有点错愕的目光。

    “多事!”胤禛嘴里冷哼了一句,心里却笑开了花,送的好啊!

    “既然是福晋送来的,有劳苏公公去传话,让他们进来吧。”何逢僖赶上来说。

    他们可也听说十二阿哥和福晋之间感情甚笃,想不到还真是。果然是少年夫妻啊!

    不一会儿,何德禄和高从云两个就领着另外两个小黄门提了食盒进来了。

    一进来,何德禄就跪下,说话了:“皇太后听闻主子看卷宗劳神了,因此命福晋熬了明目醒神汤敬送给主子和各位大人。”

    “既是皇太后的口谕,你且起来说话吧。”胤禛仍装模作样的板着脸,心里已经心花怒放了。好!会办事!请了皇太后,这可就不一样了!

    何德禄爬起来,才说:“皇太后说,各位大人办差辛苦了!好好喝一碗汤吧。此汤最能明目、醒神。”

    何逢僖、程景伊等人听到皇太后几个字都已经站了起来,何德禄的话一说话,几人已经一起朝外跪倒,磕头,并口称:“谢皇太后赐汤!”

    胤禛待几人起来以后,佯怒的说道:“还不侍候几位大人用汤!”

    何德禄连同苏德业一起,拿出食盒中的汤来,用碗一碗一碗盛了,恭恭敬敬端给众人。

    胤禛拿起碗喝了一口,唔,味道还不错,有薄荷味,很像他上一世喝的味道。(胤禩:这是皇太后给的方子!听说就是你当年爱喝的!)

    大家安安静静的喝了汤,茶端上来,净了口,才有人说话。

    “今天我们是沾了十二阿哥的光了。不然,如此好汤岂是我们能想的。”开口的自然还是何逢僖。

    “全托皇太后的天恩。”胤禛笑着说。

    众人也识趣的当作里面没有十二阿哥福晋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奉承起皇太后来。

    “皇太后一向仁和慈爱,如今送来这明目醒神汤,真是汤好、名也好!”李思澜开口美美的说着。

    胤禛见他几乎说到自己的点子上了,也忍不住看了他一眼。不过,这里用不着他说话,官场交际,从来不缺乏接话的人,无论是一同赞美还是要落井下石,都是要将话先说出来的。

    果然,额曾就问:“这汤好,我等自然明白了。这名好,还请李大人赐教啊!”

    李思澜一笑,接着说:“各位请看,明目醒神汤。明目,岂不是让我们擦亮眼睛,洞察世事么?醒神不就是让打量精神,好好为皇上办事吗?所以皇太后这汤,真是鲜美入口,寓意深刻啊!”

    “李大人真是好精辟见解。如此说来,我等定不能辜负皇太后的一番圣恩了。”额曾继续一脉相承的说着。

    “这是自然。我等定不负皇上、皇太后,衷心耿耿办差才是。”李思澜笑眯眯的总结。

    胤禛见二人说的差不多了,才重新开口:“二位大人好见解啊!”

    回头又对程景伊和何逢僖说:“如此,还请二位大人将这汤让其他的臣工享用。不辜负皇上和皇太后对我等的一片殷殷期望之情。”

    “自然自然。”何逢僖和程景伊同声说着。

    “何德禄,还不帮二位大人抬过去!”胤禛对何德禄吩咐着。

    何德禄并苏德业几个一阵忙碌,收拾好了,才跟着几人去了。

    胤禛重新笑眯眯的坐了下来看卷宗,他的心情好的很啊!

    这一边,刘纶自然领先众人喝到了皇太后所赐的“明目醒神汤”。

    刘纶细细的问了程景伊和何逢僖这件事情的始末,陷入了沉思,何逢僖的脸色也随着刘纶的沉思不安起来。

    “景伊,你如何看待此事?”刘纶最终开口道。

    “明目醒神,想是要明我们的目,醒我们的神了。”程景伊轻轻说着。

    “你看他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栽花?”刘纶目光灼灼。

    “大人看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程景伊和刘纶对视。

    刘纶沉默。

    何逢僖此时才醒悟过来说:“我看不至于此吧。此汤乃是皇太后所赐!”

