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转奇 作者:肉色屋
着胤禩看了。
胤禩回视胤禛的目光。
胤禩觉得这目光中爆出种种情绪,错愕,惊讶,迷惑,欣喜,最终定格在冷静上。
胤禛收回目光,“何谓有志者?”
“自然是栋梁之才!”
“栋梁之才何用?”
“社稷、江山无处不用!”
“社稷江山与尔何干?”
“匹夫有责!”
胤禛抬起目光看了一眼前面的人,看着她流露出来的热切目光,不禁轻笑出声。然后,他看到眼前的人露出了错愕的表情,胤禛笑的更欢了。
胤禩被胤禛笑的摸不着头脑。
胤禛停下笑,轻声说:“好一个匹夫有责!”停顿了一下,才说到:“福晋还是安享内院的生活吧!”
胤禩在胤禛重复他的话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他自己的话的不妥之处。接着又听胤禛说的如此直白,胤禩不禁腾的一下脸上做烧!
胤禛看着面前这人绯红的脸颊,心里一阵赞叹,这博尔济吉特氏真是一个美人!
胤禩此时正为自己被自己绕了进去而懊恼,明显的没有注意到胤禛流露出来的欣赏目光。
胤禛欣赏着眼前美人的羞涩与不安,心里大快。不过胤禛很是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所以他准备安慰眼前的美人。
“福晋的心是好的。我很能明白。但福晋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恐怕于此身是非常不便的。”胤禛顿了顿,继续调侃到:“福晋何不把此事委托于我?我必不负福晋所托!”
说完了,还斜睨了胤禩一眼。
胤禩听了这话以后,脸一阵青一阵白,这人!想不到如此轻佻,真是看走眼了!
胤禛看着眼前这人羞怯更甚,又想起她晚间的表现,又连忙安慰她:“福晋于我最是重要不过。你我二人业已同体,所以我很该为福晋出力。”
胤禩自己也慢慢的静了下来,终于是控制住了脸上的颜色。
胤禛看着她慢慢的恢复了,又兴起了调侃之心:“况福晋肩若削成,腰若约素,我怎舍得福晋为琐事烦恼。”
胤禛得意的看到这人的脸又渐渐的染上一层艳色。
好吧,只有胤禩明白自己这是气的。
这人不亏是老四的亲孙子!老四的儿子已风流满天下了,想不到孙子也是这幅德行!胤禩想到老四当年对年氏的情分,当年大家都以为他是看着年羹尧的份上,现在看来老四或者也有几份是真的。
也还真是!他的身体明明是一个博尔济吉特氏,虽然也身形高挑,但比较他印象中的蒙古女儿,他确实显得不是那么健美。
“我可不是那些汉家女子。”胤禩镇定了一下,两辈子加起来没有被人这样调戏过!“弱不禁风,软弱无靠。”
“我自然明白福晋是草原上的大好儿女。只是外面的事情,福晋切莫挂心。”胤禛柔和的说着,“福晋也不可小看家里的事情。尤其我们住在宫中。哪知眼睛不盯着你我二人!”
胤禩更加冷静下来。不错,现在撷芳殿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这些奴才都是品牌上的人。”胤禩也说出自己的担心。这些人杀又杀不得,撵又撵不得,真是烦恼!
“正是如此,所以你该更为用心。”胤禛端起茶喝了一口。
“我虽有心,这个时候却也只能按兵不动。”
明白按兵不动这个道理,胤禛就放心了一点,他就怕自己的福晋动静太大惊了别人。不过,杀鸡儆猴还是可以的。
“也不用人人都如此。你也该拿来试试,让他们绷着点。”胤禛觉得自己回到了当年和乌拉那拉刚刚成婚的时候了,两个半大的孩子什么都摸索着来。如今,形式已经好多了。
胤禩听了这话倒有些奇怪,想不到这位爷竟然主张杀鸡儆猴。这万一打草惊蛇可就不好了。
“这万一惊着了贵人们?”胤禩继续发问。一点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思路被别人掌控了。
“有时候没有缺点也不是好事。这会让人更警惕、更不安。”胤禛淡淡的说着。
这句话如一声响雷炸在胤禩的耳边!
胤禩回想起自己在圣祖四十七年时的遭遇,不错,正是因为圣祖抓不到他的其他错处,只好从他根本无法选择的出身作文章,给他致命的一击。
难道他的出身不是圣祖所赐?难道他可以去质问自己的额娘?难道他和他的兄弟们不一样?难道他的血管里流的不是圣祖的血统?
胤禩勉强稳住心神,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在这人面前万不可露出端倪来。
胤禩此时对这位十二阿哥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认为此人敏锐非常。
胤禛看着眼前的人,却有些摸不着头脑她情绪上的改变,刚才的那句话可以惊的她脸色苍白,如遭重击?
“我明了了。”胤禩稳住声音对眼前的这个人说。
胤禛看着她故作镇定的样子,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柔软一片。
这才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她可受得住自己刚刚说的那些话?可承受得住他刚刚话里的那些意思?
“这些事情都不着急,你刚到这里,还是熟悉为主。”胤禛忍不住就安慰了她。
胤禩奇怪的看了胤禛一眼,这人怎么一会儿一个主意啊?真是善变!又跟老四一个样!老四就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嬉笑怒骂无常!
不过,既然他不反对他杀杀鸡,他就来露一手就好了。
“是。”表面上还是要尊重他的。
看着她柔软的应声,微垂着的头,露出的那一截白腻的颈脖,胤禛他觉得自己荡漾在令人舒畅的碧波中。
胤禩应了一声以后,发现这人许久都没有出生,就抬起头来看他。看到胤禛正怔怔的看着他,胤禩就露了一个恰当好处的微笑。
胤禛看着面前的人,看着他的眼睛,看着他的微笑,那种熟悉的感觉再次的扑面而来。胤禛突然警醒!
然后,他感觉到自己今天以和她说了太多的话。时日还短,他很不该说这么多的话!她毕竟只会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难道自己这多么年没有女人,现在陷入这温柔乡里了?
温柔乡,英雄冢!
胤禛想到这里坐不住了,他立即起身,留下一句“我去书房了”,就走了。
胤禩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有点目瞪口呆。这,这,这,怎么回事啊?
说的好好的,怎么就说走就走了呢?
真像他爷爷!
一想到自己的命运和他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胤禩心中更加不快了。
可悲!
若他投胎做皇子多好啊!现在就不会这样束手束脚了!
胤禩愤愤的想着。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谢恩折v 最新更新:20110701 19:00:00
胤禛回到书房以后,拿来了一本书来看,看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写一会子字。写了一会儿字以后,胤禛突然想到他还要做一件事情——上谢恩折。
是的,一个皇子成婚以后,要上给皇帝的折子。
胤禛很快就拟好思路,提笔一蹴而就,然后又仔细的抄了一遍,准备明天一早送到奏事处。
待胤禛做完这件事,抬头看去却见天色渐晚,胤禛命魏全泰传膳,并遣他去后殿。
此时胤禩还未传膳,他也正站在写字,虽然前两年他都有想法并付诸行动的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笔迹,但是这一点在如今却比以往更加迫切,幸好他这一世身为女子,腕力柔弱不堪,写出来的字已经基本摆脱了他以前的笔迹,基本上看不出上一世笔痕来。
魏全泰躬身向他禀报了“回福晋,主子说今日累了一天,就歇在书房了,请福晋也早点歇着。”
“知道了。”胤禩心理暗爽,面上淡淡的说:“你去吧。小心侍候你主子。”
魏全泰唱了一声诺,才躬身退出了。
胤禩也不写字了,叫人传膳,反正一个晚上都是他自己的时间了,他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了。
胤禛碾转反侧半天以后,一边感叹着“果然是寂寞太久了”以及“我要坚持住”这样的话,一边数着羊,困难的进入了梦想。
胤禩睡了成婚以后的第一个安稳觉,早上醒来的时候,觉得身心舒泰。因此,他心情甚好的给皇太后请安去了。
第二天,胤禛在去尚书房之前就先到了奏事处,当值的养心殿的传旨太监张明。
“给十二阿哥请安。”张明麻利的行了一个跪礼,余下等人都请安,不提。
胤禛连忙叫起,张明乐呵呵的过来,“十二阿哥今儿来是?”
