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作者:rouwenwu

    过神来,自己这一行人多傻,站在这营外的黄土地上,眼睛看着现在只是一丛蹄尘,天气渐热,头上日头更盛,不知道在这里看个什么劲儿?

    薛名时这才拨转马头:“回营。”身后这三位初露脸的校尉当然是走在一起,韦大昌还在说朱睿请的吃的:“你母亲手艺真好,几时还给你送吃的来,就是小王爷吃了也说好。”

    这才有笑容的朱睿拿毅将军没有办法,又争上来了,到吃饭的时候本来是三个人带着三个奴才找个地方吃去,不想毅将军跟上来了:“你们在吃饭,也带上我。”放着父亲那里好吃的不去,这太平时节儿,给父亲和将军们总是一两样单独的菜,毅将军要是没皮没脸起来,就这么凑上来。

    时永康也道:“在这军营里吃上三天,送什么来都是好吃的。不过伯母手艺是好,去家信吧,请她再送来。我倒是想着好好吃点,不想小王爷一个人就吃了不少。”

    更是想笑的朱睿笑起来,如果不是身边有人,拉着朱毅打一顿,吃就吃吧,顶着小王爷的身份吃了不少,而且还有理:“这天热,一顿不吃完会坏的。”

    看看天上日头,说得也有道理,再想想帐篷里多了两包银子,还有一包是毅将军给的。这小子哼,回去再收拾他,

    带着毅将军回去的朱宣此时在马上也正在教训毅将军:“给你大哥带一点儿东西,你也去吃。”这第二个儿子,没事就嬉皮笑脸的,板着脸还怕三分,想来想去,朱宣觉得还是长子最讨老子喜欢。

    毅将军在马上嘿嘿笑一声,以前跟着父亲来军中,人人奉承从来没有觉得好过,这一次看到大哥住的地方,大哥出操,毅将军才觉得自己这个小王爷的身份是挺不错。

    父子两个人再回到家里时,又是一个月过去,进了家门,朱宣先问的就是一句:“胖倌最近又淘气没有?”第四个儿子是最让南平王夫妻头疼。

    朱子才回话就想笑:“小王爷昨天又爬到树上去了,王妃让人找了半天,最后才找到。”朱宣哼一声,这个孩子不知道是随谁,从会走路开始就性极顽劣,就是送朱睿走,毅将军说一声以后不要胖倌送,胖倌举起手来就是一巴掌打过去。要说性极顽劣,这一点儿上随自己,可是自己小时候哪有这样过,那个时候也没有哥哥打才是。

    回到房里丫头们打起门帘来,先听到的就是妙姐儿的训斥声:“说多少次你才会听,又揪丫头辫子做什么,让你不要爬高,你下来就揪她辫子。。。。。。”

    气呼呼的妙姐儿直到朱宣走进来,这才走过来对朱宣道:“表哥,你倒是管管,这敢是随着你,”当着儿子说到这一句上,朱宣立即就打断了话:“表哥从来不这样,随你才是。”看一眼榻前跪着的胖倌,小脸儿上是不惧不怕地表情,正睁着眼睛支着耳朵听父母亲在找原因。

    刚一进家门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什么事情都要找到表哥头上来,朱宣在榻上坐下来,先对丫头们道:“取板子来。”

    妙姐儿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还是算了吧,你打他也不怕。”朱宣开始数落:“就是你护在里头,所以才管不好他,”再继续对丫头道:“取去,今天打不好,明儿接着打。”

    跟在后面来的毅将军赶快跪下来:“请父亲息怒,四弟年纪还小,大大就好了。”然后就回过头来对着丫头们使眼色。

    “你使眼色做什么,再把你三弟,妹妹也找来一起求情,”朱宣对着站着迟疑的丫头们发脾气:“说话不听了吗?”

    外面又进来朱闵和端慧,是听到父亲回来过来的,一进来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用再问,胖倌又淘气了,胖倌淘气不是揪丫头辫子,就是拿泥巴扔丫头们,或者是看到母亲生气要骂,一个人爬到树上呆半天不下来让人去着急。

    小小年纪的胖倌虽然爬不到高的树上去,可是他总是到矮一些的树上用枝叶挡着自己,再穿上一件绿衣服,园子里这么多树,就好躲的很。

    看到丫头们取过朱红色的板子来,朱闵是一进来就跪在毅将军下首,端慧赶快跪到父亲面前去:“父亲息怒,四弟小不懂事情,再大一些就好了。”

    这是第一次自己带在房里养的孩子,所以一切淘气顽皮个性全部都出来了,偏偏性子异常难管,因为在父母亲房里长大,所以不怕他们。朱宣手里举着板子先对端慧道:“有你们在,我要是能管得好才是怪事。”