    “你且想皇太后为何会赐汤?这背后都有谁?”程景伊反问。

    “这?我一向听说十二阿哥夫妇感情甚笃。”何逢僖犹豫着。

    “景伊说的不错,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我们都当作同一件事情来办!”刘纶这才开口。“这底下的风气也该好好肃肃了。景伊,你先拟条呈,过后我找永贵大人商讨一番。”

    程景伊应声而下,何逢僖仍然站在。

    “大人,你当真相信这是十二阿哥的意思?”何逢僖仍然在犹豫。一个刚出茅庐的年轻皇子,能有这样的魄力和见识?

    “不管起因如何,如今我们打点精神、睁大眼睛吧。你是最常和十二阿哥接触的人了,凡他说的话,吩咐你做的事情,你都要细细思虑,往深了想。”刘纶对何逢僖殷殷嘱咐。心里却再一次怀疑皇帝当真对他或者他们没有起疑心?指派十二阿哥来,当真就只有一个意思?想到另一层意思,刘纶的冷汗就下来了。一箭双雕!不错,这不正是皇帝惯会用的手段吗?

    何逢僖看到刘纶面色更加不善,站在一旁不敢说话也不敢离开。

    刘纶想了一遍,觉得如今只能依照十二阿哥的意思,更用心办差,肃清众人罢了。

    “你去吧,要更用心,言语之间要细细的想。”刘纶回过神来,看到何逢僖还尴尬的站着,这才缓和了自己的脸色。

    何逢僖应了一声,才离开了。

    刘纶这边还想着程景伊会拟什么样的章程上来呢?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前因后果v 最新更新:20110711 10:00:00

    何德禄回了撷芳殿后,就赶紧向胤禩汇报去了。

    胤禩听着何德禄一五一十的禀报,心里不住夸自己,幸好我熬的多,不然你还能抬去给尚书们喝?又想着自己这件事情真是办的好,理由找的好,时机也把握的好,不过这各部衙门里唠嗑打屁的时间段还真是几十年都不变啊,从自己当皇子开始到现在还是这样。

    胤禩想到这件事情中唯一一件令他不爽的事情,就是皇太后非要提供她自己的方子,并着重说先帝爷最喜爱这个口味了。算了,当做老四也为他们做点贡献好了。

    胤禩想着这一日十二阿哥从衙门回来,肯定会直接到他这里了,所以他不忙着传膳。

    果然,何德禄一下又进来说:“福晋,主子来了。”

    胤禩起身相迎,见了礼。

    这边魏全泰已经领了人侍候胤禛来了。

    胤禩过去递个巾子什么的,不在话下。

    胤禛净了脸净了手,才坐下来,绿珠已经有眼色的上了一杯茶,胤禩亲自捧给了他。

    胤禛喝了一口,才说到:“用膳了吗?”

    “正等着爷呢。”胤禩也自坐了下来,笑着说。

    “哦,料想我要来啊。”胤禛也跟着笑。

    “我今儿送了好汤,爷还不得来谢谢我啊。”胤禩故意一副神气的说着。

    “送了一回子汤,就要居功啦?”胤禛看着面前微微扬起的玉颜,看他眼波流转,红唇微扬,这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啊!“想我要怎么谢啊?”

    胤禩自然感觉到胤禛目光里的柔情,心里一阵得意,小子,你逃不掉了,自己一片心思总算没有白费。

    “唔,我要想想。”胤禩心里得意,面上更欢,却又作出一副苦恼的样子,才说:“要不爷给我留着?等我想到了再告诉爷。”

    胤禛看着这个可爱的人,看着她故意使的那些小伎俩,心里乐的配合:“自然。福晋想好了再和我说。”

    胤禩粲然一笑,胤禛瞳孔针缩,已经多少年没有看到围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这样的小事而露出的如花娇笑。

    胤禩收敛了笑容,继续道:“不定明天内务府或翰林院的人,都要喝汤了呢!”