“我来递个谢恩折。”胤禛说着递给了张明。
“得勒,十二阿哥放心,奴才一定恭恭敬敬呈上去。”张明双手接了,乐呵着。
“那就谢你啦。”胤禛知道这个张明是个办事尽心的,那些个大太监的习性在他身上倒是不多。
“这不是打奴才么?这原是奴才应该的。”张明一脸滑稽的说着。“十二阿哥,用杯茶再走。”
“不必了。”胤禛笑着,“知道你办事向来尽心。当你的差吧,我这就走了。”
“奴才送送十二阿哥。”张明立即说着。
“留步吧。当差要紧。”胤禛笑着,转身而去。
张明站在门口恭送胤禛,心里念着那个暴雨天十二阿哥使苏德业递过来的伞,想着这位阿哥在最近的状况,越发觉得这一位的步子迈得是虎虎生威。张明作为资深的传旨太监,耳目最是灵通。看着青白天色下渐行渐远的背影,张明想着,如果,如果前皇后……。
唉,这一切不是他们做奴才的能够肖想的,转身回去,还是用心当差吧。
张明将十二阿哥的折子放在谢恩折上的头五本内,外面的折子也很快就要送进来了,过一会儿他们就该给皇帝送折子去了。
张明理好了各处的折子,用奏事处的封条贴了,带着两个小黄门将两箱折子送到养心殿的东暖阁,当着皇帝的面,亲自将封条撕开,将分好类别的折子一摞一摞放在案几上。
最后将写着折子类别以及数量的条目呈给了皇帝。
张明恭敬的站在一边,等着皇帝或许会有的问话。
张明余光瞄到,皇帝端详了他呈上去的条目,然后将手伸到谢恩折这一摞上,张明觉得自己的心在怦怦的跳,终于皇帝拿起了那本代表着皇子宗室颜色的折子。张明觉得自己没有辜负十二阿哥的送伞之恩,张明把头垂的更低了。
皇帝看着手里的折子上那一笔遒劲连绵的字,早知道这个儿子临得是先帝的字,只是没想到如今已经精益到这个程度了。
皇帝仔细读着折子,虽然说只是一个谢恩折,但是通篇思路流畅,词语锦绣,透露着对皇帝的深深感谢之情和拳拳儒慕之意。(四四:我心里是怀着对圣祖的感情写的。圣祖不仅是我的阿玛也是我的伯乐啊。)
皇帝在心里轻叹一声。这个儿子现在真是稳当了!如果他早点表现出这样的能力出来,那么他应该是很愿意培养他一番。然而现在,带给他的无非就是更多的烦恼而已。皇帝想着这个儿子是在那拉氏死后才开始表现出种种表明他或许也是一个优秀继承人的特质,心里越发的狠那拉氏,觉得她耽误了他的儿子,以至于现在出现了让他举棋不定的局面。
最终,皇帝提笔在折子上写了“用心读书就是了”,才将折子阁在一边。
这一日,皇帝在早朝之后去了寿康宫,给皇太后请安。
皇帝进了寿康宫,皇太后已经站在等他了,后面还有跪着三个人。皇帝也混没有在意,给皇太后请了安。后面的人也跟着给他请安,皇帝一看是豫妃,知道皇太后喜欢她的逗趣都也不意外,另外一个是荣亲王福晋西林觉罗氏,还有一个皇帝就想不起是谁了,看着倒是年轻,颜色也好像不错。
皇帝叫起以后,皇太后就对她们说:“你们下去吧。”三个人又分别向他和皇太后跪安,才下去了。
皇太后笑着对皇帝说:“这永璂的福晋真是一个可人儿。皇帝还是你眼光好,给永璂指了一门好亲。”
呃……
皇帝在心里犹豫了一下,很快明白过来,那么刚才那个就是他指給永璂的博尔济吉特氏了?
皇太后继续说着:“规矩顶好,和永璂一样。皇帝,我以前对这门婚事还有点不满,博尔济吉特氏的门第实在有点低,但是现在我才明白皇帝你是看中了这个人了。”
我有吗?
皇帝心里问自己。我就是按照我原来的设想给这个儿子一门不显贵的外家。但是现在看来好像这个博尔济吉特氏似乎不错。
那也好。皇帝最终在心里对自己说。
皇太后递了杯茶给他:“刚开始我见她规矩不错,已经觉得她好了。想不到这个博尔济吉特氏还颇有见识,说起话来又有趣又文雅,豫妃都说以后她都要退居二线了。荣亲王福晋也暗地里夸她,说这个博尔济吉特氏的见识十分难得,说话行动也忍不住让人亲近。”
皇帝听了皇太后这一段话,有点不以为然起来,蒙古人家教出来的女儿能有多少见识?像豫妃,虽然他也爱她的逗趣,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见识,无非也就是在宫外多生活了几年,见了一些不同的东西罢了。然后,皇帝又想起皇太后,皇太后本人也就是……
所以,皇帝马上就了然了。荣亲王福晋怕是碍着皇太后的面才这样说的。想到这里,皇帝想起自己的第五个儿子,如果,如果荣亲王尚在,他还会有这样的烦恼吗?
“皇帝,可是上朝累着了?如果累了,就不必到我这里来了。我这里都好。”皇太后说了一大车的话,察觉到对面的皇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说过一句话,赶紧补充了一句。
“并没有。我是在想一些事情。”皇帝犹豫了一下才说到。听说皇太后这几日见过了所有皇子们的福晋,不知道她们的表现如何?
皇太后听着皇帝的口气,神色之间也正式起来。
“您想必也听说了,我给八阿哥和十一阿哥都指派了差事。”皇帝缓缓的说着,观察者皇太后的表情。
皇太后一凛,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皇太后可不愿意掺和这些事情。于她只要心爱的几个人活的好就行了,八阿哥和十一阿哥,皇太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我听着您这几天都见了他们的福晋啦?”皇帝最后说到。
“她们都是大家出来的孩子,在我面前都是极守规矩的。且在我这里,并不说起这些事情。”皇太后淡淡的道,“我倒也没看出来什么来。”
皇帝表示了解,这些皇子的福晋都是他费心选的,想必都是好的。
“她们互相之间?”皇帝再次提到。
“都好着呢。我看老八和十一的福晋走的更近些。不过这也难怪她们都住在东五所。”皇太后当然理解皇帝的意思。“兄弟和睦是好事。”
“您说的是。”皇帝点头。
“你和和亲王就是他们的楷模。”皇太后接着又说,“听说和亲王最近身体不好,也不知道到底怎样了?”
“我昨日已经派太医去了。说没有大碍,养养就好了。”皇帝知道皇太后和耿太妃关系一向好,弘昼也一向得皇太后的欢心。况且他也并不在意皇太后这样就转了话题。
“那就好。人老了,就是希望儿孙们都平平安安。”皇太后感叹道。“如今绵忆养在我这里,倒也有趣。”
皇帝默默。
皇太后又捡皇帝爱听的说了几句,皇帝才起身告辞了。
皇太后仍然坐在坑上,想着皇帝和他的儿子们。要说亲近,已去世的荣亲王是皇太后最亲近的孙子,这个孩子出生后被抱养在长春宫养着,后来富察氏有孕生子,就养在了她这里。另有就是十二阿哥,因为那拉氏的关系,她常常能见到这个孙子。而现在,皇帝怕是在考虑他的大位人选了。以前皇帝看中荣亲王,皇太后是乐见其成的。而现在,皇太后觉得她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做出意见,下一任皇帝是谁,和她完全没有关系。况且,皇帝对她向来也是敬而远之,她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话语权。她只是希望她所关心的十二阿哥能够保持住以前一样生活就好了,她只是希望她伸出的手让这个陷入困境、失去母亲的孩子能够稍微活的好一点。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突如其来v 最新更新:20110702 19:00:00
第二天,胤禛拿到了张明亲自送来的有朱批的折子,胤禛有点吃惊,要说他压根就没有把这个折子当成一回事,他也就是例行谢恩而已。
张明打千儿走了以后,胤禛才打开来看,弘历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几个字进入脑海,胤禛心里一讪,然后把折子放在了一边。
这一天,胤禛在用了膳以后,还是去了内殿,却撞见胤禩正在运笔写字。
胤禛看到胤禩站在书桌前,运笔如飞,很是吃了一惊。吃惊之余,胤禛觉得这个博尔济吉特氏写字的样子十分美好,但回味一想,却又透露着一点怪异之感。
胤禛看着胤禩好一会儿,才察觉出来,这是因为博尔济吉特氏是站在写字的关系。一般只有男子才会站在写,而女子因为臂力的原因一般都是坐着写的,想不到她竟能站在写!不知道字写的如何?
胤禛轻轻的靠近,侍候的人早就得了胤禛的暗示,并没有出声,而胤禩却因为太投入而没有察觉到。一直到胤禛站在了他的身边,胤禩才感觉到,转头一看,笔就“啪”的一声掉在了纸上。
胤禛看着纸上的一大团墨迹,心里一阵惋惜,好好的一副字就这么废了!
