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的一口茶尽数喷了出来,十七阿哥一个没坐稳,椅子歪倒在十三阿哥身边,十三阿哥笑得险些岔气,马齐一个不小心拈断了自己下巴颏上的两根长须,只有张廷玉与李德全二人还掌着。张廷玉眼里都是愠意,小声责备道:“茂行……”

    “好啦,不要怪他!是朕这么吩咐的,朕早先看看咱们的臣子若是扮作西洋装扮会是什么样子,结果这么多臣子里,也就他肯!”雍正显然丝毫不以为忤,反而笑道,“这样的精气神,丝毫不输于那些外国的使臣,郎世宁,你说是不是这样?”

    郎世宁在石咏身边已经竖起大拇指,说:“石大人年少英俊,在西方宫廷里,像他这样的人物,绝对是出类拔萃、凤毛麟角的。”

    石咏闻言暗暗苦笑,心想都艾萨克·石顿了,能不凤毛麟角吗?

    身边郎世宁紧接着下去说:“皇帝陛下,臣请石大人向您掩饰几种西洋人士绘制行乐图时非常流行的姿态!”

    而石咏则绝没想到还有这一出,他原本只以为是穿上行头就完了,结果还真的要科斯泼雷。但是在这一刻,他没有半点儿退路,只好肃然立着,同时听凭郎世宁摆布,配合郎世宁摆出各种架势。座上十六阿哥一直笑个不停,几次三番试图逗石咏笑出来,石咏只能使劲儿屏住笑容,有时忍不住往十六阿哥那里偷瞄一眼,瞪他一记。

    郎世宁让石咏摆的架势主要是室内的姿势,第一个架势正是让石咏在绘制油画。郎世宁一转身便命小太监们将油画的画架搬进来。石咏心想:竟然还有道具……

    这一副场景便是画中人物手中持着调色板,另一手执笔正要作画,却仿佛听见观者的招呼而转过身来,面朝观者。

    “大皇帝陛下,绘画在西方是宫廷里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活动。因此这个场景可以体现皇帝陛下卓越的艺术品位。”

    雍正饶有兴致地看着,点了点头,让郎世宁介绍下一个场景。

    下一个场景却是乐器的,郎世宁从殿外提了一只小提琴进来,连琴弓一起jiāo给石咏,石咏自然而然地将小提琴亲身枕在颈间,提弓yu拉。只听旁边郎世宁笑道:“石大人原来天纵奇才,知道小提琴的演奏方法——”

    在座几人之中,十三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这三位全都是通音律的,康熙在世时他们也见过西洋乐工演奏这样乐器,只是没有人想到石咏竟然也会。这几位一时齐齐地双眼发亮。石咏只得赶紧,只说他与外国公使jiāo流的时候曾经见过西洋乐工演奏这种乐器,但是他只能依葫芦画瓢地掩饰一下,但要他真的演奏,那可就露馅了。

    雍正听了之后也笑,只命郎世宁讲解下一个场景……

    最终,在十六阿哥等人的撺掇之下,雍正拍板,定下要绘制一副洋装侧脸半身肖像,以及一幅手持钢叉,力斗猛虎的“行乐图”。

    石咏在一旁早已听呆了:他当这麻豆,不会还需要当真摆出架势,与猛虎恶斗一回吧!岂料这副呆相教屋里众人见了更是笑成一片。十六阿哥道:“说你是个呆子,还真是个呆子。你道皇上舍得真让你去打虎么?”

    石咏这才放心,轻轻地吁出一口气。见了他这样的“呆气”,屋里人们更加乐不可支。雍正紧接着又与郎世宁商议,打算在这个夏天里,由郎世宁领衔的画工处,为他绘制出一本《胤禛行乐图册》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1见第四十二回

    2雍正各种科斯泼雷的美图可见《胤禛行乐图册》,可能当时能想象到的cos,这一位基本上都做到了。

    第401章

    石咏认为, 雍正对于“变装”或是“行乐图”的偏爱,大约是那高强度政治生活之中的一点小调剂。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 雍正与他的父亲康熙相比, 那绝对是一个宅男没跑。这一位自从登基一来, 基本上只在紫禁城与圆明园两处打转。康熙皇帝每年都会出京行围, 至少要去一趟热河行宫。而雍正登基已经四年了,一次热河都没去过,巡幸过的地方都还没有他做皇子的时候多。再加上每日是极高强度的政治生活, 议政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