    胤禛面露疑惑,鼓励胤禩继续说下去。

    “我今天给皇太后去请安,也就那么一说,恰逢皇太后有意,因此才能给爷送汤去。当时八阿哥福晋和十一阿哥福晋都在,皇太后还嘱咐她们俩要她们用心。所以我想着或者明天内务府和翰林院的人也都能沾沾两位阿哥的光了。”胤禩想着当时她们的眼神可闪烁了不止一次。可是第一个人取的是出其不意,第二个人还用同样的招数,可就落了下乘了。

    “当时皇贵妃也在。”胤禩补上最后一句。

    胤禛默默。

    胤禩准备接着说:“皇贵妃可说了,托皇太后的福,既有这样的好汤,给在尚书房读书的十五阿哥永琰也求一碗,也好让他更加用心读书。”

    “送了吗?”胤禛有点着急的问道。内宫最忌互送吃食,除非皇太后、皇帝所赐,一般人之间不互相送吃的。因为饮食一道实在太过复杂。

    “当时我正在看皇太后给我的方子,因此,我就说这方子上生地黄和白藓皮的用量颇重,十五阿哥年幼,脾胃恐受不住,还请皇太后令赐一张方子来。”胤禩瞟了他一眼,心里也明白他担心的东西,难道他还能着这样的道?

    胤禛点了点头,“皇太后怎么说?”

    “皇太后只是接过方子去看,还没说呢,皇贵妃就说,十五阿哥小孩子家家的,不喝也罢了,不敢耽误他十二哥喝汤。接着又说看来十五阿哥是个没福的,皇太后赐的这汤是喝不到了。皇太后这才重新把方子递给我,对皇贵妃说,谁说十五阿哥没福,去传我的话,送一盒子点心给十五阿哥。”胤禩将上午发生在寿康宫的事情大致说一下。

    “行了,你应对的很好。”胤禛不大意的鼓励胤禩,胤禛认为自己的福晋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下是很需要鼓励的。

    我是谁啊!真是!胤禩腹诽。

    “内宫不要随便送吃食,你也不要随便进口。”胤禛关心的提醒。

    “是。”胤禩应着。我有嘴馋吗?

    “爷,要传膳吗?”胤禩看了看时间,问道。

    胤禛点点头。

    绿珠立即出去吩咐了。

    第二天胤禩又去寿康宫磕头谢恩,其中言语把皇太后乐的眉开眼笑,不提。

    当然他也知道了内务府和翰林院的人毕竟还是没有喝到汤。

    胤禛依旧去吏部当差,只不过这一日,永贵却来了。

    这是他为弘历准备的能臣,如今他真的成才了。永贵当时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成了江西巡抚了,虽然才干出色但是治下却过于严厉,他很是威吓的给了一个大棒子,想不到这小子不受,他就狠心磨砺他,将他留给弘历用了。这一点上弘历倒是没有辜负了他。

    如今永贵也已经过了耳顺之年,而他却附身上这具年轻的身体上。

    “奴才见过十二阿哥。”永贵进来给他打千。

    胤禛虚扶了一把,命苏德业沏茶来,拉着永贵的手坐下了。

    永贵已经听说十二阿哥待人从来都是有礼的很,但却没想到这位阿哥待人还如此亲切。

    永贵接了茶以后,才说:“奴才听说昨日个皇太后赐汤。此汤好喝的紧,奴才却没有口缘,没能尝尝。”

    “大人说的可是那明目醒神汤?”胤禛故意问道。

    “正是此名。听说吏部一干要员喝了以后,皆耳目聪明、神清气爽了。”永贵虽老,感官却还敏锐。

    “那真是皇上、皇太后的天恩,以后大人不妨奏请皇上,恩请皇上多赐此汤。”胤禛笑着说。

    永贵也呵呵一笑。

    “不知今日,十二阿哥是否还有此汤?”永贵只好继续问。

    “大人要喝此汤,莫非也是要明目、醒神?”胤禛微笑着问,“依我看大人眼神清明、神智更是明朗,很不必要喝这个汤。”

    永贵听了这话,心却想果然如此,嘴上却说:“人老了,难免老眼昏花,心里糊涂。”

    “大人何必自谦。”胤禛依旧微笑着说,“大人说话、走路利落干净,怎么会是老眼昏花。依我看大人老当益壮的很,正是为皇上办事的当头。”

    “如此,我就借十二阿哥吉言了。”永贵得了准信,安了心,也乐呵呵的说着。“十二阿哥,在这里办差,可有什么不便之处?如有不便的地方,只管找刘大人和我,我等自然要为十二阿哥排解。”

