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58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作者:rouwenwu
道:“不想这样的心计,自已有了,自己难道不知道。有心到了西山再说,系得王爷只陪了她。”
南平王第一个孩子,当然现在别的什么也想不起来。可是昭阳郡主不能再等了,她来了京里这些日子,一直没有订下来了,皇上让皇后时时过问了,有些不高兴了,这么挑剔的,满朝的青年才俊都给你挑,要挑上半年吗?
可恨自己没运气,昭阳郡主没有想到被朱宣耍了,还觉得自己没有运气。现在门前虽然车马繁多,可是北平王也不来了,靖海王也不来了。
这三位异姓王要来都来,说一声不来居然一个也没有了。赵夫人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可是说不出来什么地方不好。
她也把自己的担心对女儿说了:“这三位异姓王,竟然是象耍我们一样,一开始热闹得很,拦了北平王他还一心的不高兴,现在路上见了他,他只客气地拱拱手就再也无话了。”
赵夫人恨恨地道:“昨天宫中见了北平王妃,居然对了我冷言冷语,说什么你挑花了眼,问你要挑多少年?可恨这话,难道咱们是老姑娘?”
昭阳郡主无计可施,也是心里难过,对母亲道:“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去西山去看南平王妃,她不是有喜了,我们去恭贺也是应该的。王爷乞了假,天天就在西山不回来。”
也对赵夫人恨声道:“靖海王妃更是可笑,她见了我也有话说,说什么世子侧妃之位还在虚位以待,又说南平王风流成性,与王妃恩爱,外面人又多,不会往府里进人。说是太夫人的意思。她倒明白太夫人的意思?”
赵夫人也冷笑道:“不是去看了太夫人,我当面探问过,太夫人只是说王爷的事情由王爷作主,成了亲就不再管了。怎么又冒出来太夫人不同意?难道太夫人这么糊涂,娶了你,嫁妆丰厚不说,而且又是皇族。总比她那个小生意人出身的恩亲要体面的多。”
母女两个人只能收拾了车驾,一心的愤恨往西山来,昭阳郡主心想,王爷时时都来,这一下子不来了,他也应该会想我。想想王妃这样对我,以后成了亲,我有了喜,才不会让你日子好过。
朱王爷也说过,立贤不立长,先生在前面不是世子,让你哭去。
母女两个人都是气得不行,怎么一眨眼,自己就象是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了。出身尊贵,几时被人看过这样的笑话。
两个人在西山没有见到沈玉妙,朱宣自己见了她们。我不来和她们说,她们总是不会死心的。
赵夫人母女两个听说王妃睡了,不见客,王爷见时,也喜上了眉梢,本来就是来见王爷的,并不想这会儿去看王妃喜悦的脸色,那不是扎人心吗?
正文 第两百九十章,有喜(二)
第两百九十章,有喜(二)
昭阳郡主见到了朱宣还是那么英俊,心里又情怀不已,含羞行了礼,坐下来。
朱宣倒是殷殷的,对赵夫人道:“以前梁王在京里的时候,也是相厚得很。夫人郡主进了京,总得前几时有空闲,时时去探望了。王妃有喜了,这几时要陪了她,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让人传话于我,不要客气。”
昭阳郡主一下子就傻了眼,今天与上一次见面,判若两人。心里一下子就被打成了碎片,这。。。。。。是何意?
以前来看我,只是冲了父亲才来探望?难道不是花前月下走动了,闲话了。不是说了家里无人主中馈,昭阳郡主的心沉了下去,他,并没有许过什么。
这个时候,昭阳郡主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笑话。从一开始一心的想嫁给他,想得到他的心,所以玩了花样,没有想到,这花样把自己玩进去了。
本以为南平王府没有别人,联姻当然人人都想,现在看来,他居然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自己,那他为什么要来?
三位异姓王一下子都不来了。昭阳郡主咬了嘴唇,看了还在与母亲殷勤谈话的朱宣,强忍了眼泪,这个人,真的是很招人爱的。
赵夫人也心里明白了,总算比昭阳郡主要老辣得多,听朱宣话里还有可以说话的余地,就直接拜托朱宣为儿子进世子位帮忙。
朱宣道:“如有能尽心的地方,当然是要尽心尽力。”要我说句话也不难,我说了以后不起作用可不能怪我了。
说话也有很多种方式,随便说一说,还是认真去帮忙,这个就要看我了。
朱宣送走了两个人,站起来往里面来。玉妙还在等他,笑看了他进来,笑道:“表哥说烹茶,这茶烹得好。让我看着水开了,你的人哪里去了?”
太夫人,老侯爷也在侧等了喝茶,朱宣笑着坐下来,对玉妙笑道:“重新看了水开,我不在,水开了有什么用?”
就父母亲笑道:“梁王府上赵夫人和郡主来看妙姐儿,我会了会,让她们走了。”
老侯爷就笑了,道:“还是为了争世子位?”朱宣道:“可不是。她们来找了我,也不想一想,梁王府上的别的几位公子,也都来找过我。”
昭阳郡主一进京,别的人也会有举动,别人不会坐视看了昭阳郡主嫁给南平王,别人也不是死人。
太夫人看了眼前的儿子媳妇笑,我家里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妙姐儿有身孕了,生下来儿子当然是世子。一想到要有孙子抱了,太夫人就合不拢嘴了。
老侯爷倒为梁王有些唏嘘,对儿子道:“梁王在京的时候,也时时与他一晤,唉,这些年没有见了,可能也老了。”
朱宣看了水开了,就开始动手烹茶,为父母敬了茶,又端了一杯给玉妙,自己才掂了,道:“梁王年青时也是一条汉子。”
老侯爷道:“可不是,那个时候打突厥,我与他并肩过。。。。。。”
太夫人不耐烦了,道:“眼前在取乐,你们说打仗,要说出去说去。”玉妙含笑看了父亲与表哥赶快不说话了,慢慢的品茶,果然是香。
表哥弄这些最拿手。说着说着话,又说到了昭阳郡主身上,太夫人自己说了不许问,先问的又是她,道:“昭阳郡主说是来成亲的,不知道许了谁?”
太夫人对自己的儿子太了解了,知子莫若母。赵夫人过府来拜,探问了自己,太夫人觉得不可能。儿子想与梁王联姻,当然是正当去梁王府上求聘去,看了你们母女进京来,才想到要联姻,这不是他的为人。
玉妙就抬起头来看朱宣,母亲这么问,表哥不能对母亲说假话,他会怎么回答。
朱宣看她一笑,回太夫人的话:“父亲与我都与梁王相厚,当然这事我们要关心。妙姐儿,”玉妙应了一声。
朱宣笑道:“不是很喜欢为别人作主,怎么你一点儿也不上心,天天就淘气去了吧?”
太夫人又烦了,道:“她们才只来拜会过一次,怎么你又找上妙姐儿了,再说她有身子的人,现在为她上什么心。”
玉妙也觉得无辜,不是表哥自己总是去看她,这会儿又说我不上心。什么事情都能找上我。
老侯爷倒是觉得对,笑道:“儿子说得很对,这事咱们应该上些心,梁王以前和我很好。。。。。。”太夫人笑道:“和你也好,和儿子也好,怎么来了京里不第一个来拜咱们?”玉妙扑哧一笑。
老侯爷笑道:“不来拜咱们,这儿女亲事就不管她们了,母女两个人在京里,该过问的还是要过问。”
朱宣笑道:“过问亲事,是女眷们的事情。”
太夫人就看了玉妙,玉妙也看了太夫人,婆媳两个人有些无奈,那就帮她上心过问吧。
玉妙又要仔细打量朱宣了,不是说了想联姻,再说不知道昭阳郡主喜欢什么样的人。
晚上无人时,才问朱宣:“不知道郡主喜欢什么样的人,想要找什么样的人?表哥应该知道吧。”你去看了她不少次了,总比我知道。
朱宣道:“她要找什么样的人,我怎么知道。都说了这是女眷们的事情。她们找我,不过是要借兵马,谋世子位。”她一心要找我,还不是我有权势,有兵权。她要找的是有权势的人。不是找我。
玉妙吓了一跳,道:“怎么还要借兵马?”朱宣哼了一声道:“梁王府上为了这个打,也不是第一次。”打死了人还有过呢。
玉妙就看了朱宣,那你还想联姻,难道想打到自己家里来。这话并没有说出来。
正文 第两百九十一章,有喜(三)
第两百九十一章,有喜(三)
玉妙弄不明白,南诏公主的事情,表哥是吃了吐。昭阳郡主,表哥有没有吃呢?不会不吃也吐吧。
朱宣就看了她:“饿不饿,不是都说有身子的人能吃的很?”玉妙看了他:“应该是几个月的身子才能吃吧,现在怎么会能吃。”
朱宣道:“那你吃得下去也强着吃一些。”玉妙很无奈道:“可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吃。”
朱宣就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又问她:“听人说会吐得厉害,你好象也不吐,人家说儿子就不吐。”
玉妙看了他这么罗嗦,笑道:“我只听人说,吐得狠的是儿子,再说现在也还不到吐的时候吧。”
真是的,两个人都什么也不懂,表哥这次总算是有不懂不明白的东西了。
两个人头一天追寻了半天吐与不吐,第二天一早,沈玉妙一早起来就觉得不舒服,然后就吐了一个干净。
朱宣站在旁边看了她心疼,对太夫人道:“怎么吐成这个样子?”太夫人就笑道:“都是这样过来的。你别婆婆妈,去看着弄吃的去。”
到了吃早饭的时候,朱宣又皱了眉,对母亲道:“怎么吃什么都吐?”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下去再吐出来。
玉妙擦了擦嘴角,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喝药。”朱宣就虎了脸看了她:“该喝就喝。”然后就是一句:“吐完了接着喝,吐完了接着吃。”
弄得医正很是为难,王妃吃药从来麻烦,王爷盯着为王妃看,开了药让她吃了不吐。玉妙一看到医正第一句话就是:“药也不用开,我是不喝。”
王爷就再盯了王妃看,王妃就不看他。医正小心翼翼地开了药,退出去以后才擦擦额上的冷汗。
还是太夫人解了围:“没有病吃什么药,告诉过你,都是这样过来的。有你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朱宣立即转嗔为喜,对母亲笑道:“我就知道是儿子。”老侯爷也听进去了,仔细回想了太夫人那个时候,刚说了一句:“可不是,那个时候你也是这样的。”
太夫人把他顶了回去:“你又知道了,你那个时候在外面打仗呢。你怎么知道的?”