    站起来欲走,端慧郡主的伎俩就是拉着父亲的衣襟求情:“父亲教训就是,何必动板子。”妙姐儿看着可怜兮兮的胖倌,再想想这孩子异常的淘气,狠狠心道:“打两下改了也好。”从来不听人的话,任性无比全依着自己来。

    朱宣把衣襟用力一扯,对端慧道:“让开,”再就是毅将军和朱闵一起过来求情:“父亲息怒,”看看母亲也生气了,坐在那里不动,朱闵提醒一下胖倌:“四弟快走。”脸上立即挨了一巴掌,朱宣骂道:“混帐东西,都是你平时教唆的。”

    这就是胖倌小王爷管不好的原因了,这一个弟弟养在父母亲房里,哥哥姐姐都让着他,大哥朱睿回来,就抱着胖倌不松手,胖嘟嘟的实在可爱,只是所有小孩子的坏毛病胖倌都一一演绎过来。朱宣不在家,再重新来一次,母亲只会说打,是不会打人。

    此时朱闵一声提醒,胖倌小王爷从地上站起来就奔出去,母亲生气可以老实跪着听训,父亲生气就跑开吧,这是二哥毅将军教的,不要吃这个眼前亏,父亲不生气了再回来。

    丫头们当然是闪开让胖倌小王爷奔出房去,只有两个丫头跟在后面看着他去哪里,一会儿好找。房里又传来第二声“啪”地一响,是毅将军又挨了一巴掌,朱宣骂道:“有你们这群混帐,才有这样的弟弟。”

    回身来再骂妙姐儿:“一进家门就遇到这样的事情,都是你平时娇惯的。”最后骂丫头们:“还不去找了来。”

    半个时辰以后,两个先跟着的丫头们又把胖倌跑丢了,小时候一件红肚兜还好找,活象人参娃娃,长大了知道躲起来找不到的时候,一件水绿色的衣服,活象一棵胖白菜,往树丛里一钻,而且不怕毛虫,几下子就找不到了。

    脸上挨了一个巴掌的毅将军正在房里逗父母亲乐,朱宣已经不生气了,看着毅将军对母亲道:“再送点心可以多些,油纸包着的,送去也还新鲜,那菜要再咸点儿才能放了。我吃的一块象是有味儿了,不过我全吃了。”然后紧紧腰带:“也没有闹肚子。”

    妙姐儿奇怪道:“你们想是去晚了,或是路上耽搁日子了,自知道睿儿回来就去军中,我在家里做了菜放了好些天,每一天都尝尝来着,应该不会坏才是。”

    “我们是先去了别的军中,才去了世子那里。”朱宣对妙姐儿道:“我回来还说这个孩子跑去抢东西吃,不想他是这样想的。”

    毅将军再转过身子来对着端慧道:“你捏点心还要再学学才是,不好看的我全吃了。”端慧就嘟起嘴:“就是不如母亲捏的好看,也是我捏给大哥的,怎么二哥又全吃了。”再嘀咕一句:“你是想吃才去的,还打着这个幌子。”

    脸上还有巴掌印子的朱闵则对着窗外一会儿看一下,朱宣就冷下脸来:“看什么,你教他跑出去,还在这里看,饿了自己会回来。”

    “也饿不到他。”妙姐儿接上话,看看毅将军和朱闵都对着自己笑,端慧郡主也来打岔:“母亲,先听听大哥在军中的事情。”妙姐儿嗔怪地看看孩子们,上一次要打胖倌,也是朱闵提醒一下:“四弟快走。”然后一跑就是一天不见人影儿,朱闵和端慧一左一右:“母亲不用生气,母亲不生气,他就回来了。”哥哥姐姐让人送东西给他吃。

    已经不生气地朱宣没有听就知道,看着三个笑脸迎人的孩子道:“先打这几个,胖倌就出来了。”

    这里房里还是在说世子朱睿在军中的事情,毅将军一切打听的清楚,对着母亲当然是要粉饰一下,哥哥朱睿是这样交待的,父亲路上也这样交待。

    妙姐儿听着儿子说话:“住的不错,小了点儿,不过样样有,热茶夜宵儿,哥哥读书读到半夜,薛将军给开了小灶。。。。。。”

    转过脸来对着朱宣毫不脸红的面庞上看一眼,这一对父子当我是傻子,军中还有夜宵吗,妙姐儿也就将就着听,一面挂念胖倌,表哥回来,胖倌要挨打了。

    正文 第五百九十四章,回来(四)

    第五百九十四章,回来(四)