胤禩忙蹲下身去请安,胤禛拉他起身,胤禩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胤禛也不以为意,自己这个福晋害羞的性子他也已经明了了。
胤禛细看桌上的字,却是李白的一首《飞龙吟》,字字清雅飘逸,胤禛觉得这一手字对女子来说已经十分难得。可惜那一大团墨迹正好掉在这诗的最后一句“蛾眉萧飒如秋霜”中的飒字上。
“好字!”胤禛真心实意的夸到。
“怎入得了爷的眼?”胤禩谦虚表示。
“可恼着了?因为我好好的毁了一幅字。”胤禛和气的问着。
“就是练练手而已。我还是收起来吧,免得遭人取笑。”胤禩故意准备收起来。他现在也镇定多了,耍花枪谁不会啊!他还是高手呢!
“谁敢取笑你啊。我办了他!”胤禛板起脸,故意道。
你能办了谁啊?胤禩心里说。口中却道:“那敢情好。等我找到了笑话我的人,爷一定要办了他!”
“我赔你一幅字?”胤禛很有点想和自己的福晋以文会友,并交流一下汉学。
“那好啊。我求之不得。”胤禩显得兴高采烈。
接着,亲自铺好了纸,用纸镇细细的往两边抹平了,回头示意胤禛可以开始了,见胤禛正含笑看着他,心里不自在了一把,表面上还含羞带怯的看了胤禛一眼。
胤禛确实心里很高兴,有文学素养的女子他向来都是喜欢的。
胤禛提笔一蹴而就。
胤禩刚开始看着,心里还挺高兴,这位爷写的是《诗经郑风》的《有女同车》篇。
寓意是好的。但是等胤禛写到一半,胤禩心里已经郁闷到了极点。
哎!这个蠢货!你说你好好的,字也要写的和你爷爷一样!虽然说你不能学你阿玛的字,但是你怎么不聪明点学圣祖啊?你出生,老四的尸骨都寒了,你这是讨好谁去啊?而且听说弘历更崇敬圣祖,你怎么就不会投其所好呢!蠢货啊蠢货!
这里其实胤禩冤枉永璂的原身了,因为永璂临胤禛的字,那完全是因为那拉氏的关系。大家都知道那拉氏是胤禛亲自指給弘历做侧福晋的,所以胤禛在那拉氏心中的地位一直是崇高的,而且她以为胤禛在弘历心中的地位和在她心中的一样,所以当初让永璂临胤禛的字,那拉氏的本意真的是为了博得弘历的欢心。
不过,现在的永璂是胤禛,所以他就顺其自然的在书法上沿用了他的所有特点。
胤禛写完了,搁了笔,笑眯眯的看着胤禩。
胤禩连忙收敛神色,勉强做出称赞:“爷的字真是龙飞凤舞。”
“喜欢吗?”胤禛还沉浸在自己的喜悦当中,没有察觉到胤禩的郁闷。
胤禩勉强点头。
“你收着吧。”胤禛继续大条的说。
胤禩心中像吃了苍蝇一样,口中却做出另一幅样子:“如此,就多谢了。”
胤禛终于感觉到现在的气氛好像没有他想象中的美好。这是怎么啦?他以前给那拉氏、年妃等等写几个字,她们都是一副奉若珍宝的模样,怎么现在这个博尔济吉特氏好像并没有的样子?
“我命人收起来。”胤禩也察觉到自己的反应好像过于冷淡了,想着要挽救一番。“爷的墨宝可不是人人能得的。我一定要好好珍藏!”
胤禛觉得感觉回来了点,但是却仍然有点不到位。看了胤禩一眼,或者她还不善于的表达自己?也是,那拉氏和年妃那些人,和她比起来真是资深人士了。胤禛仔细观察着胤禩,感觉到胤禩流露出来的欢喜,看着这个年轻女子的美丽脸庞,胤禛觉得她这样情感单纯也是难能可贵了。不过,这以后就会慢慢消失的,人总是会不断长大,然后复杂代替了单纯。
胤禩察觉到胤禛的视线离开了,还不敢将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欢喜之情撤掉,哎,他刚才真的不够欣喜若狂。
“你在家都读什么书?”胤禛温和的问着。
“也没有特别书。只是闲来无事将家里的书多翻一翻而已,或者我额娘,我是说员外郎夫人,会和我谈几句。”胤禩不敢在这个地方撒谎。因为这是一查就可以查到的。
“想不到保柱家里还有你这么一个精通汉学之人。我还以为他家里都是挽弓射箭的。”胤禛走到书架上,浏览着书架上的书。“我前几日送来的书,你可都看了?”
“原在家里也读过。只是书中有句话说的好,“温故而知新”,我也很愿意再读一遍。”胤禩听了上一句话就知道眼前这人怕是对保柱一家做过一番调查的。
“你有什么想看的书?”胤禛觉得这个博尔济吉特氏不错了。还可以灵活的运用书中的句子。
“我并不拘什么。”胤禩一口就觉得有点不足了,这不利于以后,因此又补充:“如果可以,我倒想看看史书。我以前在家里虽然翻了不少书,但是员外郎家这方面的书却不多。”
“史书?”胤禛心里吃惊,这倒是少见,不过读史明事,倒也是好事。
胤禩见胤禛反问,抬眼看他,又补充着:“如果您觉得不好,那我就不看了。或者您给我推荐几本。”
“读史书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有时间就给你张罗来。”胤禛看着那双美丽的眼睛,那熟悉的已经变得美妙的感觉又在他心中升起。
“那就多谢爷了。”胤禩很高兴自己计划达成。以后他们就可以以史论事了,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刚看你写李白的诗。喜欢他的诗?”胤禛准备继续挖掘这个女子的文化程度。
“只是觉得他的诗作好。词语精妙,想象联翩,显得十分意趣,且他勇于表达自己也忠于自己,我也是佩服的。”胤禩见他很愿意和他说说诗歌文学,也有兴致一谈,谈着谈着总会谈到他要到的地方。“不过纵观他个人,我的佩服之情就稍减了点。”
“哦。这是做何解啊?”胤禛很有兴趣听听这个小女子的道理。
“李白于文学上自然是大家,无论是诗是文,又或者他的书法都是堪称一绝的。”胤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文学上的造诣却不是他真正追求的,他追求的是“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却终其一生也未获得机会。所以他的人生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生,这倒也是其次。主要的是他没有获得成功的比较大一部分原因却是毁于他自己的傲慢无礼。天下间孟尝君有几何?更多的无非是心胸狭窄、不俱慧眼之徒!然则李白一边推荐自己,一边却又摆明自己不愿屈身相就,如此不是自己耽误了自己么?”
胤禛听的津津有味,博尔济吉特氏有如此见识实在难得,虽然这个观点并不新颖。
胤禩看着胤禛一脸兴致盎然的模样,想着我这是略略一提,将我的金科玉律和你一说,你还不得崇拜我啊!
“这都是我小女子见识,您胡乱听听也就算了。”胤禩口中自谦。
“也有一番道理。”胤禛笑着说,“不过,福晋有如此见识真是我之幸啊。”
“一个爷,老是打趣别人。”胤禩心里大叹,以前调戏别人也觉得挺乐的,现在被人调戏真是不是滋味啊。(八爷,那是你现在没有投入感情好伐!)
“这怎么是打趣?我是真心话。你想想我们闲暇时候谈论谈论书本文章,多好。”胤禛又笑着说,一面快乐的享受着。
“都听爷的。”胤禩想这是好啊,我就怕你和我不亲近啊。
胤禛更加高兴。
然后,浪翻红被一夜,不提。
胤禛自这一日和胤禩谈了诗文,使得他心里嫡福晋形象和有才华的女子形象合二为一,因此心里更加看重胤禩。不说日日歇在胤禩房里,但也是基本上都歇在胤禩房里了。
胤禩对于这种状态自然是又苦恼又欢喜,苦恼的是这人怎么天天拉着他一起睡觉,欢喜的是这人看来很快就会被他影响并被他控制,所以他常常纠结着。
然而他们两很快就过完了这一段平静的日子。
这一日,胤禛正在尚书房读书,却突然来了一道圣旨着他协同吏部尚书刘纶查办安徽巡抚冯衿题参颍州知府史鲁璠、太和知县郭世谊一案。
圣旨一下,宫内宫外一片哗然!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吏部衙门v 最新更新:20110703 19:00:00
胤禛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稳定的接过了圣旨。
这也难怪其他人,就是他本人也觉得此事诡异。
弘历到底在想什么?让一个从来没有当过差的皇子,一上来就和吏部尚书一起审案?要历练儿子也不是这个历练法啊!简直就是胡闹!如果弘历这样胡乱的处理事情,朝堂上必定乱套!
胤禛心里再次升起了对弘历的怒气。
幸好现在是他,如果是原来的永璂来处理这件事情,肯定会办坏这件事情,然后让众人对永璂失去信心。
难道这正是弘历的本意?
胤禛作为一个多疑的前皇帝马上就用最不堪的心思来猜测另一个皇帝的心思。结合此前种种,胤禛更加确定弘历正是打着这个主意。
只怕是他自己让弘历为难了,使得弘历原来对他已死的心又复燃起来,使得弘历对现状把握不住,所以弘历就来一招釜底抽薪!看看他到底有多少本事。如果他这件差事办得不好,弘历就可以下定决心完全将自己放弃!
