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臣 作者:堇谣
来,皇上公然挑明他和顾承念的关系,廖家的小姐暂时是入不了宫了,你的计划岂不是要搁置了?”
“凡事总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计策也要适时变动。如今之计,还要看这场闹剧会如何收场。”
正说着,门外下人忽然禀报:“王爷,李艾求见。”
李艾急匆匆的走进来,单膝跪下,道:“王爷,事情越闹越大了。刚刚得到的消息,今日早朝后,大理寺派人去鸿胪寺,要将顾承念带回问罪,不想半路居然被内廷护卫截住,强行带走了顾承念。”
“嗯?!”
不光刘弦惊讶,连刘济也无声的瞪大了眼睛。刘弦随即抚须笑道:“我这个侄儿,真是会胡闹!”
刘济却半天没有说话。明知道刘深这么做,会给他造成大的麻烦,会有利于他们的计划,然而刘济却是点都高兴不起来,反而有种隐隐的挫败感。
这样不顾切地袒护他,你到底,喜欢那人到什么程度?
刘济紧紧攥着手中的茶杯,仿佛要将之捏碎般,心里的问题,却不知可以问谁。
刘深蹲在顾承念面前,小心翼翼的擦拭着他脸上的墨迹。
李陵将顾承念带回来时,他满身的墨汁已经干了,但还是能闻到隐隐的臭味,刘深想让他去泡个澡,他却说什么也不肯。好说歹说,才劝他脱掉了那身脏污的衣裳,换上陈习的家常衣服,脸上的墨汁,刘深说什么也要亲自给他擦掉,顾承念实在拒绝不了,就干脆跪着不说话。
脸颊还红肿的厉害,墨迹又很难擦掉,所以刘深耐心的用丝巾浸了水点点的擦,边擦,边去观察顾承念的神色,生怕弄疼了他。然而自从被带进宫,顾承念的表情就没有过变化,直垂着眼,看着自己的手。刘深从李陵那里得知了当时的情形,知道他受了惊吓,便想方设法的劝解他。
“太后那边,我已经问清楚了,是我四弟,将你我的事情告诉太后的。”
顾承念不说话,刘深叹了口气,继续道:“我不知道四弟为何会知道,但是母后只是秘密写了书信给四弟,四弟回信用的也是皇室密函,昨天……虽然闹得很大,但是陈习处理得很好,本来应该万无失,宫外原本应该不会知道的……宫里出了奸细,顾承念。有人想要害你。”
“……”
“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人伤着你的。大理寺虽说是举法不避贵戚,可以上问皇族,下审庶民,但我这仁政殿,他们还是不敢来的,你只要住在这里,定没事的,别怕。”
顾承念却忽然抬起了头,看着刘深:“住在这里?”
虽然看出顾承念神色中的抵抗,刘深还是坚决的点了点头。
“你暂时是不能出去了,那帮子朝臣不定要想出什么法子治你呢。你先就住在这里,等事情稍微缓和了,我们再想办法,好不好?”
顾承念又低下了头,好半天,才道:“奸细是从哪里来的,皇上查出来了吗?”
刘深摇摇头:“还没有。不过没关系,我手下有很可靠的人,不用等很长时间,就会有消息的。”
顾承念仍然低着头,道:“确实。从微臣被带出鸿胪寺,到被李大人带走,算算还不到两刻钟,可见皇上消息灵通。”
刘深忽然觉得,今天的顾承念似乎和平日里不太样了。除了西北春荒和黄河堤埝的事情,他还从来没和自己讨论过政事,今日是怎么了?虽然觉得疑惑,他却还是回答:“如若消息不够灵通,等你进了大理寺,就算是我,也没那么容易救你出来了。”
“既然皇上消息这么灵通,就应该明白,有人散播微臣与皇上的消息,针对的,根本就不是微臣。”
……原来,他是想说这个。
“微臣算是什么,个从七品小吏,生或死,升或黜,都不会让这个朝廷有点点波动。他们想看到的,就是皇上为了个娈宠行荒诞之事,继而败坏皇上的名声……”
顾承念抬起头来看着刘深。
“不要再执迷不悟了,皇上。”
这些道理,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他不愿去想,何况当时那种情况,除了强行抢人,他想不出别的办法来啊……刘深心中纷乱,却听顾承念继续道:“将微臣……交给大理寺吧。”
刘深审视着顾承念红肿的脸颊,问:“凡入大理寺,都要先打百杀威棒。审问之际,各种刑具取用皆视主审官认定,你就不怕吗?”