    一直到晚上吃饭也没有找到胖倌回来,朱宣一个字也没有说,就是脸上不高兴的样子出来了,几个孩子都乖巧地陪着父母亲,想主意斑衣娱彩,再想主意让父亲别生气。

    下午拿来的板子还在房里放着,朱宣随手放在那里,准备晚上找到这个小子,狠狠给他屁股上一顿,听过苏南的两个儿子淘气 ,周亦玉的儿子淘气,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淘成这样。看看正在说话的毅将军,朱闵和不时对着撒娇的端慧,有这样三个好哥哥姐姐,才成就胖倌这样的弟弟。

    “母亲生气不要紧,父亲生气要打人,你就躲着。”这是毅将军教的,“要吃的喝的,我送给你,也别走太远,”这是闵小王爷教的,最后一个就是端慧郡主,教的比较实在:“父亲真要打你了,躲不过去记得拼命哭。”

    窗外夜色西沉,朱闵又往外面看一眼,就被父亲骂了,朱宣把手里的筷子重重地往桌上一放:“看什么,和你的小厮们一会儿一个眼风,没找到不是,让他饿着。”朱宣刚才出去一趟,已经知道胖倌躲在书房院里的梧桐树上,梧桐树身都不高,树身有好攀爬的地方,这么小的孩子爬得多了,朱宣是想着一会儿就爬上去了,而且树冠绿叶较多好躲。

    朱宣斥责道:“让他饿着去,回来还有一顿打呢。”再一看,毅将军对着弟妹们又开始使眼色,吃过饭我们再去找。朱宣接上来再骂毅将军:“就你最鬼鬼祟祟的,吃过饭你们都回房去,不许再出来。”

    三个孩子看看母亲,朱闵和端慧是知道,父亲离家这一段时间,胖倌是见天就有一出子事情,都是小孩子能干出来的事情,还有父亲最喜欢的一个摆设给砸了,学会踢球,窗框就遭了殃。母亲是不会再求情的,一早就对着胖倌说过:“你是知道母亲不打人,等你父亲回来,好好告诉你父亲去。”

    妙姐儿对着三个孩子求情的眼光,也是无奈之极,这孩子到底随了谁才是,给朱宣挟了菜道:“是应该打几下,表哥也消消气再打,你要在气头上打,我不答应。”

    一看母亲发话了,端慧郡主赶快把筷子拿在手上给父亲送过去,然后对着父亲娇滴滴:“父亲先吃饭吧。”

    此时一个人在梧桐树冠上的胖倌正在吃东西,从房里跑出来,一溜烟儿就跑到园子里去,一钻进花丛中深的草丛中,或是山石根下面再出来,基本上跟着胖倌的丫头就是过不去了。

    胖倌是一脸愤慨地跑到父亲的书房的,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当然不是明白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其实书房这院子里发生点儿什么事,朱宣知道的是最快,当然胖倌也不知道,这么小哪有这么多的想法,只是突然就想来了。

    也许是这里玩的时候,看到这院子里的梧桐树都是树冠大,又树身矮,胖倌爱上树,以前上的是都是园子小的桃树之类的,对这里树冠大的梧桐树很是向往,很想爬一回,就跑来了。

    站在树下面对小厮们道:“抱我上去。”以愿以偿地爬到树上的胖倌小王爷看着树下一左一右两个小厮,还在要东西:“给我一个果子,再给一块点心。”看看在这里多好,根本不用自己爬。

    抱着果子拿着点心的胖倌就坐在这梧桐树上吃喝起来,这里看得高,树下还有人看着不要摔下来,树枝上正好有一个凹陷处,是小厮们选了这棵坐着舒服的树把小王爷抱上去的。胖倌坐得很是舒服。

    坐得很是舒服的胖倌正在想心思,按理说太小没有心思,可是胖倌还是有心思,小脸儿上如果有词来形容,是愤愤不平,母亲总是不让揪丫头们辫子,被胖倌揪到辫子的都是小丫头,揪一下就惊叫一声,揪得不狠就是格格笑一声,可是胖倌有力气的时候居多,所以揪哭的时候居多。

    没有人跟胖倌玩,哥哥们要上学,姐姐也去,而且姐姐有陪伴的人,只有胖倌太小还没有,母亲忙的时候居多,不忙的时候又要看看哥哥姐姐,陪着父亲,陪胖倌的时候算是不少,可是陪胖倌玩就不会了。

    所以胖倌自己找乐子,踢皮球不好玩,踢到窗户上“啪啪”响多好听,不能踢,胖倌只想大哥,大哥陪着捏胖倌,捏好些个胖倌出来陪着胖倌,坐在树上舒服地吃着喝着的胖倌就此舒服地坐在树上了。

    一直坐到树下出现了父亲,朱宣伸高双手把噘着嘴的儿子抱下来,看着他一下来立即就开始哇哇大哭起来:“父亲要打胖倌,父亲要打胖倌。”

    朱宣看着幼子,四十多了又得一个儿子,养在房里都溺爱他,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姐姐端慧教的要打的时候就开始大哭,就开始用上了。