可惜,弘历注定要失望了。我不会放过放在我眼前的机会!
胤禛打定主意,坚定心志,准备大干一番。
胤禛领了牌子到吏部衙门报到。
吏部尚书刘纶和吏部右侍郎何逢僖正在衙门里等着他。
胤禛一进屋二人就给胤禛行礼打千,胤禛上前一步扶起了刘纶。胤禛对刘纶的印象相当不错,此人是被张廷玉点了第一名的,是当朝的汉学大家,翰林出身,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汉人文人的清隽之相。何逢僖亦是一股清爽正气之态。
“皇上给我下了明旨叫我协同刘大人审理。”坐定以后,胤禛立即开门见山,“因此,还请刘大人分派事务。若有不妥之处,请刘大人明说。”
“不敢,不敢。”刘纶心里非常不自在。
刚得了这个旨意时,他就开始思考。他觉得他也是皇帝的重臣了,或者说心腹了,但是今日却有这样一道旨意。这位阿哥向来没有当过差,皇帝突然叫他来审理此案,是不信任他,派个皇子来监督?或者说,皇帝准备这样一个差事是为了往这位皇子身上贴金?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刘纶想着这个差事他一定要办好了!
然而过了一会儿后,皇帝本人亲自推翻了刘纶的种种设想。刘纶得到了皇帝暗示以后,一方面为自己仍然是皇帝的重臣而欣喜,另一方面却为皇帝的心思而感到恐惧。
皇帝在东暖阁接见了他,然后说:“此案由十二阿哥主理,你从旁协助就是了。”
刘纶心中的疑惑不敢露出来,磕头称是,皇帝又补充:“你不必多想。十二阿哥如今大了,该为朝廷出力了。你在一旁把着大方向就可。”
刘纶瞬间明白了,皇帝这是要锻炼十二阿哥了。但是有这样的炼法吗?这不是直接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扔到大海里吗?这不是叫一个还没有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步吗?
刘纶压下心中的种种疑惑,跪安了。
一路思虑万千的到了吏部衙门,他的心腹何逢僖正等着他。
他知道何逢僖心中的忧虑就和他刚才一样,但是现在事情已经完全两样了,所以他先一步阻止了何逢僖的发问,开口到:“你什么都别问。皇上口谕,让十二阿哥主理此事,令你我在旁协助。”
何逢僖听了,过了一会儿,才开口:“大人,皇上这是?”
“这不是你我该问的。我们安心办差就是了。”刘纶立即止住何逢僖的话,祸从口出从来是真理。
“那一位怕是这一会儿就来了。你先准备一下,把此案的卷宗理出来让他过目。”刘纶对何逢僖吩咐着。
何逢僖应了一声,躬身而去。
其实胤禛刚进了衙门,刘纶就注意到了,看着十二阿哥这一身风范,刘纶也轮不住在心里一声轻叹。
“十二阿哥请坐。这是吏部右侍郎何逢僖。”刘纶先给做了个介绍。“等一下,由他为十二阿哥讲解此案的始末。”
胤禛谦让了一番,才和刘纶一起坐了。
何逢僖随即开始口诉此案。
何逢僖口齿伶俐,语音响亮,条理清楚,一番讲述下来。胤禛已经明白事情的根源是太和知县郭世谊将自己花重金买来的小妾割爱送给幕友史纬义,而这个史纬义正是颍州知府史鲁璠向他推荐的,且此人正是史鲁璠的族叔。
胤禛听了以后,立即明白此事必定是明目张胆,才会在短时间内被人知晓。然而这些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做下这样的事来,说明这吏治真的是已经坏到一定程度了。
胤禛想着自己毕生志愿就是肃清吏治,并进行了种种努力,在他后期虽然不敢说清明一片,但是比圣祖晚期已经好了很多,而弘历现在却重蹈覆辙。胤禛心里一片悲痛。
“卷宗已经整理出来,放在案上了。”何逢僖最后说道。
胤禛看着前面案上的那堆卷宗,回头一想怎么卷宗都有了?那不是可以结案了吗?或者只是一方面的卷宗?
“两方面的卷宗都有了?”胤禛问何逢僖。
“只有安徽巡抚冯衿呈上来的卷宗。”何逢僖被问之后马上做出本能反应,开口回答。
“史鲁璠和郭世谊现在何处?”胤禛继续问。
“仍在任上。”何逢僖回答。
“冯衿在何处?” 胤禛再问。
“也在任上。” 何逢僖再答。
“安徽府?”胤禛又问。
“是。”何逢僖犹豫了一下才回答。
旁边的刘纶心里暗自诧异,十二阿哥的思路很是清晰。
“着令安徽巡抚冯衿即刻将颍州知府史鲁璠、太和知县郭世谊收押!并令其将案件相关人等一并收押。两者家眷另辟室收押。”胤禛直接发了一番指令。他现在已经完全肯定,弘历正打着让他吃瘪的主意呢。
不然刘纶在此事怎么会作壁上观?又怎会将卷宗都理出来给他看?这是打着让他主理的意思呢。
“刘大人,你看这样可妥当?”胤禛回过头来问刘纶。
“自然妥当。”刘纶从胤禛强悍的发号施令的气场中醒过来,思考了一番,也觉得十二阿哥这些指令都是恰当的。
“您看是叫冯衿一个人就地主审还是另遣他人还是押送进京?”胤禛觉得自己不好表现的太过,或者说不好表现的对官员名单过于熟悉。
刘纶听着十二阿哥一下子将三种审理方式都罗列了出来,心里不仅感叹果然帝王家中无稚子啊。这样一个没有办过差的皇子,思维都如此缜密!(喂!你将帝王家神话了好伐!)
“十二阿哥以为呢?”刘纶谨记皇帝的嘱咐,轻易不拿主意。
胤禛心中冷笑,好一个弘历,好一个刘纶,这是君臣一气了!
“冯衿一个人主理未免偏颇,但这始终是他辖内之事,却也不好避过他。因此,让人和冯衿一起审理最好不过。这个人选确是关键。我于朝中大臣人员名单履历都不熟,还请刘大人推荐。”此事本来就应该让朝廷派一个级别和冯衿相当的人一同审理,然后将案卷带回,皇帝做出结论批示,此案也就算了了。
“我心中也在思量此人。”刘纶觉得由自己提出审案人选那是合情合理。
“刘大人是赞同让冯衿和他人一起审理的方案了?”胤禛从容不迫的问着。
刘纶一听,确实自己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流露出来了。
“十二阿哥所选方案上上。”刘纶给自己留了点面子。
“如此,我今日就先在这里看这卷宗了。请刘大人为人选拟个条子,也好让皇上早日安心。”胤禛笑着说。
刘纶想我应该比较好的执行了皇帝的意思吧!只是这位十二阿哥却不可小看。听说他颇的于敏中和尹继善的意,看来应该是真的,而不是以讹传讹了。
一边何逢僖已经上去帮十二阿哥拿卷宗了,刘纶又听到:“你只管你忙你的,给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可以了。”
何逢僖拿眼睛来望刘纶,刘纶立即说到:“如此,就请十二阿哥当隔壁耳房吧。那里清净。”
“那就多谢了。不敢打扰刘大人。”胤禛拱手,笑着说。
由何逢僖带着去了。
何逢僖一离开十二阿哥,就来到了刘纶专属的房间,看到刘纶还在,上前低声说到:“大人。”
“我已经拟了几个名单,你先看看。”刘纶将纸条递给何逢僖。
何逢僖自然无疑议。
刘纶带着这张条子给胤禛过目,胤禛看了两遍,圈了一个人出来。
刘纶接过来一看,竟然是刘墉!心里却也想着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适合的人了。
胤禛自写条呈,明日请刘纶一起上奏。
何逢僖侯着刘纶回到了刘纶的专属房间内,刚要开口,就被刘纶截断。
“不必多说。好好办事。不可轻看了他。有什么差遣,就应承他。”刘纶也低声说。
何逢僖得了刘纶的吩咐,虽然满怀疑惑但还是离开了。
而刘纶却开始再次琢磨起皇帝的话来。皇帝在东暖阁说的真的是真心话?皇帝的意思真的是他认为的那样?看着这个阿哥办事,他也并不抗拒皇帝的意思,而且明显老练精明的很。这肯定是有人指点。刘纶将十二阿哥身边的人一一过滤,想不出有什么人能做这件事情。而且时间这么短,那么皇帝是知晓十二阿哥有这个能力了?如果万一,他想错了,其实皇帝是想往这位皇子身上贴金,而他却弄拧了?刘纶觉得自己背上流汗!