“……”
怎么可能不怕。顾承念太清楚了,他的罪,旦入大理寺,必然是死路条。可是就算如此……
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收紧。
“总比顶着佞幸的罪名,日日寝食难安得好。”
“你!”刘深愤愤的起来,“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好像是说,你今日落到这种田地,都是我害的?!”
顾承念俯下身磕头道:“微臣不敢。错在微臣,没能劝诫得了皇上。”
这算是什么?自己不惜违背祖训,干涉大理寺审讯,却只能换得来他的怨言?刘深又气又委屈,心中憋闷异常,怒之下,脚踢翻了旁边浸着丝巾的银盆,拂袖而去,只留顾承念人,额头仍然贴在地上,久久没有起来。
午后,皇城宫门外跪满了请愿的大臣,请求皇上交出顾承念,交由大理寺处置。刘深窝在中正殿不肯出去,没有接受任何人的求见。他想了很久,终于做了个决定。他唤陈习进来,道:“去吧叶希夷给朕叫来。”
叶希夷神出鬼没,来得倒是很快,他向刘深行了礼,起来,刘深便将他面前的张信笺递给他。叶希夷接过来,便看见信尾朱红的帝印,再细看内容,片刻后抬起头来看着刘深。
刘深道:“本来你刚回京,这事儿不该再让你跑了。但是除了你,其他人朕信不过。这道密旨你收好,到了和冶县,就将他出示给县衙,由顾承念来做和冶县的县令。和冶县地处边陲,就算他们想要做什么,时之间,也是鞭长莫及的。”
为了监视江淮王,叶希夷已经在江淮国埋伏了两年,近日江淮王回京,他才也随之回到了京城。虽然皇上没说,但是他和那个顾承念的事,叶希夷少都是知道的。当下,他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信笺,道:“我倒是无所谓。不过他会愿意去吗?”
刘深停顿了片刻,道:“他会听朕的话的。万他不肯,你就强行把他带走。此事不能耽搁,这京中的局势,朕恐怕维持不了久了。”
“我知道了。什么时候走?”
“明晚吧。明晚就走。”
刘深整理情绪,重新心平气和的回到仁政殿,进门,毫不意外的看见顾承念在他走时的同个位置跪着,头抵着地,动不动。
刘深走过去,扶着他的
来,皇上公然挑明他和顾承念的关系,廖家的小姐暂时是入不了宫了,你的计划岂不是要搁置了?”
“凡事总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计策也要适时变动。如今之计,还要看这场闹剧会如何收场。”
正说着,门外下人忽然禀报:“王爷,李艾求见。”
李艾急匆匆的走进来,单膝跪下,道:“王爷,事情越闹越大了。刚刚得到的消息,今日早朝后,大理寺派人去鸿胪寺,要将顾承念带回问罪,不想半路居然被内廷护卫截住,强行带走了顾承念。”
“嗯?!”
不光刘弦惊讶,连刘济也无声的瞪大了眼睛。刘弦随即抚须笑道:“我这个侄儿,真是会胡闹!”
刘济却半天没有说话。明知道刘深这么做,会给他造成大的麻烦,会有利于他们的计划,然而刘济却是点都高兴不起来,反而有种隐隐的挫败感。
这样不顾切地袒护他,你到底,喜欢那人到什么程度?
刘济紧紧攥着手中的茶杯,仿佛要将之捏碎般,心里的问题,却不知可以问谁。
刘深蹲在顾承念面前,小心翼翼的擦拭着他脸上的墨迹。
李陵将顾承念带回来时,他满身的墨汁已经干了,但还是能闻到隐隐的臭味,刘深想让他去泡个澡,他却说什么也不肯。好说歹说,才劝他脱掉了那身脏污的衣裳,换上陈习的家常衣服,脸上的墨汁,刘深说什么也要亲自给他擦掉,顾承念实在拒绝不了,就干脆跪着不说话。
脸颊还红肿的厉害,墨迹又很难擦掉,所以刘深耐心的用丝巾浸了水点点的擦,边擦,边去观察顾承念的神色,生怕弄疼了他。然而自从被带进宫,顾承念的表情就没有过变化,直垂着眼,看着自己的手。刘深从李陵那里得知了当时的情形,知道他受了惊吓,便想方设法的劝解他。
“太后那边,我已经问清楚了,是我四弟,将你我的事情告诉太后的。”
顾承念不说话,刘深叹了口气,继续道:“我不知道四弟为何会知道,但是母后只是秘密写了书信给四弟,四弟回信用的也是皇室密函,昨天……虽然闹得很大,但是陈习处理得很好,本来应该万无失,宫外原本应该不会知道的……宫里出了奸细,顾承念。有人想要害你。”
“……”
“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人伤着你的。大理寺虽说是举法不避贵戚,可以上问皇族,下审庶民,但我这仁政殿,他们还是不敢来的,你只要住在这里,定没事的,别怕。”
顾承念却忽然抬起了头,看着刘深:“住在这里?”