    此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平时护着自己挨巴掌的哥哥姐姐一个也没有,朱宣教训这么小的儿子还是第一次,自己动手打的,手里拎着那板子就过来了,所以再跟着父亲身后,被抱回房里的胖倌小王爷,小屁股很不幸的肿了起来,这一会儿不是哇哇大哭了,而是眼泪花花的流,不时的啜泣一两声,听得走在前面的朱宣每看一眼觉得象是自己打错了。

    眼泪花花的胖倌再见到母亲的时候,也是就这样啜泣一两声,可怜巴拉地趴到自己的小床上去睡觉了,哭过以后容易睡,不会儿就噘着小屁股睡着了。

    妙姐儿看过儿子饱受苦难的小屁股,再回到榻上来,对着朱宣这才道:“表哥手太狠,这孩子明天只怕是不能坐了。”

    “那就趴两天,”朱宣自己动手打的,就是儿子太小了,自己动手轻重最合适,让小厮们打根本没效果,自己看着喝命人打,小厮们下手才没轻重。听着妙姐儿还是要抱怨,朱宣往后坐一坐,倚在迎枕上道:“到打的时候了,以后多管管。”

    揪丫头辫子?朱宣是想不明白这是什么毛病,问妙姐儿道:“你小时候也这么干过?我肯定是没有。”妙姐儿觉得冤枉之极:“我小时候只在桌子上把别人画得头上长几只角,倒是被人揪辫子才是。”后面的男同学,没事就把前面两个女生的辫子系在一起。

    “那就是了,你儿子现在替你报仇呢。”朱宣觉得自己找到根源。妙姐儿的明眸只在朱宣脸上打转,唇边是别有心思的笑容:“或许随表哥。”

    然后重提世子朱睿:“睿儿在军中,想来表哥优待多多?”朱宣只反问一句:“是吗?”对着这张动不动就没有表情,看不出来心思的面庞,妙姐儿自己坐过来,扳着朱宣的面庞问他:“听听你儿子说的,睿儿在军中还有夜宵,还告诉我这是现在有的,所以我才不知道。”毅将军鬼话连篇个没完,本来是让母亲放心,结果漏洞一堆。

    提起来去看儿子,朱宣觉得可以表表功,自己是睡着,手臂在身边坐着的妙姐儿腰上一搂:“老子还给他送茶呢,你还说我不想着他。”

    听过以后的妙姐儿撇着嘴:“你不喝给儿子喝,毅将军也不喝给睿儿喝,你们两个难道就没有再喝茶不成?”这样的鬼话自己哄自己,哄得父子两个都自己个儿开心。

    朱宣嘿嘿一笑,想想儿子对着老子落泪,南平王觉得心里也暖哄哄的,房里无人,对着妙姐儿道:“薛名时说儿子功夫不错,”妙姐儿一语揭破了:“因为是表哥的儿子,王爷的儿子当然人人说好。”

    “所以我也不能大意,”朱宣这才告诉妙姐儿:“我让钟林和徐从安都去军中,”钟林和徐从安是跟在后面坐船来的,所以世子先行去了军中,他们后来才到,到了以后就在朱宣走后紧跟着就去了。

    桌子上放着一个彩绘的漆茶盘,妙姐儿从茶盘里端过茶来,用自己的丝帕擦拭过茶碗旁的水渍,这才奉给朱宣,身边的这个人只是一个父亲,心里只想着儿子好生生的,再往房里看一看,胖倌就睡在那里。

    “刚才我去看过胖倌,他还在说要睿儿,”妙姐儿握着丝帕这才想明白:“胖倌是没有人同他一起玩。就是平时,也不喜欢家下人的小孩子,只喜欢哥哥姐姐。”这算不算是淘气顽劣的理由,要引起父母亲的注意。

    妙姐儿想一想道:“不是时时都在房里,”胖倌是要人陪着玩,不是要时时在房里,这一点儿上,南平王夫妻自己不大容易想通。

    “管管就行了,打两顿。”朱宣只觉得不听话就教训他,妙姐儿看看儿子触目惊心的小屁股,体罚有用吗?对朱宣道:“再打总是这样打吗?”