或者刚才只是十二阿哥昙花一现的表现?刘纶在心里安慰自己。
现在只能做多方打算
着胤禩看了。
胤禩回视胤禛的目光。
胤禩觉得这目光中爆出种种情绪,错愕,惊讶,迷惑,欣喜,最终定格在冷静上。
胤禛收回目光,“何谓有志者?”
“自然是栋梁之才!”
“栋梁之才何用?”
“社稷、江山无处不用!”
“社稷江山与尔何干?”
“匹夫有责!”
胤禛抬起目光看了一眼前面的人,看着她流露出来的热切目光,不禁轻笑出声。然后,他看到眼前的人露出了错愕的表情,胤禛笑的更欢了。
胤禩被胤禛笑的摸不着头脑。
胤禛停下笑,轻声说:“好一个匹夫有责!”停顿了一下,才说到:“福晋还是安享内院的生活吧!”
胤禩在胤禛重复他的话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他自己的话的不妥之处。接着又听胤禛说的如此直白,胤禩不禁腾的一下脸上做烧!
胤禛看着面前这人绯红的脸颊,心里一阵赞叹,这博尔济吉特氏真是一个美人!
胤禩此时正为自己被自己绕了进去而懊恼,明显的没有注意到胤禛流露出来的欣赏目光。
胤禛欣赏着眼前美人的羞涩与不安,心里大快。不过胤禛很是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所以他准备安慰眼前的美人。
“福晋的心是好的。我很能明白。但福晋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恐怕于此身是非常不便的。”胤禛顿了顿,继续调侃到:“福晋何不把此事委托于我?我必不负福晋所托!”
说完了,还斜睨了胤禩一眼。
胤禩听了这话以后,脸一阵青一阵白,这人!想不到如此轻佻,真是看走眼了!
胤禛看着眼前这人羞怯更甚,又想起她晚间的表现,又连忙安慰她:“福晋于我最是重要不过。你我二人业已同体,所以我很该为福晋出力。”
胤禩自己也慢慢的静了下来,终于是控制住了脸上的颜色。
胤禛看着她慢慢的恢复了,又兴起了调侃之心:“况福晋肩若削成,腰若约素,我怎舍得福晋为琐事烦恼。”
胤禛得意的看到这人的脸又渐渐的染上一层艳色。
好吧,只有胤禩明白自己这是气的。
这人不亏是老四的亲孙子!老四的儿子已风流满天下了,想不到孙子也是这幅德行!胤禩想到老四当年对年氏的情分,当年大家都以为他是看着年羹尧的份上,现在看来老四或者也有几份是真的。
也还真是!他的身体明明是一个博尔济吉特氏,虽然也身形高挑,但比较他印象中的蒙古女儿,他确实显得不是那么健美。
“我可不是那些汉家女子。”胤禩镇定了一下,两辈子加起来没有被人这样调戏过!“弱不禁风,软弱无靠。”
“我自然明白福晋是草原上的大好儿女。只是外面的事情,福晋切莫挂心。”胤禛柔和的说着,“福晋也不可小看家里的事情。尤其我们住在宫中。哪知眼睛不盯着你我二人!”
胤禩更加冷静下来。不错,现在撷芳殿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这些奴才都是品牌上的人。”胤禩也说出自己的担心。这些人杀又杀不得,撵又撵不得,真是烦恼!
“正是如此,所以你该更为用心。”胤禛端起茶喝了一口。
“我虽有心,这个时候却也只能按兵不动。”
明白按兵不动这个道理,胤禛就放心了一点,他就怕自己的福晋动静太大惊了别人。不过,杀鸡儆猴还是可以的。
“也不用人人都如此。你也该拿来试试,让他们绷着点。”胤禛觉得自己回到了当年和乌拉那拉刚刚成婚的时候了,两个半大的孩子什么都摸索着来。如今,形式已经好多了。
胤禩听了这话倒有些奇怪,想不到这位爷竟然主张杀鸡儆猴。这万一打草惊蛇可就不好了。
“这万一惊着了贵人们?”胤禩继续发问。一点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思路被别人掌控了。
“有时候没有缺点也不是好事。这会让人更警惕、更不安。”胤禛淡淡的说着。
这句话如一声响雷炸在胤禩的耳边!
胤禩回想起自己在圣祖四十七年时的遭遇,不错,正是因为圣祖抓不到他的其他错处,只好从他根本无法选择的出身作文章,给他致命的一击。
难道他的出身不是圣祖所赐?难道他可以去质问自己的额娘?难道他和他的兄弟们不一样?难道他的血管里流的不是圣祖的血统?
胤禩勉强稳住心神,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在这人面前万不可露出端倪来。
胤禩此时对这位十二阿哥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认为此人敏锐非常。
胤禛看着眼前的人,却有些摸不着头脑她情绪上的改变,刚才的那句话可以惊的她脸色苍白,如遭重击?
“我明了了。”胤禩稳住声音对眼前的这个人说。
胤禛看着她故作镇定的样子,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柔软一片。
这才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她可受得住自己刚刚说的那些话?可承受得住他刚刚话里的那些意思?
“这些事情都不着急,你刚到这里,还是熟悉为主。”胤禛忍不住就安慰了她。
胤禩奇怪的看了胤禛一眼,这人怎么一会儿一个主意啊?真是善变!又跟老四一个样!老四就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嬉笑怒骂无常!
不过,既然他不反对他杀杀鸡,他就来露一手就好了。
“是。”表面上还是要尊重他的。
看着她柔软的应声,微垂着的头,露出的那一截白腻的颈脖,胤禛他觉得自己荡漾在令人舒畅的碧波中。
胤禩应了一声以后,发现这人许久都没有出生,就抬起头来看他。看到胤禛正怔怔的看着他,胤禩就露了一个恰当好处的微笑。
胤禛看着面前的人,看着他的眼睛,看着他的微笑,那种熟悉的感觉再次的扑面而来。胤禛突然警醒!
然后,他感觉到自己今天以和她说了太多的话。时日还短,他很不该说这么多的话!她毕竟只会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难道自己这多么年没有女人,现在陷入这温柔乡里了?
温柔乡,英雄冢!
胤禛想到这里坐不住了,他立即起身,留下一句“我去书房了”,就走了。
胤禩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有点目瞪口呆。这,这,这,怎么回事啊?
说的好好的,怎么就说走就走了呢?
真像他爷爷!
一想到自己的命运和他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胤禩心中更加不快了。
可悲!
若他投胎做皇子多好啊!现在就不会这样束手束脚了!
胤禩愤愤的想着。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谢恩折v 最新更新:20110701 19:00:00
胤禛回到书房以后,拿来了一本书来看,看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写一会子字。写了一会儿字以后,胤禛突然想到他还要做一件事情——上谢恩折。
是的,一个皇子成婚以后,要上给皇帝的折子。
胤禛很快就拟好思路,提笔一蹴而就,然后又仔细的抄了一遍,准备明天一早送到奏事处。
待胤禛做完这件事,抬头看去却见天色渐晚,胤禛命魏全泰传膳,并遣他去后殿。
此时胤禩还未传膳,他也正站在写字,虽然前两年他都有想法并付诸行动的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笔迹,但是这一点在如今却比以往更加迫切,幸好他这一世身为女子,腕力柔弱不堪,写出来的字已经基本摆脱了他以前的笔迹,基本上看不出上一世笔痕来。
魏全泰躬身向他禀报了“回福晋,主子说今日累了一天,就歇在书房了,请福晋也早点歇着。”
“知道了。”胤禩心理暗爽,面上淡淡的说:“你去吧。小心侍候你主子。”
魏全泰唱了一声诺,才躬身退出了。
胤禩也不写字了,叫人传膳,反正一个晚上都是他自己的时间了,他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了。
胤禛碾转反侧半天以后,一边感叹着“果然是寂寞太久了”以及“我要坚持住”这样的话,一边数着羊,困难的进入了梦想。
胤禩睡了成婚以后的第一个安稳觉,早上醒来的时候,觉得身心舒泰。因此,他心情甚好的给皇太后请安去了。
第二天,胤禛在去尚书房之前就先到了奏事处,当值的养心殿的传旨太监张明。
“给十二阿哥请安。”张明麻利的行了一个跪礼,余下等人都请安,不提。
胤禛连忙叫起,张明乐呵呵的过来,“十二阿哥今儿来是?”
