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80部分阅读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作者:rouwenwu
在。但安静空旷的大厅并没有让陈登静下心来,反而让陈登如坐针毡,心里感到不踏实,好似要发生什么大事。
又过了一刻钟,陈登睁眼看向陈圭。
他忍不住了,已经是不吐不快。
陈宫张开嘴唾沫横飞,大声说道:“父亲,陈宫离开快一个时辰了,去了这么久都还没有回来,肯定发生了事情。我们留在大厅无济于事,不如先返回家中,等陈宫返回府上后,再派人邀请陈宫过府商议,您看如何?”
陈圭睁开眼,老神自在的说道:“元龙,你性子如此急躁,欠缺磨砺啊!”
陈登闻言,心中暗暗摇头。
他仔细的想了想,又说道:“父亲,若是陈宫图谋不轨,而我们却留在他府上,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还是先回府上再说。”虽然陈宫表面上说是去询问吕布妻子的意见,但许久没有回来已经耗完了陈登的耐心,让陈登心中不安。
陈圭眉头一颤,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
但是,陈圭心中并不认为陈宫敢轻举妄动。
陈圭仔细的琢磨一番,觉得陈登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便点头道;“好,我们先回府,等陈宫返回后,再派人来邀请他。”
说着话,陈圭立刻站了起来。
陈登脸上露出喜色,急忙站起身准备离开。
然而,正当陈圭父子迈开步子往大厅外走去的时候,大厅外传来洪亮的声音:“你们父子既然来了,那就留在府上,不要离开了。”
话音落下,陈宫大步走了进来。
在陈宫的身后,还跟着二十多名士兵,每个士兵都手持长矛,杀气逼人。
陈圭见此,眉头扬起,大声喝道:“陈宫,你这是要做什么?袁术领兵来犯,局面已经是岌岌可危。唉,我也知道你的心思,不就是想投奔袁术么?但袁术是虚有其表的蠢材,你跟随袁术注定要失败的。曹操雄才伟略,跟着曹操才是最好的出路,我劝你不要自误。”
“曹操?”
陈宫讥讽一声,露出不屑的表情。
顿了顿,陈宫说道:“曹操狠辣j诈,胆大包天,连当今天子都敢毒杀,这样的j贼人人得而诛之,你们勾结曹操,已经犯了通敌之罪。”
踏踏的脚步声不断响起,二十多个士兵快速将陈宫和陈登包围了起来。
两人脸色大变,眼中都闪过恐惧的神色。
面对死亡,谁能不怕呢?
陈登色厉内荏,喝道:“陈宫,我和父亲若是没有回府,府上的人肯定会查明情况。到时候,你的j计败露,我陈家的私兵部曲肯定会起兵杀了你,再加上城中的大族知道你胆大包天的做法,也会暴起发难。你若识时务,立刻放了我们,此事便就此揭过。”
说话的时候,陈登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是冷汗涔涔。
陈宫笑说道:“无知小儿,你以为我会给你们机会?哼,我离开了近一个时辰,已经布置好了一切。陈府的私兵部曲已经在我的控制当中,不可能有机会出来的生事。你们勾结曹操,犯下大罪,全都要死。”
顷刻间,陈登和陈圭脸色大变。
两人明白陈宫不会囚禁两人,而是准备杀人灭族了。
陈登心中焦急,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陈圭勉强保持着镇定,说道:“陈公台,你是铁了心要将徐州拱手送给袁术了?”
陈宫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说道:“你们都能明白袁术虚有其表,徒有虚名,难道我陈宫就看不穿了?袁术五万大军来势汹汹,但在陈某的眼中,袁术的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不足为虑。不是陈某自夸,我只需要略施小计,袁术便会自己退回去。”
陈圭眼眸微眯,说道:“既如此,你准备自立了?”
对于陈宫的计谋,陈圭没有半点兴趣。
他关心的是陈宫到底准备投奔谁?或者是陈宫还有其他的什么想法?这才是陈圭最关心的问题,只有明确了陈宫的目的,陈圭才能对症下药。
陈宫盯着陈圭,一字一顿的说道:“宫虽然自傲,却有自知之明。”
陈登问道:“陈公台,你到底准备归顺谁?”
陈圭听了后,眼中骤然露出诧异的神色,惊呼道:“难道你要归顺刘备?”
陈宫淡淡一笑,伸手掸了掸衣衫上的褶皱,不缓不慢的说道:“不愧是陈家的老狐狸,竟然猜出了我的打算。不错,我准备归顺刘备,不仅如此,我已经和刘备联系好了。不久之后,刘备就会占据徐州,成为占据豫州和徐州的大诸侯。”
说完后,陈宫大喝道:“动手!”
不容陈登和陈圭辩驳,陈宫下了命令。
既然得罪了两人,那就杀了。
命令传达下去,手持长矛的士兵冲向了陈登和陈宫。金灿灿的阳光射进大厅中,将锋利的长矛映射得闪闪发光,透着冷厉的锋芒。
“铿锵!”
陈登和陈圭拔出长剑,抵挡刺来的长矛。
然而,两人毕竟是文士,佩戴长剑仅仅是为了显示出名士风流,无法抵挡二十多个士兵同时冲来。锋利的长矛一阵乱戳,只听见噗噗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殷红的鲜血就从陈圭和陈登身上喷溅出来,洒落在大厅中。
陈圭身上被戳成了筛子,艰难的扭头看向陈宫,说道:“陈公台,老夫在地下等着你,你也不得好死。”
说完后,陈圭断了气,倒在大厅中。
陈登一脸不甘的倒在地上,身上全是一个个流溢着鲜血的孔洞。
鲜血从两人的身上流出来,眨眼工夫就形成了一滩血泊。陈宫杀死了陈圭和陈登,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若是平常想弄死陈圭和陈登,非常的困难,毕竟陈家的势力不容小觑,但两人自己送上门,正好给了陈宫机会。
陈宫吩咐道:“削掉陈圭和陈登的头颅,立刻赶往陈府。”
“诺!”
士兵回答一声,立刻拖着陈圭和陈登离开了大厅。
至于大厅中留下的血迹,自有府上的下人打扫。
陈宫跟着士兵出了府,带着士兵往陈圭的府邸跑去。既然陈圭父子和曹操的人有联系,曹操派来接洽的人也很有可能在陈圭府上,挺次陈宫要将陈府的老小全部诛杀。陈宫带着士兵直扑陈府,抵达的时候已经有士兵将陈府围了起来。
这些士兵是陈宫先前安排的,防止有人逃走。
陈宫领兵抵达后,立刻让士兵将陈圭和陈登的脑袋扔进陈府,让陈府的仆从阵脚大乱,无心防守。旋即,陈宫又命令士兵冲进陈府,将陈府的人全部杀死。如此一来,既可以断绝后患,又可以震慑城中的大族。
陈宫已经有投奔刘备的打算,自然要给刘备除掉隐患。
杀死陈登和陈圭,就是陈宫为刘备做的第一件事情。
士兵冲入陈府,见人就砍,见人就杀。一时间,凄厉的惨叫声不断的从府内传来。入眼处,满地都是残肢断臂,地上洒满了鲜血,简直是血流成河。
这一次杀戮,杀了近五百余人。
陈家老小和仆从全部被杀,没有一个人活着。既然是敌人,陈宫就不会有半点犹豫,该杀的全部都杀死,绝不手软。
ps:四更之三;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82章 局面混乱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8 本章字数:2998
陈宫诛杀陈圭一家五百余口,在徐州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时间,彭城的大族人人自危,都害怕把陈宫逼急了,惹得陈宫再次发兵围剿。至此,陈宫完成了他要做的事情。
陈宫诛杀了陈圭和陈登后,又召集了城中的大族。
大家族的族长们都聚集在陈宫府上,商议事情。
这些人虽然担心会被陈宫伏击,但大势所趋,一旦不遵从陈宫的命令,很可能遭到陈宫的打击,只能前往。
不过,陈宫却没有围杀各大家族的族长。
他杀了陈圭一家,已经杀鸡儆猴,起到了该有的效果。
陈宫一边安抚城中的大族,却又让城中的大族捐献私兵部曲,用来驻守彭城。城中的大族面临陈宫的屠刀,根本不敢反抗,只能答应下来,纷纷拿出家族中培养的私兵,用来帮助陈宫驻守彭城。
彭城是徐州的治所,是政治经济中心,城池坚固,容易防守。
陈宫解决了彭城的内患后,开始将所有的精力用来加固城池,增强城内的防守。他虽然有足够的把握让袁术退兵,却需要足够的时间。故此,陈宫必须要要守住彭城,才能给刘备出手的机会。
……
袁术领兵赶路,还没有抵达彭城的时候,就得到了刘备出兵的消息。而且刘备出兵后,让袁术不得不停下来。
大军安营扎寨,袁术召集众将议事。
大帐中坐着许多的将领,却仅仅是充数的人物。
袁术麾下,有能耐的将领都被王灿杀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虾兵蟹将。如今袁术麾下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李丰和桥蕤两人。袁术目光在大帐中的将领身上一一掠过,最后缓缓说道:“刘备领兵攻打寿春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都说说,该怎么办?”
