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前是搞中子弹的,做起来核反应堆能不能习惯,他们就只能在继续观察了。如果这位工程师实在不顶用,他们就联名请求领导将她替换下去。

    在李强他们上岛的第三天,张政委在支队会议室召开了一次研制基地的全体会。向所有人传达了研制基地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要求,着重强调了保密和出岛方面的规范。然后又说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话,小满觉得当政委的就是能说会道,原来基地里的李政委也是,三言两语的就能听的人干劲十足。再想自己以前实验室每次开题前就只会带着学生们去吃烧烤,鼓励的话就是项目成功后带着他们去吃海鲜自助......毫无新意,也没什么鼓舞人心的作用。

    可张政委就不同了,他这一番话说完了,连小满都想马上去干活,为了建设祖国发光发热了。

    转天,小满着急了所有研究员开会。除了原来在基地里的三人,新来的两个一个叫赵升,一个叫高亚,和小满一样是其他研究院里调来的。之前众人已经互相介绍过了,小满也懒得说些旁的,直接进入正题。

    “咱们这次来做什么,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对于第二代核潜艇核反应堆的研制方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

    李强三人对视了一眼,其实这个问题在之前的项目组解散之前是有讨论过的,只不过没有被记在案卷里,倒是被他们写在笔记本上了。

    他们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没做声。另两人以前虽然也是研究核反应堆的,但才刚到,对核潜艇核反应堆还没什么概念,而且没摸准其他人的性子也不像太张扬。

    “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想法,我就抛砖引玉说说我和邵言这几天讨论出来的一些想法。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最后形成报告上报。”小满知道他们对自己还是观望的态度,于是也不啰嗦,拿出之前跟凡飞讨论的内容就说了起来。

    “我觉得咱们今后研究的重点,需要做的是提高核反应堆的自然循环能力、达到一体化设计,还有就是提高自动化的程度。”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座的都没有蠢人,小满的话听起来简单,但能形成完整的概念却是难得的。李强他们一改之前的怀疑变得认真起来,赵升和高亚本来漫不经心的靠在椅子背上,现在也坐直了身子,轻声翻开了笔记本。

    核反应堆自然循环能力是所有国家在现阶段核反应堆研制中的重点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在核潜艇上面。

    核反应堆自然循环能力对于提升核反应堆安全性,降低噪音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种技术引用在核潜艇上,可以在停电时,照样保证核潜艇正常运转。降低核潜艇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在出现问题时也能降低造成的污染。

    核反应堆的一体化则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核反应堆的体积,减轻重量,对于提升整个核潜艇的性能十分重要。

    而提高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员操作,避免出现失误,减少核污染,还能提高安全性。

    众人听小满一条条的将自己的想法罗列出来,都忍不住点头,心里对小满的想法十分的认同。小满看到众人的表情也知道,自己这算是初步博得了他们的认可。

    这边研制工作由小满亲自主持。至于操作和污染处理方面的工作,船舶研究所之前也订好了负责人,就是那个王桐,小满只要最后做好把关就好了。

    统一了认识之后,小满看着带着研制组的人对报告内容进行完善。李强他们毕竟是在这里待过几年的,对实际情况比小满他们从资料上看到的了解的更多。有了他们三个帮忙,再加上赵升和高亚会把其他方面在核反应堆应用上的一些新成果和新发现分享给众人,最后报告成形后,里面内容的可行性和全面性比小满想象的还好。

    为了更利于保密,张政委找人在研制基地这边也装了一台传真机。小满将报告发传真过去给领导审示,然后自己则拉着李强他们,让他们多给其他人讲讲跟核潜艇有关的事情。

    这些天大家一起讨论,对彼此的了解都深刻了不少。李强他们不仅对小满,甚至对凡飞和赵升他们都渐渐认可起来。于是也不藏私,三人将自己之前的手稿笔记分享出来给其他人作参考。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整个研发组的氛围向着小满期望的方向发展着。众人之间已经初步建立了相互的信任和认同,在一起研究中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这天闲聊时,李强说起了自己是前任工程师亲自带出来的,是前工程师的学生,现在也是博士生在读。

    其他人好奇的打听着前工程师的事情,只有小满听到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怎么了,贾工?”李强不解的问道。

    “没什么,只是想到前任工程师是我的师兄。没想到你是他的学生,这样算来的话我还比你长了一辈。”小满笑着说道。

    “师兄?!”李强惊讶的睁大了眼睛。“莫非您也是......”

    “嗯,”小满点点头,“我也是赵老师的学生,跟前任工程师师出同门。”

    “赵老师,哪位赵老师啊?”高亚好奇的问

章节目录

我在八零搞科研[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艺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艺洁并收藏我在八零搞科研[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