    “如此我先谢过二位了。不过二位大人对我也不必太过拘束,我们一同为皇上办差,理当同舟共济,互相扶持。”胤禛依然笑着说。

    “十二阿哥此言深得我心啊。”永贵也笑着说,“既这样,奴才就不打扰十二阿哥办差了。”

    永贵说着站起来,胤禛送他到门口。

    永贵回到专属办公室以后,刘纶正在等他。

    “程景伊的条呈,我们再研究一下。”永贵不能刘纶开口就说到。

    “那一位是确有此心了?”刘纶再次相询。

    “恐怕不止如此。”永贵觉得此子言语深邃,攻防皆备。

    刘纶还待永贵多说几句,永贵却闭口不言了。

    两个人默默站了几分钟,虽然一般情况下都各自为政,但是他和永贵却投契,因为永贵身上自有一种汉人的清高之气。

    “研究一下程景伊的条呈吧。这吏治也敢好好整治一番了。”永贵开口。

    刘纶点头。

    过了几天,吏部满汉两个尚书罕见的联名上折子,从史鲁璠、郭世谊案开始历数吏治中监察的重要性、各省巡抚的职责、按察使的责任,最后请皇上发明文要求各省巡抚对属下知府级官员进行考核。接着又详细阐明对先对知府级官员进行考核的利弊。

    皇帝看着这个折子沉思。他倒不是在想这个折子上内容,因为吏治从来都是需要治但也从来都是很难治好的,就像一个疾病缠身的人,你几副药下去手痛治好了,脚痛还在,而且这个手痛还会复发,或许还更严重。永贵和刘纶在折子上要用的方法也算是老臣持重了。他是在想这个折子上的时间。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扔了一个儿子在吏部当差。那么这个折子和他到底有多大干系?前几天的明目醒神汤,他也已经知道了,从宫内的人口中,从吏部称颂皇太后的折子中。不管汤也好折子也好,不管它们的前因如何,总之这些事情发生了,发生在了永璂去吏部以后的短短时间内,而且完全超出了皇帝心中原先的预想,朝着皇帝不切实际的幻想过的好的那条道路上前进着。在皇帝刚刚因十五阿哥永琰的娇惯而受伤的那颗心中升起了一股希望,或者这个儿子,会超出他预期,将这个差事完美的办完。

    皇帝拿起下一个折子,越看脸色越黑,突然就把折子掼在桌上。

    “传十二阿哥。”皇帝沉着的声音刚落,胡世杰就快速而安静的退了出去。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革命友情建立第一步v 最新更新:20110713 10:00:00

    养心殿中,皇帝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令人颤栗之气,在东暖阁来回踱步。尹继善、刘统勋、刘纶三人已经应召前来,现在正一声不吭的跪在地上。

    胤禛接到旨意立即往养心殿而去,传旨的张明脸上显露着犹豫,但是终究什么也没有说。其实胤禛已经将张明脸上的表情收入眼底,心中也承着张明的一片情,论理他们俩是不应该有关于旨意的任何对话的。一路上胤禛已经想了很多,皇帝召他无非就是为了一件事情。他已经料到这几日冯衿和刘墉的折子就会送上来,难道是刘墉将这件事情办砸了?但是这个可能性却微乎其微,刘墉此人刚正不阿,清廉自持,他肯定不会同流合污!那么是刘墉捅出了一大片,致使安徽无人可用?胤禛想着这个可能性还高一点。且这样的局面也足够让皇帝震怒了!

    一路上胤禛想好了对策,到了养心殿以后,也来不及缅怀过去,胡世杰看到胤禛的身影就进入禀报,皇帝一声低低的“传”,胡世杰才推出门外,高声的喊“传十二阿哥永璂晋见。”

    一进东暖阁,胤禛已经看到跪在地上的三位了,胤禛对跪倒对皇帝行了大礼,并说:“儿臣恭请皇父圣安!”

