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样的人所为。
宁衡也否定道:“据宁家所载,先帝年间的劣银是商家为谋取私利自己所做,应当不是这些人的蓄谋。不过,制造劣银的匠师在当时并没有全数落网,还有一些人逃生了,这些人若是一开始就是李党所救,那么这一次的劣银案便是他们早就布置好的一颗棋子了。”
“按说匈奴人也不缺钱,李家人若手握残余金银矿山也肯定不缺钱,怎么会把主意打到劣银头上?”
朱定北不解,当看他们现在想把那批国库存银花出去都难就该知道这种事情弊大于利,而且也会过早地暴露他们的羽翼。
“他们的目的不是钱。”宁衡沉吟道:“自你说了李家人的事后,我便一直在想他们此举的用意。与匈奴勾结谋反,这其实是下下策无异于与虎谋皮,李家想要登上皇位靠匈奴不可能达成的。那他们又是为何和匈奴保持这样的合作关系,而且,对彼此信任有加?我在想,是否他们得不到这个皇位,便想毁了整个大靖——”
“不可能。”
朱定北失声道:“怎么可能,李家人脑子没问题就不会这么想。天下都乱了,他们还争什么争?就算和司马家有什么深仇大恨,也不至于丧心病狂拿百姓社稷泄愤吧!”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朱定北简直不敢想象。
宁衡轻叹了声,“只是猜测。”
“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李家人用心险恶。”朱定北抿唇道:“他们与匈奴合作总有条件,而他们手上除了金银之外,还有什么是可以让匈奴动心的筹码?除了等他们篡位之后割让国土城池或是开放粮布买卖,我想没有其他可以吸引匈奴人的地方。”
也正是如此,朱定北才会这样恶心李家人。
他朱定北也痛恨皇室,重生后不止一次想过杀了皇帝一了百了,但他绝不会这么做。
他如今已经不是朱家军的少帅,但他身上背负的责任并没有因此少一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守护家国,为大靖天下尽一份心力,也希望国祚风调雨顺,社稷安康。
他是朱家军人,保家卫国永远是第一使命。
李家人所做的,正是他最不耻的事情,身为将士竟然叛国通敌,不管他有怎样的宏图大业,都无法为李家的自私自利和卑鄙无耻开脱。
一个不会为百姓着想的家族,有什么资格坐上皇位?又有什么本事,坐得上皇位!
第152章 边境互市
见朱定北气xing不小,宁衡暗自失笑。
长生此时的表情和他阿爷如出一辙,那眉宇间的戾气看在他眼里却有另一种让人心动的魄力。
“……阿衡?”
见宁衡有些走神也不知有没有听清自己刚才说的话,朱定北曲着手指扣了一下他的额头,瞪着眼睛道:“想什么呢?”
宁衡赧然,不敢说自己刚才的痴迷只咳了一声问他刚才说了什么。朱定北便重复了一遍:“那批国库存银,可查实匈奴人用在何处了?”
“有一部分发了军饷,其他应该还未动。”宁衡据实道。
朱定北嗤了一声:“我想也是。不过匈奴人发了军饷又怎样,前几年年景那么差,他们手上拿着银子也花不出去,拿钱想振奋士气,不是那么容易的。”说着他顿了下,而后慢慢皱起眉头:“边境的互市莫非还在流通?”
“嗯。”
宁衡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所谓边境互市,并不是正经的集市。
大靖禁止与外族通商,但商人重利,尤其是北境的马匹牛羊皮货卖往南边都从中获得不小的利润,所以在边境之处有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与匈奴或是羌族人买卖。说是互市,其实也是非法集市,但因边民生活凄苦,这种事情便屡禁不止。
如今北境除了凉州之外,原本的边境往北移到鲜卑府的界碑,那里和匈奴的生活方式相差无几,粮食种植情况不佳,长起来也只能供应当地人的口粮并没有多余的能够买卖的东西,因此鲜卑府的互市商贩便想着往南边私运粮食布匹和茶叶往外易货。
不过朱定北记得,鲜卑府的互市现在还是小打小闹,还有几年才
宁衡也否定道:“据宁家所载,先帝年间的劣银是商家为谋取私利自己所做,应当不是这些人的蓄谋。不过,制造劣银的匠师在当时并没有全数落网,还有一些人逃生了,这些人若是一开始就是李党所救,那么这一次的劣银案便是他们早就布置好的一颗棋子了。”
“按说匈奴人也不缺钱,李家人若手握残余金银矿山也肯定不缺钱,怎么会把主意打到劣银头上?”