刘备发兵后,并不前往彭城,而是前往寿春。
若刘备支援徐州,肯定追不上袁术。
刘备想要让袁术撤兵的最好办法就是围魏救赵,攻打寿春,强迫袁术领兵回援。即使袁术知道刘备的计谋,但寿春关系着袁术的身家性命,而且袁术把扬州的大军都带走了,辖地内的实力削弱,很容易被刘备攻城掠地。
即使寿春城池坚固,但其他的地方却经不起刘备攻打。
袁术思来想去,心中存了后撤的想法。
虽然袁术看着徐州眼馋,却更担心自己老巢的安全。
袁术的话音落下,便有一名偏将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主公,寿春是扬州腹地,关系着我军的前途和命运。一旦寿春被拿下,扬州也将告破,若是我们没有攻下徐州城,岂不是得不偿失,无家可归了,末将肯定主公退兵。”
袁术并不回答,目光看向桥蕤,问道:“桥蕤,你有什么主意?”
桥蕤在袁术心中颇有分量,但肚子里面却没有半点墨水,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挠了挠头,支支吾吾的说道:“主公,末将认为徐州有陈宫在,肯定是难以拿下的。现在刘备又派人攻打寿春,已经是直捣扬州的腹地。若是刘备在扬州胡乱劫掠,肯定让扬州遭到重创,故此末将认为撤兵为好!”
袁术心中叹息一声,又问道:“李丰,你有什么意见?”
李丰立刻说道:“主公,桥将军言之有理,末将认为应该回援。一旦刘备在扬州攻城掠地,站稳了脚跟后,而陈宫也领兵从徐州杀出,我们的大军就可能被夹在中央,到时候两边都讨不了好,因此末将认为应该撤退。”
袁术听了后,心中那点攻打彭城的想法立刻消失了。
当日,袁术起兵往寿春去了。
……
陈宫得到袁术撤兵消息,大笑袁术是蠢猪。
陈宫的心里一直都看不起袁术,现在袁术闻风而撤,陈宫对袁术更是不屑。仅仅是刘备派兵佯攻扬州,就把袁术吓回去了,这样胆小如鼠的诸侯最终肯定要覆灭。陈宫讥讽袁术无能的时候,也派出士兵迎接刘备。
刘备得知了袁术撤兵,也是暗笑袁术无能,他兵锋一转,直接往徐州奔去。
然而,就在刘备领兵赶往徐州的时候,在兖州的曹操有了动静。
曹操自兖州发兵,一路南下,气势汹汹的准备徐州。
如此一来,徐州明朗的局势突然又变得暗潮汹涌了起来,徐州也变得危在旦夕。昔年陶谦麾下的将领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操就曾攻打徐州,那一次已经给徐州的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曹操卷土重来,使得徐州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刘备担忧徐州的局势,一路疾驰,快速的朝徐州赶去。
只要他抵达徐州,肯定能稳住局面。
但屋漏偏逢下雨,刘备心中期盼着陈宫能抵挡曹操一阵的时候,袁术再次跳了出来。袁术不忿刘备阻拦他攻打徐州,但是又不想卷入曹操和刘备的争斗中去,就依葫芦画瓢,领兵去袭击刘备的老巢汝南。
这一招是现学现卖,仅仅是为了拖刘备的后腿,不让刘备轻松的迎战曹操。
袁术领兵朝汝南杀去,颇有搅屎棍的风范。
他放弃了徐州,却又转向汝南,总是让刘备不舒服。
事实上,这就是袁术的性格,睚眦必报,心胸狭窄。袁术攻打汝南,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刘备阻拦他攻打徐州,现在曹操牵制刘备,袁术逮住了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袁术不掺和曹操和刘备的交战,却要让刘备左右为难。
刘备得到消息后,心中暗恨袁术。
不过,刘备却没有像袁术那样撤兵,而是分兵去阻拦袁术。
刘备派出糜竺和糜芳兄弟率领一部分士兵前往汝南,阻拦袁术的士兵。况且,汝南还有简雍和孙乾主持大局,足以挡住袁术。
刘备安排好后方的事情,继续领兵杀向徐州。
曹操、袁术和刘备你来我往,局面混乱。
不过,曹操的腹背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袁绍并未攻打曹操。
事实上,袁绍得到曹操派兵攻打徐州的时候,袁绍麾下的谋士沮授就建议袁绍发兵攻打曹操,趁着曹操腹地空虚,一举歼灭曹操。
关键时候,袁绍麾下的谋士又开始内讧争执了。
郭图率先站出来反驳沮授,提出让袁绍先灭公孙瓒的建议。与此同时,袁绍麾下的谋士逢纪也站出来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公孙瓒也可能出兵攻打冀州,因此也认同郭图的建议,让袁绍先攻打公孙瓒,等平定北方后再挥军南下。
袁绍对公孙瓒恨得咬牙切齿,对曹操却心有愧疚。
其原因,自然是袁绍和曹操一起攻打王灿的时候,袁绍不告而别,迫得曹操也不得不撤兵,所以袁绍直接选择不攻打曹操,攻打公孙瓒,
如此,黄河的北面和南面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处在北面的袁绍去攻打公孙瓒了,而处在南面的曹操去攻打徐州了。
袁绍和曹操都在处理自己的事情,互不侵犯。这样的局面正中曹操的下怀,让曹操心中欢喜。曹操现在已经占据了兖州全境,以及占据了青州的一部分,实力大增,只要再拿下徐州,继而平定扬州和豫州,曹操就有了扫荡天下的资本。
ps:四更完成,收工了。呼,写中原的局面太辛苦,费神啊。嗯,无非是求鲜花哈,求鲜花支持。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83章 徐庶的请求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8 本章字数:2998
兴平三年,六月。
曹操和刘备的军队在徐州治所彭城交战,刘备和陈宫死守彭城。
曹操领兵连番攻城,却难以拿下彭城。
时值夏季,雨水充足。曹操见无法攻破彭城,便采纳了麾下谋士毛玠的建议,挖掘沟渠,准备水淹彭城。
刘备见彭城无法守住,带着陈宫、张飞等人离开彭城,往汝南方向撤退。
曹操采纳毛玠之计占领了彭城后,却没有领兵追击刘备。曹操稳扎稳打,屯兵彭城,发兵逐一的扫荡彭城周围的郡县,将徐州范围内的郡县据为己有。最后,曹操派夏侯渊镇守徐州,防止其他诸侯攻打徐州。
刘备带着大军撤离彭城后,准备返回汝南。
此时,陈宫却建议刘备不回汝南,再次领兵深入扬州腹地,攻打扬州。刘备欣然采纳了陈宫的建议,转道去攻打扬州。
按照陈宫的建议,大军直扑寿春,冲向袁术的老巢。
袁术得知刘备攻打寿春的消息,欲哭无泪。
他领兵攻打汝南,一直和汝南的守军僵持着,还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如今刘备放弃徐州,又去攻打寿春,让袁术必须回援。
袁术领兵返回,在庐江和刘备的大军相遇。
两军交锋,交战正酣的时候,却又有一支大军突然杀出来。
这支军队是糜竺和糜芳率领的,一直跟在袁术后面。等袁术和刘备交战的时候,糜竺和糜芳骤然杀出,打了袁术一个措手不及。
袁术不敌刘备,领兵溃逃,麾下的大将李丰也被张飞斩杀。
袁术带兵大败而回,灰溜溜的逃回寿春。
刘备追击袁术,兵临城下,却没有攻下寿春。
最终,刘备采纳了陈宫的建议,占据庐江县,以庐江县、合肥县、颍上郡为界限,将扬州的西面纳入刘备麾下的势力范围,扬州东面依旧由袁术占领。
陈宫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刘备被其他诸侯捡了便宜。
如今曹操占领徐州,正在积蓄力量,隐忍待发;江东的孙坚已经稳坐江东,势力大增。刘备若是全力攻打袁术,一旦两败俱伤,很可能被孙坚或者是曹操捡了便宜,所以陈宫建议刘备步步为营,将占领的地方抓稳了,逐渐蚕食袁术的地盘。
如此,中原的混战完全成了瓜分势力的战争。曹操占据徐州,刘备得到陈宫并且占据扬州西面的地方,成功的瓜分了袁术的实力。
……
益州,成都。
当曹操、刘备和袁术的消息传入成都后,王灿得到了消息。
王灿看着手中的情报,啧啧称叹。
他没有料到刘备那厮竟然得到了陈宫的投效,这下可真是一遇风云变化龙了。刘备性格坚忍,而且能从善如流,得到陈宫的投靠后,绝对是实力大增。刘备缺少的不是武将,而是谋士,即使关羽被杀,刘备的实力依旧如此。
陈宫的归顺,让刘备实力突然间增强了许多。
不过,这也增加了中原战事的变数。
曹操想要独霸中原,几乎不可能,而且中原的局面已经逐渐明朗起来。
刘备得到陈宫,又占据了扬州西面的一部分,实力迅速增强;曹操占据徐州,麾下的实力也是迅速增强;唯独袁术被压制着,时刻都有被曹操和刘备吞噬的危险。不仅如此,袁术的老部下孙坚也虎视眈眈。
孙坚想要发展,一是攻打荆州,二是攻打扬州。
相比而言,扬州显然是一块容易攻打的肥肉,不会遇到困难。故此,袁术反倒成了香饽饽,成了众人欺负的对象。
王灿看完信上的内容后,长舒了一口气。
这样的局面,对王灿其实是有利的。
王灿担心的是一家独大,担心曹操快速崛起,但诸侯争雄的局面形成后,对王灿是最合适。各家诸侯相互忌惮,又相互牵制,最后肯定是相互限制。王灿处在益州,占据关中,北面和南面连成一线,势力的增长肯定是最快的。
“踏!踏!……”
正当王灿陷入沉思的时候,书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旋即,又响起典韦雄浑的声音:“主公,徐庶前来拜见主公。”
王灿头也不抬,喊道:“请进来!”
