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他才知道自己当初一味想要从对方身上找回从前的想法有多么可笑。

    近乡情怯。

    越靠近对方,他便越不敢轻易提起过往,触碰当年的回忆。

    仿佛,那些记忆中的美好脆弱到一触即破,就会流露自己曾经不真诚的那些丑陋面貌,更唤醒他一直不敢面对的面目全非的真实。

    但他仍然不肯放手,不想让这个见证了年少轻狂和牵挂着他唯一执念的人离去。高处不胜寒,他曾经信誓旦旦可以承受这样的孤独,可到如今却已不仅仅是缅怀年少时的温暖。他承认自己,渴望回到从前,再看一看故人旧事,挽回那些他不愿去伤害,曾经拼死想要守护的人。

    ……他真的老了吧。

    东升太监退守在殿外,暗自抹了眼泪。

    自从确认梁三少爷再不可能复生而返后,皇帝陛下的状态一日比一日差。他明白陛下心中的羁绊,只要那人还活在世上,哪怕是满腔怨恨,陛下也觉欣喜,仍抱着破镜重圆的期盼。

    可是现在,连奢望都被打破了。

    他真的担心,再这样忧思下去,陛下的身体就拖垮了。

    可他也毫无办法,他乞求老管家能够给陛下一丝安慰,在他面前陈情,试图为当年的陛下开脱。但老管家只是冷脸相对,丝毫不为之所动。

    那时他心里便明白,除了当年目睹陛下疯狂痛苦的自己和暗卫们,这些或多好在往事中沉沦受害的故人断不可能原谅陛下,更不会有恻隐之心。

    东升太监无声地叹了一声,若是梁三少爷当年不曾逃亡,不曾陨落在某一个天涯海角,那该有多好。

    这般想着,寝殿中传出若有似无的声响。

    东升太监赶忙收拢心神,侧耳听了一下知道是暗卫在对陛下汇报,便放松了神情,静静地立在殿外守候。

    而寝殿之中,贞元皇帝拥被而坐,听着暗首汇报道:“陛下,贵妃娘娘身边的掌事宫女红蕊,和一等宫女春夏已经查证是暗桩。红蕊掌宫不等拿问已经自裁,查探她的寝房,一无所获。另外,春夏已经受审,确系为敌方暗桩。据她口供并不知自己到底是何立场,不过她指认一处敌方窝点。”

    ——上洛郡,良月庵。

    第204章 并肩作战

    朱定北在得知皇帝查到良月庵身上后,便立刻和宁衡合计如何引导皇家暗卫,利用好这步棋。

    比起这件事,宁衡却为另外一件事伤神。

    “……这位红蕊姑姑是?”朱定北语带试探。

    宁衡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他的猜测。黄贵妃宫中的掌事宫女确实是宁家的人,而在春夏暴露在皇帝面前时,红蕊便依然察觉对方的不对劲。

    见朱定北不解他的困扰,宁衡低声解释道:“春夏确实是某一方的暗桩,不过并不一定是匈奴人。她传导消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良月庵这一处地方还是红蕊无意中透漏给她的。我现在还不知红蕊的身份是如何暴露的,当时的情况到底如何,为何她会选择自尽。”

    宁家有宁家的使命和做事原则,在良月庵这个匈奴消息中转的据点暴露出来后,宁衡便有意让皇帝接手探查这件事。

    因此在某一次春夏传递消息时,红蕊便“闻”到了她身上某一种特殊的良月庵香烛中仅有的味道。

    春夏对自己上线所知甚少,因此“无意中”得知的良月庵这个她甚至不知道在何地的庵堂便深深扎根在了她的记忆中。他们达成借宫女春夏的口告知皇帝的目的,但红蕊的死却在计划之外——她是畏罪自尽,而非他人bi迫。而宁家人,便是走投无路,受尽苦难,也必会遵循宁家“绝不自伤自损”的家训!

    何况,红蕊明知宁家会尽最大的努力营救他。

    她的死,是向宁家传递最后一个信息。

    当时情况有异,她没有能力处理会危及宁家的事情,才选择自尽斩断一切可能牵扯出宁家人的线索。

    宁衡将宁家暗桩若非不得已绝不自尽等待救援的铁则说明,朱定北闻言也皱了皱眉头,不过他也同样毫无头绪。思忖半晌,他道:“宫女春夏是黄贵妃的陪嫁丫头,是黄家的家生子

章节目录

宁为长生[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亦并收藏宁为长生[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