    朱宣低低地笑一声道:“你看看肿了,其实没事,三、两天就下去了。”然后逗一下妙姐儿:“不信你试一试,看看三、两天消不消肿。”

    房里又传来胖倌睡着的一声啜泣声,虽然轻还是传到父母亲耳朵里,朱宣看着妙姐儿又心疼上了,说管的时候她也行,真的打了,就心疼。朱宣忍不住伸出手来在妙姐儿脸上拧一下:“你这个孩子,有你就管不好孩子。”

    朱睿从京里回来入军中,中间过节都是在军中过,直到近过年的时候才有假可以回家,将军们开过年前的这次会议,从帐篷里散开走出来。

    大小军官都在,所以年纪大小的校尉们都也在,薛名时喊住要走的朱睿:“沈校尉,你留一下。”

    同样有假的韦大昌和时永康是想三个人一起出帐篷商议回家的事情,听到薛将军又单独喊了沈校尉留下来,两个人也不走,帐篷里还有幕僚们在忙碌,就凑过去装着看军事地图,听着沈校尉几时能一起出去。

    “过年我是不回去,有一封家信,还有一些东西请你帮我带回去,明儿你走的时候来拿。”薛名时对着朱睿和气地道:“我女儿宝绢在陪着小郡主,给她就行了。”薛名时也时时在思虑爱子之心,特意给自己的女儿找了一个机会见一见。

    朱睿答应下来,这才出来,韦大昌和时永康跟在后面,三个人走开几步,时永康先羡慕一下道:“我就知道你一定和薛将军是世交,你还说不太熟。”

    韦大昌则是羡慕别的:“薛将军的女儿叫宝绢?这名字真不错,一定生得好。”韦大昌还没有订亲,就是订了亲也是要想象一下。

    肩膀上立即被朱睿捶了一拳,笑骂道:“别混说,姑娘的名字也是乱说得的。”思虑着沈校尉和薛将军家里是什么关系的时永康还在寻思:“不对呀,你们家里要是世交,怎么你军功上总是亏呢?”

    这一年打了五、六仗,韦大昌和时永康也各有建树,家里长辈们来信都是夸奖,只有沈校尉报上去的军功就要打回来一半,每每让韦大昌和时永康为朱睿鸣不平,在上司将军那里闹了几次,险些被记上一过这才算罢休。

    “再说你家里来的信?”韦大昌也对朱睿道:“都是伯母的信,”那信笔力柔媚,让人观之忘俗,可是却是女人写出来的可以看得出来。韦大昌道:“沈伯父就从来没有信来,想是你军功扣的太多,他不喜欢的原因。”

    时永康开始耸着朱睿:“真的是和薛将军家认识,回家哭去,让家里人找薛将军问问去。”朱睿一笑,薛将军当然是不会扣我的军功,全是父亲打回来的,看着时永康装哭的怪脸道:“你这次回家还会哭吗?”

    “那是当然,”时永康是早就想好了的,对两个并肩的兄弟神气活现地道:“第一对着我妈哭,送的东西太少,吃的明年多送来,第二对着我父亲哭,散碎银子明年多送一些,马上带不下,再多一匹马就是,这里只有小集镇,连个换银票的钱庄都没有。有换银票,又换得吃亏。一百两银票只给八十两,这样的人怎么不抓他治罪。”

    一百两银票只给八十两现银,这样的事情人人都遇到过,可是不得不换,韦大昌嘻嘻笑着:“要么你别换,看着别人买吃买喝的,通头洗澡去。”但是也对朱睿道:“你父亲难道不疼你吗?就是我爹,见到我就板着脸训,我跟他没话说,可是这一年也给我来了两封信,通篇教训里,最后也一句出门在外,自己当心的话,你爹是怎么了?”

    朱睿笑着带着他们同几个士兵擦身而过,这才道:“他事情多。”韦大昌家里是一板一眼,父亲严厉,时永康在家里活象毅将军,有时候象胖倌一样会耍无赖,不服气地道:“他难道比王爷还忙,王爷一年还来两次呢。你父亲就一封信也没有?”

    “不是给我带散碎银子来了。”朱睿想想来父亲就美滋滋,后来带着毅将军又来了一次,给自己又送了吃的,天冷的衣服,然后和毅将军又一人给了一包散碎银子来。想想朱毅那个鬼东西,说父亲不让带,亏他想出来的办法,把碎银块塞到一件绵衣里穿在身上带了来,朱睿想想就要笑,回来不揍他了,本来是想揍他一来就在自己身前凑。

    前面就是自己的帐篷到了,三个人进到帐篷里开始非议自己的父亲,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时永康话最多:“我爹不好,上次家里有信来,说家里又多了一个弟弟,我妈带信给我说,让我多要钱自己放着,免得将来和人分。”

    韦大昌也不说话了,他家里也是有庶弟妹,也是一样不喜欢,韦大昌苦着脸道:“老时,我倒是羡慕你,可是我爹动不动就拉着脸,没事就喊一声动家法,我才到军中来躲烦的,要不是回家看我母亲,我都不想回去。”

    “我是回去要钱的,随便教训我弟弟去。”时永康道:“不然我也不回去。”两个人一起看着朱睿:“你有几个弟弟妹妹?”