    “你荐的好人!”皇帝一声怒喝,接着啪的一声一本折子摔在了胤禛面前。

    胤禛忍住千万怒气,在心里不停的对自己说他是皇帝他是皇帝他是皇帝,就是这样还是挡不住眼前金星乱冒啊!多少年啦,多少年没有被人这样将折子差点扔在脸上了。

    而一旁的刘统勋和刘纶硬是在低垂着头的情况下,交换了一下眼神。

    胤禛尽量平稳着自己的手,从地上拿起了折子,一目十行的看完了。果然一切如他所料,安徽基本上是无人可用了。这个刘墉真是太不顾及大局了,不过他倒喜欢的很。胤禛在心里微笑了一下,脸上没有显山露水,但手到底是平稳了。

    他这一番外露的肢体语言当然被皇帝看在眼里,初时皇帝见他拿折子的手都在颤抖心里不仅更气,但隐隐约约却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了,到了后面发现他看折子看着看着手越来越稳,皇帝的心里却露出了疑惑。难道是怕到极点反而不惧了?

    胤禛看完了折子,恭敬的将折子高举过头,胡世杰立即上前拿了放在案几上。

    “你有什么话要说?”皇帝仍然厉声问道。

    “回皇父,儿臣以为儿臣荐的这个人极好。”胤禛平稳的回答。

    皇帝一听胤禛出人意料的话,被噎着了。不是应该诚惶诚恐的认错吗?

    一旁的,刘统勋和刘纶又交换了一个眼神。

    “你还敢说!”皇帝的怒气立即又上来了。“难道安徽各部衙门就没有一个清官?”

    “回皇父,儿臣以为冯衿和刘墉所报属实。史鲁璠、郭世谊二人敢明目张胆的做下如此下等之事,由其推之,安徽的吏治已经坏到了一定程度。折子上所列各种口供证词条款以及各物品清单,想来不是他二人造假。因此,儿臣请皇父嘉奖冯衿、刘墉二人审案有功!”胤禛早就想好要怎么回答了。

    “此二人一出,安徽无人可用!你竟然还要求嘉奖!”皇帝勃然大怒。这小子的脑袋里的回路到底是怎么构成的?怎么种种反应都在他意料之外呢!

    “回皇父,安徽无人可用和这二人却没有干系。此二人在审案过程中,兢兢业业为皇上办事,虽说这是他们的本份,但二人在此案中不遗余力的为皇上审查出如此之多的国之蛀虫,日后才方可维护一方清明吏治。皇父正该嘉奖他们,以为表率,令各地向他二人学习。”胤禛继续在激进的道路上前进,至于最终的周全方案自然是要现在跪着的另三个人来共同拿出。如果他一个人就把事情做的面面俱到,别人还如何插手?那样的话,他怎能和这些人建立革命友谊呢?

    “狂妄!无知!”皇帝立即开骂!

    胤禛默默。

    刘纶想说话了,被刘统勋一个眼神安抚住了。

    “好。你说的好啊!我问你,冯衿即为安徽巡抚理当清明治下,现发生如此之事,可是他治下不严?”果然,过了一会儿,皇帝拿着折子反问。“他可还有功?”

    你总算说到这里了。胤禛心里叹气,表面上故作思索。

    “儿臣以为冯衿虽然有治下不严之过,但仍有审案之功。” 胤禛力挺冯衿和刘墉,这样才符合他年少气盛、血气方刚么。“且冯衿业已知道,因此他二人才将此事事无巨糜一律呈报,请皇上圣裁。”

    “皇上,臣以为冯衿过错甚大。”刘纶终于还是跳出来说,是啊,他不仅行走军机,还是吏部的尚书,这本来就是他份内之事。现在十二阿哥却承担了皇上的怒火,这真是令人羞愧。“冯衿身为安徽巡抚,理应在此事未发之前就有所察觉。而现在安徽各员俱是如此行事,冯衿虽然最后查明,但是吏治已经败坏,朝廷的名声已经受损。冯衿审案虽也有功,但这乃是其职责所在。”

    胤禛乍舌,刘纶你真是!冯衿自然有连坐之责,但我们不鼓励他办案认真,以后出了这样的事情谁还给我们认真审案啊?到时候上下连成一气,吏治就更加败坏了!