“我来递个谢恩折。”胤禛说着递给了张明。
“得勒,十二阿哥放心,奴才一定恭恭敬敬呈上去。”张明双手接了,乐呵着。
“那就谢你啦。”胤禛知道这个张明是个办事尽心的,那些个大太监的习性在他身上倒是不多。
“这不是打奴才么?这原是奴才应该的。”张明一脸滑稽的说着。“十二阿哥,用杯茶再走。”
“不必了。”胤禛笑着,“知道你办事向来尽心。当你的差吧,我这就走了。”
“奴才送送十二阿哥。”张明立即说着。
“留步吧。当差要紧。”胤禛笑着,转身而去。
张明站在门口恭送胤禛,心里念着那个暴雨天十二阿哥使苏德业递过来的伞,想着这位阿哥在最近的状况,越发觉得这一位的步子迈得是虎虎生威。张明作为资深的传旨太监,耳目最是灵通。看着青白天色下渐行渐远的背影,张明想着,如果,如果前皇后……。
唉,这一切不是他们做奴才的能够肖想的,转身回去,还是用心当差吧。
张明将十二阿哥的折子放在谢恩折上的头五本内,外面的折子也很快就要送进来了,过一会儿他们就该给皇帝送折子去了。
张明理好了各处的折子,用奏事处的封条贴了,带着两个小黄门将两箱折子送到养心殿的东暖阁,当着皇帝的面,亲自将封条撕开,将分好类别的折子一摞一摞放在案几上。
最后将写着折子类别以及数量的条目呈给了皇帝。
张明恭敬的站在一边,等着皇帝或许会有的问话。
张明余光瞄到,皇帝端详了他呈上去的条目,然后将手伸到谢恩折这一摞上,张明觉得自己的心在怦怦的跳,终于皇帝拿起了那本代表着皇子宗室颜色的折子。张明觉得自己没有辜负十二阿哥的送伞之恩,张明把头垂的更低了。
皇帝看着手里的折子上那一笔遒劲连绵的字,早知道这个儿子临得是先帝的字,只是没想到如今已经精益到这个程度了。
皇帝仔细读着折子,虽然说只是一个谢恩折,但是通篇思路流畅,词语锦绣,透露着对皇帝的深深感谢之情和拳拳儒慕之意。(四四:我心里是怀着对圣祖的感情写的。圣祖不仅是我的阿玛也是我的伯乐啊。)
皇帝在心里轻叹一声。这个儿子现在真是稳当了!如果他早点表现出这样的能力出来,那么他应该是很愿意培养他一番。然而现在,带给他的无非就是更多的烦恼而已。皇帝想着这个儿子是在那拉氏死后才开始表现出种种表明他或许也是一个优秀继承人的特质,心里越发的狠那拉氏,觉得她耽误了他的儿子,以至于现在出现了让他举棋不定的局面。
最终,皇帝提笔在折子上写了“用心读书就是了”,才将折子阁在一边。
这一日,皇帝在早朝之后去了寿康宫,给皇太后请安。
皇帝进了寿康宫,皇太后已经站在等他了,后面还有跪着三个人。皇帝也混没有在意,给皇太后请了安。后面的人也跟着给他请安,皇帝一看是豫妃,知道皇太后喜欢她的逗趣都也不意外,另外一个是荣亲王福晋西林觉罗氏,还有一个皇帝就想不起是谁了,看着倒是年轻,颜色也好像不错。
皇帝叫起以后,皇太后就对她们说:“你们下去吧。”三个人又分别向他和皇太后跪安,才下去了。
皇太后笑着对皇帝说:“这永璂的福晋真是一个可人儿。皇帝还是你眼光好,给永璂指了一门好亲。”
呃……
皇帝在心里犹豫了一下,很快明白过来,那么刚才那个就是他指給永璂的博尔济吉特氏了?
皇太后继续说着:“规矩顶好,和永璂一样。皇帝,我以前对这门婚事还有点不满,博尔济吉特氏的门第实在有点低,但是现在我才明白皇帝你是看中了这个人了。”
我有吗?
皇帝心里问自己。我就是按照我原来的设想给这个儿子一门不显贵的外家。但是现在看来好像这个博尔济吉特氏似乎不错。
那也好。皇帝最终在心里对自己说。
皇太后递了杯茶给他:“刚开始我见她规矩不错,已经觉得她好了。想不到这个博尔济吉特氏还颇有见识,说起话来又有趣又文雅,豫妃都说以后她都要退居二线了。荣亲王福晋也暗地里夸她,说这个博尔济吉特氏的见识十分难得,说话行动也忍不住让人亲近。”
皇帝听了皇太后这一段话,有点不以为然起来,蒙古人家教出来的女儿能有多少见识?像豫妃,虽然他也爱她的逗趣,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见识,无非也就是在宫外多生活了几年,见了一些不同的东西罢了。然后,皇帝又想起皇太后,皇太后本人也就是……
所以,皇帝马上就了然了。荣亲王福晋怕是碍着皇太后的面才这样说的。想到这里,皇帝想起自己的第五个儿子,如果,如果荣亲王尚在,他还会有这样的烦恼吗?
“皇帝,可是上朝累着了?如果累了,就不必到我这里来了。我这里都好。”皇太后说了一大车的话,察觉到对面的皇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说过一句话,赶紧补充了一句。
“并没有。我是在想一些事情。”皇帝犹豫了一下才说到。听说皇太后这几日见过了所有皇子们的福晋,不知道她们的表现如何?
皇太后听着皇帝的口气,神色之间也正式起来。
“您想必也听说了,我给八阿哥和十一阿哥都指派了差事。”皇帝缓缓的说着,观察者皇太后的表情。
皇太后一凛,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皇太后可不愿意掺和这些事情。于她只要心爱的几个人活的好就行了,八阿哥和十一阿哥,皇太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我听着您这几天都见了他们的福晋啦?”皇帝最后说到。
“她们都是大家出来的孩子,在我面前都是极守规矩的。且在我这里,并不说起这些事情。”皇太后淡淡的道,“我倒也没看出来什么来。”
皇帝表示了解,这些皇子的福晋都是他费心选的,想必都是好的。
“她们互相之间?”皇帝再次提到。
“都好着呢。我看老八和十一的福晋走的更近些。不过这也难怪她们都住在东五所。”皇太后当然理解皇帝的意思。“兄弟和睦是好事。”
“您说的是。”皇帝点头。
“你和和亲王就是他们的楷模。”皇太后接着又说,“听说和亲王最近身体不好,也不知道到底怎样了?”
“我昨日已经派太医去了。说没有大碍,养养就好了。”皇帝知道皇太后和耿太妃关系一向好,弘昼也一向得皇太后的欢心。况且他也并不在意皇太后这样就转了话题。
“那就好。人老了,就是希望儿孙们都平平安安。”皇太后感叹道。“如今绵忆养在我这里,倒也有趣。”
皇帝默默。
皇太后又捡皇帝爱听的说了几句,皇帝才起身告辞了。
皇太后仍然坐在坑上,想着皇帝和他的儿子们。要说亲近,已去世的荣亲王是皇太后最亲近的孙子,这个孩子出生后被抱养在长春宫养着,后来富察氏有孕生子,就养在了她这里。另有就是十二阿哥,因为那拉氏的关系,她常常能见到这个孙子。而现在,皇帝怕是在考虑他的大位人选了。以前皇帝看中荣亲王,皇太后是乐见其成的。而现在,皇太后觉得她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做出意见,下一任皇帝是谁,和她完全没有关系。况且,皇帝对她向来也是敬而远之,她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话语权。她只是希望她所关心的十二阿哥能够保持住以前一样生活就好了,她只是希望她伸出的手让这个陷入困境、失去母亲的孩子能够稍微活的好一点。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突如其来v 最新更新:20110702 19:00:00
第二天,胤禛拿到了张明亲自送来的有朱批的折子,胤禛有点吃惊,要说他压根就没有把这个折子当成一回事,他也就是例行谢恩而已。
张明打千儿走了以后,胤禛才打开来看,弘历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几个字进入脑海,胤禛心里一讪,然后把折子放在了一边。
这一天,胤禛在用了膳以后,还是去了内殿,却撞见胤禩正在运笔写字。
胤禛看到胤禩站在书桌前,运笔如飞,很是吃了一惊。吃惊之余,胤禛觉得这个博尔济吉特氏写字的样子十分美好,但回味一想,却又透露着一点怪异之感。
胤禛看着胤禩好一会儿,才察觉出来,这是因为博尔济吉特氏是站在写字的关系。一般只有男子才会站在写,而女子因为臂力的原因一般都是坐着写的,想不到她竟能站在写!不知道字写的如何?
胤禛轻轻的靠近,侍候的人早就得了胤禛的暗示,并没有出声,而胤禩却因为太投入而没有察觉到。一直到胤禛站在了他的身边,胤禩才感觉到,转头一看,笔就“啪”的一声掉在了纸上。
胤禛看着纸上的一大团墨迹,心里一阵惋惜,好好的一副字就这么废了!