朱定北不解,当看他们现在想把那批国库存银花出去都难就该知道这种事情弊大于利,而且也会过早地暴露他们的羽翼。
“他们的目的不是钱。”宁衡沉吟道:“自你说了李家人的事后,我便一直在想他们此举的用意。与匈奴勾结谋反,这其实是下下策无异于与虎谋皮,李家想要登上皇位靠匈奴不可能达成的。那他们又是为何和匈奴保持这样的合作关系,而且,对彼此信任有加?我在想,是否他们得不到这个皇位,便想毁了整个大靖——”
“不可能。”
朱定北失声道:“怎么可能,李家人脑子没问题就不会这么想。天下都乱了,他们还争什么争?就算和司马家有什么深仇大恨,也不至于丧心病狂拿百姓社稷泄愤吧!”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朱定北简直不敢想象。
宁衡轻叹了声,“只是猜测。”
“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李家人用心险恶。”朱定北抿唇道:“他们与匈奴合作总有条件,而他们手上除了金银之外,还有什么是可以让匈奴动心的筹码?除了等他们篡位之后割让国土城池或是开放粮布买卖,我想没有其他可以吸引匈奴人的地方。”
也正是如此,朱定北才会这样恶心李家人。
他朱定北也痛恨皇室,重生后不止一次想过杀了皇帝一了百了,但他绝不会这么做。
他如今已经不是朱家军的少帅,但他身上背负的责任并没有因此少一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守护家国,为大靖天下尽一份心力,也希望国祚风调雨顺,社稷安康。
他是朱家军人,保家卫国永远是第一使命。
李家人所做的,正是他最不耻的事情,身为将士竟然叛国通敌,不管他有怎样的宏图大业,都无法为李家的自私自利和卑鄙无耻开脱。
一个不会为百姓着想的家族,有什么资格坐上皇位?又有什么本事,坐得上皇位!
第152章 边境互市
见朱定北气xing不小,宁衡暗自失笑。
长生此时的表情和他阿爷如出一辙,那眉宇间的戾气看在他眼里却有另一种让人心动的魄力。
“……阿衡?”
见宁衡有些走神也不知有没有听清自己刚才说的话,朱定北曲着手指扣了一下他的额头,瞪着眼睛道:“想什么呢?”
宁衡赧然,不敢说自己刚才的痴迷只咳了一声问他刚才说了什么。朱定北便重复了一遍:“那批国库存银,可查实匈奴人用在何处了?”
“有一部分发了军饷,其他应该还未动。”宁衡据实道。
朱定北嗤了一声:“我想也是。不过匈奴人发了军饷又怎样,前几年年景那么差,他们手上拿着银子也花不出去,拿钱想振奋士气,不是那么容易的。”说着他顿了下,而后慢慢皱起眉头:“边境的互市莫非还在流通?”
“嗯。”
宁衡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所谓边境互市,并不是正经的集市。
大靖禁止与外族通商,但商人重利,尤其是北境的马匹牛羊皮货卖往南边都从中获得不小的利润,所以在边境之处有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与匈奴或是羌族人买卖。说是互市,其实也是非法集市,但因边民生活凄苦,这种事情便屡禁不止。
如今北境除了凉州之外,原本的边境往北移到鲜卑府的界碑,那里和匈奴的生活方式相差无几,粮食种植情况不佳,长起来也只能供应当地人的口粮并没有多余的能够买卖的东西,因此鲜卑府的互市商贩便想着往南边私运粮食布匹和茶叶往外易货。
不过朱定北记得,鲜卑府的互市现在还是小打小闹,还有几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