    “皇上,然则臣以为,在当前,冯衿虽然有过,但也应该嘉奖一番。”刘纶接着说,胤禛偷瞄了他一眼,刘纶余光也正好过来,两人眼光碰了一下以后,又立即弹开。“如今安徽的大局还需要冯衿来主持,且如果只究冯衿之责,而不讲其功,恐各省巡抚心中寒凉。”

    刘纶还是一个人才,顾大局。胤禛心里赞着。

    “皇上,奴才认为刘大人所言甚是。”尹继善出来了,胤禛知道此事马上就要圆满解决了。“冯衿身为巡抚治下出了如此之事,可以说是罪责所在。然冯衿发现后办事却也尽心,这一点犹为各省大员的表率。至于刘墉,刘墉任知府期间,向来尽职尽力,审理此案也尽心尽力,理当为各府之表率。”

    皇帝一直沉默,但是脸上已经明显的缓和下来。其实在他心里他对于冯衿和刘墉的审案结果是满意的,只不过吏治如此败坏,他的满腔怒火总是需要有个地方发泄。十二阿哥当前的表现他也是相当满意的,虽然在大局观上显得不足,但是对于功过是非分得清楚的,推荐的这个刘墉也确实是个人才。

    “胡世杰,搬凳子来。请尹继善、刘统勋、刘纶三位大人坐着。”皇帝高声道。

    胤禛继续默默。

    一会儿三个凳子来了,尹继善等推辞了一番以后,尹继善和刘统勋才挨着屁股坐了,刘纶站在,只有胤禛还跪着。皇帝面前向来如此,做儿子的总是不如做臣子的。唉!

    “你也起来吧。”皇帝突然对胤禛说。

    胤禛又磕了头,然后起来了。

    “折子你也看了,那你说说此案涉及的人员都怎么处理?”皇帝又对胤禛说。

    “儿臣以为史鲁璠、郭世谊以及涉案的明州知府明福俱应该革职查办,余者涉案人员以及有渎职各员都应该按情节严重不同或降职或革职或刑拘。”胤禛心理郁闷有这样问话的吗?具体事情当然要具体分析了!然后把后面的话省略掉,把机会留给其他人。

    皇帝心里点头,条理也算清晰了。

    “刘纶你说说。”皇帝点名。

    “臣以为十二阿哥所言可行。我们可按照冯衿和刘墉呈上的卷宗逐一审理。”刘纶深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然而安徽各员的情绪却也要顾虑得到。各州各府若集体更换,难免政事不熟,导致民事混乱。因此臣以为,各员之间互相贿赂者按情节不同,可做降职以及分调各处或者革职作为处理,各员若有收刮民脂民膏者,按情节不同做革职或者刑拘处理。”

    “听到没有!这才是稳重治国之道。若如你一般,一股脑儿革职、刑拘。安徽各部的政事、民事岂不混乱!”皇帝继续对十二阿哥大声呵斥。

    “儿臣思虑不周。”胤禛跪下表白。

    这些事情他几十年前就知道怎么办了!只不过谁叫他现在才第一次办差呢,如果太完美实在不符合常规啊!

    “对事情一知半解,还敢胆大妄为、枉议政事!你姑且跟着刘纶在吏部好好当差吧。凡事不要自作主张,事必亲躬,不明之处多多请教众位达人。”皇帝说着眼睛一瞪,接着又说:“下去吧。”

    胤禛磕头谢恩,倒退。

    胤禛出了养心殿,看着时辰,也不回吏部衙门了,直接回了撷芳殿。

    明天估计就有明旨出来了,对于冯衿肯定是先贬后褒,不过估计他这安徽巡抚是做不得了,御下如此无能不敢做一方大员!只是刘墉,估计还要在任上,这段时间他怕是不好过,幸好他还有一个父亲在军机。想着刘统勋刚才的一言不发,这父子两个倒还真是铮铮铁汉!

    胤禛坐在书房预估着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

    苏德业安安静静的过来,禀道:“主子,福晋请呢。”

    这倒难得!

    胤禛长身而起,往后而去,苏德业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跟着。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两宫气氛v 最新更新:20110715 10:00:00

    胤禩穿着家常的宝蓝色旗袍站在门口,迎接胤禛。

    胤禛看着她姿态优美的向他行礼,上前一步亲自将她扶了起。

    胤禩一边喝茶一边观察着胤禛的脸色,发现没有什么异常。这人不是被弘历叫去训话了么,怎么脸色还如此正常啊?一般情况下,皇帝找儿子都是训话的,即便是指派差事,也是连着训话的,只不过是不同的程度而已。难道皇帝这一次用的循循善教的手段?那就应该一脸春风了啊?为什么脸上如此平静呢?