不多时,徐庶走到书房外,推开书房的房门走了进去。徐庶朝王灿揖了一礼,然后才在书房中坐下。
王灿看向徐庶,问道:“元直,有什么事情吗?”
徐庶说道:“主公,卑职询问了程大人,得知王宫大殿很可能要在年底才能完成。如今才六月开初,距离年底还有半年的时间。故此,卑职恳请主公用这半年的时间,扫荡五溪蛮,平定益州南面的祸患。”
王灿称王的事情,徐庶也是知道的。
到现在为止,王灿麾下的核心谋士都已经知道了此事。
王灿闻言,说道:“元直,你担任牂牁郡的太守两年多时间,一直致力于平定牂牁郡周围的蛮人,难道还没有平定么?”
徐庶摇头苦笑,说道:“主公,庶的确是打退了蛮人。然而,五溪蛮居住在山林中,一旦不敌的时候,他们立刻撤入山林。卑职麾下的士兵力量有限,没有办法追击,而且蛮人习惯山林作战,凶猛无比,我们的骑兵无法在山林中冲杀,难以剿灭五溪蛮。”
王灿眉头皱起,脸上也露出凝重之色。
关于蛮人,王灿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
昔日,王灿带着麾下的大军前往汉中赴任,就曾经在上庸城外遇到过蛮人。只是上庸城外的蛮人仅仅是少数,实力不强。但五溪蛮却是山林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人口繁多,而且又住在山林中,难以收服。
徐庶一番话,又让王灿想到关于孟获的事情。
孟获也是蜀中的蛮人,只是地理位置不同。五溪蛮是以沙摩柯为首的蛮人,主要在武陵郡;而孟获则处在南中,主要在越嶲郡。
这些位于不同位置的蛮人,都是益州需要处理的内患。
历史上,诸葛亮也是先平定内患,将孟获和沙摩柯收服,才有了北伐的基础。
徐庶前来拜见王灿,也是想让王灿利用这半年的空闲时间,平定益州的内患,才能有足够的力量讨伐中原,为将来的战事奠定基础。王灿神严肃,沉声说道:“元直,五溪蛮的居住地方,你可曾派人探听清楚?”
徐庶抱拳道:“回禀主公,五溪蛮居住的地方卑职已经查探清楚,只要大军将五溪蛮平定,一定能扫除内患。”
王灿一拍案桌,说道:“好,就利用这段间,平定五溪蛮。”
说完后,王灿又吩咐道:“你去准备一番,我把出征的人员拟定出来。”
“诺!”
徐庶抱拳回答,转身离开了书房。
王灿一个人留在书房中,仔细的思考着出征的将领。按照王灿原来的意思,要休整一两年的时间,但现在看来,显然不可能了。因为休整了一两年后,王灿就要逐鹿天下,扫荡天下诸侯,但益州的蛮人又必须平定,所以只能利用这段时间平定。
此时,中原战乱不休。
而王灿也没有闲着,准备出兵平定内患。
ps:四更之一,求鲜花支持。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84章 新情况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8 本章字数:2829
王灿在成都休息了两个多月,再次披甲挂帅,率领大军离开成都。
这一动作立刻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让人揣测王灿领兵离开成都到底有什么目的?
成都作为益州的首府,龙蛇混杂,即使英雄楼时刻监控着成都的动静,也无法避免成都有曹操、袁绍等其他诸侯的探子,这是无法杜绝的。故此,当王灿领兵从成都离开的时候,无数的消息传了出去。
不过,王灿率领大军南下,诸侯的探子又放下了心,不用担忧。
只要王灿不是兵出中原,对其他诸侯的影响都不大。
王灿领兵南下,往牂牁郡行去。
大军出战,典韦和王越跟随王灿一起离开。因为典韦是王灿的贴身护卫,而王越是王灿的情报头子,两人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跟随王灿南下的大将却不多。
诸多的将领中,只有庞德和严颜两员将领随行,至于小将则是吕蒙、典满和黄叙。吕蒙城上庸城养了几个月的伤,早已经恢复过来,并且也回到了成都。陈到和张任已经编入大军,正在军中训练士兵,没有和王灿一起南下。
在防守上庸城的时候,陈到和张任立下了大功,已经开始训练属于自己的士兵。
王灿率领四万大军南下,并不是走陆路,而是走水路。
大军南下,有二十艘大型战船装载着数万的大军。
所有的战船顺着沱江而下,当战船进入长江主干道后,四万大军在长江南岸登陆,然后全部走陆路赶往牂牁郡。
不得不说,因为古代交通不便的原因,大军赶路的速度并不快,等大军抵达牂牁郡的时候已经是七月时节了。从成都发兵开始,前前后后消耗掉的时间近一个月,这样缓慢的速度让王灿颇为无奈。
然而,道路不通,王灿也没有办法,只能忍着。
这也让王灿心中滋生了修路的想法,后世常说要致富,先修路,王灿想要交通便利,修路就是最简单的办法。
大军抵达牂牁郡,王灿立刻召见了负责牂牁郡的太守。
牂牁郡的太守名叫刘宠,字世信,是广汉绵竹人。
徐庶担任牂牁郡太守的时候,刘宠担任牂牁郡的郡丞。在徐庶带着王灿的政令抵达牂牁郡后,刘宠就辅佐徐庶稳定牂牁郡的政务。等徐庶从牂牁郡卸任后,刘宠接任了牂牁郡的太守,成为执掌牂牁郡大权的人物。
郡守府大厅,王灿坐在主位上。
下方坐着牂牁郡的文武官员,以及王灿带来的文武将领。
王灿目光落在刘宠身上,见刘宠身长八尺,峨冠博带,长得是器宇轩昂,一表人才,令人啧啧称叹。王灿见刘宠长相出众,心中也颇有好感,毕竟人都有好恶之心,面对一个好的事物,心中总是更欢快的。
王灿笑着问道:“刘太守,你说说五溪蛮的情况吧。”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宠成为牂牁郡的太守,肯定有他的执政方法。
然而,刘宠的执政方针和徐庶却颇为不同。徐庶主张击败五溪蛮,彻底让五溪蛮臣服,但刘宠却主张以怀柔的政策对待五溪蛮,收为己用。
刘宠淡淡一笑,抱拳说道:“回禀大人,卑职派人游说五溪蛮王沙摩柯,让他心向益州,成为益州的一部分。”说着话,刘宠看了眼徐庶,接着说道:“战争只能增加五溪蛮对汉人的仇恨,唯有用怀柔的手段,才能逐渐的让世代居住在武陵的五溪蛮认可汉人,根本的解决蛮人,请大人明鉴。”
这番话,tf了徐庶以前的施政政策。
王灿听了后,嘴角翘起,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看来徐庶举荐的太守并不认同徐庶嘛,或者说刘宠以前和徐庶搭档的时候都隐藏心思,等徐庶离开后,才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做事。
徐庶眼观鼻,鼻观心,神色古井不波,没有任何变化。
似乎,他没有听见刘宠的话一样。
王灿见徐庶没有吭声,心中好笑,旋即接着问道:“刘太守能安抚五溪蛮王是大功一件,只得庆贺。不过你既然已经说服了五溪蛮王,本州牧就暂时不发兵了。本州牧在此驻留,你让沙摩柯前来觐见本州牧。”
刘宠听了后,嘴角抽搐,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王灿问道:“刘太守,莫非你有难言之隐?”