    朱睿赶快分辨:“我只有三个胞弟,一个胞妹,我父亲房里只有我母亲一个人。”听得时永康和韦大昌一起眼红:“这是哪一家,你到底是说出来给我们听一听,现在还有这样的家吗?”

    不想跟他们扯自己父母亲的朱睿想要撵人了:“你们也回去收拾东西,我们明儿一早就走,路上还可以一起走一程。”

    这两个人还不想走,看着朱睿在收拾,然后瞎猜:“伯母一定是个美人?”然后嬉皮笑脸再猜一句:“要么。。。。。。有手段?能管得住伯父?”

    “没有,”朱睿回答一句,听听身边多了一声嘻笑声,却是朱小根的声音。朱睿拉下脸来:“你快收拾东西。”这个奴才听着倒笑起来。

    得不到答案的两个人对着朱睿一通打量:“你生得象伯父还是象伯母?”朱睿笑而不答,从床上拿出来一把小小的玩偶,这是附近集镇上买的,时永康和韦大昌都知道:“这是给你四弟的。”朱睿早就说过:“给最小的弟弟带的。”

    说到这里,朱睿提醒一下:“你们给家里带什么回去?”这就是件犯难的事情了,时永康想不出来,韦大昌也想不出来:“这里有什么?野草,草药,黄羊骨头,家里除了黄羊骨头,野草和草药应该都有,不用带。”两个人全是一个想法,我回去就行了。

    然后看一看朱睿带的东西,朱睿也拿出来给他们看:“父亲说过不用带,有军功就行。”一句话说漏了嘴,又多引来几句追问:“你父亲是什么时候带的话,你也不告诉我们。”朱睿嘿嘿笑一声,打回来的军功,父亲说算是孝敬了,他心里明白。

    然后是两件当地人穿的衣服,都是崭新的女人衣裙:“这是给母亲和妹妹的。”一件大一件小,韦大昌和时永康挤眉弄眼睛:“那天你买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带给你意中人的。”

    “又胡说了,我没有订亲,早就说过了。”朱睿把衣服小心地折叠起来,不让两个人用手碰,平时也不让朱小根用手碰,都是自己来。

    韦大昌坐在朱小根床上,对着朱小根问话:“奴才,沈校尉是你们家长公子不是?真的是没有订亲?”

    正在收拾书的朱小根洋洋得意地回答:“我们家二公子,我们家姑娘都是早早订亲的,我们小爷是最受重视的一个,所以这亲事嘛,在京里看过多少家,没有一家姑娘是相得中的。”

    朱睿瞪眼睛道:“收拾你的东西。”由订亲也想问问别人:“你们才要给意中人带东西呢。”

    一句话说得韦大昌愁眉苦脸:“不带,我不喜欢我表妹,是我母亲喜欢。”时永康又是怪脸:“不带,我订的是我父亲的世交,也喊我表哥,我一听她尖着嗓子说话,我就想跑得远远的。”

    接下来再看朱睿带回去的东西:“这本古书,好不容易淘来的,带给我三弟,他才是文武双全呢,最喜欢看书。”这是有散走的商人那里淘来的,只有这么一本,却是本古书,朱睿就高价买了回来。

    给毅将军的也是一把剑,这就是世子朱睿带回去的全部东西了。看得时永康和韦大昌只是阴阳怪气地:“幸亏跟你不是兄弟,要是你兄弟,就把我们都比下去了。”

    朱小根又接上话了,脸上笑眯眯:“我们小爷在家里从来头一份。”在朱睿瞪眼以前,再低下头来收拾自己东西,装作看不到。

    三个人又最后约定,明儿一早几点钟走,这才分开各自回去收拾东西,另外两个有奴才的校尉,又不带东西回去,当然是更省心不用收拾。

    第二天一早,有假回去的军官倒是有不少。苏南奉命过来靠拢,也在薛名时帐中,想着再和世子说几句话,听说下一次不是去自己军中,是去周亦玉那里,看着三个小校尉过来辞别,薛名时拿出来自己带回家的东西,亲手交给世子朱睿:“有劳沈校尉,不麻烦你到我家跑一趟了,给我女儿宝绢就行了。”

    又提了一次让沈校尉见自己的女儿,再听第二次的人都起了疑心,第一次听到的苏南也起了疑心,但是不管先对世子寒暄两句:“说你过了年就去周亦玉那里,我来看看你。不过我没有什么东西让你带,我住的地方离你家太远。”

    薛名时看看苏南,苏南也看看薛名时,等世子等人走了,苏南才瞪大眼睛问出来:“老薛,我问你,你有东西难道没有人往回送,昨天是刚走的人你怎么不带,偏生要他带,还亲手交给你女儿?”苏南狐疑地道:“你什么意思?”

