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了岁栖白平日里练剑的地方。

    岁栖白练剑虽不避讳外人,但也绝无人敢在旁偷看,荀玉卿站得远远的,在廊下瞧他,有些梅树已含苞待放,剑光如水掠过,花苞停在剑刃上,随即被剑气激得四散开来,纷纷扬扬的,像是场小花雨。

    荀玉卿看着他,忍不住想:岁栖白怎么会这么好呢?

    第119章

    冬至那一日,荀玉卿接到了秦雁的信。

    秦雁写信时似乎还在深秋,信中附了一朵红枫,艳丽无双, 他信中谈及近来与柴小木的行踪, 说到自己与小木准备去越山河家中拜访一二。荀玉卿忍不住提起心来, 可仔细想了想原著之中,柴小木孤身一人前往, 他年少不知事,这才受骗上当,若有个秦雁在旁, 越涛君又是个好人,想来不会再发生那样的事了。

    信封内的信纸总共有两张,第一张提了提他们近来的行踪,第二张说的却是意无涯与玉秋辞二人的下落, 进万鬼窟的人变成了他们, 秦雁似乎也不太清楚为何,只知道意清闲好似被人偷去,二人一路追进万鬼窟内,是以意无涯与玉秋辞闯了进去,听起来虽是凶险,可结局倒还算和美。

    意无涯到底是没有丧妻又丧子,意清闲年纪尚小,也不懂害怕畏惧,倒是没有大事,两队人半路遇见,意无涯不知为何,忽然向秦雁打听了荀玉卿的下落,此刻正朝岁寒山庄而来。

    打听我的下落?

    荀玉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将信纸折回收起,满心疑惑,实在不懂意无涯找他能有什么事,而且这信显然耽误了好阵子的工夫,恐怕过不了多久,应当就能见到来找自己的意无涯了,因此干脆不想,把信封收起放在一旁。

    入了冬,人好似都懒倦了许多,江湖上也少生了是非,梅花已经全开了,岁寒山近来在过路的胡商那新买了白瓷灯,莲花底座,釉色莹润,他很是喜爱,爱不释手的把玩观赏了一个下午,放到了岁栖白的房间里头。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偏偏岁栖白全无红袖添香的意思,这好好一盏白瓷灯,平日只做照亮的用途,他还嫌造型精妙太过,没寻常的油灯好使。

    其实要得正是那朦朦胧胧,似明非明,似暗非暗,灯焰晕黄的意味。

    灯正昏,人正明,月上中天似流银,春宵一刻值千金。

    荀玉卿并不是什么才子,但多少也懂岁寒山这种文人雅客sāo情的地方,不由得为他扼腕,暗道送他不如送我,我起码能拿来……照信啊!

    岁栖白连朋友都没有一个,鬼给他送信。

    说来倒不得不提,岁寒山实在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前不久梅花开了,他收了些白梅花,同青茶烹煮,荀玉卿才知道原来梅花不但很好看,还很好喝。岁栖白有些不满,但不知道是不是迫于父亲的威严,最终只是说没关系。

    梅花反正是要落的。

    岁栖白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又悲伤又遗憾。

    要不是知道他是在对一壶梅花茶抒情感叹,暗搓搓的怪二人不解风情,荀玉卿还当他心里有多少悲痛过往。

    在岁寒山庄这些天,算是荀玉卿自穿越之后过得最舒心快活的几日了,他以前在这儿,虽然也不受拘束,但多多少少像个外人来做客,做客久了,就好像是住在旅馆里一样,这回却全没当时那种想法了。

    人在长辈面前,似乎总是孩子意气些的,岁栖白也不例外,荀玉卿有时候看着他,就觉得很快活了。

    意无涯来的时候,岁寒山跟荀玉卿在庭里烹茶,岁栖白“愤于”与他们二人为伍,自己抱了琴,到梅花林深处去弹那首他唯一会的曲子静心宁神,孩子气得简直不像岁栖白。

    这曲子听了一日又一日,荀玉卿从不耐烦到习以为常,茶还在小炉上煮,火烧得正旺,水不一会儿就咕噜噜的开了,他好似浑然未觉似得,侧着脸,直直的看着梅花的岁栖白。

    岁寒山还年轻的时候,就想着找到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能让他心甘情愿放下剑的人,他们可以握着手,走到白头。

    可惜他没有遇到这样的人。

    后来岁栖白出生之后,岁

章节目录

万人迷生存法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翻云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云袖并收藏万人迷生存法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