刘宠擦了擦额头,摆手说道:“没,没有问题!”刘宠微躬着身,背脊已经开始冒出冷汗,心中暗骂自己逞能。
事实上,刘宠的确派人说服了五溪蛮,并且和蛮王沙摩柯达成了协议。
然而,刘宠却没有权利将五溪蛮王招来。
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希望派士兵去通知沙摩柯后,沙摩柯能配合一点,答应前来觐见王灿,他就不用夹在中间为难了。
刘宠对付五溪蛮的手段和曾经的幽州刺史刘虞有些相似,都喜欢用怀柔手段安抚异族,达到最终的目的。只是刘宠接任牂牁郡的时间不长,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想将沙摩柯招来还有些难度,但王灿命令已经下达了,他只能安排下去。
王灿摆摆手,说道:“好了,早些去安排好,我在太守府等候消息。”
“诺!”
刘宠回答一声,转身离开了大厅。
王灿带着大军在牂牁郡驻扎下来,理所当然的占据了太守府。
至于原本太守府的刘宠,立刻转移住处,被搁置在一旁,成为王灿的陪衬。同时,跟随王灿一起的典韦、王越、徐庶和吕蒙也住在太守府上,而庞德、严颜、典满和黄叙则留在军营中,主持军队的日常事务。
刘宠离开后,王灿目光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庶,说道:“元直,我看这个牂牁郡的新任太守对你有意见啊!”
徐庶笑说道:“主公,我们不过是政见不同而已,不足为奇。”
他说话平淡无奇,并没有多少感情波动。
其实,也是徐庶没有看清楚刘宠。昔日徐庶和刘宠搭档的时候,刘宠事事都顺着徐庶,并没有给徐庶拖后腿,这才让徐庶举荐了刘宠接任太守。只是刘宠急着贯彻他的意志,才会全面的否定了徐庶的施政方针。
每个主政一方的官员都有自己施政理念,刘宠和徐庶背道而驰也不奇怪。
王灿摇摇头,没有继续纠缠徐庶和刘宠的问题。
他吩咐道:“元直,你熟悉牂牁郡的情况,抓紧时间将牂牁郡的情况整理出来,并且将五溪蛮的所有情况也整理出来,尽快交给我。”
“诺!”
徐庶回答一声,答应了下来。
王灿摆手让徐庶退下,又将麾下的文武打发了。
他领兵前来,通过徐庶的描述对牂牁郡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具体的真实情况却一无所知,所以王灿才让徐庶了解最近的情况。
ps:四更之二;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85章 书呆子刘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8 本章字数:2910
七月流火,天气逐渐的转凉。
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王灿在城中四处晃悠,典韦跟在王灿身边保护安全。不过,典韦背着的两柄铁戟却没有风马蚤的亮出来,而是用粗布包裹起来系在背上。
牂牁郡是益州的大郡,地处益州南面,郡治所是且兰县。
王灿和典韦在县城中溜达了许久,还是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典韦跟在王灿屁股后面,幽怨的说道:“主公,我们走了快一个时辰了,是不是找个地儿歇歇脚。您要摸清楚城中的情况干脆逮几个百姓来问问,一样可以查明城中的情况。”走了一个时辰,王灿只看不说,让典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晕乎乎的。
王灿说道:“山君,你既然不耐烦,那就回去吧,我一个人逛荡。”
典韦撇了撇嘴,然后不说话了,继续跟在王灿身后。
两人在城中晃悠,用了两个时辰的时间,把且兰县的情况扫描了一遍。因为徐庶和刘宠的治理,且兰县虽然谈不上富庶,但也称得上安居乐业。王灿心中有了大致的评估,好整以暇的说道:“走,去酒楼歇歇脚!”
“好嘞!”
典韦听了后,立刻来了精神。
走了这么长的时间,正应该去酒楼喝点小酒解渴嘛!
虽然已经进入七月时节,天气也逐渐的凉爽了起来,但连续走了两个时辰,还是感觉有些渴了。典韦早就留意了城中最大的酒楼在哪个位置,带着王灿直接朝酒楼走去,在酒楼中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
俗话说有钱的是大爷,典韦出手阔绰,大把的钱财甩出去后,酒楼中的小厮跑得贼快,好言好语的伺候这着。
王灿又让典韦给了小厮一点小费,让小厮对王灿敬若财神。
王灿来酒楼一方面是歇脚休息,另一方面是想通过酒楼的人了解牂牁郡的情况。
至于典韦么?这个酒鬼双眼发直,啧啧称赞着碗里的酒。不过典韦知道要保护王灿的安全,不能多喝,所以小口小口的抿着酒水。
如此一来,就有了一副非常有趣的画面。
一个长得魁梧精壮的大男人端着一大碗酒,轻轻的抿了一口,然后放下酒碗,脸上露出沉醉的表情。等了片刻,典韦又端起酒碗轻轻的抿了一口,再次露出沉醉的表情。王灿看见典韦的做派后,心中乐不可支,但也知道典韦为什么这么做。
不过,酒楼中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典韦的情况,而典韦也自得其乐。
王灿喝了一点酒水,又吃了一点菜。旋即看向坐在一旁的小厮,问道:“小哥,牂牁郡的刘太守为官如何?”
小厮眉头一挑,警惕的看着王灿和正沉浸在酒味中的典韦。
典韦一无所觉,没有任何表情。
王灿见典韦没动静,轻咳一声。典韦一下清醒过来,赶忙从袖口中摸出一串铜钱扔给了小厮。王灿叹口气,说道:“我也是经商的商人,准备在牂牁郡做点小生意,所以向小哥探听情况,望小哥不吝赐教。”
小厮一边打望王灿,一边麻利的将铜钱送入怀中。
其实,王灿问的事情很简单,很多人都知道。
小厮装模作样的表情不过是摆谱,想让王灿给钱。而且小厮看见王灿面带笑容,却有一股不凡的气势,也觉得王灿说的应该是真的。
小厮看在铜钱的面子上,想了想,说道:“我告诉你别人不敢说的事情,你可不要说是我说的。关于我们的刘大人,此人为官清廉,算得上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不过呢……”说到这里,小厮又不说话了,故意吊胃口。
王灿闻弦歌而知雅意,轻咳两声。
典韦已经给了小厮许多铜钱,哪里还愿意继续当傻子?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小厮。
刹那间,酒楼的小厮感觉尾椎骨上冒起一股凉意,直透心间。他吓得脸色苍白,再也不敢向典韦要钱,而且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不敢得罪典韦。小厮收了钱财,肯定是跑不掉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说道:“刘大人德行不错,却是个书呆子。”
“哦,怎么会是书呆子呢?”王灿忙问道。
小厮低声说道:“若是说得好听一点呢,刘大人算得上爱民如子的好官,但说得差一点就是迂腐不堪的书呆子,不知道世事的险恶。”
王灿不解,这种情况他是第一次遇到。
小厮见王灿露出不解之色,顿时露出自得的表情。
小厮轻咳两声,说道:“刘大人对百姓仁慈,对蛮子更加仁慈。他读书读傻了,总想着教化蛮人,让他们安居乐业。但蛮人毕竟是蛮人,骨子里面野性难改。因为刘大人要安抚蛮子,使得许多蛮子嚣张霸道。虽然他们不会劫掠,但也蛮横无理,令人头疼。”
说到这里,小厮感叹道:“还是原来的徐太守好,派兵将蛮子打怕了,他们就不敢嚣张,连露面都不敢露面。哪像现在的情况,弄得蛮子成了大老爷们儿。”
王灿说道:“这么说,刘太守还勉强算得上好官。”
小厮自作聪明,说道:“若是刘大人在其他的地方做官,肯定是个好官。可惜蛮子难以教化,你对他好,他却更加的嚣张。这位公子,你大方爽快,我告诉你啊,千万别在城里做生意,即使赚了钱,全都要耗在蛮人身上。”
王灿忙问道:“为什么?”
小厮说道:“蛮人嚣张霸道,从来都是吃霸王餐,或者是拿了东西就走,没人管得了。即使刘大人知道后,也是让我们感化蛮人。唉,真不知道刘大人的脑子怎么长的,总想着圣人教化,但人心险恶,哪能教化得了啊!”
很显然,这家酒楼也深受其害,小厮才苦大仇深。
王灿听了后,嘴角微微抽搐,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这刘宠还真是极品,竟然想着教化蛮人,而且已经称得上是为之着魔了。
为了教化蛮人,付出的还真多!
可惜,读书人的那一套之乎者也行不通。
就在王灿和小厮搭话的时候,酒楼的大门外走进来三个脖子上挂着兽骨项链,身上穿着兽皮衣服,赤裸着膀子的汉子。
这三人表情凶悍,手中都提着长刀。
他们大步走进酒楼后,走到距离大门最近的一张桌子,将手中的长刀往桌子上啪的一放,然后大喝道:“滚!”刹那间,还在喝酒吃饭的客人抱头鼠窜,灰溜溜的离开了。三个人咧开嘴嘿嘿大笑,然后围着桌子坐下,吃着剩下的酒菜。
三人一边吃,一边吼道:“好酒好菜给爷端上来,快点,快点。”
这三人,明显是蛮人。
王灿看见三个蛮人的做派后,脸色立刻发生了变化。这些蛮人太嚣张太霸道了,若城中的蛮人都是如此,百姓还怎?br /gt;
在。但安静空旷的大厅并没有让陈登静下心来,反而让陈登如坐针毡,心里感到不踏实,好似要发生什么大事。
又过了一刻钟,陈登睁眼看向陈圭。
他忍不住了,已经是不吐不快。
陈宫张开嘴唾沫横飞,大声说道:“父亲,陈宫离开快一个时辰了,去了这么久都还没有回来,肯定发生了事情。我们留在大厅无济于事,不如先返回家中,等陈宫返回府上后,再派人邀请陈宫过府商议,您看如何?”