    “你没有女儿,问这个干什么。”薛名时不予理会:“等你有了女儿,你就明白了。”苏南嘿嘿几声:“我当然明白,我家里两个儿子,我只是在想。。。。。。”苏南凑近薛名时问一句:“王妃还会不会再生小郡主?”

    听过以后差一点儿没有岔气地薛名时认真对着苏南一通打量,头大大的圆滚滚,脸色红通通的大鼻子,慢慢腾腾地回答苏南:“你儿子,长得跟你一样的尊容吧?”

    多点了几次头的苏南笑得象是天真的孩子:“儿子当然要象爹,沈校尉就长得象他爹。长得象我才好,我告诉你,我军中又新到一批士兵,又有两个长得象我,你还别说,我这张脸,是长得不错。”

    帐篷里在胡说一气开心,外面朱睿三个人上了马出营,时永康也一样狐疑:“薛将军不是相中了你吧,要让你做他家的女婿?这样的狗屎运,你是怎生撞来的。”

    韦大昌接上话道:“你回家把亲事退了,在军中打听一下哪一位将军家里有姑娘,就调过去得了。”

    身后是黄尘弥漫中,朱小根和另外两个奴才也正在扯:“我们小爷的亲事,要找天上没有,地上无比的姑娘才行。”一时说错了话,朱小根自己没有想起来。。。。。。

    早早就知道儿子要回来的是妙姐儿,早几天就让人去收拾房子,做世子爱吃的东西,然后再进来看胖倌,小王爷胖倌又肿了一次屁股,趴在床上这是第二天,正趴着在玩皮球,拍几下拍没了,旁边的小丫头就帮他捡了给他再拍。

    看到母亲进来,就嘴里哼哼唧唧地要哭,妙姐儿在儿子身边坐下来,揉抚着他的大脑袋:“以后要听话了,见天儿就挨打,大哥回来了,也让他训你去。”

    胖倌一听眼睛就亮了,对母亲问一句:“大哥今天回来?”可是自己屁股疼疼,走路都不舒服,还是趴着最舒服。

    妙姐儿看着儿子,表哥说随我,这哭完了眼睛什么事也没有,一夜就过来了,跟没有哭一样。妙姐儿耐心哄劝道:“说是今天回来,你要听话才行。”

    房外走进来朱宣,也来看看胖倌,一进来就听到胖倌对着妙姐儿正在告自己的状:“父亲打人,打到疼还不行,打到更疼。”

    停住脚步的朱宣在多宝阁打算再听一听儿子是怎么说自己的,先是妙姐儿在哄着:“你听话,学学哥哥姐姐,小时候就不怎么挨打,就你挨过不少次,还是没有记性。”

    从多宝阁的一个小铜鼎看过去,朱宣看到胖倌扭着小身子,把自己把嘟嘟的大脑袋放在妙姐儿腿上,继续告状:“父亲不好,父亲打人,父亲就会打人。”一连三句话,朱宣觉得手又痒了。

    放重脚步走进去的朱宣看到妙姐儿先对着自己笑一下,然后胖倌。。。。。。朱宣也拿这个儿子没有办法,只能一直对他板着脸。

    胖倌看到父亲,先是把脑袋往回缩一下,看到父亲也在床沿上坐下来,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挪动自己的小身子,因为屁股肿是趴着的,要到父亲那边去,只能这么在床上挪动小身子。

    妙姐儿用丝帕掩口,看着胖倌挪动表哥那边去,把自己的大脑袋再放到父亲腿上去,然后开始哼哼,动几下身子屁股还是疼的。

    所以管不住儿子,过去管儿子,就象是红楼梦下人评的,说一声管儿子,就象拿了贼,可是胖倌养在父母亲房里,诞皮赖脸什么都来过,这一会儿把自己的脑袋放到父亲腿上去,还要哼两声:“疼。”

    朱宣心里也软了,刚才手痒恨不能再打一顿,这一会儿要打也得等胖倌的小屁股好了才能打,旁边妙姐儿正在看笑话的表情看着自己,笑着低声问一句:“表哥,我给你取板子去。”

    头上立即就被敲了一记,妙姐儿护着额头往后面坐一下,还对着朱宣做一个鬼脸儿,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个儿子看看表哥如何管,胖嘟嘟的身子就这么缠上来,也不能把他推开。

    朱宣用手拍拍胖倌,这儿子肥乎乎,让人就想拍两下,只能再告诉他:“好了听不听话,不听话接着打。”

    “胖倌听话。”妙姐儿听到儿子回这一句,又忍不住笑两声出来,这全是哥哥姐姐教出来的,问你听话不,当然说听话,然后该怎么样继续怎么样。

    这么小的孩子打狠了怕打重了,打得不狠快打皮了,朱宣只能忍着,大了再教训他,现在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说什么都说好,出了门天热一脚把皮球踢到河里去,然后自己就想尽办法到水里去玩,说去捞球。别人捞上来给他,看不住再踢一腿,给他多少个球,他要是想往水里去,想尽办法往水里踢。

    房外丫头们回话:“世子爷进家了,往王妃房里去呢。”朱宣和妙姐儿一起站起来,床上的胖倌也不干了:“要看大哥。”被父亲又训了一句:“不听话谁也不许见。”

    夫妻两个人走出房来的时候,还可以听到房里的胖倌又开始哼哼要哭了。妙姐儿拉着朱宣的袖子只是问:“这到底随谁?怎么生出来这样一个顽皮的孩子?”