玉妙心里想,幸亏有母亲在,怀孕的人能乱吃药吗?我知道这些医正都是有经验的,但是药三分毒,还是不吃的好。
不就是接着吐完了接着吃,不说我也知道。一家人就围了她转。蒋太夫人不顾年迈,亲自坐车来西山看她。
玉妙自从有了喜,别人恨不能她一天到晚睡在床上才叫安稳。听说蒋太夫人来了,玉妙要起来,朱宣按了她,马上又要瞪眼睛了:“昨天夜里就吐去了,没怎么睡。你躺着,我迎去。”
朱宣的独断专行,沈玉妙领教已久,再说自己真的很疲累,怎么现在夜里有时睡着就一睁眼,然后就想吐。
都是表哥他服侍。倒茶倒水全部是他。玉妙就继续躺着。
蒋太夫人听说没有起来,也很高兴,对朱宣絮叨道:“到了临生的时候,再走动不迟。”到了玉妙房里,坐在床前看她,笑道:“气色红润得很,想是天天照顾得好。”
玉妙看了太夫人身后两位舅母,也是满脸笑容,本以为又要觉得自己不出迎了。没有想到两位舅母也是当了朱宣的面叮嘱:“睡着,没事不要起来,不是到要走动的时候。”
朱宣听了很得意,笑道:“可不是天天让她躺着。”蒋家的人看了王爷就是一阵笑,还是成亲的那一天见过他这样,满面春风的。
蒋太夫人与太夫人就坐在玉妙外面的房里说话,两个人说起来就笑声不断,玉妙说她们说来说去都是小王爷,心里想,也许是小郡主。
太夫人说了一会儿,见朱宣在一旁听得很是入神,就含笑道:“你不房里看了妙姐儿去,还在这里站着听什么?”
朱宣在听她们说女人有了身子时是什么样子的,就听入了神。见母亲说了,忙答应了往房里去。
蒋家的人又看了笑,太夫人也笑,道:“天天就他最罗嗦。婆婆妈都不象他了。”
朱宣觉得不大好意思,就对玉妙笑道:“表哥出去了,也许外面也有人来。”不止是女眷们来,京里的官员们也是纷纷来探。
玉妙也看了他笑,道:“你去吧。”朱宣伏了身子在她脸上亲了亲,笑道:“想吃了,让她们送来。别想着我,我一会儿就进来。”
玉妙双手环抱他的脖子,笑道:“我知道了。”朱宣这才站起来往外面来。外面是父亲陪了蒋大夫和两个儿子。
两位舅母这才重新又进来,在床前坐下来,从来没有过的高兴,对玉妙笑道:“明天让小梅来陪你,都来了,家里没有人不行,就留下了她。”
玉妙笑道:“好,我也想着她呢。”又笑道:“几十里地奔了来,住上几天再回去吧。”人有喜事看什么都好,今天看了两位舅母,也觉得亲切得很。
两位舅母就一一对玉妙说自己有了身子时是什么样子,玉妙也听入了神,这方面还真的是不明白,听一听也好。
最后舅母们才笑道:“妙姐儿,你生的一定是个儿子。”玉妙知道她们也是关心,不好意思笑道:“表哥说都喜欢。”
舅母们笑得合不拢嘴,路上有时提心,这才完全放下了。刚才看了王爷那种样子,这第一个孩子,当然是男是女都喜欢, 不过最好是生儿子。
然后提到了梅表姐的亲事,舅母们笑道:“亲戚们都羡慕得很,让她早些出嫁了,好陪着你。不过就是她先去你封地上,或者一同伴了你去也行。”
玉妙也觉得有些不忍心,梅表姐就是自己的陪衬。好在为她尽力选了亲事,不然过得不好,真的是忧心。
然后就提到了两位舅舅捐官的事情,舅母们才半吐半露的对玉妙道:“公公在家里隐约象是知道了,震着不让来求王爷,说功名自有,怎么能走这样的路去?”
玉妙就笑道:“舅母们是什么意思?”两位舅母拿不定主意,一直三从四德惯了的,当然是听公公的,可是丈夫至今没有了功名,儿子倒乡试有名,这说起来也难怪丈夫们脸上不好过。
玉妙就看了她们,突然有些同情,一定是在想三从四德。玉妙这个时候又想起来了朱宣,他对自己不是要三从四德了,是要什么都从,可是这些呆愚的规矩,家里样样没有。
玉妙笑一笑,表哥天天说看书不要看糊涂,果然这些地方他是不糊涂。
正文 第两百九十二章,有喜(四)
第两百九十二章,有喜(四)
两位舅母对玉妙这一次见面,对她当在个大人来看了。人都是这样的,觉得有喜了就是大人了。
见房里无人,就笑对了玉妙道:“都说王爷对你好,妙姐儿,你也要对他好。”然后声音轻轻道:“家里没有别人,外面有人,你别管他,别为这个触怒王爷。”
舅母们一直想交待她,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玉妙就明白了,也低声道:“是。”这一次可以有些理解她们了,也是怕自己不好的意思。
不过她们又提起来自己一件伤心事,我哪里和表哥理论去,书房里羞辱了一次还觉得不够。事后想一想,不知道那一天为什么那么糊涂,和他理论什么。不过是喜欢渐多惹的祸。
正想着神色有些黯然,朱宣进了来,两位舅母辞了出去。
朱宣看一看就问道:“又说了什么?看着又不高兴了?”玉妙这才重新笑了道:“当然是说孩子的事情。”
朱宣道:“你这个孩子,一脸的不高兴,还要瞒着,不是都说有了身子的人要高兴,对我说,她们又对你说了什么?”
玉妙心想,是你惹得我不高兴,在我心里存了这么一个不开心的根源,怎么又怪上舅母了。就笑道:“真的没有,舅母们一心来看,表哥不要给脸色看。”
朱宣把她轻轻抱在了怀里,慢慢问她,什么也问不出来。就自己猜,猜来猜去猜错了,想想也只能是这样一件事了。
蒋家舅母三从四德,一定是交待妙姐儿这件事。妙姐儿这孩子醋心重得很,一定是这样说才惹了她不高兴。
眼前有客人,就先不说。等到晚上睡下来,才抚了玉妙笑道:“舅母们说了什么,现在可以说了吧。”
玉妙心想真的是没有说什么,不能乱编吧。朱宣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了。”
玉妙睁了眼睛看他:“你知道什么?”
朱宣在她脸上亲亲,笑道:“反正你放心,表哥不会惹你不高兴。你有孩子,疼你还来不及呢。再说我要有人,不用你安排。”
玉妙一下子恍然大悟了,表哥真的会乱猜,这一次弄错了。
想想表哥会猜错,也不为怪。两位舅母出这种主意也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她们没有说啊。玉妙看了眼前朱宣含笑的脸庞,心想,我当然知道,你要想有人,不用我安排。
我也没有那么贤惠,为你安排侍候的人去。你哪里不能去,到处都是人。有了孩子一心的欢喜,根本就想不到为朱宣安排侍候的人。眼前一个姨娘也没有,也没有人提醒自己。
朱宣也是一样的想法,没有人在妙姐儿面前才好呢,这孩子一点儿也不容人,天天在眼前晃,她天天就跟我生气了。
再说有了孩子,一心只喜欢去了,天天晚上伴了玉妙睡,真的疼她还来不及。自己又不是色鬼,军中成年累月的过不也过来了。
这几时晚上更是不能离了玉妙,夜里一睁眼就吐去了。朱宣在,丫头们都不会在房里,他不喜欢,妨碍亲热。
不就是要茶要水,我自己来。刚刚谈到了这个话题,朱宣有些情热,抱了玉妙一路亲下去,玉妙就轻轻的笑着,朱宣刚想问一句:“行不行?”