陈圭睁开眼,老神自在的说道:“元龙,你性子如此急躁,欠缺磨砺啊!”
陈登闻言,心中暗暗摇头。
他仔细的想了想,又说道:“父亲,若是陈宫图谋不轨,而我们却留在他府上,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还是先回府上再说。”虽然陈宫表面上说是去询问吕布妻子的意见,但许久没有回来已经耗完了陈登的耐心,让陈登心中不安。
陈圭眉头一颤,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
但是,陈圭心中并不认为陈宫敢轻举妄动。
陈圭仔细的琢磨一番,觉得陈登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便点头道;“好,我们先回府,等陈宫返回后,再派人来邀请他。”
说着话,陈圭立刻站了起来。
陈登脸上露出喜色,急忙站起身准备离开。
然而,正当陈圭父子迈开步子往大厅外走去的时候,大厅外传来洪亮的声音:“你们父子既然来了,那就留在府上,不要离开了。”
话音落下,陈宫大步走了进来。
在陈宫的身后,还跟着二十多名士兵,每个士兵都手持长矛,杀气逼人。
陈圭见此,眉头扬起,大声喝道:“陈宫,你这是要做什么?袁术领兵来犯,局面已经是岌岌可危。唉,我也知道你的心思,不就是想投奔袁术么?但袁术是虚有其表的蠢材,你跟随袁术注定要失败的。曹操雄才伟略,跟着曹操才是最好的出路,我劝你不要自误。”
“曹操?”
陈宫讥讽一声,露出不屑的表情。
顿了顿,陈宫说道:“曹操狠辣j诈,胆大包天,连当今天子都敢毒杀,这样的j贼人人得而诛之,你们勾结曹操,已经犯了通敌之罪。”
踏踏的脚步声不断响起,二十多个士兵快速将陈宫和陈登包围了起来。
两人脸色大变,眼中都闪过恐惧的神色。
面对死亡,谁能不怕呢?
陈登色厉内荏,喝道:“陈宫,我和父亲若是没有回府,府上的人肯定会查明情况。到时候,你的j计败露,我陈家的私兵部曲肯定会起兵杀了你,再加上城中的大族知道你胆大包天的做法,也会暴起发难。你若识时务,立刻放了我们,此事便就此揭过。”
说话的时候,陈登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是冷汗涔涔。
陈宫笑说道:“无知小儿,你以为我会给你们机会?哼,我离开了近一个时辰,已经布置好了一切。陈府的私兵部曲已经在我的控制当中,不可能有机会出来的生事。你们勾结曹操,犯下大罪,全都要死。”
顷刻间,陈登和陈圭脸色大变。
两人明白陈宫不会囚禁两人,而是准备杀人灭族了。
陈登心中焦急,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陈圭勉强保持着镇定,说道:“陈公台,你是铁了心要将徐州拱手送给袁术了?”
陈宫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说道:“你们都能明白袁术虚有其表,徒有虚名,难道我陈宫就看不穿了?袁术五万大军来势汹汹,但在陈某的眼中,袁术的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不足为虑。不是陈某自夸,我只需要略施小计,袁术便会自己退回去。”
陈圭眼眸微眯,说道:“既如此,你准备自立了?”
对于陈宫的计谋,陈圭没有半点兴趣。
他关心的是陈宫到底准备投奔谁?或者是陈宫还有其他的什么想法?这才是陈圭最关心的问题,只有明确了陈宫的目的,陈圭才能对症下药。
陈宫盯着陈圭,一字一顿的说道:“宫虽然自傲,却有自知之明。”
陈登问道:“陈公台,你到底准备归顺谁?”
陈圭听了后,眼中骤然露出诧异的神色,惊呼道:“难道你要归顺刘备?”
陈宫淡淡一笑,伸手掸了掸衣衫上的褶皱,不缓不慢的说道:“不愧是陈家的老狐狸,竟然猜出了我的打算。不错,我准备归顺刘备,不仅如此,我已经和刘备联系好了。不久之后,刘备就会占据徐州,成为占据豫州和徐州的大诸侯。”
说完后,陈宫大喝道:“动手!”
不容陈登和陈圭辩驳,陈宫下了命令。
既然得罪了两人,那就杀了。
命令传达下去,手持长矛的士兵冲向了陈登和陈宫。金灿灿的阳光射进大厅中,将锋利的长矛映射得闪闪发光,透着冷厉的锋芒。
“铿锵!”
陈登和陈圭拔出长剑,抵挡刺来的长矛。
然而,两人毕竟是文士,佩戴长剑仅仅是为了显示出名士风流,无法抵挡二十多个士兵同时冲来。锋利的长矛一阵乱戳,只听见噗噗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殷红的鲜血就从陈圭和陈登身上喷溅出来,洒落在大厅中。
陈圭身上被戳成了筛子,艰难的扭头看向陈宫,说道:“陈公台,老夫在地下等着你,你也不得好死。”
说完后,陈圭断了气,倒在大厅中。
陈登一脸不甘的倒在地上,身上全是一个个流溢着鲜血的孔洞。
鲜血从两人的身上流出来,眨眼工夫就形成了一滩血泊。陈宫杀死了陈圭和陈登,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若是平常想弄死陈圭和陈登,非常的困难,毕竟陈家的势力不容小觑,但两人自己送上门,正好给了陈宫机会。
陈宫吩咐道:“削掉陈圭和陈登的头颅,立刻赶往陈府。”
“诺!”
士兵回答一声,立刻拖着陈圭和陈登离开了大厅。
至于大厅中留下的血迹,自有府上的下人打扫。
陈宫跟着士兵出了府,带着士兵往陈圭的府邸跑去。既然陈圭父子和曹操的人有联系,曹操派来接洽的人也很有可能在陈圭府上,挺次陈宫要将陈府的老小全部诛杀。陈宫带着士兵直扑陈府,抵达的时候已经有士兵将陈府围了起来。
这些士兵是陈宫先前安排的,防止有人逃走。
陈宫领兵抵达后,立刻让士兵将陈圭和陈登的脑袋扔进陈府,让陈府的仆从阵脚大乱,无心防守。旋即,陈宫又命令士兵冲进陈府,将陈府的人全部杀死。如此一来,既可以断绝后患,又可以震慑城中的大族。
陈宫已经有投奔刘备的打算,自然要给刘备除掉隐患。
杀死陈登和陈圭,就是陈宫为刘备做的第一件事情。
士兵冲入陈府,见人就砍,见人就杀。一时间,凄厉的惨叫声不断的从府内传来。入眼处,满地都是残肢断臂,地上洒满了鲜血,简直是血流成河。
这一次杀戮,杀了近五百余人。
陈家老小和仆从全部被杀,没有一个人活着。既然是敌人,陈宫就不会有半点犹豫,该杀的全部都杀死,绝不手软。
ps:四更之三;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82章 局面混乱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8 本章字数:2998
陈宫诛杀陈圭一家五百余口,在徐州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时间,彭城的大族人人自危,都害怕把陈宫逼急了,惹得陈宫再次发兵围剿。至此,陈宫完成了他要做的事情。
陈宫诛杀了陈圭和陈登后,又召集了城中的大族。
大家族的族长们都聚集在陈宫府上,商议事情。
这些人虽然担心会被陈宫伏击,但大势所趋,一旦不遵从陈宫的命令,很可能遭到陈宫的打击,只能前往。
不过,陈宫却没有围杀各大家族的族长。
他杀了陈圭一家,已经杀鸡儆猴,起到了该有的效果。
陈宫一边安抚城中的大族,却又让城中的大族捐献私兵部曲,用来驻守彭城。城中的大族面临陈宫的屠刀,根本不敢反抗,只能答应下来,纷纷拿出家族中培养的私兵,用来帮助陈宫驻守彭城。
彭城是徐州的治所,是政治经济中心,城池坚固,容易防守。
陈宫解决了彭城的内患后,开始将所有的精力用来加固城池,增强城内的防守。他虽然有足够的把握让袁术退兵,却需要足够的时间。故此,陈宫必须要要守住彭城,才能给刘备出手的机会。
……
袁术领兵赶路,还没有抵达彭城的时候,就得到了刘备出兵的消息。而且刘备出兵后,让袁术不得不停下来。
大军安营扎寨,袁术召集众将议事。
大帐中坐着许多的将领,却仅仅是充数的人物。
袁术麾下,有能耐的将领都被王灿杀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虾兵蟹将。如今袁术麾下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李丰和桥蕤两人。袁术目光在大帐中的将领身上一一掠过,最后缓缓说道:“刘备领兵攻打寿春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都说说,该怎么办?”
