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知道是为何。连一贯淡定的他都忍不住从位置上跳了起来,何况是武将们一个个瞪圆了眼睛然后如梦惊醒一般,朝主帅——手上的书扑了过去。

    行军鬼策。

    失传几百年的行军鬼策竟然重见天日了!

    还是上下两册全书!

    要说说出去,那些躺在地下的名将们一定恨不得一个个都跳出坟墓来抢夺。

    好悬把声势压下去了,朱振梁压抑着声音叮嘱他们要冷静,千万不要声张。谁也没想着要睡觉,帅帐里连点了两夜的火烛没有一个人离开,这场面传到了匈奴不由让许多人都夹紧了尾巴做人,这些大靖的杀神是要密谋什么大事吗?不行,夏天还没过完,还是少出去几趟吧……

    古朝安脸上也生了一圈胡渣,别说这些体毛旺盛的将军们过了这几天有多么面容不整了,但他也顾不上这些,又叹又赞又不知从何说起,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这是被人补全过的。”

    竟能与几百年来无人超越的第一站将心意相通,补全这一本行军鬼策,更作出如此精粹的批注,将是何等不凡的人才。

    若此人从军,必定会是一代名将!

    可惜……斯人已逝,为时晚矣。

    第123章 雪上加霜

    朱定北不知道自己偷偷塞进朱征北贴身行囊里的兵书,会让自己被死亡了一回。

    好吧,应该说这也是他想脱身,刻意误导所致。

    行军鬼策的下半部,老侯爷知道他手里有手抄本,不过并没有自己去看过。不是他不想看,而是怕自己看过之后忍不住做点什么,给儿孙惹祸。

    那兵书的诡秘被传的玄乎,许多人都只当那是笑谈,但同为武将的老侯爷明白那绝非戏言。他便是没有不臣之心,得了排兵布阵的好法子也会想尽办法将他亲手排演出来。若是看过之后却不能实现,是真恨不能挖了自己看过行军鬼策的双眼。

    所以,他只当自己不知道这件事。

    他想不到的却是,朱定北前世偶然得到过行军鬼策的上册。

    若是知道上下两册合为一体,他就是冒着大风险也得受一受前人的教诲,否则他肯定不甘心把另外一只腿也踩进棺材里,死不瞑目都是轻的。

    所以说,很多时候,无知是福。

    让老侯爷近日挂心的,是平州的战事。他和其他人一样,完全没料到那群寇匪竟然如此凶悍,在海里竟是得天助一样神出鬼没,平州军束手无策,甚至已经几次全军覆没。

    战况不乐观,长此以往下去,定会致使军心不怠,不战而败。

    朱定北也心急,虽然对战局的扭转他有九成把握,但平州的不利战报一次次传回京中也让他十分煎熬。

    牺牲得太多了。

    但他却无力阻止平州军接连出兵。

    现在已经不是是否能抢回军械饷银的问题,大靖军在海寇手上栽了如此大的跟头,死了这么多人,若不把这群海寇歼灭,这场战争就永远没有落幕的时候。

    当此火烧眉毛之际,江南却传来噩耗,更是雪上加霜。

    扬州,广州,荆州三州是大靖国税最重的三处来源,扬州荆州是粮仓,广州则是商铺林立,若发生灾情损失就不会小。

    而今岁南部多雨,水涝频发,扬广两州同时受难。受灾最重的几个郡县甚至连已经结穗的粮田都被大水淹了干净,已是颗粒无收。更不说受难而死的百姓和被淹的财帛房屋,更可怕的还有水患带来的疫病,一时之间民生不济,人心惶惶。

    贞元皇帝第一时间拨放赈灾银两粮食,又派出锐王,霖王两位皇子前往杨广一代主持赈灾事宜,太医院的医丞也派出过半,但就算如此,灾情仍在蔓延。

    ——人祸可避,天灾难挡。

    受灾郡县的百姓哀鸿遍野,嚎哭声屡屡将雨声盖过,但不论怎样祈求都无法挽回老天爷的心,泼天大雨仍在继续。

    大靖上下无不为之忧心,如此过了小半个月,朱定北便听祖母说起捐赈灾银的事情。

    “不是已经jiāo过一次了吗?”

    朱定北疑惑,每逢灾祸世家捐赠银两是惯例,但那些钱比起赈灾的数目来说

章节目录

宁为长生[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亦并收藏宁为长生[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