虽然看出顾承念神色中的抵抗,刘深还是坚决的点了点头。
“你暂时是不能出去了,那帮子朝臣不定要想出什么法子治你呢。你先就住在这里,等事情稍微缓和了,我们再想办法,好不好?”
顾承念又低下了头,好半天,才道:“奸细是从哪里来的,皇上查出来了吗?”
刘深摇摇头:“还没有。不过没关系,我手下有很可靠的人,不用等很长时间,就会有消息的。”
顾承念仍然低着头,道:“确实。从微臣被带出鸿胪寺,到被李大人带走,算算还不到两刻钟,可见皇上消息灵通。”
刘深忽然觉得,今天的顾承念似乎和平日里不太样了。除了西北春荒和黄河堤埝的事情,他还从来没和自己讨论过政事,今日是怎么了?虽然觉得疑惑,他却还是回答:“如若消息不够灵通,等你进了大理寺,就算是我,也没那么容易救你出来了。”
“既然皇上消息这么灵通,就应该明白,有人散播微臣与皇上的消息,针对的,根本就不是微臣。”
……原来,他是想说这个。
“微臣算是什么,个从七品小吏,生或死,升或黜,都不会让这个朝廷有点点波动。他们想看到的,就是皇上为了个娈宠行荒诞之事,继而败坏皇上的名声……”
顾承念抬起头来看着刘深。
“不要再执迷不悟了,皇上。”
这些道理,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他不愿去想,何况当时那种情况,除了强行抢人,他想不出别的办法来啊……刘深心中纷乱,却听顾承念继续道:“将微臣……交给大理寺吧。”
刘深审视着顾承念红肿的脸颊,问:“凡入大理寺,都要先打百杀威棒。审问之际,各种刑具取用皆视主审官认定,你就不怕吗?”
“……”
怎么可能不怕。顾承念太清楚了,他的罪,旦入大理寺,必然是死路条。可是就算如此……
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收紧。
“总比顶着佞幸的罪名,日日寝食难安得好。”
“你!”刘深愤愤的起来,“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好像是说,你今日落到这种田地,都是我害的?!”
顾承念俯下身磕头道:“微臣不敢。错在微臣,没能劝诫得了皇上。”
这算是什么?自己不惜违背祖训,干涉大理寺审讯,却只能换得来他的怨言?刘深又气又委屈,心中憋闷异常,怒之下,脚踢翻了旁边浸着丝巾的银盆,拂袖而去,只留顾承念人,额头仍然贴在地上,久久没有起来。
午后,皇城宫门外跪满了请愿的大臣,请求皇上交出顾承念,交由大理寺处置。刘深窝在中正殿不肯出去,没有接受任何人的求见。他想了很久,终于做了个决定。他唤陈习进来,道:“去吧叶希夷给朕叫来。”
叶希夷神出鬼没,来得倒是很快,他向刘深行了礼,起来,刘深便将他面前的张信笺递给他。叶希夷接过来,便看见信尾朱红的帝印,再细看内容,片刻后抬起头来看着刘深。
刘深道:“本来你刚回京,这事儿不该再让你跑了。但是除了你,其他人朕信不过。这道密旨你收好,到了和冶县,就将他出示给县衙,由顾承念来做和冶县的县令。和冶县地处边陲,就算他们想要做什么,时之间,也是鞭长莫及的。”
为了监视江淮王,叶希夷已经在江淮国埋伏了两年,近日江淮王回京,他才也随之回到了京城。虽然皇上没说,但是他和那个顾承念的事,叶希夷少都是知道的。当下,他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信笺,道:“我倒是无所谓。不过他会愿意去吗?”
刘深停顿了片刻,道:“他会听朕的话的。万他不肯,你就强行把他带走。此事不能耽搁,这京中的局势,朕恐怕维持不了久了。”
“我知道了。什么时候走?”
“明晚吧。明晚就走。”
刘深整理情绪,重新心平气和的回到仁政殿,进门,毫不意外的看见顾承念在他走时的同个位置跪着,头抵着地,动不动。
刘深走过去,扶着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