玉妙立即一骨碌伏到了床边,又开始吐了。吐完了漱口,漱完了口,朱宣就看了她问:“要不要吃东西?”吐完了不吃,饿到我儿子怎么办。
玉妙当然也接着吃,这样一折腾就半夜了,两个人重新睡下来,玉妙有些累了,自管自睡去,到凌晨时,再上演一回。两个人都没有精力去考虑别的事情。
白天朱宣也不出去,不是有假,没有人来会,就在房里。这一天正坐了在说话,太夫人也是天天过来看一下,老侯爷不和人约了出去逛去,也会来。
朱寿走出来回话:“王爷,易将军到了。”易达庆是接到了朱宣的手书,赶快就来了。出了这样的事情,给王爷戴了绿帽子,易达庆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仕途。
到了王府里,才知道在西山,顾不得一路劳累,不休息一会儿再来到了西山,本以为人人见了自己都要不高兴了。
第一个朱寿见了自己却是一脸的笑吟吟地:“将军在这里候着,我去回话去。”弄得易达庆莫明其妙,王爷肯定不是一个阴人。怎么大家都在笑。
幕僚们也随了西山来办事,见他来了,让他坐,易达庆才打听出来了,王妃有喜了。难怪都这么高兴。
易达庆觉得自己运气不错,王妃有喜了,王爷一定高兴,可以求一求王爷,从轻发落南珍。
他一直担心这是一件大事,把易大奶也带了来请罪。不一会儿,朱寿进了来,笑道:“王爷这几时都在王妃房里陪了她。将军,夫人请随我来。”
两个人一路上顾不得打量园子里的景致,只是想着如何应对。等到见了朱宣,果然是没有生气的样子,甚至有些笑意。
易达庆夫妻赶快跪了下来请罪,朱宣看了易大奶也在,就嗯了一声,让他们起来。就说了这件事情:“我是想等了你们来再发落的,不想族长知道了,他说是朱家的人,他有权教训,我知道了,已经是发落过了。这一点儿,倒是我没有想周全。”
族长还真的是有权管她,不过是个小妾。族长只想着王爷的名声,全没有想到自己管到王爷家里去了。
易达庆听王爷这么说,觉得大有余地,忙重新跪下来道:“出了这样的事情,王爷没有赐死已经宽厚的。”
重新叩了头,对道:“带了家人来,是想给王妃叩头去的,听说有了小王爷,更应该去请安了。”
朱宣就喊了人来:“去问一问王妃,精神如何,要不要见?”
过了一会儿,回来回话:“王妃说易将军平时辛苦,是应该见的。”
易达庆眼圈儿都红了,南珍这个丫头,弄出了这样的事情出来。朱宣让人领了易大奶进去,才对易达庆开始说话。
易大奶胆战心惊地跟了人往里面来,心想,南珍自从进了王府,就象是没有少出事情,上一次见她还是沈姑娘,这一次是沈王妃,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对待。
正文 第两百九十三章,佳话
第两百九十三章,佳话
进了房里,见太夫人也在。太夫人坐在锦榻上,手里正把玩了一个玩意儿。沈姑娘,不,沈王妃倒半歪着在锦榻上,含笑看了自己,就象是以前一样亲切。
易大奶上前叩了头,太夫人没有说什么,玉妙微抬了抬手笑道:“坐吧,路上走了几天?”竟然象是在问候亲友。
易大奶就流了泪,自从接到了王爷的手书,夫妻两个担足了心。丈夫的战功都是拿命换来,只为了南珍这样胡闹就丢了,实在是觉得痛心。又担心牵连到孩子。
现在听了沈王妃这样和气的问话,不由人不流眼睛,易大奶道:“多谢王妃垂问,出了这样的事情,真的是没脸见王爷王妃。”
太夫人劝止了她道:“王妃有了身子的人,见不得眼泪,你不用哭,要发落也就不等你们来了,既然等你们来,当然是有话说。”
易大奶不敢坐,只是地上站了,这才看了一眼沈王妃,好几时没有见面,在封地上时,也是不太常见到她的。
看了她气色红润,明丽无比,她成了亲越来越漂亮。
易大奶并不敢乱说什么,除了请罪别的无话。玉妙,太夫人问她,她就回答,过了一会儿,玉妙有些懒懒的,易大奶才辞了出来。
有人带了她去住的地方,又过了半天,门被推开,易达庆才回来。易大奶就关了门,对他道:“王妃象是不生气的样子,因有了身子,我不方便拿这样的不好的事情来求她,惹她不高兴,所以来问问你,明天再请安去,能不能为南珍求求情。”
易达庆坐下来道:“不用了,这事情已经安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没有想到王爷这么大度。
朱宣对他说:“也是好人家的女儿,你一心敬心送了来,我没有管教好也有责任。不过这个人据说是她以前旧相识,”说到这里,易达庆连忙请罪:“南珍是完壁之身送进府去,请王爷明查。”
朱宣道:“这我知道。只是这个人一心追了来,又有了这样的事情。不发落她们,我和将军都面上无光,发落了她们,我和将军也面上无光。真是难办的很。”
易达庆又是叩头:“听凭王爷处置。”来的路上,易达庆不只一次想过,南珍的这条命算是完了,还把我也牵连了进去。
朱宣道:“王妃一向心慈,她见不得我要打要杀的,现下又有了身子,更不能这样处置让她不安心。这样吧,易将军,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办了。说那个大胆的人是一个秀才,让他求功名去,有了功名,我才放心把易小姨娘给他。”
易达庆当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跟随朱宣日久,知道他冷面但是心细,不是一个无故就杀人的人。
可是出了这种事情,男人不是最在乎。朱宣见他只是仰了脸看自己,道:“你没有听到?”
易达庆忙道:“王爷王妃虽然宽厚,可是不处置了她,末将觉得对不起王爷。”
朱宣一晒道:“你自己见她,自己去管教吧。那个大胆的人你领了去安置交待他,易小姨娘留在这里,等他有了头尾我再给他。”
易达庆这才明白了王爷是真心的,他还是不敢相信,朱宣道:“你起来吧。让人带你去见他们去。”
易达庆叩辞的时候,朱宣才郑重交待了:“我也学一学楚庄王,易将军,你要给我弄圆满了。”
易达庆热泪盈眶:“末将一定遵命。”
易大奶听丈夫说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拉了他问:“是真的?”易达庆道:“可不是真的。然后我去见了他们,南珍那个婢子,倒也罢了,那个男人,王爷让我们领走安置去。”
易达庆一见到易南珍,先就给了她掌,再后抓起来那个男人,又是一顿好打,朱福跟了去的,只是一边站着看看。
易大奶有心问一问丈夫见了他们是什么一个样子,想想易达庆不是好性子,不问也罢。就道:“我也想见见南珍。”
易达庆冷了脸:“见她作什么,还有脸活着。不用见了,明天我们请安去,就带上那个混蛋回去了。”
易大奶还是问了出来:“南珍好不好?”易达庆哼了一声:“好着呢,你不用想着她。”
这件事情就这么处置了。
朱宣听了朱福来回话,也没有话说,走进来看玉妙,一个人坐着不知道在想什么。抱了她床上去:“你还是睡着吧。”
玉妙忍不住笑:“再睡就睡出病来了。”朱宣笑道:“我不是在陪你,怎么就睡出病来了。在房里才呆了这几天,就呆不住了?”
