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师妹围观谈恋爱 作者:暮砚熙
瞎了。”即便是闪得快,也没防住这下,还是戳在了眼眶上。
时析顿时愧疚了,带着些许凉意的手覆上眼睛,让酸疼的眼眶舒服了不少,“抱歉,我睡晕了。”
眨了眨眼,感觉那股酸意下去不少,闻人语又将他的手放进杯子里裹好才道:“老四让我今日上朝前入宫,这时候差不该走了。你也别睡了,在躺下便起来用饭。”说着,起身迅速将衣服穿好。
因为是要在早朝的时候入宫,自然不能像平时那样随意。闻人语现在无品无级,便找了件墨黑打底,绣着银丝云纹的长袍。袍子不算乍眼,却是实实在在的大气庄重。他本身就长得好,素来又带着很强的气势,再用这袍子衬,颇有几分内敛沉稳的官家气质。
时析眼都不错的盯着他,直到看他别好了发髻,将墨玉冠扣好,才点头:“自己小心。”
“光明正大入宫难不成还怕有人找我打架?”闻人语心情好,语气也带了调侃:“师兄放心吧,便是有人找我打架,我也不会怕他的。”
难得不稳重的回了他个白眼,时析翻过身来不再看他。
闻人语又走回去俯身亲了他的侧脸,才直接走出房间。房门关上之后,时析回过头又看了眼,眼中盈满笑意。
趁着上朝之前入宫,皇帝也没与他说,大意是要让他在早朝上露面。
瑜国立国以来,从没有无品无阶的人在早朝之时入过大殿,这回,算是表明了皇帝对闻人语的态度。
江北谣言四起,百姓已是人心惶惶。如今已成为了叛臣收监的江北总督直毫无作为,任由受灾百姓艰难求存。这些事,朝堂之上这些重臣都知晓的清二楚。而皇帝派去钦差秘密查探的事情,有人知晓有人不知,无例外的是,除了那几个知情人外,钦差人选没有泄露分毫。
钦差事瞒过了天下人。等反应过来时,江北总督已经落马,天火事已经大白天下,甚至江北百姓之间流传开了数种预防方法。而即使到了这种时候,钦差是谁,仍旧无从得知。
作为个有名无实手上是没几分权力的三等侯,闻人成在朝会上素来是挂在后头做摆设的。可万万没想到,在徐家没落,大皇子受挫之后,他竟还有成为朝堂之上众人焦点的天。
近侍随着皇帝落座便宣布了早朝开始,皇帝直接开口阻止了那些每日都要借着早朝来吵架的人,语气平淡的提起江北事。
江北事无人敢插手,后来谣言越传越烈是没人敢关注。如今猛地被皇帝提起,群人低头缩脖子装鹌鹑,个敢冒头的都没有。
索性皇帝对他们早就看透了,江北事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也都知道了,便没打算从他们那里得出什么来。略带过几句,直接命人将前去江北的钦差宣进殿。
殿门缓缓开启,在众人似有若无的打量之下,闻人语掀衣摆换换进殿。墨黑长袍随着轻缓的步伐轻微晃动,挺直的背颈衬出了身不俗的风骨。
闻人语淡淡眼扫过与自己对上视线睁大了眼睛的闻人成,唇畔含笑走向百官之前,掀摆下跪,行了个君臣大礼。
“草民闻人语,叩见皇上。”
时之间,满朝文武的目光从闻人语身上转到皇帝身上,又下意识落到了闻人成身上。闻人成脸色发青,不敢置信地望着闻人语,如同再看个恐怖的猛兽。
皇帝将众人的脸色收至眼底,略颔首,笑道:“爱卿起来吧。”
个称谓让不少人心里沉。
能被皇帝称之为爱卿的,若非重用心腹,便是少说也要二品以上。皇帝这称呼,无疑是代表了自己的态度。
而无论是哪个选择,朝中这些人,心里都有些微妙。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正餐:糖炒大师兄!
说实话,我直考虑着大师兄这种性子没法写娇羞,但是细想,第次过后,大师兄瞬间从清冷淡雅变成了傲娇炸毛顺便小乖巧的样子我整个人都沸腾了!!!可萌有木有!