胤禩忙蹲下身去请安,胤禛拉他起身,胤禩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胤禛也不以为意,自己这个福晋害羞的性子他也已经明了了。
胤禛细看桌上的字,却是李白的一首《飞龙吟》,字字清雅飘逸,胤禛觉得这一手字对女子来说已经十分难得。可惜那一大团墨迹正好掉在这诗的最后一句“蛾眉萧飒如秋霜”中的飒字上。
“好字!”胤禛真心实意的夸到。
“怎入得了爷的眼?”胤禩谦虚表示。
“可恼着了?因为我好好的毁了一幅字。”胤禛和气的问着。
“就是练练手而已。我还是收起来吧,免得遭人取笑。”胤禩故意准备收起来。他现在也镇定多了,耍花枪谁不会啊!他还是高手呢!
“谁敢取笑你啊。我办了他!”胤禛板起脸,故意道。
你能办了谁啊?胤禩心里说。口中却道:“那敢情好。等我找到了笑话我的人,爷一定要办了他!”
“我赔你一幅字?”胤禛很有点想和自己的福晋以文会友,并交流一下汉学。
“那好啊。我求之不得。”胤禩显得兴高采烈。
接着,亲自铺好了纸,用纸镇细细的往两边抹平了,回头示意胤禛可以开始了,见胤禛正含笑看着他,心里不自在了一把,表面上还含羞带怯的看了胤禛一眼。
胤禛确实心里很高兴,有文学素养的女子他向来都是喜欢的。
胤禛提笔一蹴而就。
胤禩刚开始看着,心里还挺高兴,这位爷写的是《诗经郑风》的《有女同车》篇。
寓意是好的。但是等胤禛写到一半,胤禩心里已经郁闷到了极点。
哎!这个蠢货!你说你好好的,字也要写的和你爷爷一样!虽然说你不能学你阿玛的字,但是你怎么不聪明点学圣祖啊?你出生,老四的尸骨都寒了,你这是讨好谁去啊?而且听说弘历更崇敬圣祖,你怎么就不会投其所好呢!蠢货啊蠢货!
这里其实胤禩冤枉永璂的原身了,因为永璂临胤禛的字,那完全是因为那拉氏的关系。大家都知道那拉氏是胤禛亲自指給弘历做侧福晋的,所以胤禛在那拉氏心中的地位一直是崇高的,而且她以为胤禛在弘历心中的地位和在她心中的一样,所以当初让永璂临胤禛的字,那拉氏的本意真的是为了博得弘历的欢心。
不过,现在的永璂是胤禛,所以他就顺其自然的在书法上沿用了他的所有特点。
胤禛写完了,搁了笔,笑眯眯的看着胤禩。
胤禩连忙收敛神色,勉强做出称赞:“爷的字真是龙飞凤舞。”
“喜欢吗?”胤禛还沉浸在自己的喜悦当中,没有察觉到胤禩的郁闷。
胤禩勉强点头。
“你收着吧。”胤禛继续大条的说。
胤禩心中像吃了苍蝇一样,口中却做出另一幅样子:“如此,就多谢了。”
胤禛终于感觉到现在的气氛好像没有他想象中的美好。这是怎么啦?他以前给那拉氏、年妃等等写几个字,她们都是一副奉若珍宝的模样,怎么现在这个博尔济吉特氏好像并没有的样子?
“我命人收起来。”胤禩也察觉到自己的反应好像过于冷淡了,想着要挽救一番。“爷的墨宝可不是人人能得的。我一定要好好珍藏!”
胤禛觉得感觉回来了点,但是却仍然有点不到位。看了胤禩一眼,或者她还不善于的表达自己?也是,那拉氏和年妃那些人,和她比起来真是资深人士了。胤禛仔细观察着胤禩,感觉到胤禩流露出来的欢喜,看着这个年轻女子的美丽脸庞,胤禛觉得她这样情感单纯也是难能可贵了。不过,这以后就会慢慢消失的,人总是会不断长大,然后复杂代替了单纯。
胤禩察觉到胤禛的视线离开了,还不敢将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欢喜之情撤掉,哎,他刚才真的不够欣喜若狂。
“你在家都读什么书?”胤禛温和的问着。
“也没有特别书。只是闲来无事将家里的书多翻一翻而已,或者我额娘,我是说员外郎夫人,会和我谈几句。”胤禩不敢在这个地方撒谎。因为这是一查就可以查到的。
“想不到保柱家里还有你这么一个精通汉学之人。我还以为他家里都是挽弓射箭的。”胤禛走到书架上,浏览着书架上的书。“我前几日送来的书,你可都看了?”
“原在家里也读过。只是书中有句话说的好,“温故而知新”,我也很愿意再读一遍。”胤禩听了上一句话就知道眼前这人怕是对保柱一家做过一番调查的。
“你有什么想看的书?”胤禛觉得这个博尔济吉特氏不错了。还可以灵活的运用书中的句子。
“我并不拘什么。”胤禩一口就觉得有点不足了,这不利于以后,因此又补充:“如果可以,我倒想看看史书。我以前在家里虽然翻了不少书,但是员外郎家这方面的书却不多。”
“史书?”胤禛心里吃惊,这倒是少见,不过读史明事,倒也是好事。
胤禩见胤禛反问,抬眼看他,又补充着:“如果您觉得不好,那我就不看了。或者您给我推荐几本。”
“读史书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有时间就给你张罗来。”胤禛看着那双美丽的眼睛,那熟悉的已经变得美妙的感觉又在他心中升起。
“那就多谢爷了。”胤禩很高兴自己计划达成。以后他们就可以以史论事了,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刚看你写李白的诗。喜欢他的诗?”胤禛准备继续挖掘这个女子的文化程度。
“只是觉得他的诗作好。词语精妙,想象联翩,显得十分意趣,且他勇于表达自己也忠于自己,我也是佩服的。”胤禩见他很愿意和他说说诗歌文学,也有兴致一谈,谈着谈着总会谈到他要到的地方。“不过纵观他个人,我的佩服之情就稍减了点。”
“哦。这是做何解啊?”胤禛很有兴趣听听这个小女子的道理。
“李白于文学上自然是大家,无论是诗是文,又或者他的书法都是堪称一绝的。”胤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文学上的造诣却不是他真正追求的,他追求的是“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却终其一生也未获得机会。所以他的人生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生,这倒也是其次。主要的是他没有获得成功的比较大一部分原因却是毁于他自己的傲慢无礼。天下间孟尝君有几何?更多的无非是心胸狭窄、不俱慧眼之徒!然则李白一边推荐自己,一边却又摆明自己不愿屈身相就,如此不是自己耽误了自己么?”
胤禛听的津津有味,博尔济吉特氏有如此见识实在难得,虽然这个观点并不新颖。
胤禩看着胤禛一脸兴致盎然的模样,想着我这是略略一提,将我的金科玉律和你一说,你还不得崇拜我啊!
“这都是我小女子见识,您胡乱听听也就算了。”胤禩口中自谦。
“也有一番道理。”胤禛笑着说,“不过,福晋有如此见识真是我之幸啊。”
“一个爷,老是打趣别人。”胤禩心里大叹,以前调戏别人也觉得挺乐的,现在被人调戏真是不是滋味啊。(八爷,那是你现在没有投入感情好伐!)
“这怎么是打趣?我是真心话。你想想我们闲暇时候谈论谈论书本文章,多好。”胤禛又笑着说,一面快乐的享受着。
“都听爷的。”胤禩想这是好啊,我就怕你和我不亲近啊。
胤禛更加高兴。
然后,浪翻红被一夜,不提。
胤禛自这一日和胤禩谈了诗文,使得他心里嫡福晋形象和有才华的女子形象合二为一,因此心里更加看重胤禩。不说日日歇在胤禩房里,但也是基本上都歇在胤禩房里了。
胤禩对于这种状态自然是又苦恼又欢喜,苦恼的是这人怎么天天拉着他一起睡觉,欢喜的是这人看来很快就会被他影响并被他控制,所以他常常纠结着。
然而他们两很快就过完了这一段平静的日子。
这一日,胤禛正在尚书房读书,却突然来了一道圣旨着他协同吏部尚书刘纶查办安徽巡抚冯衿题参颍州知府史鲁璠、太和知县郭世谊一案。
圣旨一下,宫内宫外一片哗然!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 v吏部衙门v 最新更新:20110703 19:00:00
胤禛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稳定的接过了圣旨。
这也难怪其他人,就是他本人也觉得此事诡异。
弘历到底在想什么?让一个从来没有当过差的皇子,一上来就和吏部尚书一起审案?要历练儿子也不是这个历练法啊!简直就是胡闹!如果弘历这样胡乱的处理事情,朝堂上必定乱套!
胤禛心里再次升起了对弘历的怒气。
幸好现在是他,如果是原来的永璂来处理这件事情,肯定会办坏这件事情,然后让众人对永璂失去信心。
难道这正是弘历的本意?
胤禛作为一个多疑的前皇帝马上就用最不堪的心思来猜测另一个皇帝的心思。结合此前种种,胤禛更加确定弘历正是打着这个主意。
只怕是他自己让弘历为难了,使得弘历原来对他已死的心又复燃起来,使得弘历对现状把握不住,所以弘历就来一招釜底抽薪!看看他到底有多少本事。如果他这件差事办得不好,弘历就可以下定决心完全将自己放弃!