玉妙只是笑:“是有些呆不住了,我想出门去走走去。”
两个人带了跟的人出了房门,在园子逛去。玉妙才问朱宣:“表哥,那个人,他能有功名吗?”没有功名,易小姨娘就只能一直呆在京里了。
朱宣不以为意:“用心学就会有,我让人去考问过他,应该可以榜上有名吧。”
玉妙就哦了一声,心里想,另外还有两位姨娘,几时也有这样的事情,我也为她们尽尽心去。
朱宣见她一会儿颦眉,一会儿笑,在她头上抚了一下:“又是什么表情,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要出来逛,也逛了,回去吧。”
玉妙看了看,道:“就走这几步,再逛一会儿。”
朱福又走了来,笑回:“王爷,礼部刚有了信,昭阳郡主许配了宣德将军,本月二十六日,是成亲的日子。”
玉妙就看了朱宣,不用我再为她上心了。朱宣就看了朱福:“我知道了,派人去梁王府上恭贺,告诉赵夫人,到了那一天,我是要亲去的。”
玉妙微微一笑,还是没有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说表哥不关心的话,怎么又要亲自去了,难道是昭阳郡主不要了表哥,看起来也不象。
宣德将军,品阶并不高。朱宣就对玉妙道:“我自己去,你身子不方便,就不要去了。”玉妙答应了一声,这个热闹也看不成了。
正文 第两百九十四章,谈论(一)
第两百九十四章,谈论(一)
昭阳郡主成亲那一天,玉妙早早的就问了朱宣:“表哥几时去?”为了昭阳郡主的事情,有时候旁敲侧击地问了朱宣,只换来他的冷脸。
玉妙弄明白了一点,表哥不喜欢昭阳郡主,他不喜欢的人从来听都不想听。比如赵若南,瑶池,还有凤罗公主。。。。。。
可是昭阳郡主喜欢表哥,而且女人的直觉,昭阳郡主表现的就象是要嫁进来的一样。现在她和别人成亲了。
玉妙有时唇角含笑看了朱宣,但是知道他决对不会因为自己有了孩子而不要昭阳郡主的。
以他做事的方式,只会哄了自己,哄得不行,那就要震人了。反正事事弄到最后要弄到他喜欢,他满意,他能接受。
玉妙有时候也觉得有趣,自己有了身子,总是会有不能让表哥近身的时候,就是这些天来,他忍着,居然哪里也没有去。
要见表哥的官员自然会到西山来,他又总不出去见人。这个时候娶了昭阳郡主不是刚好服侍他。玉妙坐在锦榻上微微笑,表哥一向主意多,那位昭阳郡主怎么就这么不讨他喜欢?长得也很好,也会说话。天天说我淘气,不懂事,这是一个懂事的人,说一句话里三,四层意思还不够,放下来再咀嚼一下,居然还有意思。
朱宣正在回她的话:“下午再去。”看了玉妙的笑容,问她:“在想什么?”
玉妙哦了一声,就如实说了:“不知道郡主嫁的人怎么样?会不会辱没了她?”朱宣道:“多操的心。天下的人都辱没了她。”
玉妙微皱了眉,这句话真难听。又一笑道:“表哥象是不喜欢她?”借了他的这句话,可以问出来了。
朱宣随口道:“梁王的千金,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她不是要成亲了,有人喜欢她的很。”玉妙心里明白了,就笑道:“表哥还责备我不为她上心,我就说回了京里好好为她上上心,她就成亲了。”
朱宣就看了她一笑,道:“这下子不用你上心了。”玉妙轻轻一笑道:“可不是,但是本来还想讨表哥一个赏。”
朱宣也是微微一笑道:“没有责备你的意思,不过是说一句。你要赏,听话安生好好休息,天天赏你。”
沈玉妙本来是想同他开开玩笑,听说你天天去看昭阳郡主,后来说出来我不上心,我还觉得奇怪呢。
该问的话还是要问明白,玉妙笑道:“看来昭阳郡主是有人为她上心了,上次见她并没有说成亲的事,这才几天就要嫁了。”
朱宣道:“身为贵女,当然有人为她上心。”当然也有我,朱宣不想对玉妙说这些事情,最不喜欢她也学得心眼儿那么多。
昭阳郡主嫁给了五品的宣德将军,让所有人都觉得是意料之外,不是和三位异姓王来往热闹的很。三位王爷一起举荐宣德将军。
昭阳郡主苦不堪言,皇上已经是不高兴了,挑来挑去的,就象是挑什么东西,赵夫人在皇后宫中被逼接受了这门亲事。
朱宣虽然有假没有在京里,也通过了别人表示自己的关切,一一陈述了自己父子与梁王都亲厚得很。郡主来京里,虽然说照顾不周,可是亲事看来看去,还是宣德将军最好。
玉妙看了他的表情,虽然还是一样没有表情,可是答案也出来了。觉得还是不再追问的好,再问下去,表哥肯定会说:“和梁王亲厚,才这么关心。”
玉妙私下里问了祝妈妈,宣德将军是五品将军,配了昭阳郡主,实在有些不般配。祝妈妈笑道:“贵女们要嫁,当然首选公卿世家,王爷们不行,还有几位侯府。怎么就嫁了根基不深的宣德将军。”
朱宣站了起来,抚了抚玉妙道:“表哥要去了,送你去床上躺一会儿吧。”说了问她,不用她回答,人已经把她抱起来了,送到了床上。
玉妙就看了他出去,接着想自己的。
沈玉妙本来是想睡一会儿的,当然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渴睡,可是人睡在床上了,就懒懒的想要闭眼睛了。
她没有睡着,是因为来了客人。陶秀珠也不用人通报,她来时问了王爷刚走了,知道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房里如音刚说了一句:“陶姑娘来了。”她人已经进了来。她本来就住在不远,想着昭阳郡主成亲,朱宣应该不在。
朱宣频频去看昭阳郡主,这消息还是陶大姑娘打听出来的。
她也是心存了疑惑,跑来看玉妙。见她睡在床上,先哦了一声,笑道:“我没有打扰你吧。”伏身在床前坐了下来。
玉妙坐起身来,笑道:“没有,你来说说话儿正好。”正想和她说说话呢。
陶秀珠坐下来,如音送上茶和点心来,陶秀珠就笑道:“不好意思,我要和妙姐儿单独说话,请出去坐坐去。”
如音就笑着走了。陶秀珠才低声道:“真是奇怪,我还一直在担心,昭阳郡主要嫁到你们家里来。”
玉妙也低声笑了道:“我也以为是这样的,怎么。。。。。。”
陶秀珠笑道:“想来不会是她不要你们王爷的,我想一定是你有了孩子,你们王爷怕你不高兴。”
玉妙就笑一笑,怎么会。表哥一向觉得我在他手心里,他高兴哄一下就哄着,不高兴哄时就震着,怎么会为了我不高兴而不联姻呢。
想想以前庄姑娘进来时,说过,因为你不高兴,可那是纳妾,这是联姻,有助于表哥的权势扩张,他不会为了我不高兴就不这么做。
他一定又会说,表哥最疼你,然后做他自己的去。
玉妙手抚了腹部,觉得这个孩子来得太好了,有孩子陪了我,可以解我不少烦闷吧。
陶秀珠自己想了一回,笑道:“可能是昭阳郡主想明白了,还是嫁给别人比较好。”玉妙一下子笑了出来,陶秀珠说过,她最爱闲话,北平王配了昭阳郡主,不行,那人长得不好。黑瘦得象个猴子。
(八点开始,两小时一更,刚才那章忘了写了)
正文 第两百九十五章,谈论(二)
第两百九十五章,谈论(二)
陶秀珠再接下评论,靖海王嘛,太老了,也不行。陶秀珠特意去见了一次昭阳郡主,原来也是一朵花儿。
年青的少女哪有不象花儿的呢。陶秀球回来对玉妙说,只有你们家王爷最合适。陶秀珠是为玉妙担心:“怎么办,妙姐儿,听我妈说,昭阳郡主有心计的很,你哪里是她的对手,她嫁了进来,我真为你担心。”
然后又一一分析:“不过她年龄比你大,再挑下去快成老姑娘了。而且你是恩亲,太夫人对你好。你要是再有孩子就好了。”
玉妙那个时候一听她提孩子就不高兴了,我才成亲多久,每一天都象是有人要对我说一声要孩子,要孩子是按天来问一声的吗?
陶秀珠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快笑道:“盼了昭阳郡主长点眼睛,象高阳一样明白过来了就好了。”
高阳公主后来在陶秀珠面前隐约说了一句:“朱王爷不是良配,外面那么多人。”陶秀珠当然就学了给玉妙听。
学什么给妙姐儿听都比较放心,不象是别人,陶秀珠这样夸过玉妙:“和你说话比我表姐妹们说话还要好呢。我表姐夫外面叫唱曲儿的,我听我爹听了,偶然在表姐面前说了一句,她回家就闹,而且把我卖了。弄得我好一阵子不好意思见我表姐夫,偏偏我表姐有劲闹,就闹到底好了,两个冷战了,闹不赢,只能服软,还要怪我传话去。”
玉妙当然就笑得不行,不愧是御史家的姑娘,打听这些消息灵动得很。
就是朱宣有一次也交待了玉妙:“陶姑娘来看你,两个人关在房里压了声音说话,以后再说什么,都说给我听听。”
玉妙就冲了他灿然的笑:“没有说什么,女孩子的私房话,表哥也要听吗?”朱宣就哼一声:“不让她们来,没有人陪你,你又要同我闹脾气了,让她们来,再胡说什么去,我听了可不依。”
玉妙就红了脸调侃他:“我又胡闹什么了。不是事事听表哥的。再说了,她们能胡说什么,还不是。。。。。。”说到了这里,下面说不下去了,就红了脸看了朱宣,还不是你自己弄的事情,人人都知道,就我不能
道:“不想这样的心计,自已有了,自己难道不知道。有心到了西山再说,系得王爷只陪了她。”
南平王第一个孩子,当然现在别的什么也想不起来。可是昭阳郡主不能再等了,她来了京里这些日子,一直没有订下来了,皇上让皇后时时过问了,有些不高兴了,这么挑剔的,满朝的青年才俊都给你挑,要挑上半年吗?