☆、第七十回
皇帝似是十分满意闻人语带来的效果,略颔首,笑容好似带着几分亲近,平声道:“爱卿路收获颇丰,不与诸位说说此行所得。”
闻人语应声:“是。”随即语气平缓,将江北行所发生的事道来。
“江北气候干燥,平日极易燃起明火。所谓天火之灾,只是有人借用明火起事,用火油助燃,使得百姓受灾。几处村庄受难,江北总督未有任何作为。且,受难村庄青壮年大随个无名势力离去,只余老人孩童和女子留守,无法挽救。后又有言传上天明训,以碑文示警。草民则在石碑出土附近发现火雷踪迹,基本可确定,此乃人为。再有村落附近曾有军队驻扎痕迹,去向不明,人数不明,望皇上明察。”
这些早在见皇帝第面时就已经说过,皇帝又让闻人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说次,也不过是来敲打那些心里有弯弯绕绕的大臣。至于碑文所刻的东西,以及放置石碑的人,皇帝心里自然有自己的估量。
毕竟暗卫把他想知道的已经全数说了。
皇帝眼眸微眯,扫视下首众大臣:“诸位爱卿如何看?”
这时候谁敢说话?设计逼皇帝立太子,碑文看似是预警,实际上则是在陷害二皇子。如今二皇子基本成了板上钉钉的储位人选,害了他对谁有好处?这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何况,有军队出没,又使大批百姓受难。怎么说,也不是件小事。
众人低着头互相交换了眼神,却谁也不敢往出这步。
段天谕暗中与闻人语对视眼,出列步,坦然道:“父皇,依儿臣所见,天警事不过是为了扰乱民心。百姓只要吃饱穿暖,便不会在意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与其纠结于此事,倒不如以安顿百姓为先。除此之外,当紧要查的,是关于那些军队驻留的痕迹。江北总督手握兵权,却不得私自调动。村落中出现的军队,定然不会是我瑜国大军。”
这话绝对是说到了皇帝心坎里。坐在高位上的人,最忌惮的便是握有兵权的人。江北总督已经落马,但那军队的去向却还是不得而知。
只是这话由段天谕说出来,却有了几分异样。
做了几十年皇帝,还不至于单纯的只看到表面。前些时日碑文事传至京城后,段天谕无疑是背了巨大的压力的。然而他却面不改色,仍旧丝不苟好像全然没有在意。看似坦然,却也像是猜到了结局。
皇帝眸光敛,道:“此事朕自会命人详查。”
段天谕施了礼,退回自己的位置。
“爱卿立了大功,不若朕便许你个赏赐如何?”皇帝微笑着看向闻人语。
闻人语脊背挺直,看起来
瞎了。”即便是闪得快,也没防住这下,还是戳在了眼眶上。
时析顿时愧疚了,带着些许凉意的手覆上眼睛,让酸疼的眼眶舒服了不少,“抱歉,我睡晕了。”
眨了眨眼,感觉那股酸意下去不少,闻人语又将他的手放进杯子里裹好才道:“老四让我今日上朝前入宫,这时候差不该走了。你也别睡了,在躺下便起来用饭。”说着,起身迅速将衣服穿好。
因为是要在早朝的时候入宫,自然不能像平时那样随意。闻人语现在无品无级,便找了件墨黑打底,绣着银丝云纹的长袍。袍子不算乍眼,却是实实在在的大气庄重。他本身就长得好,素来又带着很强的气势,再用这袍子衬,颇有几分内敛沉稳的官家气质。
时析眼都不错的盯着他,直到看他别好了发髻,将墨玉冠扣好,才点头:“自己小心。”
“光明正大入宫难不成还怕有人找我打架?”闻人语心情好,语气也带了调侃:“师兄放心吧,便是有人找我打架,我也不会怕他的。”
难得不稳重的回了他个白眼,时析翻过身来不再看他。
闻人语又走回去俯身亲了他的侧脸,才直接走出房间。房门关上之后,时析回过头又看了眼,眼中盈满笑意。
趁着上朝之前入宫,皇帝也没与他说,大意是要让他在早朝上露面。
瑜国立国以来,从没有无品无阶的人在早朝之时入过大殿,这回,算是表明了皇帝对闻人语的态度。
江北谣言四起,百姓已是人心惶惶。如今已成为了叛臣收监的江北总督直毫无作为,任由受灾百姓艰难求存。这些事,朝堂之上这些重臣都知晓的清二楚。而皇帝派去钦差秘密查探的事情,有人知晓有人不知,无例外的是,除了那几个知情人外,钦差人选没有泄露分毫。
钦差事瞒过了天下人。等反应过来时,江北总督已经落马,天火事已经大白天下,甚至江北百姓之间流传开了数种预防方法。而即使到了这种时候,钦差是谁,仍旧无从得知。
