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惨状,果然不再言语了。

    几个孩子火烧屁股似得往进学府的骑shè场赶,生怕到的晚了,好弓箭好马都被别人抢走。

    朱定北看着他们飞奔的背影,贾家铭被秦奚拖着踉踉跄跄,孩子们眼中一片放晴的明朗,哪里还有方才的yin霾和担忧。

    很多事情,都会遵循一样的轨迹。

    不论是董明和,还是朱家。

    他只是无法确定,有他的干预,是否结局会有不同呢。

    但愿……这一世,那位海王大将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吧。

    宁衡站在他身侧,静静看了一会儿,才拍了拍他的头。

    “别担心。”

    朱定北知道他会错意以为自己担心董明和的安全和前途,便也笑笑不说。

    “长生!快跟上啊,磨磨唧唧地干啥呢?”

    秦奚大叫,楼安宁甩开兄长,跑回来拉着朱定北:“快走,不能让秦奚抢先了!”

    秦奚见状,心急如焚好似恶犬在追一般地狂奔起来。贾家铭跟在一旁跑的快断了气,竟也没被落下。

    宁衡大步跟在几人身后,看朱定北回头对他扬手催促。那明媚的阳光点滴细碎在他眼睛里,似乎也将温暖渗入了那双清透的眸子。

    董明和离京的消息沸沸扬扬传了很长时间,在国子学成为第一大轰动事件。

    直到,关于丽嫔子嗣du杀案最终判决的邸报出来,顶替它成为头一件热闻。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探查,国子学的学子们未从家中父辈口中得知这件事的进展,在人前也闭口不谈。直到判处的邸报出来,仿佛才让他们想起这件开年来的惊骇事件。

    贞元二十一年,三月末。

    皇嗣惨遭du杀,贞元皇帝雷霆一怒。宗人府主审,刑部大理石御史台三司协理,彻查定论。

    凶手系为贬为下等宫奴的罪官之女,郑氏。

    敕令将郑氏流放jiāo州的三亲九族就地斩首,其沦为女奴的女眷以火刑除秽,不得安葬。藏匿者,同罪。

    皇后失职,管理后宫不当,责令罚奉三年,凤令暂封悬,委贵妃淑妃贤妃三妃协理宫务,以观后效。

    皇后上呈请罪折,拜谢隆恩。

    不论此间事态如何暗潮汹涌,皇嗣du杀案由贞元皇帝御笔朱批,就此结案。

    百官不敢异议,私底下虽有言论但也不敢摆在明面上,就连家族子弟也下了严令,不准妄议朝局。

    秦奚也只敢在朱定北几人面前不服,却不是因为皇帝罚得不够重或有所偏颇,而是因为自己外祖。

    “丽嫔姨母也是受害人,陛下怎能因为子嗣未保而迁怒姨母呢?我阿娘前日进宫请安,陈妃姨母和丽嫔姨母面容都十分憔悴,陛下……自诞下死胎后就一步也未曾踏入过两位姨母的宫殿。”

    他一个未在情事上开窍的少年也明白,不得夫家爱重的女儿家将会是如何凄苦。

    何况是捧红踩白的后宫,皇帝的冷落将会是妃嫔的致命之处。

    “而且,谁不知道当年郑家九族获罪就是我阿公主审。陛下他……这难道是我陈家咎由自取吗?”

    之前说是皇后杀子,秦奚虽然不尽相信,但心里认定是后宫出的鬼祟。

    如今罪魁祸首揪出一个郑家,又是皇帝陛下亲自定罪的,竟再无翻案可能。

    实在可恨!

    他就不信郑家背后没有人,否则一个九族流放,沦为官奴的小女子哪来的能耐在丽嫔临盆的时候动手脚?

    秦奚狠狠砸在树干上。定局已成,不消别人说,他也明白。旨意是皇帝陛下说的,别说他,就是自己的祖父和外祖都不可能更改他的旨意,只能认命。

    朱定北嘲讽一笑。

    那个郑家到底是不是元凶,可还不一定呢。

    就算郑家恨陈阁老,当年的陈宰相可也只不过是皇帝的马前驱,这因果也不会落到陈阁老头上,更不该报复在一个闺阁女子身上。

    况且那郑家犯的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当年的郑太妃自刎请罪,依然没能保住郑家。

    皇帝恩义,不杀郑家人,只将九族流放,由此赢得仁德名声。

    郑家,就是贞元皇帝坐稳帝位点上的第一把火。

    如今十年时间都过去了

章节目录

宁为长生[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亦并收藏宁为长生[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