可恨自己没运气,昭阳郡主没有想到被朱宣耍了,还觉得自己没有运气。现在门前虽然车马繁多,可是北平王也不来了,靖海王也不来了。
这三位异姓王要来都来,说一声不来居然一个也没有了。赵夫人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可是说不出来什么地方不好。
她也把自己的担心对女儿说了:“这三位异姓王,竟然是象耍我们一样,一开始热闹得很,拦了北平王他还一心的不高兴,现在路上见了他,他只客气地拱拱手就再也无话了。”
赵夫人恨恨地道:“昨天宫中见了北平王妃,居然对了我冷言冷语,说什么你挑花了眼,问你要挑多少年?可恨这话,难道咱们是老姑娘?”
昭阳郡主无计可施,也是心里难过,对母亲道:“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去西山去看南平王妃,她不是有喜了,我们去恭贺也是应该的。王爷乞了假,天天就在西山不回来。”
也对赵夫人恨声道:“靖海王妃更是可笑,她见了我也有话说,说什么世子侧妃之位还在虚位以待,又说南平王风流成性,与王妃恩爱,外面人又多,不会往府里进人。说是太夫人的意思。她倒明白太夫人的意思?”
赵夫人也冷笑道:“不是去看了太夫人,我当面探问过,太夫人只是说王爷的事情由王爷作主,成了亲就不再管了。怎么又冒出来太夫人不同意?难道太夫人这么糊涂,娶了你,嫁妆丰厚不说,而且又是皇族。总比她那个小生意人出身的恩亲要体面的多。”
母女两个人只能收拾了车驾,一心的愤恨往西山来,昭阳郡主心想,王爷时时都来,这一下子不来了,他也应该会想我。想想王妃这样对我,以后成了亲,我有了喜,才不会让你日子好过。
朱王爷也说过,立贤不立长,先生在前面不是世子,让你哭去。
母女两个人都是气得不行,怎么一眨眼,自己就象是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了。出身尊贵,几时被人看过这样的笑话。
两个人在西山没有见到沈玉妙,朱宣自己见了她们。我不来和她们说,她们总是不会死心的。
赵夫人母女两个听说王妃睡了,不见客,王爷见时,也喜上了眉梢,本来就是来见王爷的,并不想这会儿去看王妃喜悦的脸色,那不是扎人心吗?
正文 第两百九十章,有喜(二)
第两百九十章,有喜(二)
昭阳郡主见到了朱宣还是那么英俊,心里又情怀不已,含羞行了礼,坐下来。
朱宣倒是殷殷的,对赵夫人道:“以前梁王在京里的时候,也是相厚得很。夫人郡主进了京,总得前几时有空闲,时时去探望了。王妃有喜了,这几时要陪了她,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让人传话于我,不要客气。”
昭阳郡主一下子就傻了眼,今天与上一次见面,判若两人。心里一下子就被打成了碎片,这。。。。。。是何意?
以前来看我,只是冲了父亲才来探望?难道不是花前月下走动了,闲话了。不是说了家里无人主中馈,昭阳郡主的心沉了下去,他,并没有许过什么。
这个时候,昭阳郡主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笑话。从一开始一心的想嫁给他,想得到他的心,所以玩了花样,没有想到,这花样把自己玩进去了。
本以为南平王府没有别人,联姻当然人人都想,现在看来,他居然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自己,那他为什么要来?
三位异姓王一下子都不来了。昭阳郡主咬了嘴唇,看了还在与母亲殷勤谈话的朱宣,强忍了眼泪,这个人,真的是很招人爱的。
赵夫人也心里明白了,总算比昭阳郡主要老辣得多,听朱宣话里还有可以说话的余地,就直接拜托朱宣为儿子进世子位帮忙。
朱宣道:“如有能尽心的地方,当然是要尽心尽力。”要我说句话也不难,我说了以后不起作用可不能怪我了。
说话也有很多种方式,随便说一说,还是认真去帮忙,这个就要看我了。
朱宣送走了两个人,站起来往里面来。玉妙还在等他,笑看了他进来,笑道:“表哥说烹茶,这茶烹得好。让我看着水开了,你的人哪里去了?”
太夫人,老侯爷也在侧等了喝茶,朱宣笑着坐下来,对玉妙笑道:“重新看了水开,我不在,水开了有什么用?”
就父母亲笑道:“梁王府上赵夫人和郡主来看妙姐儿,我会了会,让她们走了。”
老侯爷就笑了,道:“还是为了争世子位?”朱宣道:“可不是。她们来找了我,也不想一想,梁王府上的别的几位公子,也都来找过我。”
昭阳郡主一进京,别的人也会有举动,别人不会坐视看了昭阳郡主嫁给南平王,别人也不是死人。
太夫人看了眼前的儿子媳妇笑,我家里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妙姐儿有身孕了,生下来儿子当然是世子。一想到要有孙子抱了,太夫人就合不拢嘴了。
老侯爷倒为梁王有些唏嘘,对儿子道:“梁王在京的时候,也时时与他一晤,唉,这些年没有见了,可能也老了。”
朱宣看了水开了,就开始动手烹茶,为父母敬了茶,又端了一杯给玉妙,自己才掂了,道:“梁王年青时也是一条汉子。”
老侯爷道:“可不是,那个时候打突厥,我与他并肩过。。。。。。”
太夫人不耐烦了,道:“眼前在取乐,你们说打仗,要说出去说去。”玉妙含笑看了父亲与表哥赶快不说话了,慢慢的品茶,果然是香。
表哥弄这些最拿手。说着说着话,又说到了昭阳郡主身上,太夫人自己说了不许问,先问的又是她,道:“昭阳郡主说是来成亲的,不知道许了谁?”
太夫人对自己的儿子太了解了,知子莫若母。赵夫人过府来拜,探问了自己,太夫人觉得不可能。儿子想与梁王联姻,当然是正当去梁王府上求聘去,看了你们母女进京来,才想到要联姻,这不是他的为人。
玉妙就抬起头来看朱宣,母亲这么问,表哥不能对母亲说假话,他会怎么回答。
朱宣看她一笑,回太夫人的话:“父亲与我都与梁王相厚,当然这事我们要关心。妙姐儿,”玉妙应了一声。
朱宣笑道:“不是很喜欢为别人作主,怎么你一点儿也不上心,天天就淘气去了吧?”
太夫人又烦了,道:“她们才只来拜会过一次,怎么你又找上妙姐儿了,再说她有身子的人,现在为她上什么心。”
玉妙也觉得无辜,不是表哥自己总是去看她,这会儿又说我不上心。什么事情都能找上我。
老侯爷倒是觉得对,笑道:“儿子说得很对,这事咱们应该上些心,梁王以前和我很好。。。。。。”太夫人笑道:“和你也好,和儿子也好,怎么来了京里不第一个来拜咱们?”玉妙扑哧一笑。
老侯爷笑道:“不来拜咱们,这儿女亲事就不管她们了,母女两个人在京里,该过问的还是要过问。”
朱宣笑道:“过问亲事,是女眷们的事情。”
太夫人就看了玉妙,玉妙也看了太夫人,婆媳两个人有些无奈,那就帮她上心过问吧。
玉妙又要仔细打量朱宣了,不是说了想联姻,再说不知道昭阳郡主喜欢什么样的人。
晚上无人时,才问朱宣:“不知道郡主喜欢什么样的人,想要找什么样的人?表哥应该知道吧。”你去看了她不少次了,总比我知道。
朱宣道:“她要找什么样的人,我怎么知道。都说了这是女眷们的事情。她们找我,不过是要借兵马,谋世子位。”她一心要找我,还不是我有权势,有兵权。她要找的是有权势的人。不是找我。
玉妙吓了一跳,道:“怎么还要借兵马?”朱宣哼了一声道:“梁王府上为了这个打,也不是第一次。”打死了人还有过呢。
玉妙就看了朱宣,那你还想联姻,难道想打到自己家里来。这话并没有说出来。
正文 第两百九十一章,有喜(三)
第两百九十一章,有喜(三)
玉妙弄不明白,南诏公主的事情,表哥是吃了吐。昭阳郡主,表哥有没有吃呢?不会不吃也吐吧。
朱宣就看了她:“饿不饿,不是都说有身子的人能吃的很?”玉妙看了他:“应该是几个月的身子才能吃吧,现在怎么会能吃。”
朱宣道:“那你吃得下去也强着吃一些。”玉妙很无奈道:“可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吃。”
朱宣就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又问她:“听人说会吐得厉害,你好象也不吐,人家说儿子就不吐。”
玉妙看了他这么罗嗦,笑道:“我只听人说,吐得狠的是儿子,再说现在也还不到吐的时候吧。”
真是的,两个人都什么也不懂,表哥这次总算是有不懂不明白的东西了。
两个人头一天追寻了半天吐与不吐,第二天一早,沈玉妙一早起来就觉得不舒服,然后就吐了一个干净。
朱宣站在旁边看了她心疼,对太夫人道:“怎么吐成这个样子?”太夫人就笑道:“都是这样过来的。你别婆婆妈,去看着弄吃的去。”
到了吃早饭的时候,朱宣又皱了眉,对母亲道:“怎么吃什么都吐?”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下去再吐出来。
玉妙擦了擦嘴角,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喝药。”朱宣就虎了脸看了她:“该喝就喝。”然后就是一句:“吐完了接着喝,吐完了接着吃。”
弄得医正很是为难,王妃吃药从来麻烦,王爷盯着为王妃看,开了药让她吃了不吐。玉妙一看到医正第一句话就是:“药也不用开,我是不喝。”
王爷就再盯了王妃看,王妃就不看他。医正小心翼翼地开了药,退出去以后才擦擦额上的冷汗。
还是太夫人解了围:“没有病吃什么药,告诉过你,都是这样过来的。有你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朱宣立即转嗔为喜,对母亲笑道:“我就知道是儿子。”老侯爷也听进去了,仔细回想了太夫人那个时候,刚说了一句:“可不是,那个时候你也是这样的。”
太夫人把他顶了回去:“你又知道了,你那个时候在外面打仗呢。你怎么知道的?”