    胤禛也觉得奇怪,这人请他来难道是为了喝茶的?难道她以为自己的时间都是用来喝茶的?不行,我务要让她知道我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现在陪着她喝茶是相当难得的!

    “爷,刚刚凌富递话进来说,您被皇上宣召了?”胤禩因为看不出来就开口了。

    “多事!”胤禛冷哼!怎么这些人都什么事情都要告诉她一声呢?(众人:这还不是因为你自己天天和人家蜜里调油,我们以为你们感情深哪!)

    “可是怪我了?”胤禩做委屈状。

    “也不是。”胤禛看着那对美丽的眼睛,才柔声说,“只是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一个人操心也就罢了,何苦让你也操心呢!”

    “这话我不爱听。我愿意操这份心。我只担心我操错了心。”胤禩做足姿态的说:“凌富递话进来,我看很好。您在外面有什么事情,虽然我不能帮上忙,可是我在里面行事,万一拖了您的后腿就不好了。”

    “即使不是这样。您在外面操劳了一天,我若不能体会您的难处,还一味的叽叽喳喳或者愚昧无知又或者拿着糟心的事情烦着爷,岂不是让您更受累!”胤禩依旧做足姿态。

    胤禛听的好笑,却也有一丝感动。多少年大家都将他当成铁人!反正他永远屹立不倒、坚不可摧!大家都一心一意指着他望着他。现在却有人说要体会他的难处要理解他的难处!

    “那你说说,你现在准备如何体会我的难处啊?”胤禛好笑着开口。

    胤禩故意眼睛一骨碌的转了一圈,才说:“如今,我看您没有什么难处,反倒有点春风满面的意思。想必在皇上那里得了好彩头?”

    “我哪里春风满面啦?”胤禛还笑着说。

    “您眼睛里都是。”胤禩也笑着说。

    “你知道这是为哪般啊?”胤禛心情却是不错,有正经的长期的差事了么。

    胤禩觉得胤禛的口气不对劲了。

    果然,胤禛说:“我还不是因为看着你高兴啊?”

    胤禩气红了脸,永远没有个正经时候!

    “怎么今天又累你担心了?”胤禛接着笑。

    胤禩一眼扫过去,看到苏德业、绿珠几个已经把头垂的更低了。

    “是啊,我委实担心。现在,我是明白了,我白担心了。”胤禩大方承认。心里的话肯定要明明白白说出来,别人才会知道啊!心有灵犀什么的都是骗人的!

    “你也没有白担心。不过,没什么事情,我还应付的来。明天开始我就到吏部正式当差了。”胤禛觉得这事她应该知道。以后找人也有个找的地方,不是?

    “哦,那敢情好啊。您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它终于来了。只不过,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出宫建府啊?

    “现在不担心啦?”胤禛继续乐呵。

    “您办事,哪有我担心的地方啊。”胤禩打哈哈。如此说来审案这事让弘历相当满意了?想不到这人还有几分真本领!怎么以前他和那拉氏混的怎么差啊?难道是被那拉氏拖累的?有时候太多的事情都找不到真相,这可真不好。

    “真不担心?”胤禛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了这个人。这个人肯定担心!

    “要说么,也不光是担心,就是一种时刻希望您顺利的想法。”胤禩略一迟疑才说。

    “哪有这样的人,时刻顺利!”胤禛呵呵大笑着说。

    “我不是说这是我的一想法么?”胤禩恼怒。

    “好,好,好,你的想法很好。”胤禛觉得自己不应该和一个小女子计较。太有失自己的身份了。

    胤禩觉得自己被敷衍了。

    两人端起茶俱喝了一口,胤禛才开口:“昨天和我说要作的画,可作了?”

    呃……

    不是随口说说的啊?

    “没呢,正等您来呢。”胤禩开口。

    “那好啊,我们现在就去。我今天看了一天的卷宗也累的很,刚好可以调节调节。”胤禛率先向西小间走去。

    胤禩跟着。

    胤禩回忆着他们两昨天说的话,当时他们两闲聊谈到了牡丹,然后就

章节目录

下一个转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肉色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色屋并收藏下一个转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