刘备发兵后,并不前往彭城,而是前往寿春。
若刘备支援徐州,肯定追不上袁术。
刘备想要让袁术撤兵的最好办法就是围魏救赵,攻打寿春,强迫袁术领兵回援。即使袁术知道刘备的计谋,但寿春关系着袁术的身家性命,而且袁术把扬州的大军都带走了,辖地内的实力削弱,很容易被刘备攻城掠地。
即使寿春城池坚固,但其他的地方却经不起刘备攻打。
袁术思来想去,心中存了后撤的想法。
虽然袁术看着徐州眼馋,却更担心自己老巢的安全。
袁术的话音落下,便有一名偏将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主公,寿春是扬州腹地,关系着我军的前途和命运。一旦寿春被拿下,扬州也将告破,若是我们没有攻下徐州城,岂不是得不偿失,无家可归了,末将肯定主公退兵。”
袁术并不回答,目光看向桥蕤,问道:“桥蕤,你有什么主意?”
桥蕤在袁术心中颇有分量,但肚子里面却没有半点墨水,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挠了挠头,支支吾吾的说道:“主公,末将认为徐州有陈宫在,肯定是难以拿下的。现在刘备又派人攻打寿春,已经是直捣扬州的腹地。若是刘备在扬州胡乱劫掠,肯定让扬州遭到重创,故此末将认为撤兵为好!”
袁术心中叹息一声,又问道:“李丰,你有什么意见?”
李丰立刻说道:“主公,桥将军言之有理,末将认为应该回援。一旦刘备在扬州攻城掠地,站稳了脚跟后,而陈宫也领兵从徐州杀出,我们的大军就可能被夹在中央,到时候两边都讨不了好,因此末将认为应该撤退。”
袁术听了后,心中那点攻打彭城的想法立刻消失了。
当日,袁术起兵往寿春去了。
……
陈宫得到袁术撤兵消息,大笑袁术是蠢猪。
陈宫的心里一直都看不起袁术,现在袁术闻风而撤,陈宫对袁术更是不屑。仅仅是刘备派兵佯攻扬州,就把袁术吓回去了,这样胆小如鼠的诸侯最终肯定要覆灭。陈宫讥讽袁术无能的时候,也派出士兵迎接刘备。
刘备得知了袁术撤兵,也是暗笑袁术无能,他兵锋一转,直接往徐州奔去。
然而,就在刘备领兵赶往徐州的时候,在兖州的曹操有了动静。
曹操自兖州发兵,一路南下,气势汹汹的准备徐州。
如此一来,徐州明朗的局势突然又变得暗潮汹涌了起来,徐州也变得危在旦夕。昔年陶谦麾下的将领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操就曾攻打徐州,那一次已经给徐州的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曹操卷土重来,使得徐州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刘备担忧徐州的局势,一路疾驰,快速的朝徐州赶去。
只要他抵达徐州,肯定能稳住局面。
但屋漏偏逢下雨,刘备心中期盼着陈宫能抵挡曹操一阵的时候,袁术再次跳了出来。袁术不忿刘备阻拦他攻打徐州,但是又不想卷入曹操和刘备的争斗中去,就依葫芦画瓢,领兵去袭击刘备的老巢汝南。
这一招是现学现卖,仅仅是为了拖刘备的后腿,不让刘备轻松的迎战曹操。
袁术领兵朝汝南杀去,颇有搅屎棍的风范。
他放弃了徐州,却又转向汝南,总是让刘备不舒服。
事实上,这就是袁术的性格,睚眦必报,心胸狭窄。袁术攻打汝南,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刘备阻拦他攻打徐州,现在曹操牵制刘备,袁术逮住了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袁术不掺和曹操和刘备的交战,却要让刘备左右为难。
刘备得到消息后,心中暗恨袁术。
不过,刘备却没有像袁术那样撤兵,而是分兵去阻拦袁术。
刘备派出糜竺和糜芳兄弟率领一部分士兵前往汝南,阻拦袁术的士兵。况且,汝南还有简雍和孙乾主持大局,足以挡住袁术。
刘备安排好后方的事情,继续领兵杀向徐州。
曹操、袁术和刘备你来我往,局面混乱。
不过,曹操的腹背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袁绍并未攻打曹操。
事实上,袁绍得到曹操派兵攻打徐州的时候,袁绍麾下的谋士沮授就建议袁绍发兵攻打曹操,趁着曹操腹地空虚,一举歼灭曹操。
关键时候,袁绍麾下的谋士又开始内讧争执了。
郭图率先站出来反驳沮授,提出让袁绍先灭公孙瓒的建议。与此同时,袁绍麾下的谋士逢纪也站出来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公孙瓒也可能出兵攻打冀州,因此也认同郭图的建议,让袁绍先攻打公孙瓒,等平定北方后再挥军南下。
袁绍对公孙瓒恨得咬牙切齿,对曹操却心有愧疚。
其原因,自然是袁绍和曹操一起攻打王灿的时候,袁绍不告而别,迫得曹操也不得不撤兵,所以袁绍直接选择不攻打曹操,攻打公孙瓒,
如此,黄河的北面和南面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处在北面的袁绍去攻打公孙瓒了,而处在南面的曹操去攻打徐州了。
袁绍和曹操都在处理自己的事情,互不侵犯。这样的局面正中曹操的下怀,让曹操心中欢喜。曹操现在已经占据了兖州全境,以及占据了青州的一部分,实力大增,只要再拿下徐州,继而平定扬州和豫州,曹操就有了扫荡天下的资本。
ps:四更完成,收工了。呼,写中原的局面太辛苦,费神啊。嗯,无非是求鲜花哈,求鲜花支持。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83章 徐庶的请求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8 本章字数:2998
兴平三年,六月。
曹操和刘备的军队在徐州治所彭城交战,刘备和陈宫死守彭城。
曹操领兵连番攻城,却难以拿下彭城。
时值夏季,雨水充足。曹操见无法攻破彭城,便采纳了麾下谋士毛玠的建议,挖掘沟渠,准备水淹彭城。
刘备见彭城无法守住,带着陈宫、张飞等人离开彭城,往汝南方向撤退。
曹操采纳毛玠之计占领了彭城后,却没有领兵追击刘备。曹操稳扎稳打,屯兵彭城,发兵逐一的扫荡彭城周围的郡县,将徐州范围内的郡县据为己有。最后,曹操派夏侯渊镇守徐州,防止其他诸侯攻打徐州。
刘备带着大军撤离彭城后,准备返回汝南。
此时,陈宫却建议刘备不回汝南,再次领兵深入扬州腹地,攻打扬州。刘备欣然采纳了陈宫的建议,转道去攻打扬州。
按照陈宫的建议,大军直扑寿春,冲向袁术的老巢。
袁术得知刘备攻打寿春的消息,欲哭无泪。
他领兵攻打汝南,一直和汝南的守军僵持着,还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如今刘备放弃徐州,又去攻打寿春,让袁术必须回援。
袁术领兵返回,在庐江和刘备的大军相遇。
两军交锋,交战正酣的时候,却又有一支大军突然杀出来。
这支军队是糜竺和糜芳率领的,一直跟在袁术后面。等袁术和刘备交战的时候,糜竺和糜芳骤然杀出,打了袁术一个措手不及。
袁术不敌刘备,领兵溃逃,麾下的大将李丰也被张飞斩杀。
袁术带兵大败而回,灰溜溜的逃回寿春。
刘备追击袁术,兵临城下,却没有攻下寿春。
最终,刘备采纳了陈宫的建议,占据庐江县,以庐江县、合肥县、颍上郡为界限,将扬州的西面纳入刘备麾下的势力范围,扬州东面依旧由袁术占领。
陈宫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刘备被其他诸侯捡了便宜。
如今曹操占领徐州,正在积蓄力量,隐忍待发;江东的孙坚已经稳坐江东,势力大增。刘备若是全力攻打袁术,一旦两败俱伤,很可能被孙坚或者是曹操捡了便宜,所以陈宫建议刘备步步为营,将占领的地方抓稳了,逐渐蚕食袁术的地盘。
如此,中原的混战完全成了瓜分势力的战争。曹操占据徐州,刘备得到陈宫并且占据扬州西面的地方,成功的瓜分了袁术的实力。
……
益州,成都。
当曹操、刘备和袁术的消息传入成都后,王灿得到了消息。
王灿看着手中的情报,啧啧称叹。
他没有料到刘备那厮竟然得到了陈宫的投效,这下可真是一遇风云变化龙了。刘备性格坚忍,而且能从善如流,得到陈宫的投靠后,绝对是实力大增。刘备缺少的不是武将,而是谋士,即使关羽被杀,刘备的实力依旧如此。
陈宫的归顺,让刘备实力突然间增强了许多。
不过,这也增加了中原战事的变数。
曹操想要独霸中原,几乎不可能,而且中原的局面已经逐渐明朗起来。
刘备得到陈宫,又占据了扬州西面的一部分,实力迅速增强;曹操占据徐州,麾下的实力也是迅速增强;唯独袁术被压制着,时刻都有被曹操和刘备吞噬的危险。不仅如此,袁术的老部下孙坚也虎视眈眈。
孙坚想要发展,一是攻打荆州,二是攻打扬州。
相比而言,扬州显然是一块容易攻打的肥肉,不会遇到困难。故此,袁术反倒成了香饽饽,成了众人欺负的对象。
王灿看完信上的内容后,长舒了一口气。
这样的局面,对王灿其实是有利的。
王灿担心的是一家独大,担心曹操快速崛起,但诸侯争雄的局面形成后,对王灿是最合适。各家诸侯相互忌惮,又相互牵制,最后肯定是相互限制。王灿处在益州,占据关中,北面和南面连成一线,势力的增长肯定是最快的。
“踏!踏!……”
正当王灿陷入沉思的时候,书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旋即,又响起典韦雄浑的声音:“主公,徐庶前来拜见主公。”
王灿头也不抬,喊道:“请进来!”
