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两天,大家都忙着打扫卫生和接待乡亲们还有市里的领导们。大年三十也得忙,真正能休息的就是大年初一。

    难得回来过一次年,罗许两家的兄弟姐妹们,都是想着好好过一次年。

    各种年货准备充足,全是寄钱回来给亲近的亲戚帮忙准备的。

    罗家兄弟俩早就在去年,请人翻修了家里的房子,兄弟两个在许婉如的提醒下,在老宅隔壁再买了块宅基地,老宅天生是长子嫡孙的,按照农村规矩是老大许国伟的。

    许国强找了关系在隔壁买了宅基地,兄弟俩一起重新修了房子。都是两百多平米的房子,还有前后院,布局除了中间的堂屋,其余的和城里的厅室房是差不多的。

    转眼就是正月初五,大家踏上归程。

    过完年,许婉如再次变成空中飞人,燕京,南方,还有别的城市轮换的飞,忙的不可开交。

    陕省,某市

    市委大院,书.记办公室,秘书真在汇报工作。

    一位工作人员心中忐忑的前来敲门,“咚咚咚……”

    “请进。”清冷的声音传进忐忑的工作人员耳中,最近书记的心情不是很好。听到比冰窖还冷的声音,哆嗦一下。

    市委大院内,谁不知道书记有火正愁没地方撒,他偏偏撞上门 ,能不忐忑吗?上个班,他容易吗?冒着生命危险。

    哆嗦的工作人员,推开门走了进去,低着头,压低自己的存在感,“书记,外面有两位同志找您,说是您家的亲戚。”

    “亲戚?什么亲戚?在哪儿?”伍非来此地做一把手已经一年多,还没有什么亲戚来过,他想着冒充的可能性,想想估计也不大可能。

    只是怎么没有人打电话给他 ,就是市委大院的安保怎么也没有人告诉他。

    想不通的伍非做了一个暂停的动作,让秘书等会儿汇报工作,他站起身,随着工作人员走了出去。

    一直走到市委大院外面,看到十几辆大卡车,还有一辆吉普车在外面,伍非已经知道是谁来了。

    不用看到人,就知道,真是雪中送炭。今年他们这里大旱,缺粮食缺的不要不要的,他愁啥,还不是愁粮食。

    国家已经调来很多粮食赈灾,可是远远不够。

    伍非有生以来第一次热情似火的小跑到吉普车前,可是车里除了司机,没有别人。

    “人呢?”

    “书记,我看见找您的两位同志,去了前面。”

    大门口的一位负责看守大门的同志走过来说道。

    许婉如去到前面商店看看,想上个洗手间。

    要不,她和罗明亮也不会走开。

    从商店后面的厕所出来,许婉如一眼就看到了站立在商店外面的伍非。

    “婉姨,四叔,想不到是您二位。”

    “小非,别装,你看到那辆车应该就认出来了吧?”

    “确实,我代表咱们安市市委市政府,感谢您二位的善举。”

    给眼前的二位,深深的鞠一一躬,能不用他请求就主动伸出援手愿意帮忙,真是善举。

    罗明亮慌忙扶住伍非,没让他真的鞠躬,有了能力做点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真是没有啥,而且,十几车粮食对别人来说很多,可是对于他们来说不多。

    他们现在真是可说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从知道安市受灾以后,他们就在准备,在国家的第一批第二批赈灾粮食抵达安市以后,他们才带着第一批十几辆大卡车的粮食过来,后续还有一些。

    能做的有限,能帮一个人算一个,能帮一千算一千。

    “小非,咱们先找人卸粮食,小米咱是筹不到,运来的一半是大米,一半是面粉,你觉得咋样?”

    “太好了,有粮食就不错了,我不挑的。”

    伍非转头和秘书低声交代几句,然后带着许婉如夫妻俩去到市委大院隔壁的招待所,条件不错。

    开了一间等级最高的套房,服务员殷勤的过来服务,送热水等。

    几人坐在沙发上,罗明亮和伍非说,“小非,明后几天陆续还会到几十车粮食。”

    “四叔,您和婉姨真是雪中送炭,真是太好了。谢谢,一切尽在不言中。”

    “哈哈,这就谢谢了,还有更能让你高兴的,要不要听。”

    “要,还有什么要好事照顾侄子我。”

    “我知道你们安市的小米是全国最好的,我想从明年开始,收购安市最优质的小米。”

    “价格多少?”

    伍非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但是还抻着,问起价格。

    “价格肯定不低,但是我得看到东西以后再决定价格,不管什么粮食都是有等级的,按照等级区分再定价,我只要等级最高的那一个品级。其余的我不要,我做的是最高端的食材粮食。只要东西好,价格好说。”

    罗明亮在粮食,食材等级这块是绝对的权威。

    罗明亮还掏出来一小袋小米,递给伍非看

章节目录

夫妻双双回六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传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传山并收藏夫妻双双回六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