玉妙心里想,幸亏有母亲在,怀孕的人能乱吃药吗?我知道这些医正都是有经验的,但是药三分毒,还是不吃的好。
不就是接着吐完了接着吃,不说我也知道。一家人就围了她转。蒋太夫人不顾年迈,亲自坐车来西山看她。
玉妙自从有了喜,别人恨不能她一天到晚睡在床上才叫安稳。听说蒋太夫人来了,玉妙要起来,朱宣按了她,马上又要瞪眼睛了:“昨天夜里就吐去了,没怎么睡。你躺着,我迎去。”
朱宣的独断专行,沈玉妙领教已久,再说自己真的很疲累,怎么现在夜里有时睡着就一睁眼,然后就想吐。
都是表哥他服侍。倒茶倒水全部是他。玉妙就继续躺着。
蒋太夫人听说没有起来,也很高兴,对朱宣絮叨道:“到了临生的时候,再走动不迟。”到了玉妙房里,坐在床前看她,笑道:“气色红润得很,想是天天照顾得好。”
玉妙看了太夫人身后两位舅母,也是满脸笑容,本以为又要觉得自己不出迎了。没有想到两位舅母也是当了朱宣的面叮嘱:“睡着,没事不要起来,不是到要走动的时候。”
朱宣听了很得意,笑道:“可不是天天让她躺着。”蒋家的人看了王爷就是一阵笑,还是成亲的那一天见过他这样,满面春风的。
蒋太夫人与太夫人就坐在玉妙外面的房里说话,两个人说起来就笑声不断,玉妙说她们说来说去都是小王爷,心里想,也许是小郡主。
太夫人说了一会儿,见朱宣在一旁听得很是入神,就含笑道:“你不房里看了妙姐儿去,还在这里站着听什么?”
朱宣在听她们说女人有了身子时是什么样子的,就听入了神。见母亲说了,忙答应了往房里去。
蒋家的人又看了笑,太夫人也笑,道:“天天就他最罗嗦。婆婆妈都不象他了。”
朱宣觉得不大好意思,就对玉妙笑道:“表哥出去了,也许外面也有人来。”不止是女眷们来,京里的官员们也是纷纷来探。
玉妙也看了他笑,道:“你去吧。”朱宣伏了身子在她脸上亲了亲,笑道:“想吃了,让她们送来。别想着我,我一会儿就进来。”
玉妙双手环抱他的脖子,笑道:“我知道了。”朱宣这才站起来往外面来。外面是父亲陪了蒋大夫和两个儿子。
两位舅母这才重新又进来,在床前坐下来,从来没有过的高兴,对玉妙笑道:“明天让小梅来陪你,都来了,家里没有人不行,就留下了她。”
玉妙笑道:“好,我也想着她呢。”又笑道:“几十里地奔了来,住上几天再回去吧。”人有喜事看什么都好,今天看了两位舅母,也觉得亲切得很。
两位舅母就一一对玉妙说自己有了身子时是什么样子,玉妙也听入了神,这方面还真的是不明白,听一听也好。
最后舅母们才笑道:“妙姐儿,你生的一定是个儿子。”玉妙知道她们也是关心,不好意思笑道:“表哥说都喜欢。”
舅母们笑得合不拢嘴,路上有时提心,这才完全放下了。刚才看了王爷那种样子,这第一个孩子,当然是男是女都喜欢, 不过最好是生儿子。
然后提到了梅表姐的亲事,舅母们笑道:“亲戚们都羡慕得很,让她早些出嫁了,好陪着你。不过就是她先去你封地上,或者一同伴了你去也行。”
玉妙也觉得有些不忍心,梅表姐就是自己的陪衬。好在为她尽力选了亲事,不然过得不好,真的是忧心。
然后就提到了两位舅舅捐官的事情,舅母们才半吐半露的对玉妙道:“公公在家里隐约象是知道了,震着不让来求王爷,说功名自有,怎么能走这样的路去?”
玉妙就笑道:“舅母们是什么意思?”两位舅母拿不定主意,一直三从四德惯了的,当然是听公公的,可是丈夫至今没有了功名,儿子倒乡试有名,这说起来也难怪丈夫们脸上不好过。
玉妙就看了她们,突然有些同情,一定是在想三从四德。玉妙这个时候又想起来了朱宣,他对自己不是要三从四德了,是要什么都从,可是这些呆愚的规矩,家里样样没有。
玉妙笑一笑,表哥天天说看书不要看糊涂,果然这些地方他是不糊涂。
正文 第两百九十二章,有喜(四)
第两百九十二章,有喜(四)
两位舅母对玉妙这一次见面,对她当在个大人来看了。人都是这样的,觉得有喜了就是大人了。
见房里无人,就笑对了玉妙道:“都说王爷对你好,妙姐儿,你也要对他好。”然后声音轻轻道:“家里没有别人,外面有人,你别管他,别为这个触怒王爷。”
舅母们一直想交待她,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玉妙就明白了,也低声道:“是。”这一次可以有些理解她们了,也是怕自己不好的意思。
不过她们又提起来自己一件伤心事,我哪里和表哥理论去,书房里羞辱了一次还觉得不够。事后想一想,不知道那一天为什么那么糊涂,和他理论什么。不过是喜欢渐多惹的祸。
正想着神色有些黯然,朱宣进了来,两位舅母辞了出去。
朱宣看一看就问道:“又说了什么?看着又不高兴了?”玉妙这才重新笑了道:“当然是说孩子的事情。”
朱宣道:“你这个孩子,一脸的不高兴,还要瞒着,不是都说有了身子的人要高兴,对我说,她们又对你说了什么?”
玉妙心想,是你惹得我不高兴,在我心里存了这么一个不开心的根源,怎么又怪上舅母了。就笑道:“真的没有,舅母们一心来看,表哥不要给脸色看。”
朱宣把她轻轻抱在了怀里,慢慢问她,什么也问不出来。就自己猜,猜来猜去猜错了,想想也只能是这样一件事了。
蒋家舅母三从四德,一定是交待妙姐儿这件事。妙姐儿这孩子醋心重得很,一定是这样说才惹了她不高兴。
眼前有客人,就先不说。等到晚上睡下来,才抚了玉妙笑道:“舅母们说了什么,现在可以说了吧。”
玉妙心想真的是没有说什么,不能乱编吧。朱宣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了。”
玉妙睁了眼睛看他:“你知道什么?”
朱宣在她脸上亲亲,笑道:“反正你放心,表哥不会惹你不高兴。你有孩子,疼你还来不及呢。再说我要有人,不用你安排。”
玉妙一下子恍然大悟了,表哥真的会乱猜,这一次弄错了。
想想表哥会猜错,也不为怪。两位舅母出这种主意也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她们没有说啊。玉妙看了眼前朱宣含笑的脸庞,心想,我当然知道,你要想有人,不用我安排。
我也没有那么贤惠,为你安排侍候的人去。你哪里不能去,到处都是人。有了孩子一心的欢喜,根本就想不到为朱宣安排侍候的人。眼前一个姨娘也没有,也没有人提醒自己。
朱宣也是一样的想法,没有人在妙姐儿面前才好呢,这孩子一点儿也不容人,天天在眼前晃,她天天就跟我生气了。
再说有了孩子,一心只喜欢去了,天天晚上伴了玉妙睡,真的疼她还来不及。自己又不是色鬼,军中成年累月的过不也过来了。
这几时晚上更是不能离了玉妙,夜里一睁眼就吐去了。朱宣在,丫头们都不会在房里,他不喜欢,妨碍亲热。
不就是要茶要水,我自己来。刚刚谈到了这个话题,朱宣有些情热,抱了玉妙一路亲下去,玉妙就轻轻的笑着,朱宣刚想问一句:“行不行?”