    “孩子多了,当然会有一个特别不听话的。”朱宣自己还纳闷呢,这儿子象我,这性子不是我的。由胖倌再看以前的几个孩子,以前还觉得端慧最淘气,这会儿再看个个都好。

    朱宣和妙姐儿并肩走进院里,先听到一声:“父亲,母亲,”朱睿站在廊下走过来,一身青色旧衣,可是精精神神的一位少年,急步走过来就在院子里面拜倒,再仰起脸来看母亲,脸上才有了笑容:“母亲依然是没有变。”

    身旁的朱宣告诉朱睿:“变了,”妙姐儿刚嗔怪一记眼光,朱宣再告诉朱睿:“为了你,天天记恨我。”一到过节就想儿子,过年前三个月刚过中秋节就开始问:“不会人人都有年假回来,我也不求表哥让他今年回来,让我去看看吧,我穿上小子的衣服,就说是他叔叔。”

    听到说要回来,妙姐儿还是犹豫一下:“这合适吗?刚去一年就回来,别人都是这样能回来的吗?”见儿子固然重要,表哥的声威更重要。

    此时见到朱睿的妙姐儿什么顾虑都忘了,拉着儿子起来,对着个子快要高过自己的朱睿看不够一样地看着,然后心满意足地让朱宣也看:“他这年纪个子这么高,以后是不会再长了,最多不过象表哥一样高罢了。”

    朱宣一直也就在看,他不过比妙姐儿多见过两次,一样是看不够,看着儿子还矮了自己一头,朱宣道:“只怕比我高吧。”然后看着母子两个人站在院子里手拉着手只是说话,还是做父亲的提醒一句:“院子里冷呢,今年没下雪,也是冷的,进去说吧。”

    母子两个人这才往房里走,不能说朱宣不嫉妒一下,朱睿扶着妙姐儿往房里走,妙姐儿这孩子七老八十了吗?自己负手进房里的南平王找件事情自得一下,儿子可以上战场杀敌了,老子依然精神抖擞,觉得身子骨如年青时一样,朱宣开始心里寻思,是不是再生一个孩子,至少不会象胖倌那样淘气。

    朱睿和妙姐儿正在说胖倌,妙姐儿就叹气:“胖倌太淘了,你们哪一个小时候也不象他那样淘,不过你父亲说的也对,都是祖母带大了你们,淘气的时候不在我眼前,现在看看胖倌,恨不能让你父亲好好打一顿,等到打他了,我又心里不舒服。”

    “我去看看去,”朱睿一听弟弟挨打,心里就想去看看,再对着父亲看一看,陪上笑脸:“四弟小呢,父亲不要生气才是。”

    朱宣觉得这话我都听得耳朵要起茧子,都会说小呢,挥手道:“你去看吧,给你。。。。。。”再想说给你捏了多少个泥人儿,端慧说脸象包子,胖倌说象大哥,而且听人说象包子就要哭一场,逼着人说象世子,端慧郡主每一次说完都要再对父亲委屈一下:“我说的是实话,偏生胖倌不让我说。”

    毅将军、朱闵和端慧都在胖倌房里,就在母亲院子里,往窗外看一眼,端慧笑着道:“大哥来了,是我说的吧,大哥一定来看胖倌,我们在这里等着可以早见,不用多跑路。”然后手捧着腮凑到胖倌脸面前去笑:“一会儿我们吃饭,你就去不了。”

    胖倌是习惯性的举起小手就要给端慧一下子,毅将军和朱闵看着端慧往后躲开一起嘻笑起来:“没打到。”

    朱睿也看到了,进来先就一句:“怎么打姐姐呢?”胖倌把小脸往一旁扭一下,再重新扭过来有了笑脸:“给胖倌带的什么?”

    “他只是要打人,而且只打我们。”端慧郡主笑逐颜开地看着大哥进来,赶快先告一状。朱闵跟着补充一句:“打我们没有事情,打别人他还够不着。”

    朱睿把胖倌抱在怀里来,小心不碰到他的小屁股,对朱闵道:“你不会躲开,就是?br /gt;

章节目录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rouwenwu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rouwenwu并收藏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