可惜,弘历注定要失望了。我不会放过放在我眼前的机会!
胤禛打定主意,坚定心志,准备大干一番。
胤禛领了牌子到吏部衙门报到。
吏部尚书刘纶和吏部右侍郎何逢僖正在衙门里等着他。
胤禛一进屋二人就给胤禛行礼打千,胤禛上前一步扶起了刘纶。胤禛对刘纶的印象相当不错,此人是被张廷玉点了第一名的,是当朝的汉学大家,翰林出身,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汉人文人的清隽之相。何逢僖亦是一股清爽正气之态。
“皇上给我下了明旨叫我协同刘大人审理。”坐定以后,胤禛立即开门见山,“因此,还请刘大人分派事务。若有不妥之处,请刘大人明说。”
“不敢,不敢。”刘纶心里非常不自在。
刚得了这个旨意时,他就开始思考。他觉得他也是皇帝的重臣了,或者说心腹了,但是今日却有这样一道旨意。这位阿哥向来没有当过差,皇帝突然叫他来审理此案,是不信任他,派个皇子来监督?或者说,皇帝准备这样一个差事是为了往这位皇子身上贴金?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刘纶想着这个差事他一定要办好了!
然而过了一会儿后,皇帝本人亲自推翻了刘纶的种种设想。刘纶得到了皇帝暗示以后,一方面为自己仍然是皇帝的重臣而欣喜,另一方面却为皇帝的心思而感到恐惧。
皇帝在东暖阁接见了他,然后说:“此案由十二阿哥主理,你从旁协助就是了。”
刘纶心中的疑惑不敢露出来,磕头称是,皇帝又补充:“你不必多想。十二阿哥如今大了,该为朝廷出力了。你在一旁把着大方向就可。”
刘纶瞬间明白了,皇帝这是要锻炼十二阿哥了。但是有这样的炼法吗?这不是直接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扔到大海里吗?这不是叫一个还没有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步吗?
刘纶压下心中的种种疑惑,跪安了。
一路思虑万千的到了吏部衙门,他的心腹何逢僖正等着他。
他知道何逢僖心中的忧虑就和他刚才一样,但是现在事情已经完全两样了,所以他先一步阻止了何逢僖的发问,开口到:“你什么都别问。皇上口谕,让十二阿哥主理此事,令你我在旁协助。”
何逢僖听了,过了一会儿,才开口:“大人,皇上这是?”
“这不是你我该问的。我们安心办差就是了。”刘纶立即止住何逢僖的话,祸从口出从来是真理。
“那一位怕是这一会儿就来了。你先准备一下,把此案的卷宗理出来让他过目。”刘纶对何逢僖吩咐着。
何逢僖应了一声,躬身而去。
其实胤禛刚进了衙门,刘纶就注意到了,看着十二阿哥这一身风范,刘纶也轮不住在心里一声轻叹。
“十二阿哥请坐。这是吏部右侍郎何逢僖。”刘纶先给做了个介绍。“等一下,由他为十二阿哥讲解此案的始末。”
胤禛谦让了一番,才和刘纶一起坐了。
何逢僖随即开始口诉此案。
何逢僖口齿伶俐,语音响亮,条理清楚,一番讲述下来。胤禛已经明白事情的根源是太和知县郭世谊将自己花重金买来的小妾割爱送给幕友史纬义,而这个史纬义正是颍州知府史鲁璠向他推荐的,且此人正是史鲁璠的族叔。
胤禛听了以后,立即明白此事必定是明目张胆,才会在短时间内被人知晓。然而这些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做下这样的事来,说明这吏治真的是已经坏到一定程度了。
胤禛想着自己毕生志愿就是肃清吏治,并进行了种种努力,在他后期虽然不敢说清明一片,但是比圣祖晚期已经好了很多,而弘历现在却重蹈覆辙。胤禛心里一片悲痛。
“卷宗已经整理出来,放在案上了。”何逢僖最后说道。
胤禛看着前面案上的那堆卷宗,回头一想怎么卷宗都有了?那不是可以结案了吗?或者只是一方面的卷宗?
“两方面的卷宗都有了?”胤禛问何逢僖。
“只有安徽巡抚冯衿呈上来的卷宗。”何逢僖被问之后马上做出本能反应,开口回答。
“史鲁璠和郭世谊现在何处?”胤禛继续问。
“仍在任上。”何逢僖回答。
“冯衿在何处?” 胤禛再问。
“也在任上。” 何逢僖再答。
“安徽府?”胤禛又问。
“是。”何逢僖犹豫了一下才回答。
旁边的刘纶心里暗自诧异,十二阿哥的思路很是清晰。
“着令安徽巡抚冯衿即刻将颍州知府史鲁璠、太和知县郭世谊收押!并令其将案件相关人等一并收押。两者家眷另辟室收押。”胤禛直接发了一番指令。他现在已经完全肯定,弘历正打着让他吃瘪的主意呢。
不然刘纶在此事怎么会作壁上观?又怎会将卷宗都理出来给他看?这是打着让他主理的意思呢。
“刘大人,你看这样可妥当?”胤禛回过头来问刘纶。
“自然妥当。”刘纶从胤禛强悍的发号施令的气场中醒过来,思考了一番,也觉得十二阿哥这些指令都是恰当的。
“您看是叫冯衿一个人就地主审还是另遣他人还是押送进京?”胤禛觉得自己不好表现的太过,或者说不好表现的对官员名单过于熟悉。
刘纶听着十二阿哥一下子将三种审理方式都罗列了出来,心里不仅感叹果然帝王家中无稚子啊。这样一个没有办过差的皇子,思维都如此缜密!(喂!你将帝王家神话了好伐!)
“十二阿哥以为呢?”刘纶谨记皇帝的嘱咐,轻易不拿主意。
胤禛心中冷笑,好一个弘历,好一个刘纶,这是君臣一气了!
“冯衿一个人主理未免偏颇,但这始终是他辖内之事,却也不好避过他。因此,让人和冯衿一起审理最好不过。这个人选确是关键。我于朝中大臣人员名单履历都不熟,还请刘大人推荐。”此事本来就应该让朝廷派一个级别和冯衿相当的人一同审理,然后将案卷带回,皇帝做出结论批示,此案也就算了了。
“我心中也在思量此人。”刘纶觉得由自己提出审案人选那是合情合理。
“刘大人是赞同让冯衿和他人一起审理的方案了?”胤禛从容不迫的问着。
刘纶一听,确实自己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流露出来了。
“十二阿哥所选方案上上。”刘纶给自己留了点面子。
“如此,我今日就先在这里看这卷宗了。请刘大人为人选拟个条子,也好让皇上早日安心。”胤禛笑着说。
刘纶想我应该比较好的执行了皇帝的意思吧!只是这位十二阿哥却不可小看。听说他颇的于敏中和尹继善的意,看来应该是真的,而不是以讹传讹了。
一边何逢僖已经上去帮十二阿哥拿卷宗了,刘纶又听到:“你只管你忙你的,给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可以了。”
何逢僖拿眼睛来望刘纶,刘纶立即说到:“如此,就请十二阿哥当隔壁耳房吧。那里清净。”
“那就多谢了。不敢打扰刘大人。”胤禛拱手,笑着说。
由何逢僖带着去了。
何逢僖一离开十二阿哥,就来到了刘纶专属的房间,看到刘纶还在,上前低声说到:“大人。”
“我已经拟了几个名单,你先看看。”刘纶将纸条递给何逢僖。
何逢僖自然无疑议。
刘纶带着这张条子给胤禛过目,胤禛看了两遍,圈了一个人出来。
刘纶接过来一看,竟然是刘墉!心里却也想着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适合的人了。
胤禛自写条呈,明日请刘纶一起上奏。
何逢僖侯着刘纶回到了刘纶的专属房间内,刚要开口,就被刘纶截断。
“不必多说。好好办事。不可轻看了他。有什么差遣,就应承他。”刘纶也低声说。
何逢僖得了刘纶的吩咐,虽然满怀疑惑但还是离开了。
而刘纶却开始再次琢磨起皇帝的话来。皇帝在东暖阁说的真的是真心话?皇帝的意思真的是他认为的那样?看着这个阿哥办事,他也并不抗拒皇帝的意思,而且明显老练精明的很。这肯定是有人指点。刘纶将十二阿哥身边的人一一过滤,想不出有什么人能做这件事情。而且时间这么短,那么皇帝是知晓十二阿哥有这个能力了?如果万一,他想错了,其实皇帝是想往这位皇子身上贴金,而他却弄拧了?刘纶觉得自己背上流汗!
或者刚才只是十二阿哥昙花一现的表现?刘纶在心里安慰自己。
现在只能做多方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