玉妙立即一骨碌伏到了床边,又开始吐了。吐完了漱口,漱完了口,朱宣就看了她问:“要不要吃东西?”吐完了不吃,饿到我儿子怎么办。
玉妙当然也接着吃,这样一折腾就半夜了,两个人重新睡下来,玉妙有些累了,自管自睡去,到凌晨时,再上演一回。两个人都没有精力去考虑别的事情。
白天朱宣也不出去,不是有假,没有人来会,就在房里。这一天正坐了在说话,太夫人也是天天过来看一下,老侯爷不和人约了出去逛去,也会来。
朱寿走出来回话:“王爷,易将军到了。”易达庆是接到了朱宣的手书,赶快就来了。出了这样的事情,给王爷戴了绿帽子,易达庆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仕途。
到了王府里,才知道在西山,顾不得一路劳累,不休息一会儿再来到了西山,本以为人人见了自己都要不高兴了。
第一个朱寿见了自己却是一脸的笑吟吟地:“将军在这里候着,我去回话去。”弄得易达庆莫明其妙,王爷肯定不是一个阴人。怎么大家都在笑。
幕僚们也随了西山来办事,见他来了,让他坐,易达庆才打听出来了,王妃有喜了。难怪都这么高兴。
易达庆觉得自己运气不错,王妃有喜了,王爷一定高兴,可以求一求王爷,从轻发落南珍。
他一直担心这是一件大事,把易大奶也带了来请罪。不一会儿,朱寿进了来,笑道:“王爷这几时都在王妃房里陪了她。将军,夫人请随我来。”
两个人一路上顾不得打量园子里的景致,只是想着如何应对。等到见了朱宣,果然是没有生气的样子,甚至有些笑意。
易达庆夫妻赶快跪了下来请罪,朱宣看了易大奶也在,就嗯了一声,让他们起来。就说了这件事情:“我是想等了你们来再发落的,不想族长知道了,他说是朱家的人,他有权教训,我知道了,已经是发落过了。这一点儿,倒是我没有想周全。”
族长还真的是有权管她,不过是个小妾。族长只想着王爷的名声,全没有想到自己管到王爷家里去了。
易达庆听王爷这么说,觉得大有余地,忙重新跪下来道:“出了这样的事情,王爷没有赐死已经宽厚的。”
重新叩了头,对道:“带了家人来,是想给王妃叩头去的,听说有了小王爷,更应该去请安了。”
朱宣就喊了人来:“去问一问王妃,精神如何,要不要见?”
过了一会儿,回来回话:“王妃说易将军平时辛苦,是应该见的。”
易达庆眼圈儿都红了,南珍这个丫头,弄出了这样的事情出来。朱宣让人领了易大奶进去,才对易达庆开始说话。
易大奶胆战心惊地跟了人往里面来,心想,南珍自从进了王府,就象是没有少出事情,上一次见她还是沈姑娘,这一次是沈王妃,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对待。
正文 第两百九十三章,佳话
第两百九十三章,佳话
进了房里,见太夫人也在。太夫人坐在锦榻上,手里正把玩了一个玩意儿。沈姑娘,不,沈王妃倒半歪着在锦榻上,含笑看了自己,就象是以前一样亲切。
易大奶上前叩了头,太夫人没有说什么,玉妙微抬了抬手笑道:“坐吧,路上走了几天?”竟然象是在问候亲友。
易大奶就流了泪,自从接到了王爷的手书,夫妻两个担足了心。丈夫的战功都是拿命换来,只为了南珍这样胡闹就丢了,实在是觉得痛心。又担心牵连到孩子。
现在听了沈王妃这样和气的问话,不由人不流眼睛,易大奶道:“多谢王妃垂问,出了这样的事情,真的是没脸见王爷王妃。”
太夫人劝止了她道:“王妃有了身子的人,见不得眼泪,你不用哭,要发落也就不等你们来了,既然等你们来,当然是有话说。”
易大奶不敢坐,只是地上站了,这才看了一眼沈王妃,好几时没有见面,在封地上时,也是不太常见到她的。
看了她气色红润,明丽无比,她成了亲越来越漂亮。
易大奶并不敢乱说什么,除了请罪别的无话。玉妙,太夫人问她,她就回答,过了一会儿,玉妙有些懒懒的,易大奶才辞了出来。
有人带了她去住的地方,又过了半天,门被推开,易达庆才回来。易大奶就关了门,对他道:“王妃象是不生气的样子,因有了身子,我不方便拿这样的不好的事情来求她,惹她不高兴,所以来问问你,明天再请安去,能不能为南珍求求情。”
易达庆坐下来道:“不用了,这事情已经安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没有想到王爷这么大度。
朱宣对他说:“也是好人家的女儿,你一心敬心送了来,我没有管教好也有责任。不过这个人据说是她以前旧相识,”说到这里,易达庆连忙请罪:“南珍是完壁之身送进府去,请王爷明查。”
朱宣道:“这我知道。只是这个人一心追了来,又有了这样的事情。不发落她们,我和将军都面上无光,发落了她们,我和将军也面上无光。真是难办的很。”
易达庆又是叩头:“听凭王爷处置。”来的路上,易达庆不只一次想过,南珍的这条命算是完了,还把我也牵连了进去。
朱宣道:“王妃一向心慈,她见不得我要打要杀的,现下又有了身子,更不能这样处置让她不安心。这样吧,易将军,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办了。说那个大胆的人是一个秀才,让他求功名去,有了功名,我才放心把易小姨娘给他。”
易达庆当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跟随朱宣日久,知道他冷面但是心细,不是一个无故就杀人的人。
可是出了这种事情,男人不是最在乎。朱宣见他只是仰了脸看自己,道:“你没有听到?”
易达庆忙道:“王爷王妃虽然宽厚,可是不处置了她,末将觉得对不起王爷。”
朱宣一晒道:“你自己见她,自己去管教吧。那个大胆的人你领了去安置交待他,易小姨娘留在这里,等他有了头尾我再给他。”
易达庆这才明白了王爷是真心的,他还是不敢相信,朱宣道:“你起来吧。让人带你去见他们去。”
易达庆叩辞的时候,朱宣才郑重交待了:“我也学一学楚庄王,易将军,你要给我弄圆满了。”
易达庆热泪盈眶:“末将一定遵命。”
易大奶听丈夫说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拉了他问:“是真的?”易达庆道:“可不是真的。然后我去见了他们,南珍那个婢子,倒也罢了,那个男人,王爷让我们领走安置去。”
易达庆一见到易南珍,先就给了她掌,再后抓起来那个男人,又是一顿好打,朱福跟了去的,只是一边站着看看。
易大奶有心问一问丈夫见了他们是什么一个样子,想想易达庆不是好性子,不问也罢。就道:“我也想见见南珍。”
易达庆冷了脸:“见她作什么,还有脸活着。不用见了,明天我们请安去,就带上那个混蛋回去了。”
易大奶还是问了出来:“南珍好不好?”易达庆哼了一声:“好着呢,你不用想着她。”
这件事情就这么处置了。
朱宣听了朱福来回话,也没有话说,走进来看玉妙,一个人坐着不知道在想什么。抱了她床上去:“你还是睡着吧。”
玉妙忍不住笑:“再睡就睡出病来了。”朱宣笑道:“我不是在陪你,怎么就睡出病来了。在房里才呆了这几天,就呆不住了?”