作为个有名无实手上是没几分权力的三等侯,闻人成在朝会上素来是挂在后头做摆设的。可万万没想到,在徐家没落,大皇子受挫之后,他竟还有成为朝堂之上众人焦点的天。
近侍随着皇帝落座便宣布了早朝开始,皇帝直接开口阻止了那些每日都要借着早朝来吵架的人,语气平淡的提起江北事。
江北事无人敢插手,后来谣言越传越烈是没人敢关注。如今猛地被皇帝提起,群人低头缩脖子装鹌鹑,个敢冒头的都没有。
索性皇帝对他们早就看透了,江北事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也都知道了,便没打算从他们那里得出什么来。略带过几句,直接命人将前去江北的钦差宣进殿。
殿门缓缓开启,在众人似有若无的打量之下,闻人语掀衣摆换换进殿。墨黑长袍随着轻缓的步伐轻微晃动,挺直的背颈衬出了身不俗的风骨。
闻人语淡淡眼扫过与自己对上视线睁大了眼睛的闻人成,唇畔含笑走向百官之前,掀摆下跪,行了个君臣大礼。
“草民闻人语,叩见皇上。”
时之间,满朝文武的目光从闻人语身上转到皇帝身上,又下意识落到了闻人成身上。闻人成脸色发青,不敢置信地望着闻人语,如同再看个恐怖的猛兽。
皇帝将众人的脸色收至眼底,略颔首,笑道:“爱卿起来吧。”
个称谓让不少人心里沉。
能被皇帝称之为爱卿的,若非重用心腹,便是少说也要二品以上。皇帝这称呼,无疑是代表了自己的态度。
而无论是哪个选择,朝中这些人,心里都有些微妙。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正餐:糖炒大师兄!
说实话,我直考虑着大师兄这种性子没法写娇羞,但是细想,第次过后,大师兄瞬间从清冷淡雅变成了傲娇炸毛顺便小乖巧的样子我整个人都沸腾了!!!可萌有木有!
☆、第七十回
皇帝似是十分满意闻人语带来的效果,略颔首,笑容好似带着几分亲近,平声道:“爱卿路收获颇丰,不与诸位说说此行所得。”
闻人语应声:“是。”随即语气平缓,将江北行所发生的事道来。
“江北气候干燥,平日极易燃起明火。所谓天火之灾,只是有人借用明火起事,用火油助燃,使得百姓受灾。几处村庄受难,江北总督未有任何作为。且,受难村庄青壮年大随个无名势力离去,只余老人孩童和女子留守,无法挽救。后又有言传上天明训,以碑文示警。草民则在石碑出土附近发现火雷踪迹,基本可确定,此乃人为。再有村落附近曾有军队驻扎痕迹,去向不明,人数不明,望皇上明察。”
这些早在见皇帝第面时就已经说过,皇帝又让闻人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说次,也不过是来敲打那些心里有弯弯绕绕的大臣。至于碑文所刻的东西,以及放置石碑的人,皇帝心里自然有自己的估量。
毕竟暗卫把他想知道的已经全数说了。
皇帝眼眸微眯,扫视下首众大臣:“诸位爱卿如何看?”
这时候谁敢说话?设计逼皇帝立太子,碑文看似是预警,实际上则是在陷害二皇子。如今二皇子基本成了板上钉钉的储位人选,害了他对谁有好处?这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何况,有军队出没,又使大批百姓受难。怎么说,也不是件小事。
众人低着头互相交换了眼神,却谁也不敢往出这步。
段天谕暗中与闻人语对视眼,出列步,坦然道:“父皇,依儿臣所见,天警事不过是为了扰乱民心。百姓只要吃饱穿暖,便不会在意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与其纠结于此事,倒不如以安顿百姓为先。除此之外,当紧要查的,是关于那些军队驻留的痕迹。江北总督手握兵权,却不得私自调动。村落中出现的军队,定然不会是我瑜国大军。”
这话绝对是说到了皇帝心坎里。坐在高位上的人,最忌惮的便是握有兵权的人。江北总督已经落马,但那军队的去向却还是不得而知。
只是这话由段天谕说出来,却有了几分异样。
做了几十年皇帝,还不至于单纯的只看到表面。前些时日碑文事传至京城后,段天谕无疑是背了巨大的压力的。然而他却面不改色,仍旧丝不苟好像全然没有在意。看似坦然,却也像是猜到了结局。
皇帝眸光敛,道:“此事朕自会命人详查。”
段天谕施了礼,退回自己的位置。
“爱卿立了大功,不若朕便许你个赏赐如何?”皇帝微笑着看向闻人语。
闻人语脊背挺直,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