不多时,徐庶走到书房外,推开书房的房门走了进去。徐庶朝王灿揖了一礼,然后才在书房中坐下。
王灿看向徐庶,问道:“元直,有什么事情吗?”
徐庶说道:“主公,卑职询问了程大人,得知王宫大殿很可能要在年底才能完成。如今才六月开初,距离年底还有半年的时间。故此,卑职恳请主公用这半年的时间,扫荡五溪蛮,平定益州南面的祸患。”
王灿称王的事情,徐庶也是知道的。
到现在为止,王灿麾下的核心谋士都已经知道了此事。
王灿闻言,说道:“元直,你担任牂牁郡的太守两年多时间,一直致力于平定牂牁郡周围的蛮人,难道还没有平定么?”
徐庶摇头苦笑,说道:“主公,庶的确是打退了蛮人。然而,五溪蛮居住在山林中,一旦不敌的时候,他们立刻撤入山林。卑职麾下的士兵力量有限,没有办法追击,而且蛮人习惯山林作战,凶猛无比,我们的骑兵无法在山林中冲杀,难以剿灭五溪蛮。”
王灿眉头皱起,脸上也露出凝重之色。
关于蛮人,王灿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
昔日,王灿带着麾下的大军前往汉中赴任,就曾经在上庸城外遇到过蛮人。只是上庸城外的蛮人仅仅是少数,实力不强。但五溪蛮却是山林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人口繁多,而且又住在山林中,难以收服。
徐庶一番话,又让王灿想到关于孟获的事情。
孟获也是蜀中的蛮人,只是地理位置不同。五溪蛮是以沙摩柯为首的蛮人,主要在武陵郡;而孟获则处在南中,主要在越嶲郡。
这些位于不同位置的蛮人,都是益州需要处理的内患。
历史上,诸葛亮也是先平定内患,将孟获和沙摩柯收服,才有了北伐的基础。
徐庶前来拜见王灿,也是想让王灿利用这半年的空闲时间,平定益州的内患,才能有足够的力量讨伐中原,为将来的战事奠定基础。王灿神严肃,沉声说道:“元直,五溪蛮的居住地方,你可曾派人探听清楚?”
徐庶抱拳道:“回禀主公,五溪蛮居住的地方卑职已经查探清楚,只要大军将五溪蛮平定,一定能扫除内患。”
王灿一拍案桌,说道:“好,就利用这段间,平定五溪蛮。”
说完后,王灿又吩咐道:“你去准备一番,我把出征的人员拟定出来。”
“诺!”
徐庶抱拳回答,转身离开了书房。
王灿一个人留在书房中,仔细的思考着出征的将领。按照王灿原来的意思,要休整一两年的时间,但现在看来,显然不可能了。因为休整了一两年后,王灿就要逐鹿天下,扫荡天下诸侯,但益州的蛮人又必须平定,所以只能利用这段时间平定。
此时,中原战乱不休。
而王灿也没有闲着,准备出兵平定内患。
ps:四更之一,求鲜花支持。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84章 新情况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8 本章字数:2829
王灿在成都休息了两个多月,再次披甲挂帅,率领大军离开成都。
这一动作立刻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让人揣测王灿领兵离开成都到底有什么目的?
成都作为益州的首府,龙蛇混杂,即使英雄楼时刻监控着成都的动静,也无法避免成都有曹操、袁绍等其他诸侯的探子,这是无法杜绝的。故此,当王灿领兵从成都离开的时候,无数的消息传了出去。
不过,王灿率领大军南下,诸侯的探子又放下了心,不用担忧。
只要王灿不是兵出中原,对其他诸侯的影响都不大。
王灿领兵南下,往牂牁郡行去。
大军出战,典韦和王越跟随王灿一起离开。因为典韦是王灿的贴身护卫,而王越是王灿的情报头子,两人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跟随王灿南下的大将却不多。
诸多的将领中,只有庞德和严颜两员将领随行,至于小将则是吕蒙、典满和黄叙。吕蒙城上庸城养了几个月的伤,早已经恢复过来,并且也回到了成都。陈到和张任已经编入大军,正在军中训练士兵,没有和王灿一起南下。
在防守上庸城的时候,陈到和张任立下了大功,已经开始训练属于自己的士兵。
王灿率领四万大军南下,并不是走陆路,而是走水路。
大军南下,有二十艘大型战船装载着数万的大军。
所有的战船顺着沱江而下,当战船进入长江主干道后,四万大军在长江南岸登陆,然后全部走陆路赶往牂牁郡。
不得不说,因为古代交通不便的原因,大军赶路的速度并不快,等大军抵达牂牁郡的时候已经是七月时节了。从成都发兵开始,前前后后消耗掉的时间近一个月,这样缓慢的速度让王灿颇为无奈。
然而,道路不通,王灿也没有办法,只能忍着。
这也让王灿心中滋生了修路的想法,后世常说要致富,先修路,王灿想要交通便利,修路就是最简单的办法。
大军抵达牂牁郡,王灿立刻召见了负责牂牁郡的太守。
牂牁郡的太守名叫刘宠,字世信,是广汉绵竹人。
徐庶担任牂牁郡太守的时候,刘宠担任牂牁郡的郡丞。在徐庶带着王灿的政令抵达牂牁郡后,刘宠就辅佐徐庶稳定牂牁郡的政务。等徐庶从牂牁郡卸任后,刘宠接任了牂牁郡的太守,成为执掌牂牁郡大权的人物。
郡守府大厅,王灿坐在主位上。
下方坐着牂牁郡的文武官员,以及王灿带来的文武将领。
王灿目光落在刘宠身上,见刘宠身长八尺,峨冠博带,长得是器宇轩昂,一表人才,令人啧啧称叹。王灿见刘宠长相出众,心中也颇有好感,毕竟人都有好恶之心,面对一个好的事物,心中总是更欢快的。
王灿笑着问道:“刘太守,你说说五溪蛮的情况吧。”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宠成为牂牁郡的太守,肯定有他的执政方法。
然而,刘宠的执政方针和徐庶却颇为不同。徐庶主张击败五溪蛮,彻底让五溪蛮臣服,但刘宠却主张以怀柔的政策对待五溪蛮,收为己用。
刘宠淡淡一笑,抱拳说道:“回禀大人,卑职派人游说五溪蛮王沙摩柯,让他心向益州,成为益州的一部分。”说着话,刘宠看了眼徐庶,接着说道:“战争只能增加五溪蛮对汉人的仇恨,唯有用怀柔的手段,才能逐渐的让世代居住在武陵的五溪蛮认可汉人,根本的解决蛮人,请大人明鉴。”
这番话,tf了徐庶以前的施政政策。
王灿听了后,嘴角翘起,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看来徐庶举荐的太守并不认同徐庶嘛,或者说刘宠以前和徐庶搭档的时候都隐藏心思,等徐庶离开后,才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做事。
徐庶眼观鼻,鼻观心,神色古井不波,没有任何变化。
似乎,他没有听见刘宠的话一样。
王灿见徐庶没有吭声,心中好笑,旋即接着问道:“刘太守能安抚五溪蛮王是大功一件,只得庆贺。不过你既然已经说服了五溪蛮王,本州牧就暂时不发兵了。本州牧在此驻留,你让沙摩柯前来觐见本州牧。”
刘宠听了后,嘴角抽搐,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王灿问道:“刘太守,莫非你有难言之隐?”