玉妙只是笑:“是有些呆不住了,我想出门去走走去。”
两个人带了跟的人出了房门,在园子逛去。玉妙才问朱宣:“表哥,那个人,他能有功名吗?”没有功名,易小姨娘就只能一直呆在京里了。
朱宣不以为意:“用心学就会有,我让人去考问过他,应该可以榜上有名吧。”
玉妙就哦了一声,心里想,另外还有两位姨娘,几时也有这样的事情,我也为她们尽尽心去。
朱宣见她一会儿颦眉,一会儿笑,在她头上抚了一下:“又是什么表情,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要出来逛,也逛了,回去吧。”
玉妙看了看,道:“就走这几步,再逛一会儿。”
朱福又走了来,笑回:“王爷,礼部刚有了信,昭阳郡主许配了宣德将军,本月二十六日,是成亲的日子。”
玉妙就看了朱宣,不用我再为她上心了。朱宣就看了朱福:“我知道了,派人去梁王府上恭贺,告诉赵夫人,到了那一天,我是要亲去的。”
玉妙微微一笑,还是没有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说表哥不关心的话,怎么又要亲自去了,难道是昭阳郡主不要了表哥,看起来也不象。
宣德将军,品阶并不高。朱宣就对玉妙道:“我自己去,你身子不方便,就不要去了。”玉妙答应了一声,这个热闹也看不成了。
正文 第两百九十四章,谈论(一)
第两百九十四章,谈论(一)
昭阳郡主成亲那一天,玉妙早早的就问了朱宣:“表哥几时去?”为了昭阳郡主的事情,有时候旁敲侧击地问了朱宣,只换来他的冷脸。
玉妙弄明白了一点,表哥不喜欢昭阳郡主,他不喜欢的人从来听都不想听。比如赵若南,瑶池,还有凤罗公主。。。。。。
可是昭阳郡主喜欢表哥,而且女人的直觉,昭阳郡主表现的就象是要嫁进来的一样。现在她和别人成亲了。
玉妙有时唇角含笑看了朱宣,但是知道他决对不会因为自己有了孩子而不要昭阳郡主的。
以他做事的方式,只会哄了自己,哄得不行,那就要震人了。反正事事弄到最后要弄到他喜欢,他满意,他能接受。
玉妙有时候也觉得有趣,自己有了身子,总是会有不能让表哥近身的时候,就是这些天来,他忍着,居然哪里也没有去。
要见表哥的官员自然会到西山来,他又总不出去见人。这个时候娶了昭阳郡主不是刚好服侍他。玉妙坐在锦榻上微微笑,表哥一向主意多,那位昭阳郡主怎么就这么不讨他喜欢?长得也很好,也会说话。天天说我淘气,不懂事,这是一个懂事的人,说一句话里三,四层意思还不够,放下来再咀嚼一下,居然还有意思。
朱宣正在回她的话:“下午再去。”看了玉妙的笑容,问她:“在想什么?”
玉妙哦了一声,就如实说了:“不知道郡主嫁的人怎么样?会不会辱没了她?”朱宣道:“多操的心。天下的人都辱没了她。”
玉妙微皱了眉,这句话真难听。又一笑道:“表哥象是不喜欢她?”借了他的这句话,可以问出来了。
朱宣随口道:“梁王的千金,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她不是要成亲了,有人喜欢她的很。”玉妙心里明白了,就笑道:“表哥还责备我不为她上心,我就说回了京里好好为她上上心,她就成亲了。”
朱宣就看了她一笑,道:“这下子不用你上心了。”玉妙轻轻一笑道:“可不是,但是本来还想讨表哥一个赏。”
朱宣也是微微一笑道:“没有责备你的意思,不过是说一句。你要赏,听话安生好好休息,天天赏你。”
沈玉妙本来是想同他开开玩笑,听说你天天去看昭阳郡主,后来说出来我不上心,我还觉得奇怪呢。
该问的话还是要问明白,玉妙笑道:“看来昭阳郡主是有人为她上心了,上次见她并没有说成亲的事,这才几天就要嫁了。”
朱宣道:“身为贵女,当然有人为她上心。”当然也有我,朱宣不想对玉妙说这些事情,最不喜欢她也学得心眼儿那么多。
昭阳郡主嫁给了五品的宣德将军,让所有人都觉得是意料之外,不是和三位异姓王来往热闹的很。三位王爷一起举荐宣德将军。
昭阳郡主苦不堪言,皇上已经是不高兴了,挑来挑去的,就象是挑什么东西,赵夫人在皇后宫中被逼接受了这门亲事。
朱宣虽然有假没有在京里,也通过了别人表示自己的关切,一一陈述了自己父子与梁王都亲厚得很。郡主来京里,虽然说照顾不周,可是亲事看来看去,还是宣德将军最好。
玉妙看了他的表情,虽然还是一样没有表情,可是答案也出来了。觉得还是不再追问的好,再问下去,表哥肯定会说:“和梁王亲厚,才这么关心。”
玉妙私下里问了祝妈妈,宣德将军是五品将军,配了昭阳郡主,实在有些不般配。祝妈妈笑道:“贵女们要嫁,当然首选公卿世家,王爷们不行,还有几位侯府。怎么就嫁了根基不深的宣德将军。”
朱宣站了起来,抚了抚玉妙道:“表哥要去了,送你去床上躺一会儿吧。”说了问她,不用她回答,人已经把她抱起来了,送到了床上。
玉妙就看了他出去,接着想自己的。
沈玉妙本来是想睡一会儿的,当然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渴睡,可是人睡在床上了,就懒懒的想要闭眼睛了。
她没有睡着,是因为来了客人。陶秀珠也不用人通报,她来时问了王爷刚走了,知道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房里如音刚说了一句:“陶姑娘来了。”她人已经进了来。她本来就住在不远,想着昭阳郡主成亲,朱宣应该不在。
朱宣频频去看昭阳郡主,这消息还是陶大姑娘打听出来的。
她也是心存了疑惑,跑来看玉妙。见她睡在床上,先哦了一声,笑道:“我没有打扰你吧。”伏身在床前坐了下来。
玉妙坐起身来,笑道:“没有,你来说说话儿正好。”正想和她说说话呢。
陶秀珠坐下来,如音送上茶和点心来,陶秀珠就笑道:“不好意思,我要和妙姐儿单独说话,请出去坐坐去。”
如音就笑着走了。陶秀珠才低声道:“真是奇怪,我还一直在担心,昭阳郡主要嫁到你们家里来。”
玉妙也低声笑了道:“我也以为是这样的,怎么。。。。。。”
陶秀珠笑道:“想来不会是她不要你们王爷的,我想一定是你有了孩子,你们王爷怕你不高兴。”
玉妙就笑一笑,怎么会。表哥一向觉得我在他手心里,他高兴哄一下就哄着,不高兴哄时就震着,怎么会为了我不高兴而不联姻呢。
想想以前庄姑娘进来时,说过,因为你不高兴,可那是纳妾,这是联姻,有助于表哥的权势扩张,他不会为了我不高兴就不这么做。
他一定又会说,表哥最疼你,然后做他自己的去。
玉妙手抚了腹部,觉得这个孩子来得太好了,有孩子陪了我,可以解我不少烦闷吧。
陶秀珠自己想了一回,笑道:“可能是昭阳郡主想明白了,还是嫁给别人比较好。”玉妙一下子笑了出来,陶秀珠说过,她最爱闲话,北平王配了昭阳郡主,不行,那人长得不好。黑瘦得象个猴子。
(八点开始,两小时一更,刚才那章忘了写了)
正文 第两百九十五章,谈论(二)
第两百九十五章,谈论(二)
陶秀珠再接下评论,靖海王嘛,太老了,也不行。陶秀珠特意去见了一次昭阳郡主,原来也是一朵花儿。
年青的少女哪有不象花儿的呢。陶秀球回来对玉妙说,只有你们家王爷最合适。陶秀珠是为玉妙担心:“怎么办,妙姐儿,听我妈说,昭阳郡主有心计的很,你哪里是她的对手,她嫁了进来,我真为你担心。”
然后又一一分析:“不过她年龄比你大,再挑下去快成老姑娘了。而且你是恩亲,太夫人对你好。你要是再有孩子就好了。”
玉妙那个时候一听她提孩子就不高兴了,我才成亲多久,每一天都象是有人要对我说一声要孩子,要孩子是按天来问一声的吗?
陶秀珠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快笑道:“盼了昭阳郡主长点眼睛,象高阳一样明白过来了就好了。”
高阳公主后来在陶秀珠面前隐约说了一句:“朱王爷不是良配,外面那么多人。”陶秀珠当然就学了给玉妙听。
学什么给妙姐儿听都比较放心,不象是别人,陶秀珠这样夸过玉妙:“和你说话比我表姐妹们说话还要好呢。我表姐夫外面叫唱曲儿的,我听我爹听了,偶然在表姐面前说了一句,她回家就闹,而且把我卖了。弄得我好一阵子不好意思见我表姐夫,偏偏我表姐有劲闹,就闹到底好了,两个冷战了,闹不赢,只能服软,还要怪我传话去。”
玉妙当然就笑得不行,不愧是御史家的姑娘,打听这些消息灵动得很。
就是朱宣有一次也交待了玉妙:“陶姑娘来看你,两个人关在房里压了声音说话,以后再说什么,都说给我听听。”
玉妙就冲了他灿然的笑:“没有说什么,女孩子的私房话,表哥也要听吗?”朱宣就哼一声:“不让她们来,没有人陪你,你又要同我闹脾气了,让她们来,再胡说什么去,我听了可不依。”
玉妙就红了脸调侃他:“我又胡闹什么了。不是事事听表哥的。再说了,她们能胡说什么,还不是。。。。。。”说到了这里,下面说不下去了,就红了脸看了朱宣,还不是你自己弄的事情,人人都知道,就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