刘宠擦了擦额头,摆手说道:“没,没有问题!”刘宠微躬着身,背脊已经开始冒出冷汗,心中暗骂自己逞能。
事实上,刘宠的确派人说服了五溪蛮,并且和蛮王沙摩柯达成了协议。
然而,刘宠却没有权利将五溪蛮王招来。
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希望派士兵去通知沙摩柯后,沙摩柯能配合一点,答应前来觐见王灿,他就不用夹在中间为难了。
刘宠对付五溪蛮的手段和曾经的幽州刺史刘虞有些相似,都喜欢用怀柔手段安抚异族,达到最终的目的。只是刘宠接任牂牁郡的时间不长,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想将沙摩柯招来还有些难度,但王灿命令已经下达了,他只能安排下去。
王灿摆摆手,说道:“好了,早些去安排好,我在太守府等候消息。”
“诺!”
刘宠回答一声,转身离开了大厅。
王灿带着大军在牂牁郡驻扎下来,理所当然的占据了太守府。
至于原本太守府的刘宠,立刻转移住处,被搁置在一旁,成为王灿的陪衬。同时,跟随王灿一起的典韦、王越、徐庶和吕蒙也住在太守府上,而庞德、严颜、典满和黄叙则留在军营中,主持军队的日常事务。
刘宠离开后,王灿目光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庶,说道:“元直,我看这个牂牁郡的新任太守对你有意见啊!”
徐庶笑说道:“主公,我们不过是政见不同而已,不足为奇。”
他说话平淡无奇,并没有多少感情波动。
其实,也是徐庶没有看清楚刘宠。昔日徐庶和刘宠搭档的时候,刘宠事事都顺着徐庶,并没有给徐庶拖后腿,这才让徐庶举荐了刘宠接任太守。只是刘宠急着贯彻他的意志,才会全面的否定了徐庶的施政方针。
每个主政一方的官员都有自己施政理念,刘宠和徐庶背道而驰也不奇怪。
王灿摇摇头,没有继续纠缠徐庶和刘宠的问题。
他吩咐道:“元直,你熟悉牂牁郡的情况,抓紧时间将牂牁郡的情况整理出来,并且将五溪蛮的所有情况也整理出来,尽快交给我。”
“诺!”
徐庶回答一声,答应了下来。
王灿摆手让徐庶退下,又将麾下的文武打发了。
他领兵前来,通过徐庶的描述对牂牁郡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具体的真实情况却一无所知,所以王灿才让徐庶了解最近的情况。
ps:四更之二;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85章 书呆子刘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8 本章字数:2910
七月流火,天气逐渐的转凉。
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王灿在城中四处晃悠,典韦跟在王灿身边保护安全。不过,典韦背着的两柄铁戟却没有风马蚤的亮出来,而是用粗布包裹起来系在背上。
牂牁郡是益州的大郡,地处益州南面,郡治所是且兰县。
王灿和典韦在县城中溜达了许久,还是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典韦跟在王灿屁股后面,幽怨的说道:“主公,我们走了快一个时辰了,是不是找个地儿歇歇脚。您要摸清楚城中的情况干脆逮几个百姓来问问,一样可以查明城中的情况。”走了一个时辰,王灿只看不说,让典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晕乎乎的。
王灿说道:“山君,你既然不耐烦,那就回去吧,我一个人逛荡。”
典韦撇了撇嘴,然后不说话了,继续跟在王灿身后。
两人在城中晃悠,用了两个时辰的时间,把且兰县的情况扫描了一遍。因为徐庶和刘宠的治理,且兰县虽然谈不上富庶,但也称得上安居乐业。王灿心中有了大致的评估,好整以暇的说道:“走,去酒楼歇歇脚!”
“好嘞!”
典韦听了后,立刻来了精神。
走了这么长的时间,正应该去酒楼喝点小酒解渴嘛!
虽然已经进入七月时节,天气也逐渐的凉爽了起来,但连续走了两个时辰,还是感觉有些渴了。典韦早就留意了城中最大的酒楼在哪个位置,带着王灿直接朝酒楼走去,在酒楼中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
俗话说有钱的是大爷,典韦出手阔绰,大把的钱财甩出去后,酒楼中的小厮跑得贼快,好言好语的伺候这着。
王灿又让典韦给了小厮一点小费,让小厮对王灿敬若财神。
王灿来酒楼一方面是歇脚休息,另一方面是想通过酒楼的人了解牂牁郡的情况。
至于典韦么?这个酒鬼双眼发直,啧啧称赞着碗里的酒。不过典韦知道要保护王灿的安全,不能多喝,所以小口小口的抿着酒水。
如此一来,就有了一副非常有趣的画面。
一个长得魁梧精壮的大男人端着一大碗酒,轻轻的抿了一口,然后放下酒碗,脸上露出沉醉的表情。等了片刻,典韦又端起酒碗轻轻的抿了一口,再次露出沉醉的表情。王灿看见典韦的做派后,心中乐不可支,但也知道典韦为什么这么做。
不过,酒楼中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典韦的情况,而典韦也自得其乐。
王灿喝了一点酒水,又吃了一点菜。旋即看向坐在一旁的小厮,问道:“小哥,牂牁郡的刘太守为官如何?”
小厮眉头一挑,警惕的看着王灿和正沉浸在酒味中的典韦。
典韦一无所觉,没有任何表情。
王灿见典韦没动静,轻咳一声。典韦一下清醒过来,赶忙从袖口中摸出一串铜钱扔给了小厮。王灿叹口气,说道:“我也是经商的商人,准备在牂牁郡做点小生意,所以向小哥探听情况,望小哥不吝赐教。”
小厮一边打望王灿,一边麻利的将铜钱送入怀中。
其实,王灿问的事情很简单,很多人都知道。
小厮装模作样的表情不过是摆谱,想让王灿给钱。而且小厮看见王灿面带笑容,却有一股不凡的气势,也觉得王灿说的应该是真的。
小厮看在铜钱的面子上,想了想,说道:“我告诉你别人不敢说的事情,你可不要说是我说的。关于我们的刘大人,此人为官清廉,算得上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不过呢……”说到这里,小厮又不说话了,故意吊胃口。
王灿闻弦歌而知雅意,轻咳两声。
典韦已经给了小厮许多铜钱,哪里还愿意继续当傻子?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小厮。
刹那间,酒楼的小厮感觉尾椎骨上冒起一股凉意,直透心间。他吓得脸色苍白,再也不敢向典韦要钱,而且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不敢得罪典韦。小厮收了钱财,肯定是跑不掉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说道:“刘大人德行不错,却是个书呆子。”
“哦,怎么会是书呆子呢?”王灿忙问道。
小厮低声说道:“若是说得好听一点呢,刘大人算得上爱民如子的好官,但说得差一点就是迂腐不堪的书呆子,不知道世事的险恶。”
王灿不解,这种情况他是第一次遇到。
小厮见王灿露出不解之色,顿时露出自得的表情。
小厮轻咳两声,说道:“刘大人对百姓仁慈,对蛮子更加仁慈。他读书读傻了,总想着教化蛮人,让他们安居乐业。但蛮人毕竟是蛮人,骨子里面野性难改。因为刘大人要安抚蛮子,使得许多蛮子嚣张霸道。虽然他们不会劫掠,但也蛮横无理,令人头疼。”
说到这里,小厮感叹道:“还是原来的徐太守好,派兵将蛮子打怕了,他们就不敢嚣张,连露面都不敢露面。哪像现在的情况,弄得蛮子成了大老爷们儿。”
王灿说道:“这么说,刘太守还勉强算得上好官。”
小厮自作聪明,说道:“若是刘大人在其他的地方做官,肯定是个好官。可惜蛮子难以教化,你对他好,他却更加的嚣张。这位公子,你大方爽快,我告诉你啊,千万别在城里做生意,即使赚了钱,全都要耗在蛮人身上。”
王灿忙问道:“为什么?”
小厮说道:“蛮人嚣张霸道,从来都是吃霸王餐,或者是拿了东西就走,没人管得了。即使刘大人知道后,也是让我们感化蛮人。唉,真不知道刘大人的脑子怎么长的,总想着圣人教化,但人心险恶,哪能教化得了啊!”
很显然,这家酒楼也深受其害,小厮才苦大仇深。
王灿听了后,嘴角微微抽搐,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这刘宠还真是极品,竟然想着教化蛮人,而且已经称得上是为之着魔了。
为了教化蛮人,付出的还真多!
可惜,读书人的那一套之乎者也行不通。
就在王灿和小厮搭话的时候,酒楼的大门外走进来三个脖子上挂着兽骨项链,身上穿着兽皮衣服,赤裸着膀子的汉子。
这三人表情凶悍,手中都提着长刀。
他们大步走进酒楼后,走到距离大门最近的一张桌子,将手中的长刀往桌子上啪的一放,然后大喝道:“滚!”刹那间,还在喝酒吃饭的客人抱头鼠窜,灰溜溜的离开了。三个人咧开嘴嘿嘿大笑,然后围着桌子坐下,吃着剩下的酒菜。
三人一边吃,一边吼道:“好酒好菜给爷端上来,快点,快点。”
这三人,明显是蛮人。
王灿看见三个蛮人的做派后,脸色立刻发生了变化。这些蛮人太嚣张太霸道了,若城中的蛮人都是如此,百姓还怎?br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